收藏 分销(赏)

分析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380002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6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析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析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53 分析 CT 诊断和 MR 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 杨刘松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摘要:目的 对比 MRI、CT 在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5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 2022 年 01 月-2023 年 4 月,利用颅脑 CT、MRI 和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 MRI、CT 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不同部位梗死病灶 CT 与 CRI表现。结果 5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临床确诊有 32 例阳

2、性例数、18 例阴性例数;CT 检查结果显示 31例阳性、19 例阴性;MRI 检查结果显示 32 例阳性、18 例阴性,CT 与 MRI 均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MRI 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CT 检查,P0.05;。结论 采用 MRI 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较高价值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关键词:关键词:MRI;CT;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45 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生率的疾病之一即脑梗塞。患者的身体器官弱化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均为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脑梗塞包括脑动

3、脉闭塞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等,由于梗死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脑梗塞是在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作用下发生的,以男性患者居多,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言语障碍、肢体运动功能减退或偏袒、精神活动障碍、记忆力下降、存在焦虑级抑郁症状、表情淡漠等。掌握患者的梗死位置、大小等信息对临床治疗有很大作用。超急性期脑梗塞指的是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在 4.5 小时之内,这个时间是溶栓抢救的时间窗,若患者不存在禁忌症,就可以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这个时间段,影像学检查较难发现梗死病灶,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间接征象,如轻度水肿,导致脑沟变窄、脑回增宽,或者局部的组织边界较模糊,难以看清楚1。CT、MRI

4、 等影像学技术目前普遍应用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前者具有操作快捷、简单、检查费用可负担的优点,但相对来说检查准确率不高,无法让患者和医生满意。后者可以反映患者脑细胞的实际活动,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检查时间,在早期脑梗死病变的检测方面具有优势,但这种检查有更多的禁忌症,检查费用相对较高2。基于此,本次随机选取本院 2022 年 01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50 例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探究 CT 联合MRI 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 2022 年 01 月-2023 年 4 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

5、者 50 例。所收治的患者中共包含 31 例男性,19 例女性,年龄 50-81 岁,平均(60.244.33)岁,其中 12 例患者发病时间不足 2小时,24 例患者发病时间介于 2-3 小时,14 例患者发病时间介于 3 小时-4.5 小时,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准许究。纳入标准:(1)存在脑梗死症状;(2)年龄50岁;(3)一般资料完整;(4)经本院专业人员讲解,知晓研究目的、内容,自愿参与此次研究;(5)发病到入院时间在 4.5 小时之内。移除标准:(1)碘制过敏;(2)依从性差;(3)装有心脏起搏器。1.2 方法 对 5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 CT 和 MRI检查。具体操作

6、如下:(1)CT 检查:采用 GE 公司生产的 GE Bright Speed 16 层螺旋 CT 对基线 OML 进行横断面扫描。仪器层距、层厚、增强扫描时间、平均延迟时间和矩阵的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54 描参数设置为 5mm、5mm、48-56 秒、55 秒和 512512,共扫描 20-24 层。记录梗死灶的范围、数量和位置。可将非离子造影剂注入肘部中心,可调节每秒 3mL 的流速,采用多排动态扫描,管电流、管电压和基质的扫描参数分别设定为 150mA、80kV 和 512512。影像诊断标准:低密度病灶按血管供应区分布,边界清晰,脑回增强。(2)MRI检 查:使 用

7、Neussoft Philips Ingnia1.5T 扫描仪,扫描顺序为 T1WI、T2WI、T2-FLAIR横切面、T1WI 矢状位、DW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层间距、层厚度、基质、FOV 分别为 6mm、5mm、240288、240cm240cm。扩散敏感系数 b 值为 1000s/mm2,采用单一激励模式,扫描 45 秒。影像诊断标准:病变 T1WI序列显示轻度低信号或等信号;脑梗死发作半小时后,FLAIR 和 T2WI 上的病变轻微升高或等信号,DWI 和 ADC被检测到图分别可可呈明显高信号,低信号。将 DWI 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1.3 观察指标 1.3.1 CT 和临床确诊结

8、果比较 包括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等。1.3.2 MRI 与临床确诊断结果比较 包括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等。1.3.3 CT 和 MRI 诊断结果比较 包括 CT 与 MRI 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3.4 不同部位梗死病灶 CT 与 CRI 表现 包括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椎动脉(BA-VA)。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5.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CT 和临床确

9、诊结果比较 在这 5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临床确诊有阳性有 32 例、阴性 18 例。CT 检查阳性 31 例、阴性19 例,真阳性 25 例,其中 7 例阳性误诊为阴性,6 个阴性误诊为阳性;诊断出真阴性 12 例,7 个阴性误诊为阳性,如下表 1 所示。2.2 MRI 与临床确诊结果比较 CT 检查阳性 32 例、阴性 18 例,其中真阳性 31例,1 例误诊为阴性;诊断出阴性 17 例,1 例阴性误诊为阳性,如下表 2 所示。2.3 CT 和 MRI 诊断结果比较 CT 和 MRI 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3 所示。2.4 不同部位梗死病灶 CT 与

10、 CRI 表现 详见表 4。3 讨论 脑梗塞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为脑血管疾病首位,其中 10%-15的患者会再急性期死亡,因此,早期的诊断是有效救治的关键。脑组织血供的 表 1 CT 和 DWI 对比表(n)临床确诊 颅脑 CT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25 7 32 阴性 6 12 18 合计 31 19 50 表 2 MRI 与 DWI 诊断结果比较(n)临床确诊 MRI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31 1 32 阴性 1 17 18 合计 32 18 50 表 3 CT 和 MRI 诊断结果比较(%)组别 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颅脑 CT 74.00(

11、37/50)78.13(25/32)66.67(12/18)80.65(25/31)63.16(12/19)MRI 96.00(48/50)96.88(31/32)94.44(17/18)96.88(31/32)94.44(17/18)x2 9.490 5.143 4.433 4.199 5.339 P 0.002 0.023 0.035 0.040 0.021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55 表 4 不同部位梗死病灶 CT 与 CRI 表现 病灶位置 例数 MRI 高信号 MRI 等信号 CT 血管高密度 T1W1 FLWI FLAIR FLAIR ACA 4 2 1 2 1 3

12、 MCA 32 12 11 13 2 26 PCA 6 0 0 0 0 1 BA-VA 8 4 3 2 1 6 来源主要来自双侧颈动脉级椎动脉,颈动脉血流量可占 80%,而椎动脉占 20左右。早期溶栓治疗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脑梗塞的发生与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按照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其中超急性期为发病 4.5h 之内。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发病后,会存在语言障碍及感觉障碍、偏瘫及痴呆等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导致脑内组织缺血、缺氧时间太久而造成脑细胞组织坏死。而及时有效的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3。超急性期脑梗塞的

13、诊断主要还是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时间就是生命是神经科急性患者救治的原则,若想获得理想的雨后,就必须执行执行综合性多学科整合疗法中的每个缓解,其中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特别是 CT、MRI 的检查可为脑组织提供解剖血信息以及脑血流动力学信息,指导临床有效救治4。当前常规 CT 判断超急性脑梗塞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局部脑组织肿胀征、脑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密度轻度降低征5。CT 应用在超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中,神经细胞处于肿胀期,CT 平扫征象轻微,未能检查出明显改变,所以不能应用于超急性期检查,不适于普及应用6-7。CT 扫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CT 对于发病 24-48h 较为敏感,但对超

14、急性期的脑梗塞患者,特别是对处于脑干和小脑病灶的检查存在局限性。而 MRI 在超急性期脑梗塞疾病的诊断中,可明确病灶位置,病灶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优势,其呈现 FLAIR 图像的方式,在血管高信号的表现中能够展现出明显优势,对血流动力学的异常问题也能较好的反映,在影像学指标的检查中,有一定的预测意义。且 MRI 具备完善的成像功能,可对特异性病理进行分析,对脑梗塞缺血较为敏感8。因此,MRI 在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MRI 穿透效果好,组织分辨率更高,不会受到液体物质的影响,具备较高的数字化,功能完善,对微小梗死灶也能进行分析,MRI-DWI 是诊断脑梗塞超急性期的一种检

15、查方式,利用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原理,观察脑组织水分子,分析期弥散程度,信号强度、运动速度等,在超急性期,脑细胞会出现毒素性水肿,脑梗死区域的水含量增多,使 T1、T2 延长,此时,更衣发现病灶,表现为病灶区 T1WI 呈递信号,T2WI 呈高信号,其中 MRI-DWI 序列可呈现出高信号病灶,在超级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中更具优势,为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若单纯采用CT诊断的方式易发生误诊、漏诊。但在 MRI 诊断过程中,需尽量使患者配合,取下金属物,否则会有误诊的问题9。本研究中,50 例疑似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经临床确诊的为阳性的 32 例,18例为阴性。而经 CT 检查真阳性只有 25

16、例,真阴性只有 12 例;经 MRI 检查,真阳性有 31 例,真阴性有 17例,MRI 诊断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CT 检查。MRI 高信号、MRI 等信号、CT 血供高密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MRI 更能为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但MRI检查费用较高,而常规 CT 检查隐操作简便,速度块,也有一定的额优势,在超级性期的脑梗塞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10。综上所述,MRI 与 CT 在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中,CT 检查速度快,但也存在一定的漏诊,MRI 检查速度慢、费用高,但准确性较高,在临床诊断中,可为患者选择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诊断方式

17、来诊断。参考文献 1陈鹏飞,梁奕,王剑,等.CT 与 MRI 在急性脑梗塞诊断 中 有 效 性 评 价 分 析 J.中 国 CT 和 MRI 杂志,2021,19(7):3.2骆栋梁,张维春.双源 CT 低剂量与高剂量 CTP 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22,37(11):5.3魏园园.磁共振联合CT检查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诊断 中 的 临 床 价 值 分 析 J.影 像 研 究 与 医 学 应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56 用,2023,7(3):3.4周超,伍晗,郭玉林,等.MRI 与 CT 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18、电子杂志,2022,6(22):5.5殷巧红.CT 在脑梗死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准 确 率 影 响 评 价 J.临 床 医 药 文 献 电 子 杂志.2020,7(99):147-161.6李涛赵娟.CT 及 MR 在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健康之友,2021(11):37-38.7王辉涛,王新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大医生,2023,8(5):3.8林春煌,蔡珊珊,陈请水,等.综合 CT与 MR影像学检查在含囊性成分肾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12):2239-2241.9王单单.MR 与多层螺旋 CT 对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