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解读-PPT.ppt

上传人:解** 文档编号:1329688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解读-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解读-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解读-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解读-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解读-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就提出要读5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要求。n194912马列主义经典原著。1n2011年,习近平提出领导干部要精读最新出版的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2n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n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3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意识在任何时

2、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n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n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思想资源。5n一、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的写作背景n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和现状n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n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背景和结构n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n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出发点n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基础和本质规定n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未来社会构想及价值目标n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现实意义意义n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做好新疆

3、意识形态工作n以唯物史观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6(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和现状1.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撰写的一部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该书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撰写的一部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该书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之大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之大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完成和创立的标志。系完成和创立的标志。2.是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为了清算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清算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构建他们自,系统构建他们自己的哲学理论而写的,是一部己的哲学理论而写的,是一部关于阐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关于阐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的最系统、

4、最详尽的著作的最系统、最详尽的著作。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的历史地位历史地位写作背景写作背景7费尔巴哈施蒂纳8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9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10 3.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研究的一一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

5、资源。个热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11 该书第一章第一次发表于该书第一章第一次发表于1924年,年,由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发表由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发表了该章的俄译本。了该章的俄译本。该书全书第一次发表于该书全书第一次发表于1932年,年,以原文形式发表于以原文形式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集历史考订版第一部分第五卷(阿历史考订版第一部分第五卷(阿多拉茨基版)。多拉茨基版)。该书第一章的第一个中译本发表于该书第一章的第一个中译本发表于1938年,由郭沫若翻译,在上海言年,由郭沫若翻译,在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行出版社出版。中译文版本中译文版本 1、郭

6、沫若译本:、郭沫若译本: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梁赞诺夫版),(梁赞诺夫版),言行出版社,言行出版社,1938年年 2、克士(周建人):、克士(周建人):德意志观念体系德意志观念体系(阿多拉茨(阿多拉茨基版),上海珠林书店,基版),上海珠林书店,1941年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阿多拉茨基版),第三卷(阿多拉茨基版),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60年年 4、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单行本(巴加图利亚版),人单行本(巴加图利亚版),人民出版社,民出版社,1988年年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巴加图利亚版),第一卷(巴加图利亚版),人民出版社

7、,人民出版社,2009年年131415n(二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目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1.1.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批判对象:主要指1835年至1845年间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德国社会主义流派。通过批判德国哲学,阐明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彻底清算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唯心主义历史观)。首次系统地阐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批判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揭示这种假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表达他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科学

8、社会主义的认识。16n2.2.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n私有财产如何产生发展的?从私有财产同真正的人的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n劳动的外化、异化是怎样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的?17n(三三)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写形态形态历史历史背景背景和结构和结构1.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新兴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真实反映自身利益的新的世界观,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回应回应青年黑格尔派批评青年黑格尔派批评的需要的需要1844年,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批判了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

9、的那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5年10月,在莱比锡出版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杂志维干德季刊年第三卷,发表了鲍威尔的评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施蒂纳的施蒂纳的评论者等文章。1945年夏,出版了一些“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出版物,宣扬博爱和友谊,要求人们放弃政治斗争,敌视阶级斗争的思想。18n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章节章节结构结构第一卷(序言、13章)第二卷(序言、15章)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正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自己新的世界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莱比锡宗教会议第二章:圣布鲁诺第三章:圣麦克斯莱比锡宗教会议

10、闭幕第一章:“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第四章;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第五章:“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附有恩格斯的著作真正的社会主义者,19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体”);实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格”)全文的逻辑主线: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人的基本存在和发展方式,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和目标。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20(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出发点是人(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出发点是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

11、经验的方法,通过揭示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阐明了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1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出发点是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12.物质生产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人是什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人?)u 物质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物质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与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与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u 物质生产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规

12、定。物质生产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规定。“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22 3.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 以往的历史观把人的精神、意识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对象。马克思、恩以往的历史观把人的精神、意识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格斯坚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

13、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现实生活过程。”23 4.什么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以及人的本质规定是他们所从事的社会依据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以及人的本质规定是他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对象的角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界定。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对象的角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界定。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24 5、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这一规定

14、,不应仅被理解为认识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价值的出发点。所以,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双重本性:既肯定人是历史主体,也肯定人是价值主体。可见,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中心地位。25 在马克思主义中,人占有重要地在马克思主义中,人占有重要地位。位。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和精神文明的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作的目的。周扬: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问题的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问题的探讨(1983.3.16)1983.3.16)2024/4/13 周六26 “当马克思把生产方式介入当马克思把生产方式介入到人的存在而展开

15、理论时,马克到人的存在而展开理论时,马克思遮蔽的就是人本身思遮蔽的就是人本身”。海德格尔海德格尔27(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基础和本质规定(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基础和本质规定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揭示了实践实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根据,来揭示和描述社会的结构,构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大厦。1、“实践的唯物主义”。从实践观出发,与费尔巴哈“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关注哲学理论的正确,而且更关注对现存世界的改变,关注哲学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并把自己的哲学概括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16、,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8 2.物质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29 3、物质生产是“人的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给予这一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以应有的重视,将其提升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则。一切人

17、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30 4、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基础和本质规定。“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

18、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31 依据这样一种理解,依据这样一种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就提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生产力与交往形了关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经济式(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政治、观念上层基础与政治、观念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建筑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矛盾理论。矛盾理论。32 5、物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人类历史和客观世界的钥匙。它从根本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正是从物质实践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人类认识的新境界,从而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根本的思维方式和

19、认识方法。33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

2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4 “根据马克思的意见,人类根据马克思的意见,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政治、宗教、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政治、宗教、哲学和艺术,都是那个时代的生哲学和艺术,都是那个时代的生产方式的结果产方式的结果”,“这是一个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常重要的论点”。罗素:西方哲学史35(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未来社会构想及价值目标(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未来社会构想及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未来社会构想共产主义及其价值目标进行了明晰、详尽地论述。共产主义的实质和价值目标是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或“自由人格”)的实现。所谓共产主义就

21、是使个体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个体的自由得到真正实现的自由个体的联合体,或真正的共同体。36 1、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共产主义者实际上把先前的生产和交往所产生的条件看作无机的共产主义者实际上把先前的生产和交往所产生的条件看作无机的条件。条件。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其第一阶段即社会主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其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内)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一种义社会在内)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一种“更高的社会

22、形态更高的社会形态”而出现的,而出现的,是一是一种种“后资本主义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37马克思社会主义构想与现实中马克思社会主义构想与现实中社会主义的区别社会主义的区别1、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2、市场经济和货币制度消亡、市场经济和货币制度消亡3、政治国家消亡,民主不再具有、政治国家消亡,民主不再具有政治色彩政治色彩38 2、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活动和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这种调节消灭人们对于自己本身产品的这种调节消灭人们对于自己本身产品的异化关系,供求关系的统治也将消灭,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重异化关系,供

23、求关系的统治也将消灭,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新受自己的支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本质发生了明显的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本质发生了明显的“异化异化”。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39 3.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和过程。“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4.共产主义以世界历史的生成为前提条件。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被实现

24、。共产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5.建立共产主义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的基础,消灭私有制,为自由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40 6、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自主活动”的实现。“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Individuen)在自己的联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确立的自由,不是精神自由,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自由,而是“自主活动”。“自主活动”是指主体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自我决定

25、,并且能够自由支配所需的各种外部社会条件从而能够付诸现实的活动。“自主活动”是对“强制劳动”即人的活动的异化的扬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发生了异化,成为“强制劳动”。41n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n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

26、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2 7、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价值目标。它被恩格斯称作能够“概括未来新时代精神”的基本思想。1894年年1月月9日致朱日致朱.卡内帕的信卡内帕的信43“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而获得自己的自由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而获得自己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马

27、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马克思:资本论资本论44 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全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

28、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1857-1858经济学手稿45 8 8、在当代,与马克思有关未来理想社会的某些具体设计因其具有空想主义色彩而遭到普遍否定不同,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其具体体现的自主活动这一价值目标却被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所认同、肯定和接纳。46 像像圣经新约圣经新约一直被上百万的人阅一直被上百万的人阅读、而人们也不再纠缠耶稣是否能在某一读、而人们也不再纠缠耶稣是否能在某一天重现辉煌一样,天重现辉煌一样,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也一直也一直被我们中间的人们阅读着。这些人希冀和被我们中间的人们阅读着。这些人希冀和相信无需革命的现实的社会正义,像马克相信无需

29、革命的现实的社会正义,像马克思预言和可以达到的一种无阶级的社会和思预言和可以达到的一种无阶级的社会和世界,在那里,世界,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罗蒂:失败的预言,光辉的希望(1998)47 托玛斯托玛斯.迈尔在其迈尔在其社会民主主义导论社会民主主义导论中,把马克中,把马克思主义于人道主义、古典哲学一起列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思主义于人道主义、古典哲学一起列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思想基础”,把马克思、恩格斯,把马克思、恩格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列为民主社会主义的首要

30、的列为民主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历历史原则史原则”。参看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中文本,1996)4849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现实的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生的。”50 价值的实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任何一种恒久的价值人们都不可能绝对地完全地实现它。正像人们只

31、能通过相对真理去接近绝对真理一样,人们也只能通过相对自由去接近绝对自由。在此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主活动的实现作为一种理想目标,人们可能永远不能完全企及它。但是,人们可以不断趋近它。也正因如此,它才葆有其独特的魅力。51 1.1.实践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像两条相互交织的红线实践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像两条相互交织的红线贯穿在整个唯物主义历史观体系中。贯穿在整个唯物主义历史观体系中。2.2.实践观体现客体的维度,真理性和科学性的维度;实践观体现客体的维度,真理性和科学性的维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主体的维度,价值性的维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主体的维度,价值性的维度。3.3.实践观与人的自由

32、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实践观与人实践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实践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真髓,也是它的当代价值所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真髓,也是它的当代价值所在。第二部分小结:第二部分小结:52(一)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做(一)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做好新疆意识形态工作好新疆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即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相对应的、极为重要概念。在相对应的、极为重要概念。在形态形态中,马

33、克思、恩格斯对其进行了集中的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其进行了集中的阐述。阐述。1.“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为希腊语为希腊语idea 和和graphein构成,意为构成,意为“观念的学说观念的学说”。德文。德文语词为语词为Ideologie,“观念体系观念体系”或或“思想体系思想体系”之意。郭沫若的德意志意之意。郭沫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译本沿袭日本学者的译法将该书书名译为识形态中译本沿袭日本学者的译法将该书书名译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法国哲学。法国哲学家孔狄亚克(家孔狄亚克(E.Condillac)首先赋予该词以哲学含义)首先赋予该词以哲学含义。马克思、恩格斯赋予。马克思、恩格斯赋予其特殊含义,并创建

34、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其特殊含义,并创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现实意义意义53 2.马克思、恩格斯从马克思、恩格斯从“观念体系观念体系”意义上使用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概概念。他们首先从意识的根源性的角度来定义意识形态,将其界定为人念。他们首先从意识的根源性的角度来定义意识形态,将其界定为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反映: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

35、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现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现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54 3.从上述理解出发从上述理解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批评了以往的哲学家把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批评了以往的哲学家把意识形态看作能够独立自存发展并且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的错误。他们强调形态看作能够独立自存发展并且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的错误。他们强调意识形态的依存性。意识形态的依存性。55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识形态,

36、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思维的产物。”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56 4、马克思、恩格斯还系统阐明,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还系统阐明,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

37、治地位的思想”。57 5.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新疆现阶段,应根据社会矛盾的实际状况,努力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来构建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无论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还是简单照搬西方自由主义理论都是不可取的。58案例:n n南疆某乡镇,由于宁夏在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南疆某乡镇,由于宁夏在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50周年时举行周年时举行了大型的回族文化活动,若干群众也要求在相应的节日上举行同样了大型的回族文化活动,若干群众也要求在相应的节日上举行同样的活动,没被允许,结果他们在镇政府门前抗议达的活动,没被允许,结果他们在镇政府门前抗议达3 3个小

38、时。镇政个小时。镇政府相关领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劝散群众后,自己内心却产生了迷惑,府相关领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劝散群众后,自己内心却产生了迷惑,不知如何向群众解释,有效说服群众不知如何向群众解释,有效说服群众。59(二)以唯物史观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二)以唯物史观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n马克思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以历史生成的视野分析社会发展规律的智慧的哲学,是关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人的能动解放的哲学。601.以理性和价值双重尺度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以理性和价值双重尺度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n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政治、经济和文

39、化的全面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目由发展的现代化。n理性尺度是指以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运用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揭示现实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真正获得人类未来目标实现路径的科学尺度,它同时也为判别历史进步提供了客观和确定的依据。n价值尺度.是指在考察和反思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过程中,要始终诉诸尊重人、关注人、为了人的思想情怀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并始终强调要对人给予现实关切,对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关怀抱有敬畏之感。它着重强调社会的公平、公正、正义以及在此基础上现实的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612.着眼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着眼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n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和基本品格。致力于人的现实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对人的自由及其实现的关注贯穿了马克思哲学探求的始终,这突出表现在,无论是马克思青年时期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博士论文或巴黎手稿;无论是他思想成熟时期完成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还是资本论或人类学笔记,都饱含着对人类解放、自由和权利的执著追求,无不饱含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尤其是对无产阶级的深厚感情,一句话,无不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6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