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22884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

2、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

3、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 们是谁”的认知。其次,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

4、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这样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1. 下列关

5、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化商业化浪潮直接造成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B.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解决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C.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都对文化泛娱乐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 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缺乏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将会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分析了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的倾向,为文化泛娱乐化的一系列表现提供了内在依据。B.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的一系列

6、表现形式,重点剖析了其大行其道的原因和具体危害。C. 文章第三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对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D.文章在深入分析文化泛娱乐化危害之后,指出了我们面对这一现象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它往往使厚重的文化更有亲和力,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深度与厚度。B. 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受到侵蚀带来了文化泛娱乐化问题的出现。C. 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来面对文化泛娱乐化的不良趋势。D. 只要文化消费者共同努力,自

7、觉抵制那些恶俗的文化,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的空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造 心 毕淑敏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黑无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洁酷寒。有的心是用玻璃造的,晶莹脆薄。有的心是用木头造的,安稳麻木。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谎言造的,百孔千疮。造心要有手艺。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一罐古朴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

8、一枚机敏的心,感应快捷电光石火。一颗潦草的心,门可罗雀疏可走马。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杂乱无章。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一道半是细腻半是马虎的心,好似白蚁蛀咬的断堤。一朵绣花枕头内里虚空的心,是假冒伪劣心界的水货。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没有一片乌云,可以覆盖心灵辽阔的疆域。没有哪次地震火山,可以彻底颠覆心灵的宏伟建筑。没有任何风暴,可以冻结心灵深处喷涌的温泉。没有某种天灾人祸,可以在秋天,让心的田野颗粒无收。心的规模,也可能缩得很小很小,只能容纳一个家,一个人,一粒芝麻,一滴病毒。一丝雨,就把它淹没了。一缕风,就把它粉碎了。一

9、句流言,就让它痛不欲生。一个阴谋,就置它万劫不复。心可以很硬,超过人世间已知的任何一种金属。心可以很软,如泣如诉如绢如帛。心可以很韧,千百次的折损委屈,依旧平整如初。心可以很脆,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碎。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心灵,在暗夜狭路相逢。如果没有精心的特别设计,简陋的心,很易横遭伤害一蹶不振、也许从此破罐破摔,再无生机。没有自我康复本领的心灵,是不设防的大门。一汪小伤,便漏尽全身膏血。一星火药,烧毁绵延的城堡。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

10、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造心当然免不了失败,也很可能会推倒重来。不必气馁,但也不可过于大意。因为心灵的本质,是一种缓慢而精细的物体,太多的揉搓,会破坏它的灵性与感动。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当它下水远航时,蓝天在头上飘荡,海鸥在前面飞翔,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会有台风,会有巨涛。但一颗美好的心,即使巨轮沉没,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选自百年中国性灵散文,有删节)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

11、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开头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以蜜蜂造巢、蚂蚁造穴起兴,引出人类要塑造美好心灵的话题。B“心可以很硬”这一段运用了比喻、排比、借代、夸张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C“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这里的“心”指人的精神世界,包含品格、智慧、情操等,在文中的意思是说人的精神决定人的成就。D结尾以船喻心,以下水远航象征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喻指美好的心灵可以使人直面困难,承受挫折,永葆生命的活力。E本文意象新奇、联想丰富、文笔灵动,是一篇优美的富有哲理的散文。5.请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上赏析画线句“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6分)(

12、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8题。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

13、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

14、: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

15、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他们建设养老服务网络,搭建养老服务平台,有需要的老人只需要拨打一个服务热线xx,或者是通过网上下单,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xx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

16、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B. 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C. 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

17、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D. 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B. 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C.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农村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突发疾病是他们猝死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D. 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8. 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

18、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一)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同“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

19、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史记高祖本纪)(二)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0、!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沛公然其计 认为对B会项伯欲活张良 救,救活C头发上指 向上D刑人如恐不胜 刑法10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3分)A沛公从百馀骑樊哙从良坐B沛公欲王关中窃为大王不取也C项羽果率诸侯兵西哙遂入

21、,披帷西向立D无内诸侯军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3分)A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沛公然其计 樊哙侧其盾以撞C令子婴为相 窃为大王不取也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 以待大王来12下列为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B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C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D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

22、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亚父劝项羽击沛公。飨士,旦日合战。(5分)(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春夕旅怀 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14.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3、) A.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B. 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C. 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D. 尾联运用反问的手法,言外之意是: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何还留滞他乡呢?15. 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

24、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 ”这两句就是佐证。 (2)陶渊明的饮酒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4)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第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小题。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 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 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

25、是代表仪式与权力。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 ,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

26、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 ,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用的样式。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C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

27、相关 扬长避短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C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20下面是某节目组一则致歉声明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因为剪辑中的一些失

28、败,这个节目中的一个片段引起了观众的曲解,节目组已第一时间作了修正,并发表致歉声明,恳请广大观众的认可,也希望大众不要再对该片段进行散布。以后我们将不忘初心,严肃剪辑,认真审核,给广大观众带来优秀的节目。21.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四个词总共不得超过10个字)。(4分)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

29、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读了上面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一年级 语文期中试题答案一

30、、1. C 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直接造成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于文无据。原文是“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而非文化商业化浪潮直接造成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B项,“首先要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不合文意。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并且缺乏当前的限制;D项,“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对应的后果是“我们从哪里来”。故选C。2. B 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

31、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B项,“文章第二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的一系列表现形式,重点剖析了其大行其道的原因和具体危害”说法错误,第二段并未剖析文化泛娱乐化的具体危害,“重点剖析”更说不上,一系列具体危害是在第三段阐述的。故选B。3. C 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 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

32、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使厚重的文化更有亲和力”不合文意,甚至违背文意。B项,逻辑关系颠倒,应是文化泛娱乐化使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D项,以偏概全,文中指出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应共同努力。且“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4. BC。解析B项没有“借代”这种修辞方法。C项“人的精神决定人的成就”说法太绝对、片面。答对1个得2分,答对2个得4分。5.从内容上看,“金箔”“宇宙”“日月”等物象,给人以光亮、阔大之感,使人受到感染。从修辞手法上看,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夸张这两种修辞方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意义是使读者心胸变得更宽广开阔。(给分点:答出比喻和夸张手法

33、给2分,答出意义给1分,能具体分析通顺得3分)6. A 【解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强加因果,空巢老人数字多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无因果关系。故选A。7. C【解析】A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原文表述为“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并不就是说“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等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B项,“势必”表述绝对,“短期内”无中生有;依据材料二可以推断,空巢老人的问题要想得到“有效解决”,是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D项,张冠李戴,“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的对象目前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群体”,而不是“空巢老人”。故选C。8.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减少劳动力候鸟式

34、迁徙;推进社保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创造条件;加大政府投入,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二、9D (3分) 10. D (3分)(A使跟从/挨着B动词,称王/名词,大王C动词,向西进军/名词作状语,向西D通“纳”,接纳)11. B(3分) (A.代词,他/助词,的 B.代词,他的 C.动词,做/动词,认为 D.连词,因/连词,来)12D (3分) (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13(1)(5分)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5分

35、,“击”、“飨”、“旦日”各1分,句子通顺2分)(2)(5分)沛公如此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您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害有功劳的人。(5分,补出主语“沛公”、“细说”、“诛”各1分,句子通顺2分)参考译文: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十一月中旬,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西进,想要进入函谷关。可是关门闭着。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平

36、定了关中,非常恼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关。十二月中旬,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救张良,在夜晚去见张良,趁机把刘邦的一番说辞告诉了项羽,项羽才作罢。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沛公因为是带着樊哙、张良去的,才得以脱

37、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14. C (3分)15. (6分)春光易逝、伤春之情: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诗人送春归,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表达作者的伤春情怀,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羁旅思乡之情:借“蝴蝶梦”、“子规”、“月三更”等意象及梦中之景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仕途坎坷、孤独飘零之苦:“自是不归归便得”是无奈伤心语,传达出诗人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年华老去之悲:自己“华发”“满镜”。归隐田园之意:从暗用五湖的典故可以看出。16. (10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三、17(3分

38、)D 根据对前后文文意的理解,主动者应该是中国人如何,为了主动和被动的一致,要用“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因此ABC三个选项,主动被动相结合,与前后文语意不连贯。故答案选D。18(3分)C 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朴素无华:是指人的朴素朴实。质朴无华:是指人或物的内在的气质特点。扬长避短: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根据后文“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此处应该用“扬长避短”。19(3分)B 原句的病因是“唯一”的位置不当,应放在“可以”前面;A、C 两项,中途易辙,偷换主语;D

39、项,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20. (5分) 将“失败”改为“失误”;将“曲解”改为“误解”;将“认可”改为“谅解”;将“散布”改为“传播”;将“严肃”改为“严谨”。21. 古籍、修复、人才、不足22.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由一句名言和一个寓言故事组成,材料的后面给出了写作的任务和要求:读了上面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所以要仔细认真地阅读两则材料,提取写作的立意。这道作文题,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给出材料,第二部分给出任务和要求。我们先关注第一部分,两则材料,一则直接说理,出自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一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

40、两则材料有同有异。第一则材料,“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简单翻译即是:读书人不可不宏大刚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我们知道高考作文引导中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因而材料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大有希望的青年学子,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个人前途是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个人的成长成才路,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没有哪一个是简单而轻松的,前路漫漫,奋斗的力量也就由此彰显,因而士不可不弘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在信念坚定者眼中亦是幸福。“每个人生而背负着大木头前行。”材料二的第一句紧承第一则材料继续告诉我们,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

41、,负重前行,步履维艰。因而有人不断将背负的木头削短,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自身无法跨越的鸿沟,便被拦下,再不能继续前行。背负的木头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带有象征的意味,象征什么呢?许是前进路上的种种磨难,许是加于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不论是什么,这些压在身上的种种,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唯有不放弃、不抛弃,奋斗不息,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重要的助力。这是我们对材料的理解,“担当”和“奋斗”是其关键词。除材料之外还有几行字给我们任务和要求,这很重要,却常常被我们学生忽略。“你对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注意是两则材料,一定要综合到一起来思考,不可抛却任何一则。“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命题人给了我们两组示范性的相反相对的词,要求我们有所辨析,那么这个点在行文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框架中的体现,亦或是其他。总而言之,本题紧扣时代脉搏,选材典型精当,既关涉青年学子自身,也观照社会民族,大气又接地气。审题上其实并未太为难学生,这也是近两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都有话说,但说好话却并不容易,对学生积累和思考的广度、深度和厚度要求很高。这同时也提醒我们,高考作文,功夫在平时,高一开始便注重阅读的积累和思维的训练,高考考场方能更从容不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