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合福铁路某标段大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306625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福铁路某标段大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合福铁路某标段大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合福铁路某标段大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合福铁路某标段大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合福铁路某标段大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洪富大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及目的1.1编制依据桥施工图纸【合福施(桥)-90】;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高速铁路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3)桥满堂支架现浇梁施工专项方案。1.2编制目的检验满堂支架碗扣支架支撑体系受力状况,消除满堂支架在箱梁施工

2、全过程的非弹性变形量;控制模板的预拱度;确保箱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2 适用范围本预压方案适用于桥满堂支架现浇梁预压施工。3 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桥为谷架旱桥,桥址地势起伏不大,为丘陵及邱间谷底,邱坡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茂盛,多为灌木及乔木;谷地狭长,部分辟为旱地。桥孔跨布置:9-32m+1-(48+80+48)m连续梁+1-24m,中心里程:DK262+536.30,桥全长508.20m。根据设计要求及现浇梁(支架法)专项施工暨专项安全方案专家评审意见,洪富大桥第一孔32m简支梁采用支架法现浇。32m箱梁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等高度简支箱梁,梁端顶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设计线间距为5.

3、0m,梁体中心梁高为3.05m,防护墙内侧净宽8.8m,箱梁顶桥宽为12.0m,桥梁建筑总宽12.28m。3.2设计荷载设计恒重包括结构构件自重及附属设施重(二期恒载),列车竖向活载纵向计算采用ZK特种活载。 本分部现浇梁二期恒载均为CRTS 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曲线、不设声屏障140160kN/m。3.3现浇梁工程量现浇简支箱梁孔跨布置统计表桥名墩台号墩台身高度(m)梁号支架搭设高度(m)跨度(m)直、曲线二期恒载(KN/m)声屏障洪富大桥0#台3.8651#墩12.351#5.432曲线140-160无4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1支架预压前检查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的平面位置、顶面高程进行全面

4、复核,并对支架安装的牢固、整体及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支架搭设安装受力的整体性、均匀性,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脚手架构配件进场时应进行以下检查: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供应商应配套提供钢管、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锈蚀、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胃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

5、皮等缺陷;各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应均匀,附着应牢固;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应分别符合规定;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定。锈蚀检查应每换孔位应检查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立杆的上碗口应能上下串动、转动灵活,不得有卡滞现象;脚手架使用中,应定其检查下列项目: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地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是否松动;杆件架立完成后对立杆连接必须进行100%检查。4.2 “预压-

6、卸载”方案为了检验满堂支架碗扣支架支撑体系受力状况,各部位的强度与刚度和测量满堂支架在箱梁施工全过程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量,控制模板的预拱度,确保箱梁浇筑过程安全与质量,满堂支架组装后应进行模拟箱梁施工过程的加载预压。预压重量的计算预压重量按满堂支架在箱梁施工过程中最不利状况进行考虑,其箱梁浇筑过程的荷载如下表:32m箱梁浇筑过程中荷载重量估算表第一次浇筑(32m梁)荷载重量模板重量(T)钢筋、钢绞线重量(T)底板砼总重量(T)斜腹板砼重量(T)顶板翼缘板砼重量(T)施工附加荷载(T)合计(T)367122021033075942q1=3.44T/mq2=7.07T/mq3=6.75T/mq

7、4=10.61T/m注:32m箱梁支座中心间距为31.1m;施工附加荷载按2.0KN/m2。预压荷载=(梁体重量+模板重量+ 施工附加荷载)1.1=1036.2T。满堂支架拼装完成后,首先根据计算书中提供的理论挠度值进行预拱度调整。调整工字钢下面支撑的可调撑杆。 模板预拱度调整完成后即可进行预压试验。荷载采用砂袋法(1.4T/袋)预压方法,通过先底板,再腹板,最后堆载顶板和翼板的顺序进行,总荷载量控制在32m跨箱梁1036.2T,在加载施工最大荷载的60%和100%、 110%(32m跨箱梁565.2t942.0t1036.2t)时分别进行观测,在加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

8、桥向模板分节位置布设(32m箱梁分9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布置5个点)具体见后文观测点布置。卸砂袋采用25t汽车吊卸。卸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砂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预压卸载时间以支架地基沉降变形稳定为原则,即最后两次沉落观测平均之差不大于2mm时,即可卸载。满堂支架模拟箱梁施工过程加载与卸荷的顺序见“箱梁施工“预压-卸载”试验流程图”箱梁施工“预压-卸载”试验流程图卸载成为“状态一”的受力状态卸载

9、成为“加载初始状态”预压过程的总结、满堂支架局部加固、抬高值的确定测量监控预压前准备工作完成“状态一”加载完成“状态二”加载完成“状态三”加载持荷观测卸载成为“状态二”的受力状态第一步:预压前准备工作预压前的准备工作:、支架的底模、侧模初始状态的设定(先按箱梁相应断面的设计标高暂定)。、场地平整硬化,预压材料过磅装袋,堆放等工作。、场地照明设备的安装。、人员组织、机械设备与测量仪器的配备(需要水平仪2部,经纬仪1部)。 、观测点的设置为避免在砼施工时,支架不均匀下沉,消除支架和地基的塑性变形,准确测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为预留模板拱度提供依据,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对模板接缝位置及

10、跨中具有代表性点进行观测,观测布点如图所示:32米梁纵向设置9排观测点。横断面监测如图:32米梁设置五个点,分别为翼缘板两个点,腹板两个点,底板一个点既线路中线位置。根据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文件要求,预压加载按最大施工荷载的60%、100%、110%分三次加载,每级加载完毕1h后进行观测,加载完毕后宜每6h测量一次变形值,预压卸载时间以支架地基沉降变形稳定为原则,即最后两次沉落观测平均之差不大于2mm时,即可卸载,卸载时注意要按加载顺序反向行之,即先卸载到最大施工荷载的100%,观测稳定后继续卸载到60%、0%,分别记录好观测数据以备后用。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初

11、始状态的观测:在完成观测点的布设后 进行各观测点初始读数的观测,并做好记录。第二步:“状态一”加载模式(60%)“状态一”的加载模式是加载配重至施工最大荷载的60%,加载后1h进行观测,并记录好数值后,方可继续加载。加载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载,查找原因处理后在进行。第三步:“状态二”加载模式(100%)“状态二”的加载模式是加载配重至施工最大荷载的100%,加载后1h进行观测,并记录好数值后,方可持续加载。加载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载,查找原因处理后在进行。第四步:“状态三”持续加载(110%)完成“状态二”观测后持续加载到施工最大荷载的110%,加载完毕后1小时进行观测,并每隔

12、6小时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直至沉降稳定。沉降稳定时间以支架地基沉降变形稳定为原则,即最后两次沉落观测平均之差不大于2mm时,即可进行卸载。第五步:卸载卸载观测是“加载预压”的重要一环,通过各级荷载的卸载观测可推算出满堂支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与残余变形量,卸载观测过程与加载观测过程相反,其过程如下:状态(三)状态(二)状态(一)初始状态卸载时每完成一级卸载均待观察完成、做好记录再卸下一级荷载。预压卸载顺序具体示意见碗扣式满堂支架现浇箱梁预压卸载示意图。第六步:预压过程的总结,“预压卸载报告”的编写对满堂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估,对各观测断面的观测点在各施工阶段的残余变形

13、、弹性变形量的计算,对支撑点、跨中抬高值的确定,对局部刚度不足的部位提出加固方案。(1)、梁底模板设置预(反)拱的计算: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平顺,即梁体上下结构表面坡度与设计坡度一致。梁底模板跨中设置的拱度值L如下式:L= L1+L2(mm)L1:张拉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上拱值。为正值(+),设计埋论值为22.5mm。L2:预应力60天后的残余徐变拱度值。为正值(+),理论计算值为7.76mm。根据上式计算,设反拱。跨中至支座顶,则按L值到0mm,按二次抛物线过渡。注意,各点要考虑弹性变形量L1:支架堆载预压时底模的挠度值(弹性变形值)。为负值(-),预拱度设置时各点均要上调一个L1值。(2

14、)、预拱度的设置根据计算所求得的反拱度值,以两支座处为“O”,通过工字钢下方的可调撑杆来调节,以抛物线型逐步过渡到跨中最大。经标高复测无误后,应螺紧可调撑杆、锁定,防止载荷期间,丝杆回缩。(3)、预拱度的调整以堆载预压的实测弹性变形、张拉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理论上拱值、预应力60天后的理论残余徐变拱度值计算而设定梁的预(反)拱值。5、人员组织、机械设备配置如下表根据预压施工情况,成立预压领导小组组 长:李永金副组长:王怀广、苏肖康成 员:王 磊、刘 峰、时铭杰、穆国彬、蒋家全、喻方建、肖 亮、郑明樟、刘永禄 人员组织表姓 名职 务1李永金分部经理全面负责2苏肖康分部项目总工全面负责预压技术3

15、王怀广分部安全总监全面负责预压安全4分部工程部长负责预压现场技术5分部安质部长负责预压现场安全6分部物资部长负责预压现场物资材料7穆国彬分部架子队队长负责预压现场指导8蒋家全分部架子队副队长负责预压现场指导9分部精测队队长负责预压测量10喻方建分部架子队测量员负责预压现场测量11肖 亮技术主管负责预压现场技术12郑明樟技术员负责预压现场技术13工班长负责预压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6 工期安排第一孔现浇梁预压预计2012年11月11日开始,第一级加载11月11日完成,第二级加载计划11月12日完成,第三级、第四级加载计划11月13日完成,通过观测支架地基沉降变形稳定,最后两次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不大

16、于2mm,方能进行卸载。7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7.1满堂支架预压安全保证体系在满堂支架预压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体措施如下:7.1.1安全管理制度(1)分部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检查生产管理网络,做到专管成线,群管成片,消灭安全管理的空白。(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用铁的手腕、铁的制度、铁的纪律,贯彻安全生产的全过程。(3)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三级安全教育卡片,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4)专职管理人员应收集、整理好各种安全资料,建立安全技术档案。(5)按规定要

17、求添置安全设施、设备和用具,凡上述器材必须有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6)加强对关键部位的重点管理,对机电设备、倒链、安全网、防护栏等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修护,并做好记录。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加强防火工作,按规定备足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7.1.2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架子队长及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在每天点名分工的同时对所安排工作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好工地安全宣传,设置好醒目标语。(2)严禁现场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员酒后作业。(3)做好防风的的应急措施,有预警、有部署,保证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控制。(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随意拆除杆件:主节点处

18、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5)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6)风力大于5级或下雨天气应立停止高空作业。(7)作业人员工具使用后,应装入随身工具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每次收工前,所有上架材料必须全部搭设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稳定构架。(8)预压过程中24小时派专人观察、巡守,若发现沉降变化异常时,立即停止预压,并马上封锁周围出入通道、撤出所有人员。8 预压质量保证体系8.1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各种质量制度,确保预压始终处于受控之中。(2)熟悉并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熟悉设计图纸,做到施工与设计相

19、符。(3)加强质量监控,做到预压工序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按规定保存好有关的原始记录。(4)对预压荷载应认真称量、计算,由专人负责。(5) 压重所有材料应提前准备至方便起吊运输的地方。(6)在加载过程中,要严格按加载程序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吨位、位置,测量要全过程跟踪观测。未经观测不能加载下一级荷载。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段时间,进行测量,并对满堂支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停止加载,及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7) 观测过程要贯穿于支架预压全过程,在此过程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8) 满堂支架变形观测应采用高精度水准仪,精确至mm,观测过程中前后置尺地方要保持一致。8.2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施

20、工过程的控制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下发,通过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进行预压工序检查,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现场测量工作,配备充足的测量仪器,完善测量条件,使之能适应和满足工程需要。9 应急救援处置措施9.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 长:李永金副组长:王怀广、苏肖康成 员:王 磊、刘 峰、时铭杰、穆国彬、蒋家全、喻方建、肖 亮、郑明樟、刘永禄9.2 应急处置救援程序 见附表10 文明施工管理10.1文明施工目标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治安的案件。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即: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区域出入口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

21、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佩戴胸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10.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具体内容如下: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二无:无头(无木材头、无钢筋头、无焊接头、无钢材头),无底(无砂底、无碎石底、无砂浆底、无垃圾废土底)。三整齐: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码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 本工程施工中始终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方案。所有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的标准执行。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积极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附表:应急处置救援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