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99106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2年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2年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2年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2年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目录3.打造可持续城市 342.城市标竿 261.大趋势 0201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2大趋势1.由“智慧城市”升级至“超级智能城市”中国智慧城市正在转型升级迈入”超级智能城市”阶段 “超级智能城市”不再仅仅是透过先进技术与数据融合实现城市智能化,而是必须关注与实现绿色可持续,确保城市韧性,同时实现以人为本,方能建立高效、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从“人治+数治”转向“以人为本”“超级智能城市”的建设将更多的视角放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上,让市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城市服务改善 从包容、联系、粘性、魅力、创新、参与这六个发展

2、角度,打造一个为市民创造价值和温度的城市从“粗放增长”到注重“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与规划需要妥善运用智能化技术,加速实现低碳和绿色转型目标 城市可从能源体系、绿色建筑、循环经济、智能交通四大方面实现降碳转型从“被动规划”到“开放参与”城市从被动规划管理到主动的转变,是由政府、企业、百姓共同参与城市建设 通过完善的治理框架、数据共享融合推进成效评估和监督问责闭环,从而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双手抓,双保障 智慧城市的安全保障体系围绕以数据为核心,保障从智能端侧、边缘计算、网络管道及云数据中心的生态化综合安全 智慧城市的安全不仅需要有敏捷的安全治理能力,更要应用以AI

3、、大数据和可信计算下的自动化安全技术保障 以人为本的隐私保护更是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为实现韧性城市夯实基础 现有布局的智能设施和平台为城市的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提供用于分析和决策的数据 在超级智能城市建设中嵌入韧性城市功能,打造“智能-韧性”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和预测预警系统场景驱动赋能超级智能城市 超级智能城市建设以经济、出行、环境保护、教育、社区、安防、等核心城市场景为驱动 新型超级智能城市从市民体验和场景出发,注重可持续的长效运营,发挥数据价值支持智能决策,提升市民的满意度投融资模式趋向多方参与与多模式组合 国资国企及平台公司从单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单位转型成为一体化城市运营商 投融资模式趋向多

4、方参与,并结合多种融资工具,可优化资金配置、降低融资成本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5372648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3全球智慧城市投资规模中长期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中国、印度、非洲的增速排名靠前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投资规模达1,144亿美元,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预计2023年将有所回升,中长期的投资规模增速将会保持在15%左右。2019-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及预测(亿美元)1,030 1,144 1,298 1,490 1,732 1,973 11.1%13.5%14.8%16.2%13.9%0.0%2.0%4.0%6.0%8.0%10.0%12.0%14.0%

5、16.0%18.0%-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投资额年增长率资料来源:IDC、德勤研究1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4第一阶段信息城市第二阶段智慧城市第三阶段“超级智能”城市无线通信光纤宽带GIS 技术GPS 技术RFID3G/4G云计算SOA人工智能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在局部范围内实现应用的串联以人为本城市大脑场景融合绿色可持续韧性超级智能公众诉求为设计出发点服务公众为宗旨由智慧城市升级至“超级智能城市”城市的打造建设不再仅限于技术与数据的融合资料来源:德勤分析地区2020年全球占比建设特点北美洲

6、26.7%美国联邦政府层面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国家层面建设重心在于网络生态系统,其余为地方政府属地化建设 受益于完善发达的ICT网络设施、以及高新技术设备商的聚集,投资额亦包括为智能城市提供通讯设备及技术服务企业的收入欧洲24.1%欧洲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采用欧盟指导性文件与本地法律及政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社会反馈机制较完善 近几年的建设重心较多在智慧能源、低碳出行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建设中国22.7%受益于持续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和政府主导的新基建投资,中国的投资规模有望在近年内成为第二大投资地区 强调科技赋能,基于庞大人口和海量应用程序的部署,热点投资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慧政务、城市大脑

7、、智慧教育亚太(不含中国)17.2%日本更注重灾害防御、灾后重建、能源管理 韩国和新加坡都拥有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前者更注重支柱产业及人才发展的影响,后者更注重新兴技术在城市的应用,比如5G通信、元宇宙等 印度建设起步晚发展慢,新冠疫情危机成为加速器其他9.3%非洲拥有较高的城市化增长率,但有2/3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待投资和更新 迪拜发起过多项智慧城市计划,依靠与国际科技巨头的合作,打造全球第一个由区块链驱动的政府 基础平台建设信息化:推动企业及政府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实现管理及服务从传统模式到数字化模式的转变,提高运营管理及服务效率 单一应用:单个行业或个体应用作为独立的信息化单位,独

8、立于信息系统,应用场景单一 交互性薄弱:信息平台整体搭建零散,资源无法做到协同融合,各方交互性薄弱技术驱动 依托企业引入概念,以技术为驱动 国外软件系统集成商主导应用驱动 国家牵头开展各区域或城市小范围应用试点建设 内外资设备商、集成商“跑马圈地”展开应用场景驱动 新基建发展主力城市建设,以市场场景需求为主导 互联网企业、运营商、软件商、集成商共聚生态单一系统或技术的应用,缺乏互联网特征 运营管理智能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信息化基础建设,结合城市运营服务,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响应机制 局部集成:局部范围在信息化基础上实现智能调控,但存在资源割裂、平台技术标准不统

9、一等问题,导致智慧建设及交互场景仅局限于某些应用范围 信息资源共享性不足:智慧场景建设百花齐放,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政府,公众,企业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融合 以人为本: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从公众诉求功能设计为出发点,连接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设施,建立高效、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绿色可持续:通过节能技术、新能源方案、新材料科技等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智能城市 超级智能:“城市AI大脑”成为城市智能中枢,智能感知城市运行状况,以数据为导向对城市服务及管理作出快速智能反应,实现预测到决策制定智能化 韧性: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

10、速恢复过来 场景融合:各应用场景融合,构建场景化的智慧生态,多方深层互动,打造融合交互的生态系统阶段重点技术驱动模式阶段属性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5从“人治+数治”到“以人为本”从包容、联系、粘性、魅力、创新和参与这六个角度,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资料来源:德勤分析过去未来2 以人力资源和新型信息技术相结合为治理城市的主要手段。小到行政办理业务,大到城市治理政策的制定。通过5G、云计算、AI、物联网等技术建成智慧平台,协助人力资源建成智慧城市 “人治+数治”模式逐渐更新了智慧城市治理方法,涉及到城市空间管理、养老医疗服务、交通管理、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城市治理问题,提升了政府治

11、理城市的效率 但缺乏统筹规划与设计,盲目建设智慧平台及设施,以及重复建设,并未按照“人”的需求合理建设及管理,为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行政事项 数字化政府平台 医疗服务 智能应急处理 社区管理 智能交通管理包容感觉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感觉被接纳,感觉在城市中是被公平对待的参与感觉我们可以让这个城市因我们而改变“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城市制度、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的四方面协调发展,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包容、联系、粘性、魅力、创新、参与的发展角度,形成一种有价值、有温度的城市发展体系以人为本城市案例:新加坡新加坡设计了四个角色,映射到城市人性化维度的六

12、个情感要素,通过对这些映射进行叠加,来确定在哪些地方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让城市更加人性化角色A:不爱但是离不开 感觉自己被排斥或是边缘化,不能在新加坡没有约束的生活,也因此觉得自己并不能很好的参与城市建设 他们可能将怀旧,个人历史和传统遗产作为热爱这个城市的因素。因此对城市的粘性和魅力方面给分更高角色C:被爱但是不参与 这类人拥有非常好的生活,拥有高度的自由,同时完全被城市接纳,但参与意识较低。尽管他们通常认为这并不重要,但这个群体可能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这个群体会被生活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对城市的魅力的评价角色B:爱但是不参与 可能会觉得自己被这个城市接纳,但却为社会上的不公正事情而困

13、扰。由于容易受到社会公正以及人与人联系的影响,所以这类人认为城市的联系度很高 虽然他们意识到社会的不公正,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如何采取行动。因此他们的参与程度较低角色D:被爱并且参与 这类人认为新加坡无论如何都是家。他们有一种粘性和参与度。很容易参与到在基层和志愿者工作中 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好,所以可以在广阔的社会上自由地做自己联系感觉自己与城市中的其他人非常亲近魅力感觉城市所提供的东西是有趣的粘性在城市中有归属感创新在城市中可以尽情做自己 其他基层服务 其他智能服务“人治”+“数治”“以人为本”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6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居民往往更幸福一个城市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居民感

14、觉幸福,幸福是人们在逆境中的能否快速恢复的一个重要指标附注:想要对幸福指数和人性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全面的考察,需要将宜居、智能的城市的相关变量以及其他已知与幸福有关的变量纳入其中。这种调查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来源:德勤分析基于2017-2020年的世界价值调查和2020年世界幸福报告的数据20个城市的幸福指数与城市人性化程度的相关关系幸福指数人性化程度44.555.566.577.54550556065707580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圣保罗巴西波哥大哥伦比亚曼谷泰国胡志明市越南开罗埃及安卡拉土耳其上海中国东京日本墨西哥城墨西哥莫斯科俄罗斯马尼亚菲律宾首尔韩国纽约美国圣地亚哥智利芝加哥美国洛杉矶美国

15、奥克兰新西兰悉尼澳大利亚北京中国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居民更幸福 一个城市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居民感觉幸福。幸福指数与城市人性化程度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人们在高信任度的环境中,会提高对幸福体验的“额外幸福韧性”,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经受离婚、家庭成员死亡,和失业等磨难 考虑幸福韧性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相反,这可以帮助价位更有效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7从“粗放增长”到注重“绿色低碳”十四五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时期,以人为核心、现代化城市治理、低碳绿色城市成为新的核心议题探索实践(20132015)中国智慧城市政策演进新型智慧城市(20162020)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1)20

16、13年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建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住建部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项目达193个。2016年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第一份标准文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公布并实施,促进经验共享和推广。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达290个。提出全光智慧城市、城市更新、工业互联网等发展理念。2015年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试点名单。国家智慧城市(区、县、镇)试点已达300个。2019年截至2019年底,中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95%以上地级市,50%以上县级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2018年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发布,并更新了评价体系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

17、)。2021年2025年十四五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现代化城市治理、低碳城市、绿色建筑为新抓手。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方针:以人为核心增强城市群、都市圈承载能力建设低碳绿色城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20132015年智慧城市初步探索及规范调整:20212025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20162020年智慧城市标准制定及统筹推进:经过地方城市申报和专家评审,住建部公布了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智慧城市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家层面成立了协调工作组,协同指导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参与建设的主管部门扩大至25个部门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启动了50项智慧城市领域标准制订工作主管

18、部门从住建部转为发改委及网信办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概念,并制定了评价体系和指标,加强了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主要任务及时限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智慧社会”,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从以建为主转向长效运营,构建政府引导、政企合作、多方参与、专业运营的价值生态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加快调整能源与产业结构,推进交通运输体系和建筑的低碳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完善公立医院救治设施,改善疾控基本条件,统筹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有效疏解中心城区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

19、源资料来源:政府网站,德勤研究3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8能源、产业累计分别贡献了全球、中国碳排放的70%和80%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清华大学,德勤研究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德勤研究现状城市可发挥的作用能源体系 中国正加快构建绿色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可再生能源和燃料投资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城市电力系统脱碳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电网脱碳、电网灵活性的提升和分布式太阳能发电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及周边地区资源禀赋,集中式与分散式并重,多元化发展光、风、核、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建设具有可再生能源高消纳能力的智能电网,最终形成多能互补,源、网、荷、储联动的新型能源供给和消

20、费体系建筑 政策框架基本建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标识工作逐步完善 自2008年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来,增长规模迅猛。截至2020年,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超过70%,在节能节水等环境友好方面的综合效益已初步显现,下一步需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长效机制 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系统谋划城市布局设计 完善零碳建筑体系,高标准建设新城,推广应用智能低碳技术,推进覆盖“设计、建造、运营、拆除”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住宅的能效水平,但避免大拆大建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绿色低碳导向,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

21、统筹管理 加快绿色低碳生态产业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强化高耗能高碳排行业的监管,鼓励低碳相关新兴产业的引入、发展和集聚 推动产业用能电气化,提高产业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水平 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及资源利用率,鼓励能源、资源的回收利用交通 十四五时期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2035的远景目标,规划推动城市内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推动规划建设的统筹和管理协同 各城市纷纷公布十四五时期的交通网线规划纲要,规划目标包括提高轨道出行比例,加大轨道站点覆盖率,提升轨道出行效率,优化出行结构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推动城市更新与片区开发(TO

22、D)优化路网建设,完善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专用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等公共交通网络,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大力提升新能源车占比,适度超前做好充电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从“粗放增长”到注重“绿色低碳”,领先城市正从能源、建筑、产业、交通四大方面实现降碳转型全球碳排放主要部门中国碳排放主要部门产业交通能源建筑39.7%8.5%30.6%21.2%40.5%9.9%39.7%10.0%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09能源:构筑多能互补,源、网、荷、储联动的清洁能源体系水电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多能互补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德勤研究源平台体系服务体系储网荷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化石能源储电储热储冷储

23、气储氢建筑交通工业农林牧渔供电网油气网供热网多网联合及能源枢纽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0建筑:推动建筑电气化、提升建筑能效,实施覆盖“设计、建造、运营、拆除”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 高性能围护结构:通过开发高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部件,满足建筑保温隔热要求,达到良好的室内居住环境并降低能耗 建筑整体气密性:通过选用高性能门窗及玻璃幕墙,气密性薄膜等材料,或通过一系列精细化施工处理外围护结构的链接节能,提高建筑气密性 被动式技术:通过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绿植等被动式技术改善建筑微气候,降低建筑终端一次能源消耗 主动式技术:主要以提升用能系统整体能效为主,采取能效等级更高的系统及设备,如

24、高效冷热源系统、高效照明系统、新风热回收、节能电器等技术 可再生能源应用:高效通过采用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等技术,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解决建筑的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等需求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立项时期制定低碳目标;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通过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目标,并向下传导;在建造施工、运营、拆除阶段进行低碳目标的进一步落实,实现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整体气密性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高性能围护结构建筑减碳主要技术措施立项规划与设计建造施工运营拆除低碳目标落实低碳目标落实智慧平台化管理低碳目标落实低碳目标制定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低

25、碳目标传导高保温性能外窗高效率的热回收装置高保温性能围护结构高气密性无热桥设计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1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资源利用率提升产业领域,两端发力。在前端,积极谋划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在末端,强化对高耗能高碳排产业和企业的监管,视情况制定逐步退出等机制,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中国走向碳中和的三大关键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是电网的清洁化和消费侧的电气化,将贡献50%左右的减排;第二是清洁氢能即绿氢的使用,将贡献20%左右的减排;第三是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预计将贡献

26、15%的减排。在电气化方面,主要包括建筑领域电气化、交通领域电气化和工业领域电气化,这一进程跟数字化相结合将会在减碳方面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谋划布局低碳相关新技术新产业加大对高耗能高碳排产业的监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走向碳中和的三大关键技术领域(百分比引自高盛的研究报告)电网清洁化和消费侧电气化(将贡献50%的减排)清洁氢能即绿氢(将贡献20%的减排)碳捕获碳封存(将贡献15%的减排)交通电气化数字化工业电气化建筑电气化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2交通:兼顾结构性、技术性、管理性减排,大力引导居民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结构性减排主要旨在优化

27、交通运输结构,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01.优化城市结构,增强片区功能复合性,营造配套完善的生活圈,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推动片区开发(TOD);02.强化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设施,合理布局站点,规划建设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03.完善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专用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等公共交通网络,引导居民绿色出行。管理性减排01.出台相应的政策方案,推动节能减排尤其是污染物防治的监管执法工作。此外,还包括深化互联网+物流配送、互联网+公共交通等,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02.货运方面,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03.

28、完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提升交通运输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技术性减排01.支持使用新能源、清洁燃料的交通工具,以及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其他低碳节能技术。02.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支持在城市公交中应用新能源、清洁燃料车辆;0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进行整体部署。04.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近年来呈现震荡攀升的态势,即便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产量仍然呈现了快速攀升。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3绿色低碳行业全景图增加碳吸收碳金融绿色金融产品能源结构调整金融减排支持直接清

29、洁能源间接清洁能源:氢能制备运输储存应用新技术制氢高压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高压碳钎维复合材料储氢罐设备长距离输送管道固态和低温液态储氢技术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碳税碳定价碳排放权交易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技术固碳生态固碳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森林、草原、湖泊、绿地、湿地重点领域减排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制造业领域农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共享出行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再生农业可持续养殖食品消费区块链平台技术轻化量技术换电技术运行大数据技术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技术高精地图技术AI路径规划技术ECU技术“光储直柔”技术智慧化节能技术装配节能技术整合牲畜作用减少含碳能源使用减少含碳资源使

30、用绿色饲料生产技术发酵床养殖技术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人造肉覆盖作物免耕作物多样性纺织业冶炼其他纺织业冶炼其他高效电热转化技术高效热传导技术高效加热融化技术氢能冶炼氢能氧气高炉及非高炉冶炼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技术再生面料技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调整牛的饮食结构素肉植物蛋白肉细胞培养肉减少碳排放绿色低碳行业全景图挤压技术静电纺丝技术3D打印技术细胞增值技术生物支架技术无血清培养技术碳利用碳捕集碳封存点源CCUS技术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BECCS)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DACCS)利用含水层封存CO2强化采油技术(EOR)生物(CO2被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矿化(将CO2融入混凝土)化学(合

31、成氢)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4直接清洁能源间接清洁能源:氢能制备运输储存应用新技术制氢高压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高压碳钎维复合材料储氢罐设备长距离输送管道固态和低温液态储氢技术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碳税碳定价碳排放权交易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技术固碳生态固碳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森林、草原、湖泊、绿地、湿地重点领域减排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制造业领域农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共享出行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再生农业可持续养殖食品消费区块链平台技术轻化量技术换电技术运行大数据技术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技术高精地图技术AI路径规划技术ECU技术“光储直柔”技术智慧化节能技术装配节

32、能技术整合牲畜作用减少含碳能源使用减少含碳资源使用绿色饲料生产技术发酵床养殖技术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人造肉覆盖作物免耕作物多样性纺织业冶炼其他纺织业冶炼其他高效电热转化技术高效热传导技术高效加热融化技术氢能冶炼氢能氧气高炉及非高炉冶炼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技术再生面料技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调整牛的饮食结构素肉植物蛋白肉细胞培养肉减少碳排放绿色低碳行业全景图挤压技术静电纺丝技术3D打印技术细胞增值技术生物支架技术无血清培养技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煤炭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石油磺酸盐磺化酸渣溶解技术酸化压裂技术石油沸腾床燃烧,煤炭气、液化陶瓷膜气固分离技术油包

33、水乳状滴暗发酵技术生物质单原子铂催化剂(海水制氢)太阳能并网型风电制氢离网型风电制氢核壳合金纳米催化剂蒸汽和固体氧化物电解(SOE)技术风能电解水可再生能源制氢发电光伏发电系统+消费级光伏产品光伏建筑一体化大型化电站发电物理法风电场群发电功率优化调度运行控制技术远海大型风电系统建设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风电场集群运控并网系统光伏风能核能水电生产太阳能硅晶制造高纯多晶硅原材料提炼技术N型高效电池技术TOPConHIT反应堆技术核燃料循环退役钠冷却中子增值反应堆(FBR)季节性抽水蓄能电站技术电力产能适配技术太阳能电池制造化学法西门子法(气相沉淀反应法)硅烷分解法流态化床法区域熔化提纯法(FZ)直拉

34、单晶法(CZ)定向凝固多晶硅锭法(铸造法)生产大型风电关键设备研发风机主轴承、叶片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海上漂浮式风电关键技术维护与回收风电状态监测与智慧运维废弃风电设备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核聚变反应堆核燃料闭式循环技术激光浓缩技术国际热核实验反映堆(ITER)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微波甲烷重整氨转氢的电化学系统液氢到超流氨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设备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铂基金间化合物纳米晶氧还原催化剂无铂氧还原催化剂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5治理模式闭环城市治理建设案例愿景政府人民合作伙伴制定目标、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进行项目实施及执行政府人民实施企业提供产品、技术及服务

35、根据关键指标的监测和反馈,实时更新和修正规划政府与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建设数据融合和共享来实现产品、技术及服务的双向反馈反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成效评估葡萄牙卡斯卡凯什面积:97.4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地占比:32%居民:213,608支柱产业:旅游服务业大学:4 所医院:5 所步道及自行车道:96千米 海岸线长度:32千米智能医疗:根据城市居民健康状态实时调配资源公民参与:市民代表参与和反馈环境治理成效数据治理:一站式城市大脑,整合数智化管理平台 与学术机构合作开发的智能健康管理服务,运用位置追踪收集和监测居民的健康状态 根据持续更新的数据调配医疗资源,形成可实时调整的属地化规划,包括对新

36、冠疫情或病毒性传染病的追踪和监控 各社区代表直接参与监控和汇报城市的环境治理进展,包括废物处理、绿化建设及城市清洁 参与者包括220名市民代表,覆盖了城市95%的面积 一站式终端整合了15个智慧城市计划,持续追踪成本管控、能耗节约、市民满意度、出行成本等多项关键治理指标 通过事件关联和分析实现预测管理,供决策制定者参考资料来源:德勤研究4从“被动规划”转向“开放参与”通过完善的治理框架、数据共享融合推进成效评估和监督问责闭环,从而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6市民参与的三个阶段:目标手段案例:首尔推进“开放参与”发展,做到充分的市民参与 利用大数据缓

37、解政府不鼓励,市民不积极(不参与)的情况,实现科学化的决策 用科技手段改善政府与市民的关系,改善市民对政府的了解 培养市民的参与意识与政府的协商意识,为双方的互动打好基础 政府主动问询,市民主动参与,市民成为城市规划的主体之一 形成自上而下的赋权与自下而上 的积极行动的良性循环,最终完成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构建电子政务平台 构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抓取生活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来完成智慧城市规划布局 通过市民访谈、听证会等来验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积极拓展市民参与的路径和渠道,并向市民普及和提供辅导 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让市民知道政府的决策过程和内容 向市民宣传上一阶段的规划成果,让市民认识到参

38、与的重要性 市民参与城市规划提案,合理化的建议能够被最终采纳 政府作出规划决议前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并且虚心接受 政府和市民借助技术手段实现良性互动,双双成为技术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智能夜班车路线规划 首尔市政府通过对30亿条夜间通话记录以及出租车行驶记录的大数据分析,成功的设计出了9条夜间公交线路,解决了全市范围的夜间出行问题辅导市民如何参与市政规划,持续开放政府数据 为低收入阶层免费发放智能手机终端,并举行有关智能技术使用的免费课程 开设了首尔开放数据广场网站,将政府报告等文件开放市民真正参与城市建设决策,并分享财政预算 35项市民提交的城市建设提案被安排进了政府预算案里阶段1阶段2阶

39、段3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7智能城市面临多层次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应对风险新技术下的“管技一体”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双手抓,双保障智能城市蕴涵海量数据,分布繁杂但又处处相连,攻击面众多,如果安全防范不到位,极易受到网络攻击,造成数据泄露和破坏。同时,数据处理和共享场景多样,如果缺乏监管和技术保障,也容易遭受隐私信息滥用和隐私权益不能得到保障的问题城市受网络攻击的安全代价高昂 全球网络损失事件的总成本平均为340万美元,其中10%的损失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 超过一半的城市没有为网络攻击做好充分准备 最易被攻击的前三名系统分别是金融财务系统(54%的城市)、IT基础设施和电信

40、系统(51%)以及汽车及交通系统(40%)为了应对不断上升的网络风险,全球82%的城市计划增加网络安全预算,其中39%的城市计划增加10%以上 云与基础设施安全架构:基于云原生安全和云安全生态伙伴,构建公有云、专有云、混合云或多云的基础架构安全 可信任的硬件和软件体系:基于硬件可信技术保障各类智能硬件设备,通过“安全左移”和DevSecOps,保障软件代码安全和提高软件防攻击能力 全链路的数据安全保障平台:深化数据治理,基于分类分级安全管控模型,采用端到端的数据防泄漏、防篡改技术和加密技术进行防护和监控 自动化的安全合规与审计平台:贯彻企业安全治理模型,通过工具平台实现自动化合规评估和审计,应

41、对复杂的监管合规要求和繁杂海量设备的持续安全审计 态势感知的智能安全运营中心:主动感知和监测全局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态势,通过安全威胁响应团队和持续的安全测试,确保安全威胁得到及时发现和漏洞修复智能物联设备、边缘计算设备、网络管道与云数据中心等组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其处理与存储海量信息,物理与逻辑攻击面暴露,极易受到攻击,从而引发服务瘫痪和信息窃取,更甚,若设备指令篡改可能导致人生安全事故智慧城市运作涉及到大量数据处理与流动,数据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范不到位,将导致数据的非授权访问和不正当使用、数据泄露和篡改,更甚,如数据泄露至境外更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和控制智慧城市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是基于对海

42、量公民个人信息的处理,运营机构的产品或服务安全防范技术不到位,或个人保护意识不足,将造成个人信息的滥用和泄露,危害公众的个人信息权益 出于数据安全保护目的所采集、储存、监控的数据中,往往也包括隐私信息;而对于个人及企业隐私信息的采集可能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也需要在个人/企业的隐私信息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 需要建立用户隐私中心和企业隐私运营平台,通过用户隐私中心,为个人提供可自主控制的隐私权益,尊重个人隐私。通过企业隐私运营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隐私管理和持续监控隐私数据处理情况,以免隐私数据非滥用和及时响应和解决隐私事件54%51%40%0%20%4

43、0%60%金融财务系统IT基础设施和电信系统 汽车及交通系统系统被攻击的城市占比最易被攻击的网络系统前三名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智慧城市数据使用的安全风险个人信息的安全与合规风险以人为本的隐私保护更是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123兼顾隐私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8政府企业个人基于智慧城市业务的网络安全生态财政、交通、教育、公安、工信、卫生等部委各类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硬件制造企业、芯片高科企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等本国公民他国公民基于智慧城市平台的网络安全架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管理协同智慧城市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安全管理体系与流程组织管理各方协调与沟通监管与披露考核评价与改进智慧城市网络安全

44、政策保障政策引导法律保障标准参考智慧城市安全运营威胁态势感知平台数据安全平台隐私运营中心安全合规审计平台安全智慧运营中心安全应急响应团队容灾与恢复网络管道云计算服务边缘计算层智慧端侧硬件与操作系统安全与可信应用与接口安全业务逻辑安全设备通信安全应用服务基础平台边缘节点安全边缘网络安全边缘平台安全边缘应用安全5G、6G、WIFI6、WIFI7等通信安全传输通道安全与完整性保护冗余设置物理安防硬件、OS与网络安全虚拟化、容器安全应用安全隐私计算安全业务安全算法合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保障框架数据开发与利用,数据价值释放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个人信息保护,尊重人权保障个人信息权益智慧城市网

45、络安全保障目标技术创新持续优化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政务身份认证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攻击防护抗抵赖新技术应用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19为实现韧性城市夯实基础超级智能城市建设为城市韧性的实现提供数据及硬件基础建设城市“智慧韧性”统一体资料来源:上海法治报,德勤研究韧性城市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综合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平台全风险领域风险评估城市日常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智能感知设备收集海量数据智能基础设施的远程调控、智能功能韧性城市功能有机嵌入智能城市的建设规划中打造一体化的城市智能化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开发设计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数字感知、预测预警系统智能城市为韧性城市提供分析决策的数据

46、智慧城市已布局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基础设施及管理平台可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数据,提升防灾管理的智能化和应急决策的科学性6“韧性”是指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灾害或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并随后能够快速恢复的城市或者城市系统。灾害发生时,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和恢复,并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内部的自适应过程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和风险。中国的韧性城市建设仍在起步阶段,全套城市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伦敦2020韧性城市发展战略路线图资料来源:London 2020 Resilience,北京韧性城市规划,德勤研究灾害隐患预防维度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举例01.应急医疗02.网络袭击应急管理

47、03.用水系统04.城市规划05.绿色建筑06.食品安全07.自适应政务治理08.旱涝、水灾极端天气恐怖主义传染病网络袭击贫富差距空气污染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基础设施老化社区与居民城市物理空间治理机制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市|大趋势20北京韧性城市规划框架建设目标:2025年: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建成50个韧性社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典型经验技术韧性通过城市感知设备的统筹,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空间韧性预留规划弹性和战略留白用地,在高风险地区布局应急基础设施社会韧性建立多元协同、全流程防御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服务管理能力生态韧性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增强

48、自然生态系统的抵御能力工程韧性增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抗冲击和快速修复能力发展现状与未来工作重点:中国城市在生命线系统工程、海绵城市、城市感知设备的建设已具有一定基础,越来越多城市将韧性城市作为十四五时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北京、上海、南京、合肥、长沙都已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顶层设计、评估体系、应急响应等规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将集中在将韧性城市建设融入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建设中:工程韧性:推进分布式生命线系统、统筹完善各类城市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技术韧性:通过城市感知体系,完善灾害风险数据库,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提高城市风险预警能力 社会韧性:统筹各类灾害救援力量,完善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打造可持续的超级智能城

49、市|大趋势21安全环境场景驱动赋能超级智能城市新型的超级智能城市从市民体验和场景出发,注重可持续的长效运营,通过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提升市民的满意度愿景 经济增长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圈建设 高效现代化的治理 以人为本 因城施策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数据来源:德勤研究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社会智能教育 经济治理模式向“智能决策”转变,政府管理和服务、经济结构布局、产业布局决策等通过技术变得更加高效化、精简化 新基建助力智能经济建设,未来新基建更多基于软件、数字孪生和虚拟空间,加速智能经济的到来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和运营的逐步成熟,个别城市已引入低速无人车充实城市服务场景,包括物流

50、配送、环卫保洁和安防巡逻 除了在共享出行、绿色出行等先进理念的探索和尝试,持续发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路网等交通智能化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碳排放管理数字化,智能监测资源利用率,并结合碳足迹管理和分析减排脱碳的方案 环保与区块链技术产业相结合,促进新业态的生成,有效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不断拉动绿色新基建 高效智能治理:无人机、可穿戴计算、人脸识别、智能监控帮助执法部门更智能更高效打击犯罪 AI犯罪预防:运用统计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方法,将犯罪态势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由定性转向定量,预测由宏观转向微观,由纯数理转向“数据+模型”,提高犯罪预测准确度和科学性 社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