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2022 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中国 重庆中国 重庆202212202212本研究报告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业委员会撰写,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重庆大学联合发布,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后果,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业委员会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引用发布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中国
2、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业委员会,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之声明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归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业委员会所有。报告作者:报告作者:蔡伟光,武涌,倪江波,刘源,吴景山,付宇,李春艳,沈俊怡,魏裕晨,仲宇轩,田盼,王霞,霍腾飞,高景鑫,施庆伟,马敏达本报告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号:19BJY065)、儿童投资基金会(项目号:2107-06837)、能源基金会(项目号:G-2109-33435)资助。在此郑重感谢资助方对本报告的支持和帮助。2022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3、 OF CHINA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CARBON EMISSIONS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推荐引用格式:推荐引用格式: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202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 R.重庆,2022.专委会专家组成员:专委会专家组成员:周雄,任宏,李德英,那威,苏醒,徐强,宋业辉,于忠,乔振勇,王庆辉,卢振,刘正荣,罗多,郑超超,孙金磊,曹慧,马晓雯,吴蔚沁,朱宝旭,刘绍勇,刘雄伟,李林涛,杜博轩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简介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简介中国建筑节能协会(CABEE)中国建筑节能协会(CABEE)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
4、国家一级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协会由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主要从事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建筑领域的社团标准、认证标识、技术推广、国际合作、会展培训等服务。协会宗旨:协会宗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我国城乡建设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 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打造“绿色、健康”建筑为己任,面向政府、行业、市场、企业、从业人员五个服务,大力推进建筑行业可持
5、续发展。协会愿景:协会愿景:引领建筑向更高能效、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营造未来可持续人居环境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卓越 服务 创新 包容 合作中国建筑节能协会(CABEE)于 2016 年 3 月组织成立了能耗统计专业委员会能耗统计专业委员会,旨在整合行业力量,协同开展建筑能耗和建筑碳排放专项研究,夯实建筑节能数据基础。2021 年,专委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Professional Committe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Building Energy and Emissions,C
6、ABEEof Building Energy and Emissions,CABEE)。专委会是广大致力于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核算、研究与应用的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士自愿加入组成的社会团体,隶属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分支机构。专委会定位为公益性、研究型组织。专委会的目的和宗旨在于专委会的目的和宗旨在于:搭建中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府制定政策、标准、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筑节能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来源,为建筑节能行业提供数据增值服务,为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专委会现有成员单位 15 家专委会现有成员单位 15 家,包括: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
7、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河南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上海朗绿建筑科技、云南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天津市建筑节能推广培训中心、中国建筑集团技术中心、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重庆大学为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专委会自 2016 年起每年发布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历年报告主题分别为:2016 年,全国建筑能耗测算;2017 年,分省建筑能耗测算;2018 年,建筑碳排放核算;2019 年,建筑碳达峰情景预测;2020 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核算与碳中和情景预测;2021 年,省级建筑碳排放达峰形势评
8、估;2022 年,城市建筑碳排放核算,城镇污水处理碳排放核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通过多年的研究与积累,专委会建立了涵盖区域建筑能耗、建筑面积、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构建了区域建筑碳达峰碳形势与状态评估模型、碳达峰碳中和情景预测方法,开发了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库(),为中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供支撑。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简介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简介程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联合参与的一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2018 年入选 CTTI 中国智库索引,2020 年首批入选重庆市新型智库。研究院旨在立足行业、钻研学术、建言政府、服务大
9、众,通过依托重庆大学建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等学科群,组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院将紧密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中的关键性问题,依托充裕的科研资源和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通过科学研究、行业创新、政府咨询、示范推广等融智服务方式,为政府与相关行业协会提供决策咨询与服务,推进城乡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和“产、学、研、政”一体化协作网络建设,引领开放、创新、高效和可持续的中国建设管理新趋势。大利亚邦德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内外 7 所知名院校成立了可持续建设国际研究联盟。2017 年中心成为重庆大学首批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科研
10、平台。中心深耕可持续建设领域,围绕城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城乡安全可持续统筹以及城乡双碳可持续发展,践行多学科交叉引领下的多尺度、多维度、多粒度研究,赢得广泛赞誉。核心作者单位介绍核心作者单位介绍重庆大学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智库)(URCD)重庆大学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智库)(URCD)是由重庆大学 1977 级杰出校友詹复成捐资、经重庆大学批准,由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牵头,建筑城规学院、土木工重庆大学可持续建设国际研究中心(IRCSBE)重庆大学可持续建设国际研究中心(IRCSBE)于 2012年 10 月,由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牵头,依托重庆大学建筑学部成立。2013 年中心与
11、英国里丁大学、澳 1 研究背景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方法2.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边界.32.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框架.5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公式.63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数据分析3.1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现状.83.2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碳排放变化趋势.113.3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154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数据分析4.1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全过程碳排放现状.164.2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变化趋势.204.3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215 新冠疫情对
12、2020 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分析5.1 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225.2 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236 结语参考文献content目录content目录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12020 年 9 月 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印发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13、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搭建了双碳战略的顶层设计,此后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 1+N 政策体系。其中特别要求“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等。2022 年 6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将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低碳化作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生大量的 CH4,N2O 以及 CO2排放,是城市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核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是推动城
14、市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对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严重缺乏,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研究背景研究背景1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2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在往年建筑碳排放研究基础上,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市政设施碳排放,本报告聚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构建省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方法,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现状与变化趋势,夯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数据基础。图 1.1 城乡建设领域重大“双碳”政策文件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方法碳排放测算方法22.
15、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边界2.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边界 本报告所涉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边界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全过程的大部分环节。从生活垃圾产生通过源头分类收集,经运输车辆清运到中转站,再运输至不同处理方式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其中,有害垃圾与可回收垃圾的处理由于占比较少或缺乏统计数据,故未涵盖在本报告的核算范围内。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4注:本报告核算边界为绿色标记部分,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全过程的大部分环节;灰色标记部分代表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的处理,由于占比较少或缺乏统计数据的原因,故未涵盖在核算范围内。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
16、核算边界,针对主要环节进行碳排放源识别,具体可以分为垃圾处理产生的 CH4、N2O 和化石 CO2直接排放以及垃圾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消耗燃油和电力导致的间接排放。在温室气体净排放核算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垃圾焚烧发电、堆肥产肥带来的碳抵消量。另外,由于生物源 CO2未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净增加,故本研究的排放源仅针对化石碳造成的 CO2进行核算,未包含生物源造成的 CO2排放。图 2.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边界图 2.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源识别注:本报告核算的碳排放源,只包括 CH4、N2O 和化石碳造成的 CO2排放,由于生物源造成的 CO2排放并未造成大气中碳排放净增加,故
17、未涵盖在核算范围内。二次分类垃圾产生垃圾产生源头分类收集源头分类收集垃圾运输垃圾运输垃圾垃圾处理处理生活垃圾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没有利用价值的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可再生资源发电或供热堆肥回用焚烧填埋源头分类废气、废渣排放废气、废水排放危险废物运输处置“三废”排放拆解、预处理、安全处置原材料间接排放:直接排放:微观宏观垃圾处理设施碳排放垃圾运输碳排放垃圾处理碳排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露天堆砌抵消量CH4排放CO2排放燃油消耗N2O排放CH4排放CH4排放运输油耗电力消耗焚烧发电堆肥产肥直接排放:直接排放:垃圾处理产生的CH4、CO2、N2O温室气体的排放。间接排放:间接排
18、放:垃圾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消耗燃油和电力导致的碳排放。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202252.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框架2.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框架 基于本报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边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包括生活垃圾运输碳排放、处理过程碳排放、处理设施碳排放三部分,其净排放需要扣除碳抵消量。具体测算框架如图 2.3 所示。图 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框架 生活垃圾运输碳排放根据垃圾清运量、单位垃圾收运油耗及化石能源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19、。其中垃圾清运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单位垃圾收运油耗通过文献收集取全国均值,化石能源排放因子数据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碳排放根据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露天堆砌四种处理方式处理量及对应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其中各处理方式处理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结合IPCC 指南和实地调研获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碳排放根据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三种处理方式处理量、处理设施能耗强度及电力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其中处理设施能耗强度结合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获取,电力排放因子取区域电网排放因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碳抵消量根据生活垃圾焚烧量、焚烧热值和发电效率进行
20、计算,堆肥产肥碳抵消量根据堆肥处理量、化肥替代比例及化肥生产排放因子获得。其中焚烧热值、发电效率、化肥替代比例主要根据文献收集得到。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碳排放生活垃圾运输碳排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碳排放生活垃圾碳抵消量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垃圾处理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来源:IPCC、实地调研焚烧发电量电力生产碳排放因子堆肥产肥量化肥生产碳排放因子数据来源:中国区域电网的排放因子垃圾处理量处理设施能耗强度电力排放因子数据来源:文献收集单位垃圾收运油耗化石能源排放因子数据来源: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文献收集清运量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
21、6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公式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测算公式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分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露天堆砌四种处理方式结合 IPCC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1)卫生填埋(1)卫生填埋 其中,ELF-CH4是卫生填埋的甲烷排放量,i 是城市生活垃圾的类型,MSWLF是填埋处理的 i 类垃圾的量,代表 i 类城市生活垃圾的甲烷排放因子。其中 MCF 是甲烷修正因子,DOCi是 i 类垃圾中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DOCj是被分解的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F 是甲烷在产生的垃圾填埋气体中的比例,R1代表甲烷回收率,OX1代表氧化因子。?4=?1612(
22、1?1)(1?1)?4=?1612(1?1)(1?1)(2)焚烧(2)焚烧?2=?4412?=?其中,EInc-co2和 EInc-Fuel分别是焚烧产生的 CO2排放量和辅助燃料燃烧产生的 CO2当量。MSWInc是 i 类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量,代表焚烧处理的 CO2排放因子。其中 dmi是 i 类垃圾中的干物质含量,CFi是 i 类垃圾中的碳含量比例,FCFi是化石碳比例,OF 是氧化因子。是单位垃圾焚烧量所需辅助燃料(一般为柴油),EFfuel是辅助燃料的排放因子。?2=?4412?=?(3)堆肥(3)堆肥?=?其中,ECP是堆肥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MSWCP是堆肥中 i 类垃
23、圾的量,EFi是温室气体 i 的排放因子。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20227(4)露天堆砌(4)露天堆砌?4=?1612(1?2)其中,ESta-CH4是露天堆砌处理的甲烷排放量,MSWSta是露天堆砌处理的 i 类垃圾的量,代表 i 类城市生活垃圾的甲烷排放因子。其中 MCF 是甲烷修正因子,DOCI是 i 类垃圾中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DOCj是被分解的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F 是甲烷在产生的垃圾填埋气体中的比例,OX2代表氧化因子。?4=?1612(1?2)城市生活垃圾处
24、理中的减排方式主要包括焚烧发电和堆肥产肥两种方式,碳抵消量的主要测算公式如下:(1)焚烧发电(1)焚烧发电?=?3600?/?2?1其中,EEle-Inc是焚烧发电产生的碳抵消量,LHV 是低热值;R2是发电回收率;EF1分别电力排放因子。(2)堆肥产肥(2)堆肥产肥?=?2其中,EFer是堆肥产肥原料替代的碳抵消量,是单位处理化肥生产量,EF2是化肥生产排放因子。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8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数据分析碳排放数据分析3(1)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现状(1)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现状3.1 全
25、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现状3.1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现状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9404.59404.5万 tCO2-eq,碳抵消量为4703.54703.5万 tCO2-eq,净排放量为4701.04701.0万 tCO2-eq,其中:直接排放为7953.07953.0万 tCO2-eq(CO2排放4651.34651.3万 t,CH4排放3205.83205.8万 tCO2-eq,N2O 排放为95.995.9万 tCO2-eq),间接排放为1451.41451.4万 t。按照处理过程、设备能耗和运输划分,三部分各占比为84.6%84.6%、
26、13.7%13.7%和1.7%1.7%;处理过程中卫生填埋、焚烧、堆肥、露天堆砌四部分各占比为38.7%38.7%、58.5%58.5%、2.6%2.6%和0.2%0.2%。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20229图 3.1 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单位:万 tCO2-eq)占比50.0%总排放量9404.5碳抵消量4703.5净排放量4701.0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10(2)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排放强度(2)2020 年全
27、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排放强度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排放强度为0.400.40tCO2-eq/t,净排放强度为0.200.20tCO2-eq/t。各处理方式占比及排放强度如表 3.1 所示。其中,各处理方式处理量:焚烧卫生填埋堆肥露天堆砌;总排放强度:卫生填埋焚烧露天堆砌堆肥;净排放强度:卫生填埋露天堆砌焚烧堆肥。焚烧和堆肥处理的净排放强度都较低,其原因在于焚烧发电和堆肥产肥产生的碳抵消量较大程度上冲抵了其产生的碳排放量。表 3.1 电力排放因子计算结果差异表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
28、MISSIONS 202211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多,而在 2020 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导致消费减弱的影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 2002-2006 年呈波动变化状态,在 2006 年以后逐年上升,但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在 2020 年接近 100%。各种处理方式中,无害化处理方式占比逐年增加,其中焚烧处理增加最为明显,填埋处理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图 3.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量变化(单位:万 t)3.2 省级建筑碳排放驱动因素差异分析3.2 省级建筑碳排放驱动因素差异分析(1)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变化趋势(1)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变化趋势2022中国城
29、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12图 3.3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及强度变化趋势(2)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变化趋势(2)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变化趋势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02 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处理结构优化,焚烧处理的推广引起的下降,2020 年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02 年后,总排放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 2013 年达最高为 0.413 t CO2-eq/t,主要是由于受到填埋和焚烧处理相对比例的影响,净排放强度呈平稳后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焚烧发电碳抵消量的贡献。00.050.10.150.20.250.30.350
30、.40.450.5-6000-40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直接排放间接排放抵消量总排放强度净排放强度碳排放(万吨)排放强度(t CO2-eq/吨)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202213图 3.4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单位 GDP 清运量及排放强度变化趋势(3)全国城市
31、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3)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单位 GDP 碳排放呈现逐年下降,与单位 GDP 垃圾清运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碳排放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与人均垃圾清运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碳排放在 2011 年前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速大于垃圾清运量增速;由于疫情影响,2020 年也出现下降。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14图 3.5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人均清运量及排放强度变化趋势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32、202215LMDI 分解结果表明,2000-2020 年,在四个阶段中,人均 GDP 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是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增因素,分别造成了 6816.7 万 tCO2-eq 和3602.5 万 tCO2-eq 增加。同时人口规模增长驱动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总量逐年增加,驱动生活垃圾处理需求快速增长,导致 694.1 万 tCO2-eq 增加。由于全国推动“无废城市”发展,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循环利用体系,提高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使生活垃圾处理强度有了明显的下降,在 2000-2020 年的四个阶段中,单位 GDP 生活垃圾处理强度都导致了总排放量的减少,
33、综合来看带来了 6317.0 万tCO2-eq 下降,其中 2005-2010 年影响最为显著,下降了 3246.5 万 tCO2-eq。生活垃圾处理强度仅在 2000-2005 年和 2015-2020 年起到减排,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填埋为主逐渐转变为焚烧为主,综合来看 20 年间生活垃圾处理强度导致总排放量降低了 716.9 万 tCO2-eq。3.3 省级建筑碳排放驱动因素差异分析3.3 省级建筑碳排放驱动因素差异分析图 3.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20002005201020152020?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164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分省城市生
34、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数据分析碳排放数据分析4.1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全过程碳排放现状4.1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全过程碳排放现状(1)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现状(1)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现状分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趋势,垃圾处理结构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分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趋势,垃圾处理结构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异:清运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均超过 1000 万吨,约占全国清运总量的39.3%39.3%,这与这些地区的人口或经济规模较大有关。华北、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发达地
35、区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而西南、西北、东北和华中大部分地区仍以卫生填埋为主。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202217图 4.1 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量(单位:万 t)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18(2)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现状(2)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现状图 4.2 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单位:万 tCO2-eq)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城市生活垃
36、圾产生量及处理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方式造成:方式造成:净排放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河南、湖北、辽宁、湖南广东、河南、湖北、辽宁、湖南,约占全国生活垃圾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的42.1%42.1%,排名后三的省份依次为西藏、山东和宁夏,其净排放量不足 30 万 tCO2-eq。碳抵消量贡献前三的省份依次广东、山东、江苏,均超过 500 万 tCO2-eq,这主要与这些地区垃圾产生量大,并较多采用焚烧和堆肥的处理方式有关。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
37、N EMISSIONS 202219图 4.3 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强度比较(3)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强度(3)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强度单位 GDP 排放强度最高的三个省份依次是海南、辽宁和黑龙江,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单位 GDP 的垃圾产生量显著高于其他省份;最低的三个省份依次是安徽、江苏和福建,这主要得益于这些省份处理结构中较高的焚烧占比。人均排放强度排名前三的的省份依次是西藏、海南、广东,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人均垃圾产生量较高;最低的三个省份依次是安徽、河北、贵州,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人均垃圾产生量显著低于其他
38、省份。?050100150200?2?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20图 4.4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变化趋势4.2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变化趋势4.2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变化趋势各省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变化趋势如图 4.4 所示。由于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不同省市总排放和净排放变化趋势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部分省市总排放仍呈现上升趋势,吉林、黑龙江等部分省市出现下降。另外,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省市在 2020 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02020040
39、0?200020200150?200020200350?200020200450?200020200200?200020200500?200020200350?200020200650?200020200350?200020200700?200020200650?200020200300?200020200400?200020200250?200020200750?200020200550?200020200500?200020200400?2000202001550?200020200250?200020200125?200020200300?200020200550?20002020017
40、5?200020200250?20002020030?200020200300?200020200125?20002020050?20002020060?200020200175?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2022214.3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4.3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 性 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与地区 GDP、城镇人口、无害化处理能力三个因素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人均碳排放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
41、出也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相比之下,与无害化处理能力的相关性最强,相关性系数高达0.930.93。图 4.5 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22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城市生活垃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分析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分析55.1 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 5.1 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 排放影响排放影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增长率基本维持在 2%-6%左右。在 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影响,出现大幅
42、度下降,下降比例高达4.22%4.22%。按照历史增长趋势推算,未发生新冠疫情情况下未发生新冠疫情情况下,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在 2020 年预计达到10382.5 万 tCO10382.5 万 tCO2 2-eq-eq,较往年增长率为5.74%5.74%。与 2020 年实际碳排放数据相比,差值为978.0 万 tCO978.0 万 tCO2 2-eq-eq,占 2020 年实际碳排放的比例为10.4%10.4%。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URBA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CARBON EMISSIONS 202223图 5.1
43、 新冠疫情对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按照历史增长趋势推算,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在 2020 年较未发生新冠疫情下预测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仅云南、重庆和湖北出现增长,但增长幅度都很小。按照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值比较,广东、北京、福建、山东、辽宁是 2020 年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五个地区;按照差值占实际值的比例进行比较,北京、福建、江西、辽宁、广东是影响程度最大的五个地区。5.2 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5.2 新冠疫情对 2020 年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排放影响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
44、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0200040006000800010000?2-eq)-4.22?02468?201820192020700080009000100001100010382.59404.59818.7-4.22%5.74%9317.1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24图 5.2 新冠疫情对分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影响(单位:万 tCO2-eq)2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25为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面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碳排放数据缺失问题,本报告立足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依据 IPCC 指南 和 省
45、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学,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进行全国及省级层面的多尺度核算,涵盖垃圾运输、垃圾处理等主要排放环节,排放范围包括处理过程产生的甲烷、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化石碳产生)的直接排放以及运输和设备能耗带来的间接排放,还考虑了垃圾焚烧发电、堆肥产肥所带来的碳抵消量。2020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 9404.5 万 tCO2-eq,净排放量为4701.0 万 tCO2-eq。由于处理结构持续优化,2002 年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排放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净排放强度呈平稳后下降趋势。驱动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单位 GDP处理强度和
46、排放强度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碳排放主要的促降因素,人均 GDP 和城镇化水平是主要的促增因素。由于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不同省市总排放和净排放变化趋势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部分省市总排放仍呈现上升趋势,吉林、黑龙江等部分省市出现下降。另外,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省市在 2020 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要实现低碳化发展,在核算能力上,仍需加快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提高统计核算水平。在具体措施上,要加强源头管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补齐各环节设施短板;优化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提高末端处理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政策,优先治理高碳排放地区。6结语结语2
47、02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研究报告26IPCC.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R.2006.Cai B,Lou Z,Wang J,et al.CH4 mitigation potentials from China landfill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J.Science Advances,2018,4(7).Zhang C,Dong H,Geng Y,et al.Carbon neutrality predi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
48、ste treatment sector under the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22,186:106528.Chen S,Huang J,Xiao T,et al.Carbon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modes induced by garbage classification:Case study in pilot communities in Shanghai,ChinaJ.Science
49、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717:137193.Du M,Peng C,Wang X,et al.Quantific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s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s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decade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7,78:272279.Zhou H,Meng A,Long Y,et al.An overview of characteristics of municipal s
50、olid waste fuel in China:Physical,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heating value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36:107122.Liu M,Ogunmoroti A,Liu W,et al.Assessment and projec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ood waste treatment in China from life cycle perspective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