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296804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四: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希腊文明的摇篮1城邦制度:原因,希腊独特的 地理环境 。特点, 小国寡民 和 独立自主 。2公民: 凡父母祖籍均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梭伦改革(时间 前六世纪初 ) 内容:按 财产多寡 划分公民等级, 公民大会 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 四百人议事会 ,建立 公民陪审法庭 ,废除 债务奴隶制 。 作用:动摇 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保障 公民的民主权利 ,为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时间 前六世纪末 )内容:建立 十个地区部落 ,设立 五

2、百人议事会 ,成立 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 公民大会的权利 。作用:基本铲除 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雅典民主政治 确立起来 。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1.公元前5世纪,在 伯里克利 担任首席将军时期,雅典民主发展到顶峰,进入“黄金时代”。2.伯利克里改革内容:所有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职务,五百人议事会 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公民陪审法庭 成为最高 司法监察 机关。伯利克里为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观赏戏剧,发放 “观剧津贴” 。3.雅典民主的评价局限性:仅限于 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除外) 实质是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积极性:为近现代西方 政

3、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对雅典 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消极性:只是 小国寡民 的产物。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1.公元前5世纪,在 贵族与平民 的斗争中,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标志 罗马成文法的 诞生。 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1 万民法原因: 公民法 的狭隘性,帝国扩张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要求。时间: 3世纪 定义:适用于 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2.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 ,将罗马法系统化、法典化,编汇成 民法大全 ,标志 罗马法体系 最终完成。 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1.对罗马帝国: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为国家提供 法律依据

4、,稳定了 社会秩序 ,保护了 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它保护 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 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缓解 社会矛盾 。但其实质仍是维护 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对世界: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 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罗马法还成为资产阶级反对 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 的有力武器。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1640 年。 1688 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共同统治英国,因这是一次 不流血 的政变,历史上称 “光荣革命” 。 议会权力的

5、确立1权利法案 1689 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旨在 限制王权 。权利法案限制了 国王的权利 ,保证了 一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标志英国 君主立宪制 确立起来。2. 代议制定义:议会由 选举产生 的议员组成,代表 选民 行使国家权力。作用:资产阶级实行 集体统治 ,防止 专制独裁 , 和平 方式解决利益纠纷。2 议会改革背景: 工业革命 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时间: 1832年 意义: 工业资产阶级 获得更多议会议席,为 工业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保障。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 1721 年,开始形成。 沃尔波尔 成为第一任

6、内阁首相。2构成和职能:责任制内阁由 国王 议会 首相 阁僚 组成。内阁首脑是 首相 ,产生方式是 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 ,由 国王 任命,对 议会 负责,掌握 行政 权,有权 提名内阁成员 ,有权 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内阁对 议会 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 制约 。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是国家 元首 ,是 国家统一 的象征。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美国独立前是 英 属 13 个殖民地,美国诞生于 1776 年。2独立之初的美国政体是一个松散的 邦联 。地方权力大过中央,影响美国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美国1787年宪法及

7、评价背景:1776年,美国独立后是一个松散的邦联,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 内容:规定美国是一个 联邦制 国家,联邦权力高过各州权力。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 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权,中央权力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 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行三权分立,把 国家权力 分为 立法、行政、司法 三部分。立法权由 国会 掌握,总统掌握 行政权 ,是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 最高法院 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相互 制约 ,防止 专制 出现,体现了 三权分立原则 。2.评价:积极性:1787年宪法是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

8、法 ,强调 加强国家权力 , 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一定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认 奴隶制度 的合法性,不承认 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平等的 权利。3 1789 年,美国第一次总统选举, 华盛顿 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也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 两 届的先例。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 19世纪 中期, 民主党 和 共和党 对峙局面形成。2特色: 两党 对垒, 轮流 执政。3实质:都是 资产阶级 政党。专题五: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前5前4世纪)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背景(1)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繁荣,文化迅速发展;

9、(2)民主政治达到顶峰;(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2、智者学派(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2)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3)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4)评价:1)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制度、法律、道德约束力是相对的,忽视道德。二、 “美德即知识”1、苏格拉底的思想(1)产生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2)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目的:重建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3)思想: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10、”(知德合一)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认识自己,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4)评价: 1)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相同:(1)都关注人,肯定人的价值。(2)重视道德、知识和教育。不同:(1)内容: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体现民本思想;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体现人文主义思想。(2)目的和影响: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强调尊卑,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突显人的自由、平等,有利于个性发展。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1、柏拉图:理想国根据智慧和品德而非按照

11、出身分工;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促进古希腊文化科学的发展;(2)为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 )1、原因和条件(1)位置:意大利处于地中海航运中心(2)政治: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 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3)经济:生产力发展,商品市场形成2、影响:新兴资产阶级形成,他们要求思想变革。二、文艺复兴(14、15、16世纪)1、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1)经济:意大利

12、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成资产阶级。(2)政治:天主教会束缚人和人性,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文化:意大利拥有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2、实质:表面上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实质是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宗教蒙昧主义以神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等级观念蒙昧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学4、重要成就(1)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以神的学问”,被称为“人

13、文主义之父”。(2)艺术:达芬奇(3)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5、影响:解放思想,推动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三、宗教改革(16世纪)1、社会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成资产阶级。(2)政治:天主教会精神禁锢和掠夺财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导火线:德意志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教皇出售赎罪券2、德意志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序幕(1)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2)基督徒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宗教改革的成果(1)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2) 简化宗

14、教仪式,否定罗马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4、宗教改革影响(1)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2)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时期;(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3)两者都向古代文化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不同点(1)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思想、信仰自由的运动;宗教改革形成的各种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2)

15、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四、启蒙运动(17一18世纪)(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广泛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2)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2、启蒙运动发展: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洛克分权学说),18世纪在法国进入高潮。3、启蒙运动核心:理性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4、内容:以理性为核心,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构建民主和科学时代。提倡科学、自由、平等。理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

16、会契约,民主、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性质: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思想文化运动。(二)法国启蒙思想1、法国为什么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经济: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加强;(可能性)(2)政治:法国的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矛盾激化(必要性)(3)科学依据:近代科学兴起;(4)思想实践:英国启蒙思想、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启发2、启蒙思想家1)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代表作哲学通论和路易十四时代。(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3)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著作论法的精神(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17、。立法权(议会);行政权(国王);司法权(法院)(2)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意义“三权分立”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3)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1)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人民革命权利(2)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三)启蒙运动的扩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总结(1)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理性。(2)强调人的重要性,人非工具。(3)人民主权,天赋人权,但要自律和受法律限制。(四)启蒙运动的影响(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2)为法国大革

18、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3)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相同(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3)内容:贯穿人文主义精神;(4)影响:促进思想解放和科学文化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不同背景:(1)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2)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科学重大进展的结果内容:(1)文艺复兴提倡人和“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2)启蒙运动高

19、举“理性”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权主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建立民主法制社会。 方式:(1)文艺复兴的许多思想家借助宗教的外衣;(2)启蒙运动抛开宗教的“外衣”。影响:(1)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2)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欧洲资本主义思想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间1416世纪16世纪1718世纪中心意大利德意志法国矛头天主教神学世界观、宗教蒙昧主义罗马天主教会封建专制制度、教权主义和贵族特权形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公开批判核心人文主义因信称义理性主义领域文学、艺术、科学

20、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思想解放、文化科学发展,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新教派和民族教会、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发展。思想解放、革命动员、政治构想、科技进步、影响世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之比较明清之际民主思想(16、17)欧洲启蒙思想(17、18)原因1、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没有形成资产阶级力量;2、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1、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3、自然科学重大进展,近代科学形成。内容1、抨击君主专制,提出民主思想;2、提出“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1、以理性为核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构建民主和科学时代。2

21、、为资本主义提出政治制度构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民主、平等,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影响冲击封建制度,但没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3、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题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a 宗教原因:传播天主教 b 社会原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寻金热” c 经济原因:西欧

2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 d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上路(直接) e 思想原因: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2. 过程:人物国别航路支持者迪亚士葡萄牙欧洲好望角葡萄牙哥伦布意大利欧洲美洲西班牙达伽马葡萄牙欧洲印度葡萄牙麦哲伦葡萄牙环球世界西班牙3.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b 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c 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 d 加速西欧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4. 商业革命: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a 贸易范围扩大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b 贸易数量和种类增加c 商业经营方式d 商业中心的转移(由地中海地区

23、移到大西洋沿岸地区)5. 价格革命:财富大量流入西欧,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 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这一变化7. 荷兰的殖民扩张:兴起的条件a 优越的地理位置b 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c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受益者。d 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在非洲,亚洲,美洲等地殖民,建立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8. 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三大步骤:a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b 三次英荷战争 c 英法七年战争9. 殖民主义的罪恶:a 野蛮掠夺b 残酷屠杀c 贩卖黑奴d 垄断贸易10.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列强

24、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对亚非拉,a 西方列强采取了种族灭绝、贩卖黑奴、野蛮掠夺、控制贸易等非人道的殖民方式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b 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使亚非拉地区吸取了西方先进的文明,促进了发展。对欧洲,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11. 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政治保障b 海外殖民和掠夺 -资金、海外市场c 圈地运动 -劳动力、国内市场d 手工工场的发展-技术12. 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珍妮机的出现标志着开始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标志着进入

25、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工厂 工业革命的结果:a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 b 进一步开拓世界市场(中国) c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d 城市化进程加快 e 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法美其次 f 造成污染 工业革命的影响:a 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c 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d 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e 社会意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f 加速殖民扩张,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13.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由于工业革命,加大了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交通运输条件更加优越,经济和军事

26、条件更加完备14.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式:政治上: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经济上: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特点:以欧美资产主义世界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 影响:客观上,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主观上,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15. 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a 科学家的探索b 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带来生产力的飞跃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德国和美国 基本史实:a 电力的广泛使用(显著成就)b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c 化学工业的发展d 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影响:a 生产力迅速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b 工业结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c 生产关系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16. 垄断:a 出现部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b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c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7.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a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b 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c 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e 世界贸易额的增长f 国际分工明显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世界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