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06572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 历史需要思考思考需要睿智目 录高考能力要求.2页通史知识体系时序34页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422页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2347页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4897页高 考 能 力 要 求1获取和解读材料(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4)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5) 了解历史事实,分析结论(6)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7)客观叙述历史事物(8)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9)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10)运用论证

2、、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11)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12)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通 史 知 识 体 系中国古代史时序一、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政治、经济、思想)二、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秦汉,强调国家大一统(政治、思想)三、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发展)四、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强调制度革新和全面繁荣五、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宋元,强调经济、思想继续发展六、统一的多民族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强调明清农耕经济繁盛和政治、思想、外交衰落中国

3、近代史时序晚清政府(1840-1912):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两半”社会的形成和近代探索(1860-190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19011911)北洋军阀(1912-1927):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15袁世凯专制和军阀分裂)新文化运动(1915)和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国民革命运动发展和失败(1924-1927)国民政府(1927-1949):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49)中国现代史时序(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2)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3)十年文

4、革时期(1966年1976年)(4)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今)世界近代史时序1、1516世纪,早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17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英、法、美、拉美革命)3、19世纪初70年代,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 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世界现代史时序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解决危机的方式:罗斯福新政、法西斯专政。2.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3.20世纪40年代中期 80年代末9

5、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解体;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4.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化的加强;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高中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传说神农氏“制末耜,教民农作”,对许多种野生植物的用途和栽培方法进行了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成为农业的始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斧、木耒、石铲、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工具。 中国古代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牛、鸡、狗等。 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

6、会后期)开始。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距今约4800年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有丝织品。二、夏商西周时期1夏朝和商朝 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遇事必定要占卜,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2西周的政治制度(1) 分封制度公元前l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大举实行分封。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以王都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7、。异姓诸侯国包括分封的功臣、古老的附属国,还有一些新恢复的被商灭掉的古国、殷商旧族。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并承担各种义务;在军事义务方面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还有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的义务。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2) 宗法制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问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8、的一种措施。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地位最尊贵,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血缘系统称为大宗。在一般情况下,周王以嫡长子承位,历代的周f都是大宗。历代诸侯也由嫡长子继承,历代的卿大夫和十也是如此。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周王的兄弟受封为诸侯,诸侯之兄弟受封为卿大夫,卿大夫之兄弟受封为士。士的长子为士其余为庶人。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其余以此类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上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

9、分配与继承制度。宗法关系有利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3夏商西周的经济(1) 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等。末、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以沟洫将耕地分割成方块田,呈“井”字形,故称“井田”。井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2) 手工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已相当成熟,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

10、青铜文明。丝织业产生并发展起来。早期的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市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不计成本;集中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3) 商业商朝时期,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驱使他们为官府服务。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1春秋时期的形势(1)王室衰微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西周时期结束。春秋时期开始。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选修1】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袁微,

11、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东迁后周王室的直接辖区不断缩小,财政收入减少。此时宗法分封制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世卿世禄制是宗法分封制下的产物,造就了一批社会寄生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改革成为社会的主要呼声。(2)诸侯的争霸和改革一些强大的诸侯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选修1】各国的国君也想在残酷的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因此,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

12、在各国相继发生了。在齐国,管仲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实物税。还有鲁国实行的“初税亩”。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但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2战国时期的形势 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进行变法,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著名的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其中以商鞅变法收效最为明显。【选修1】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魏国。魏文侯先后任用了一

13、批有识之士进行改革,李悝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又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李悝还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3秦国的商鞅变法(1) 变法的背景和变法的开始【选修1】战国初期,泰国地广人稀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他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下迭求贤令,广纳贤士,商鞅就在这时来到秦国。 商鞅(约前390_前338),出身于卫国贵族家庭,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

14、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商鞅从小喜爱刑名之学。为实现抱负先到了魏国,为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很器重他,临死前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公叔痤告诫魏惠王如果不重用商鞅,就杀掉他,免得被他国任用而威胁魏国。但惠王不听,商鞅既没有得到任用,也未被杀,商鞅只身入秦。 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赏识。在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进行变法。(2)主要的变法措施变法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的措施。第一、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各级爵位都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

15、授予官爵。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之下,秦国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第二,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规定什伍互相监督,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必须告发,否则连坐以强化统治。第三废除井田。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一法令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第四,奖励耕织。商鞅新法规定凡是努力耕织、促进谷物和布帛生产的人,可免除其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不事劳作的,全家要被罚作官奴。第五,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商鞅新法把秦国划为41个县,县令由国君任免。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

16、。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强化了中央集权。第六,统一度量衡。在泰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是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第七,加强思想控制。在思想文化领域,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实际上与商鞅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加强恩想文化统治。(3) 变法的成效和结局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变法受到旧贵族的阻挠破坏,商鞅为使新法得以顺利执行,不惧权贵,执法如山。太子的师傅教唆太子故意犯法,商鞅对太子的师傅施以刑罚。 公元前

17、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唆使秦惠文王(即太子)发布逮捕商鞅的命令。商鞅被车裂而死。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4奏灭六国 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一它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选修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18、秦的统一大业最终由秦王赢政完成。亲握大权的赢政锐意进取,破格任用一批谋臣猛将,把秦国的繁荣强盛推向新的高峰,加快了统一六国的进程。赢政广招各国精英,勇于认错纠错。赢政即住之初,韩国为了拖延秦东进的步伐,派水利工程家郑国劝说秦在关中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赢政亲政后,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国因此下了“逐客令”,在秦任职的其他国的客卿“一切逐之”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列举历代秦王任用客卿促秦强盛的事例,赢政闾后幡然省悟,立即撤销“逐客夸”,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缭等客卿后来在辅助赢政兼并六国、创立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赢政用人不疑,秦攻打楚国,他慨然“空国中之甲士”交付王翦,王翦终于灭掉楚国

19、。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1农业生产的发展(1) 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士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宣布“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2)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水利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木、石制的农具。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

20、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等。(3) 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从此,“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下,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家庭手丁业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

21、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3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1) 私营商业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2)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商鞅为政,奖励耕战,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二是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国家独占山泽之利,实行盐铁官营。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与科技1孔子和儒家思想(1) 孔子的生平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

22、派的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他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者所为,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他回到鲁国,全力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选修4】孔子的先世是宋国贵族,后来逃难到鲁国,从此失去贵族身份。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系旧有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也难以为继。孔子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还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孔子30岁左右时,收徒授业,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了社会声誉,他开始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曾担任鲁国

23、司寇。此后孔子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在周游列国10多年中却备受冷遇。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为了使自己的学说传于后世他返回鲁国,专心于文化教育事业。孔子除了继续收徒讲学外,还收集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2) 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宽容)之道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修4】孔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他还进而主张统治者要

24、施仁政。但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选修4】孔子政治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礼”。“礼”是指周礼,是经过周公修改后制定的一套以宗法分封为基础的礼制。孔子认为“礼”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没有“礼”,就无法分辨君臣、上下、长幼之序。就不能区别人们的亲疏远近。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他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25、,非礼勿动”,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仁”和“礼”两条原则,不能单纯地行“礼”而不顾“仁”,也不能单纯地行“仁”而不顾“礼”;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行“仁”的时候考虑到“礼”的制约行“礼”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仁”的制约。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中庸”还要求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3)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只要愿意行“束滫”之礼,都可以成为孔门弟子,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

26、大。孔子是虽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打破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选修4】孔子首开兴办私学的风气,相传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者有70余位。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仲由(子路)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4) 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选修4】孔子及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历朝历代加封了各种尊号。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

27、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法、德等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从儒学这个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的出现的背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提供了舞台。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设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和崛起。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同,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和荀子。孟子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

28、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本性。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周人现存荀子一书。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3) 道家学派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后被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他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其思想言行被后人整理为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

29、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认为诸如有和无、难和易、贵和贱等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老子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老于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风气。战国时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4) 墨家学派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这是无等差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墨子还主张“非攻”。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同时期的显学。(5) 法家学派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御群臣的

30、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政权、威势,即权威。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3科学技术指南针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日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我国对彗星和哈雷彗星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至迟秦秋末已发明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4文字、文学和艺术(1)甲骨文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2)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

31、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离骚是其中的名篇,屈原运用大量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幽花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幅雄奇瑰丽的图画。离骚真挚地表达了诗人遭遇不平之后的哀愁和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以及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4) 绘画艺术 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构图精到,墨线细若蚕丝。第二单元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32、一、秦朝的大一统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同内建立丁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至高无上的皇权 秦朝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对王号已不满意,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他妄想皇位永远由他的后裔承袭下去,“二世三世至于万世”。秦始皇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2)秦朝的中央官属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承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

33、管律令和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围大权最终操纵在皂帝一人之手。(3)废分封,行郡县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各大国在新乔并的领土上不再进行分封,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战国时期,各大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秦统一之初,有人向赢政提出分封的建议。赢政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选修4】秦王赢政兼并六国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管理辽阔疆土的问题。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丞相王绾提出实行分封制。李斯力排众议,建议全国“皆为郡县”。秦始皇采纳了L李斯的意见,决定在全国推行

34、郡县制。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郡设郡守,县置县令(长)。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乡吏有“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秦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40余郡。【选修4】秦始皇大力开拓疆域,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在北边筑起万里长城;在南方,派兵攻打岭南(今广西、广东一带),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初步奠定。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选修4】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此后

35、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巩固、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2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选修4】秦始皇下令废止使用六国旧币,颁行统一的新货币;废除六国旧制,统一度量衡,官府制作标准器发至全国;建设交通,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成阳为中心的水陆变通网络;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通行全国。这些措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3秦的暴政【选修4】秦始皇征调太急,赋敛过重,刑罚严酷尤其是是建宫殿和骊山墓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一些儒生鼓吹“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秦始皇采取了李斯“焚书”的建议。又因一些儒生和方士指责始皇“乐以刑杀为

36、威”逮捕460余人全部坑杀。秦始皇用“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造成恶劣影响。 第二单元 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想以此巩同皇权、稳定刘氏的天下。后来诸侯王羽翼丰满,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平定了叛乱。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一前87#-在位)即位后,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2)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为强化皇

37、权巩同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建立中朝等重要措施。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2两汉的社会经济(1) 农业生产的发展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西汉时还发展起来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西汉时陆续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2)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实行盐铁官营等,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西汉时,由于

38、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3两汉时期的文化(1)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它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2)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懦学被确

39、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董仲舒(前179一前l04)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武帝时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后辞官在家讲学著书。其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董仲舒的学说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同时,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同中央

40、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 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乱麻、树皮等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4)数学成就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5)医学成就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r“望、闻、问、切”四渗疗法成为中医

41、临床医学的经典。(6)汉赋的创作 汉朝政治统一,形成宏大的文化气度。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赋应运而生。赋是吸收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司马相如是著名的代表人物三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统一北方 【选修1】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大兴安岭北段。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嘎仙洞一带是鲜卑拓跋部的发源地。汉魏以来,鲜卑拓跋部避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拓跋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硅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北魏建立以后,鲜卑人受汉族影响学习农耕,逐步定居下

42、来。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2) 改革的背景【选修1】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卓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3)前期的改革措施 【选修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住时年仅5岁一切军国大政皆由他的祖母冯太后主持。冯太后是汉人。北魏早期的改革,虽以孝文帝名义进行但实际的决策者却是冯太后。改革措施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均田制。孝文帝改革首先

43、从解决土地问题开始。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自十六国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北方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这就为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准备了条件。 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选修1】北魏政府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使克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三长制。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控制人口逃避赋役。在推行

44、均田制的同时,北魏废除了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第三,整顿史治。北魏前期官吏没有俸禄,各级官员贫污的现象相当严重。为杜绝官吏贪污,孝文帝制定了俸禄制度规定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各级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凡贪污帛满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4) 迁都洛阳 【选修1】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进改革。他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平城迁

45、都到洛阳。 平城地处塞北,气候寒冷干燥,农业生产条件非常差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得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这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了威胁。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从平城出发,终于到达洛阳。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5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选修1】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刻着手改革鲜卑族旧有的风俗习惯。第一,易服装是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孝文帝下令。无论何人一律禁穿胡服,改穿汉服。第二,孝文帝还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为了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合作,孝文帝亲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既肯定了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卑贵族确认了士族的身份。第三,孝文帝还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一孝文帝本人带头选汉族女子进宫同时他又为六个弟弟娶汉族女子为妻。在孝文帝提倡下,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通过联姻,把鲜卑贵族和汉族上层的利益与命运连在一起借以巩固北魏的统治。第四,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禁止人们说鲜卓语。他知道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改口比较困难,同意暂缓;但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