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95924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2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2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2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2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出台的,系统性支持银行理财、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私募、期货等“大资管”行业发展的文件,彰显了上海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决心。建设产业高地离不开人才梯队的储备与培养。近年来,上海启动实施“3411”金才工程,吸引和培育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三类重点人才。2021年全市金融从业人员突破 47 万,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此外,上海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至 2020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 63 所,在校学生 54.07 万人,毕业生 13.56 万人。由此可见,上海不仅具备高校云集的天然优势,也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改革,主动实施各项金融服务措施,大力吸引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集聚。在上海

2、金融从业者中,男性约占 51%,女性约占 49%,后者略高于全国金融行业女性从业者的平均水平。尽管金融行业中的“她”力量在不断增长,但在资本市场的高层职位中,女性占比仍然偏低,同时存在性别薪酬差距。中国金融圈女性生存状态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了公募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性别比例分布后发现,越往资本链条最顶端,女性的占比越低,且女性高管平均薪酬也低于男性。可见女性要在金融行业实现平等发展,至少会面临性别与薪酬的双重挑战。让女性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是上海市始终推行的优先目标。2021 年 7 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在“经济参与、身心健康、婚姻家庭、权

3、益保障”等六个领域设置妇女优先发展的 33 个指标。希望到 2025 年,上海妇女儿童发展水平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该规划指出“要关注妇女发展,提升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结合上海市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吸引和帮助更多女性在新兴产业和行业实现就业,引导女性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金融业隶属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目录,这一规划的实施更是为该行业的女性从业者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权益保障。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女性个人和职业发展公益平台,励媖中国自创立以来,通过数据研究、人才教育、科技创投来赋能女性发展,在全国建立起 100+女性职业发展社区。2022 年:励媖中国携手国内

4、领先的人力资本生态价值链平台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以此为政策制定者、各行业雇主、女性从业者和求职者提供有效参考。该报告也是目前国内首个资管行业大数据性别研究项目。前言上海,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海纳百川”是其核心精神。上海在经济多样性、文化包容性和思想广博性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卓越地位。2021 年上海全市 GDP 突破 4 万亿大关,较上年增长 8.1%。同年,全球城市 500 强分析报告从经济、治理、人才等六个维度,测算各国主要城市的品牌价值,上海首次进入 500 强前十榜单,并超越香港成为中国最具价值城市。金融业是上海经济增长的支

5、柱产业。2020 年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7166.3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18.5%,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 8.5%。全年金融市场成交额 2274.8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7.6%。其中,上交所上市公司年末总市值超过 45.53 万亿元,股票筹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此外,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全球第一,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规模全球第二,上海期货交易所 10 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均居全球第一。2021 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声誉及综合等方面,对各国主要金融城市进行评估,上海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瞻研究课题组的

6、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打造升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未来 5-15 年乃至 30 年内,上海的总目标是从“国际金融中心”迈向“全球金融中心”,形成纽约、伦敦、上海“三足鼎立”的新局面。上海也是国内中外资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城市,资产管理机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上海拥有持牌金融机构 1600 余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 1/3。截至 2020 年 4 季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 33 家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绝大多数落户上海,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国内首选地。此外,上海市还聚集了2295家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上海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 30%。截至 2021

7、年 6 月底,在全国 152 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中,注册地址位于上海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几近占据一半,达 71 家。其中,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 24 家,占全国所有合资基金公司的比例超过 50%。在私募基金方面,截至同一时期,在 86 家百亿证券私募中,办公地点位于上海的有 38 家,占全国数量的 44%,且上海在管理资金规模和管理基金数量上均为国内第一。2021 年是中国加快金融开放和落实资管新规的关键之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首个由省级政府层面目录报告目标样本画像和研究方法受访者主要来源受访者信息统计一、报告简介0202020

8、20305二、核心发现行业概览05职场环境06职业发展07压力与动力0809三、报告发现行业概览职场环境“数”说行业性别比例职场挑战“研”读行业职场环境职场安全刻板印象09141811162023091450参考文献51特别鸣谢51报告团队压力与动力职业发展压力水平薪资满意度睡眠时长跳槽原因工作时长晋升挑战职场成功行业前景职业动力41443042254633483725412*基于报告目标,我们根据受访者基本信息变量(包括其性别、年龄、学历、婚育、月薪、职级、岗位、从业年限、机构性质、机构类型、投资方向、管理资产体量)对数据进行了分析。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以

9、下简称“报告”),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结合智联招聘平台的大数据和在线问卷,选取基金、证券、期货、投资四个子行业,客观解读资管行业的发展状况,从人才结构、职场环境、职业发展、从业压力与动力等方面对该行业进行深度剖析。本报告依托中国职场女性领域的首个数据研究项目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借由励媖中国多年发布的品牌影响力和专业研究团队,理解并评估女性在资管行业的职场影响力和女性领导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同时展现上海职业女性风貌、工作成就和“她经济”潜力。报告目标样本画像和研究方法受访者主要来源1.促进金融行业的性别平等和女性发展,鼓励更多女性“向前一步”走向更高领导岗位2.“数说”资管行业女性的职业挑

10、战和需求,倡导为其创造更加多元包容、提升幸福感的工作环境3.激发女性人才的动力与潜能,积极参与上海迈向全球金融中心建设,从职场和社会角度推动女性获得更大职业成就报告团队通过智联招聘平台,获取在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区间内的上海资管行业(即选取基金、证券、期货、投资四个行业)的大数据约为80,000人(区间内存在流动,但总数始终保持一致),将其作为基础样本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在该数据池中投放“上海资管行业从业者性别调研问卷”,并通过机构端发放相同问卷,以此收集到的有效态度样本共占大数据样本的 2%。在有效问卷中,女性样本占 50.3%,男性样本占 49.7%。为保

11、证本次调研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所有问卷均以匿名方式填写。就样本总体分析,年龄在 26-40 岁之间,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已婚已育和未婚未育,月薪为 1 万到 4 万元,在证券公司、保险、银行、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从业人员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分析对象。1.31-35 岁(30.3%)、26-30 岁(24.55%)和 36-40 岁(16.97%)2.学历为本科及以上(90.61%)3.已婚已育(56.67%)和未婚未育(38.79%)4.月薪介于 10,001-40,000 人民币之间(55.76%)5.从业机构较均衡分布于证券公司(22.12%)、私募基金(19.09%)、保险公司(18.49%)

12、、银行(17.58%)、公 募基金(17.27%)一、报告简介3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受访者信息统计税前月薪 13.64%14.85%5.15%5.46%2.42%1.82%27.27%13.33%9.39%6.67%80,001-100,000 元100,000 元以上5,000 元以下5,001-10,000 元10,001-20,000 元20,001-30,000 元60,001-80,000 元50,001-60,000 元40,001-50,000 元30,001-40,000 元职级18.48%12.73%7.88%3.33%30.61%1.21%25.76%普通职员基

13、层管理中层管理高层管理首席高管其他董事会成员婚育1.21%2.42%8.49%45.76%38.79%2.12%1.21%未婚未育 已婚,已育二胎离异未育 离异已育 已婚未育 已婚,已育一胎 已婚,已育三胎学历9.39%58.18%25.76%6.67%大专及以下硕士本科博士性别50.3%49.7%男性女性年龄16.97%10.3%3.33%13.34%30.3%1.21%24.55%18-25 岁36-40 岁31-35 岁 26-30 岁50 岁以上46-50 岁41-45 岁4机构性质29.7%21.82%1.21%45.76%1.51%私营企业行业协会/非营利组织及其他 国有企业政府机

14、构/事业单位外企/合资企业从业年限15.76%20.6%2.42%3.64%18.18%9.7%29.7%小于 1 年6-9 年1-2 年3-5 年10-15 年20 年以上16-20 年投资方向11.52%5.76%7.27%11.82%25.15%38.48%股票衍生品债券另类投资外汇其他管理资产体量16.97%3.94%0.91%4.85%22.42%9.7%10.91%30.3%100 万以下1000 万-1 亿100 万-500 万1 亿-10 亿500 万-1000 万10 亿-100 亿100 亿以上不管理资产(单位:元)岗位7.25%9.27%16.52%7.25%3.19%8

15、.98%24.35%23.19%投资管理销售交易风控/合规研究技术其他机构类型19.09%17.58%5.45%18.49%17.27%22.12%证券公司私募基金保险公司银行公募基金其他5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一)行业概览二、核心发现2.“研”读行业资管行业“升职加薪”密切相关,从业年限越长、职级越高,平均薪资越高女性薪资排在前三位的机构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行业平均月薪排名前三的岗位是研究、管理、风控/合规超九成男性受访者在机构管理资产,而不负责管理资产的女性人数是男性的1.46 倍资管行业受访者中,男性未婚未育比例高于女性,已育二胎三胎比例最高的是管理岗1.“数”

16、说行业资管行业女性占比略低于男性,但近 3 年内女性就业比例在逐年提高资管行业女性从业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六成女性低于 30 岁,女性在高学历层次上更占优势资管行业女性从事职能岗比例高于男性,在高级管理岗和业务岗的比例则低于男性资管行业存在性别薪酬差距,2021 年女性平均月薪低于男性近 1/4,但薪资涨幅略高于男性资管从业者更喜欢在业内“找下家”,两性期待转行的共同赛道是互联网/电商6(二)职场环境1.性别比例超半数资管机构中男性员工占比更多,超八成机构的高层职位由男性担任,女性要站上资本金字塔尖绝非易事资管机构领导层的男女比例越接近,越有助于员工性别比例的平等2.职场环境资管从业者最重视职

17、场中的认可和尊重,女性更期待透明的竞争机制和平等的晋升环境年逾半百和已育三胎的资管人更重视经济回报,90 后和 00 后最期待被认同与尊重3.职场挑战生育和年龄为女性求职就业最大挑战,超八成资管行业受访者认同女性遭遇性别歧视资管行业受访者的学历和职位越高,越易感知女性受到职场歧视程度越深4.职场安全超六成资管行业受访者表示所在职场存在性骚扰现象,年轻女性对于职场性骚扰的意识较弱无论男女,受访者学历和职位越高,对职场性骚扰现象存在的认知程度越深案例研究:2021 年民法典实施后上海首例“职场性骚扰”案,明确用人单位有防止制止义务5.刻板印象两性职业优势互评揭示“男性更擅长领导与战略,女性更有耐心

18、和亲和力”在职业优势测评中,女性的销售能力得到普遍认可,而男性的募资能力更受推崇。资管行业亟待打破刻板印象和职业性别隔离7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三)职业发展1.薪资满意度近七成资管行业受访者对薪资感到满意,女性的薪资满意度总体高于男性资管行业首席女高管最满意其薪酬回报,31-35 岁女性受访者的薪资满意度超过八成外资/合资/国企员工的薪资满意度最高,平均月薪超过 3 万元薪资满意度并非唯一指标,资管从业者也在关注职场文化和内部机制的平等透明4.行业前景 近八成受访者看好资管行业前景,女性对行业发展机会比男性更为乐观公募基金从业者最看好行业前景,而保险公司员工对长期从事资管行业并不乐

19、观投资于外汇、债券、股票的从业者最看好行业发展机会,而 1/4 的另类投资受访者会选择转行超八成两性受访者认可 ESG 对资管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首席高管和风控合规从业者最重视 ESG2.晋升挑战超九成资管行业受访者期待晋升,女性展现出更强上升意愿,近四成女性希望晋升为高管虽然女性展现出更高晋升意愿,然而她们也清醒意识到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无论男女,年龄歧视是资管行业晋升最大阻碍,女性在生育后晋升机会明显受限3.跳槽原因超七成资管行业受访者有过至少 1 次业内跳槽经历,女性在职稳定性高于男性超四成私募基金从业者有过 2 次以上业内跳槽经历,投资岗最爱在本行业寻找新机会资管从业者跳槽的最大原因是个

20、人职业规划与机构发展方向不符,女性则是因晋升机会缺失8(四)压力与动力1.压力水平资管机构董事会成员“压力山大”,而高管压力小于普通员工,受访者管理资产越多压力越大资管行业虽非“超高压”行业,但仍有近四成受访者表示“压力较大”2.工作时长资管从业者的职位越高每日工作时间越长,女性董事堪称“业内劳模”银行和私募基金从业者压力偏大,后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平均为 9.34 小时3.睡眠时长资管行业中超过 86%的受访者睡眠不足 8 小时,四成从业者每日睡眠时长为6-7 小时资管机构首席高管和普通职员最缺睡眠,公募基金从业者坦言“没睡够”4.职场成功想要获得职场成功,近四成资管行业受访者最希望得到上级

21、领导的支持超四成 95 后资管人更看重机构政策助力,职场妈妈更需要“另一半”支持5.职业动力资管从业者多为“成就和金钱”拼事业,女性奋斗更始于内心热爱,男性则更因地位名誉驱动随着职位跃升“金钱”的驱动力下降,七成以上的董事会成员最重视“权力”9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一)行业概览1.“数”说行业本节通过智联平台大数据和在线问卷调研,分析上海资产管理行业的性别比例、就业情况、薪资水平、从业者婚育等状况,分别以“数说”和“研读”方式展示行业发展现状。大数据显示,2021 年上海资管行业的男女从业者比例为1.12:1,女性从业者从 2019 年占比 45.9%到 2021 年的 47.2%

22、,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相比男性,女性从业者年龄分布呈年轻化趋势。30 岁以下女性占比接近 60%,比同年龄段男性群体高出近 10%。从大数据看学历层次,本科学历的女性占比仅低于男性 1.8 个百分点,而硕士及以上学历女性占比近 30%,高于男性 3.5%。从岗位分布来看,自 2019 至 2021 年间,在上海资管机构就业的女性,从事人力资源、财务、行政等职能岗位的比例更高,三年间女性占比均超过七成;在高级管理岗和业务岗(如证券/期货/投资管理/服务)的比例则平均低于男性近三成。但是,后两类岗位中女性比例在逐年提升,2021 年比 2019 年分别提高了 3.2 和 4.4 个百分点。三

23、、报告发现资管机构岗位变化(2019 年-2021 年)女性2019 年2020 年2021 年男性高级管理31.58%68.42%32.29%67.71%34.79%65.21%证劵/期货/投资管理/服务33.62%66.38%35.78%64.22%38.05%61.95%行政/后勤/文秘80.35%19.65%79.05%20.95%74.37%25.63%财务/审计/税务75.53%24.47%75.64%24.36%76.87%23.13%人力资源77.73%22.27%78.56%21.44%78.33%21.67%资管行业女性占比略低于男性,但近 3 年内女性就业比例在逐年提高资

24、管行业女性从业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六成女性低于 30 岁,女性在高学历层次上更占优势资管行业女性从事职能岗比例高于男性,在高级管理岗和业务岗的比例则低于男性资管行业女性就业占比(2019 年-2021 年)45.9%46%0.1%47.2%2021 年2020 年2019 年资管行业学历水平女性男性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及以下26.2%29.7%44.3%46.1%29.4%24.3%1.2%10平台大数据显示,2021 年上海资管行业的女性从业者平均月薪为 11,049 元,男性平均月薪为 14,495 元,女性的平均月薪仅为男性的 76.23%。如果以 12 个月计算年度薪资,女性从业者的平均

25、年薪将至少低于男性 4 万余元。2021 年,女性从业者平均薪资较上年环比增速 8.5%,高出男性 1.8 个百分点。对于两性而言,在金融行业内跳槽依然是首选。男性比女性更钟意于在本行业寻找新机会,超过四成的男性在跳槽时仍期待从事资管行业(即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而女性在业内继续发展的意愿低于男性 13.5 个百分点。在金融行业之外,女性偏好互联网/电商、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行业,求职意愿分别为6.3%和5%;男性则倾向于在计算机软件(5.3%)和互联网/电商(5.1%)中寻找发展机会。资管行业存在性别薪酬差距,2021 年女性平均月薪低于男性近 1/4,但薪资涨幅

26、略高于男性资管从业者更喜欢在业内“找下家”,两性期待转行的共同赛道是互联网/电商资管行业女性期望跳槽行业 Top10基金/证券/期货/投资 银行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托/担保/拍卖/典当教育/培训/院校贸易/进出口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保险2.6%2.7%3.6%3.6%3.6%4.8%5%6.3%16.9%30.6%资管行业男性期望跳槽行业 Top101.5%1.8%2.4%2.4%2.8%4%5.1%5.3%14.9%44.1%基金/证券/期货/投资 银行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托/担保/拍卖/典当教育/培训/院校IT 服务(系统/数据/

27、维护)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保险资管行业平均月薪(2019 年-2021 年)(单位:元)2020 年10,18713,58811,04914,4952021 年2019 年9,82913,309女性男性2.1%6.7%8.5%7.1%3.6%2.6%2020 年环比增速2021 年环比增速男性女性总体11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1从调研数据分析,资管行业受访者的平均薪资水平整体高于智联平台大数据,这是因为平台大数据中的从业者范围更广,从而获取的薪资水平存在合理差异。以下均为问卷受访者的真实数据分析。在资管行业,当普通职员晋升到基层管理人员,其

28、平均月薪提高了 60.5%,再上升到中层管理,薪资提升 56.63%;从高级管理上升至首席高管时,收入增幅虽有所下降,但依然能达到近 20%。此外,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从业者收入也在逐步提升,当工作6-9年时其平均月薪达到起薪的近3.6倍。普通员工在3-5年内的平均薪资是起薪的2.23倍。从性别视角分析,女性从业年限超过 20 年,其平均月薪达到最高水平,为 73,125 元。当女性位居中层管理时,其平均月薪与男性基本持平;而当她们跃升至董事会成员后,平均月薪达到最高峰,为 76,667 元,但此时董事会中男性成员的平均薪资(81,000 元)依然高于女性。资管行业“升职加薪”密切相关,从业年

29、限越长、职级越高,平均薪资越高2.“研”读行业1资管行业各职级的平均月薪(单位:元)中层管理35,865.3835,50035,655.74高层管理51,315.7938695.6544,404.76董事会成员76,666.6781,00078,636.36首席高管60,00049,062.553,269.23基层管理21,187.522,764.7124,166.67普通职员11,854.8417,884.6214,183.17女性男性总体12从机构类型分析,私募基金从业者的平均月薪最高,达到 40,992.06 元,其次是公募基金 33,114.04 元,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平均月薪

30、均未超过 3 万元。从性别角度分析,就职于公募基金(34,821.43 元)、私募基金(33,750元)、证券公司(26,857.14 元)的女性平均月薪排在前列。其中,私募基金从业者的两性薪资差距最大,男性高出女性 36.54%;在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就业的女性比例略低于男性,但女性的平均月薪略高于男性。其中,公募基金的男女薪资比为 0.9:1,证券公司的男女薪资比为 0.93:1。调研数据显示,月薪最高的岗位依次是研究(44,800 元)、管理(35,625 元)、风控/合规(33,500 元)。从性别视角分析,在技术、交易、销售、研究岗的女性薪资均高于男性。其中,女性在技术岗的薪资为男性的

31、 1.4 倍,在销售、交易、研究岗的薪资分别达到男性的 1.27 倍、1.18 倍、1.03 倍;而位于投资、管理岗的男性平均薪资更高,分别为女性的 1.18 倍和 1.14 倍。女性薪资排在前三位的机构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行业平均月薪排名前三的岗位是研究、管理、风控/合规资管机构平均月薪(单位:元)私募基金33,75046,081.0840,992.06公募基金34,821.4331,465.5233,114.04银行21,987.1829,605.2624,482.75保险公司25,00026,285.7125,737.7证券公司26,857.1424,934.2125,85

32、6.16其他22,291.6712,50019,027.78女性男性总体资管行业各岗位平均月薪(单位:元)管理33,312.537,937.535,625风控/合规33,541.6733,461.5433,500投资27,847.2232,812.530,684.52交易26,470.5922,50024,609.38销售21,642.8617,045.4519,868.42技术21,00015,00017,727.27其他8,958.3320,62511,875研究45,555.544,37544,800女性男性总体13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从个人管理的资产体量来看,有 30.3%

33、的受访者在管资产为 500 万-1,000 万人民币,22.42%的受访者管理 100万元以下资产,16.97%的受访者管理的资产体量为1,000 万-1 亿元,而管理资产超过1 亿元的从业者总占比为9.7%。从性别分布来看,92.07%的男性受访者都管理着一定体量的资产,而在不管理资产的受访者中,女性人数是男性的1.46 倍。在管理资产的从业者中,女性人数占比仅在 100 万元以下和 1,000 万-1 亿元两个区间中高于男性,在其他各资产体量区间占比中均低于男性。超九成男性受访者在机构管理资产,而不负责管理资产的女性人数是男性的 1.46 倍调研显示,上海资管行业受访者的婚育状况主要为已婚

34、已育一胎(45.76%)和未婚未育(38.79%)。男性未婚未育的比例高出女性 17.44%,而女性已婚已育一胎的比例高出男性近 11%。从职级来看,未婚未育占比最低的人群是中层管理(22.95%),最高的是普通职员(52.48%)。从岗位来看,未婚未育比例最高的依次是研究、技术、交易岗,三者均超过 50%;而风控/合规、投资、销售岗在已婚一胎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 64%、55%和 54%;已育二胎、三胎比例最高的是管理岗,达到 22.5%。此外,受访者所在行业投资方向以股票和债券为主,其总占比超过六成,其次是外汇(11.52%)、另类投资(7.27%)和衍生品(5.76%)。其中,投资方向为

35、股票、外汇、衍生品中的男性占比均略高于女性,分别高出 2.28%、1.36%和 0.68%,而在另类投资的从业者中,女性人数比男性多 2.33%。资管行业受访者中,男性未婚未育比例高于女性,已育二胎三胎比例最高的是管理岗10 亿-100 亿0.6%1.22%0.91%100 亿以上4.82%4.88%4.85%1 亿-10 亿0.6%7.32%3.94%1000 万-1 亿19.28%14.63%16.97%500 万-1000 万28.31%32.32%30.3%100 万-500 万8.43%13.41%10.91%不管理资产11.45%7.93%9.7%100 万以下26.51%18.2

36、9%22.42%个人管理资产体量(单位:元)女性男性总体资管从业者的婚育状况女性男性总体未婚未育30.12%47.56%38.79%已婚未育2.41%1.83%2.12%已婚,已育一胎51.2%40.24%45.76%已婚,已育二胎9.04%7.93%8.48%已婚,已育三胎3.61%1.22%2.42%离异已育2.41%1.21%0%离异未育1.2%1.22%1.21%14(二)职场环境1.性别比例本节以从业者视角,展现上海资管行业的职场环境和性别平等现状。通过调研,了解各类资管机构的员工和领导层性别比例,探寻女性在求职就业中遇到的挑战及其背后的原因,发掘资管行业中两性的从业优势,以及资管从

37、业者最重视的职场因素。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各行业雇主,在创建更加平等安全、多元包容的职场环境中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从性别视角分析,有 51.5%的受访者所在机构的男性员工占比更多,有 26.5%的机构女性员工占比更多,而男女员工比例相近的机构仅占 22%。在领导层(高级管理层)方面,男性领导占比更多的机构高达 81%,男女领导性别比相近或者女性领导更多的情况各占 10%和 9%。这表明,女性要获得资管机构的高层职位绝非易事。超半数资管机构中男性员工占比更多,超八成机构的高层职位由男性担任,女性要站上资本金字塔尖绝非易事资管机构员工和领导层性别比从机构类型看,在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从业的女性最

38、难晋升到高级管理层。在这几类机构中,女性高管占比更多的情况仅分别达到 2.5%和 7.89%,低于私募基金(13.16%)和银行(10.26%)。如前文所述,虽然上海资管行业的女性从业人数低于男性,但在近三年逐步提升。以基金行业为例,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于 2022 年 3 月 8 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公募及子公司的女性员工占比 47%,私募基金女性员工占比48%,基金销售公司女性员比例为 60%。这说明女性从业者撑起了上海基金行业的半边天。资管机构女性领导层占比银行10.26%公募基金9.52%保险公司7.89%证券公司2.5%私募基金13.16%9%女性领导占比多26.5%女性员工占比

39、多81%男性领导占比多51.5%男性员工占比多10%男女领导比例相近22%男女员工比例相近15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调研发现,领导层性别比例不均衡的机构,员工性别差异更显著。对于男性领导占比多的机构,其男性员工占比更多的情况为 53.7%,而女性员工占比多的情况则为 25.31%;若机构的女性领导占比更多,则依旧是男性员工占比更多,为 61.11%,而女性员工占比多的情况为 38.89%,且没有出现男女员工比例相近的情况。这说明,资管机构并没有因为女性高管占比多而出现员工性别比平衡的状况。但是,在男女领导比例相近的机构中,员工的性别比例更容易实现均衡(达到 50%)。这一数据也显示出

40、,领导层男女比例越平等,可能越有助于机构中员工性别比例的平等。调研还发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男女领导比例最为接近,其领导层性别平衡的机构占 50%,而外资/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的男女性别比例差异最大,领导层性别平衡的机构分别仅占 6%和 8.33%。资管机构领导层的男女比例越接近,越有助于员工性别比例的平等按资管机构领导层性别比看员工性别比男女员工比例相近男性员工占比多女性员工占比多男性领导占比多20.99%53.7%25.31%男女领导比例相近50%25%25%女性领导占比多61.11%38.89%0%162.职场环境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上海资管行业的从业者在职场中最重视的因素是“工作中的认

41、可和尊重”(57%),其次是“健康的机构文化和价值观”(40%)以及“透明的竞争机制和平等的晋升环境”(39%)。从性别视角分析,女性选择的前三项与此相同,男性则将“充足或高于市场的报酬”(44.5%)纳入前三。两性重视的职场因素中差异最大的包括,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和优秀的人才共事和成长”和“安全及包容性的职场政策”(比如反骚扰机制,多元化招聘政策等),分别高出男性11.8%和9%;男性则比女性更关注“报酬”和“快速的晋升机会”,分别高于女性 12%和 11.8%。资管从业者最重视职场中的认可和尊重,女性更期待透明的竞争机制和平等的晋升环境以上图表展示了从业者的真实需求,这提示雇主如何在不断变

42、化的商业环境中创造竞争优势,留住优秀人才。在这方面,彭博性别平等指数(GenderEqualityIndex,简称 GEI)的成员企业提供了最佳实践并树立了榜样。2022 年,GEI 纳入了来自 45 个国家和地区的 418 家公司,分别从女性领导层和人才通道、同工同酬和性别间薪酬对等、包容性文化、反性骚扰政策、亲女性品牌五个维度衡量企业的性别平等状况。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其中有更多在中国的企业开始致力于改善与性别相关的指标,为女性及多元化人才创造更多机会,肩负起引领重要变革的使命。资管从业者最重视的职场因素工作中的认可和尊重透明的竞争机制和平等的晋升环境健康的机构文化和价值观和优秀的人才共事和

43、成长充足或高于市场的报酬灵活性工作政策(比如远程办公,工作时间灵活等)快速的晋升机会安全及包容性的职场政策(比如反骚扰机制,多元化招聘政策等)支持性的职场环境(比如上级和同事的支持,建设性的反馈等)适当和定期的培训(比如在职培训,导师计划等)为员工提供健康设施(比如健身房,休息区,空气净化器等)为员工和及其婴孩提供设施和服务(比如母婴室,托育班等)其他福利(比如健康体检,个人保险等)7.2%3.7%5%7.2%5.5%6%10.2%11%11%15.1%7.9%12%17.5%8.5%13%18.7%30.5%25%22.9%17.7%20%32.5%44.5%38%33.1%21.3%27%

44、34.9%44.5%40%37.3%41.5%39%56.6%57.3%57%6.6%6.1%6%女性男性总体17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结合年龄和婚育状况分析,50 岁以上(75%)和已育三胎的从业者(50%),趋向于将“报酬”视为最重视的职场因素;而年轻一代最希望获得工作中的认可和尊重,其中,有 65.91%的 18-25 岁受访者和 59.26%的 26-30 岁受访者最重视这一维度,分别高于排名第二位“报酬”6.82%和 19.75%。这说明年轻一代的从业者,更在乎职场中的“价值认同”。正如2021 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所言,职场新生力量个性鲜明、与众不同。雇主与雇员之间的

45、关系更像是共存关系,而共存的深层基础则是双方价值认同。这提示雇主们在招募和留任年轻人才时,需要重视审视 TA们的需求,将提升员工价值感和幸福感等非经济因素考虑在内。年逾半百和已育三胎的资管人更重视经济回报,90 后和 00 后最期待被认同和尊重按年龄段看资管从业者最重视的职场因素65.91%59.26%59%48.21%50%50%54.55%59.09%39.51%42%19.64%26.47%75%36.36%29.55%34.57%42%44.64%44.12%75%45.45%25%34.57%49%37.5%41.18%25%54.55%工作中的认可和尊重充足或高于市场的报酬健康的机

46、构文化和价值观透明的竞争机制和平等的晋升环境18-25 岁41-45 岁50 岁以上31-35 岁36-40 岁26-30 岁46-50 岁18对于女性在行业中遇到的性别歧视,受访者通过 4 个维度对其程度进行评估。数据显示,有 80.6%的受访者认为女性在求职和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包括 10%的受访者认为资管行业的性别歧视现象“很严重”,35.45%的受访者选择了“比较严重”,表示性别歧视“不太严重”的受访者为 35.15%。通过两性对比发现,女性在职场性别平等的意识方面较男性更为强烈。选择“很严重”的女性为 12.05%,而男性仅为 7.93%;认为“比较严重”的女性占37.95%,高出男

47、性超 5 个百分点;而倾向于“没有”性别歧视的男性高出女性 11 个百分点以上。时至今日,性别依然是女性遭遇职场不公的“原罪”。3.职场挑战为理解女性在资管行业求职就业中遇到歧视的原因,问卷设置包括生育、年龄、性别、学历、地域等多个情境。结果显示,两性均认为生育和年龄为最主要原因,分别占 76.7%和 66.7%。性别因素紧随其后,被 56.4%的资管从业者选择。当综合各年龄段以及不同婚育、收入、从业年限、岗位和机构类型考虑时,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均认同“生育”是女性遭遇职场歧视的最大挑战。智联招聘在2021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指出,有 55.8%的女性在“应聘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

48、超过男性职场人 2 倍多;在婚育阶段被调岗降薪、未享受假期的女性分别占 7.8%和 4.1%。可见女性在职场发展时仍被生育因素拖累。生育和年龄为女性求职就业最大挑战,超八成资管行业受访者认同女性遭遇性别歧视女性在资管行业求职就业中遇到歧视的原因生育年龄性别学历地域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其他76.7%66.7%56.4%28.2%24.5%20.6%20%7%很严重比较严重不太严重没有女性在资管行业求职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程度13.86%25%19.39%36.14%34.15%35.15%37.95%32.93%35.45%12.05%7.93%10%女性男性总体192022 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

49、调研发现,学历与性别认知存在正相关。学历越高的女性,有更高比例认为女性遭遇职场歧视。其中,55.55%的女博士和 53.85%的女硕士表示女性遭遇职场歧视现象“很严重”和“比较严重”,分别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女性(50%)和本科学历女性(48%);在男性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较大专及以下学历群体对女性受歧视认知更深。在博士、硕士和本科的男性受访者中,认为女性受歧视情况“很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占样本总数的四成左右;然而,在大专及以下男性人群中,认为此情况“很严重”数量为 0。资管行业受访者的学历和职位越高,越易感知女性受到职场歧视程度越深随着职位的升高,两性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知更为深刻。在受访

50、女性中,有 70%的首席高管(高出同职级男性20%)和 63.16%的高层管理(高出同职级男性 24.03%)认为职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很严重”和“比较严重”。虽然认同度低于女性,但在男性高管中,仍有 39.13%的高层管理、50%的首席高管和 40%的董事会成员认为性别歧视现象“很严重”和“比较严重”。按学历看女性遭遇职场性别歧视的程度(女性)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及以下33.33%22.22%11.11%33.33%10.26%43.59%43.59%2.56%10%38%36%16%16.67%33.33%33.33%16.67%很严重比较严重不太严重没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及以下按学历看女性遭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