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95593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二、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

2、征。2、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的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的比较,认识动物的一般特征。3、通过对人的观察,与植物、动物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大概念的认识。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动植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5、能从多角度认识水的重要作用,理解

3、水是生命之源的真正含义;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6、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通过对身边常见的纸的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问题。经历对一张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能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的造纸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8、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

4、材料,并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知道它们的区别、特点和用途。9、了解常见金属的,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金属进行分类。10、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正确使用材料,注意安全与健康,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四、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应用新课程理念,用好大纲、教材、教师用书三本书;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

5、、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课程和校本资源,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5、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6、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6、7、充分运用教具、现代媒体、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五、进度安排(每周2课时)周次教 学 内 容周次教 学 内 容1科学是10地球上的水2做一位小科学家11单元总结3单元总结12常见的材料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2纸4植物的不同与相同13纺织材料4动物的不同与相同14金属5植物 动物 人141516塑料单元总结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7单元总结789生命离不开水观察水17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神奇的水18复习、检测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3.1.1科学是共2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科学包括过程与结果。2 意识到科学探究是

7、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3 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4 了解科学的作用。教材分析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一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教具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科学) 【“科学”这个概念意义深刻,远非三年级学生能够理解,本课将“科学是什么”定义在让学生获得对科学的一种理解层面上。】二、了解科学是什么 1师问: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翻开教科书开阔一下视野) 2师问: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

8、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提示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 【由自身的经历再到科学家的经历,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拉近了科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科学其实并不神秘,意识到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想问题、做事情。】 3师:好奇心让我们想弄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4(1)阅读故事:学生自学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2)学习汇报:琴纳发现牛痘疫苗的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3)提出问题:“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4)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到奶牛场考察,发现牛和女工都得过牛痘。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患

9、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 (5)做试验证明:给一位8岁的小男孩接种牛痘,又种天花,小男孩安危无恙。扩大实验范围,接种全村2000多村民,结果无一人再患天花。 (6)试验成功:直到今天,琴纳的发现仍然在保护着我们的健康。三、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 1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2讲解“动起来小人”的制作方法。(学生制作)讲解如何“玩”。 在学生“玩”之前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玩”后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 4原理解释:1824年,英国医生罗吉特通过类似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这一发现的原理制作的。 【“让小人动起来”是一个有趣的活动,目的是借助

10、这个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其意识到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一个小发现可以成就大科学家”。】四、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 收集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收集科学家研究活动资料的活动,目的是从众多的科学家的研究中找出共同地方,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与解释、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等。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经历,引导学生对“科学是什么”说出自己的理解。】五、板书设计:科学是 科学家:牛顿、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二次备课教学后记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

11、时 总 课时课题3.1.2做一名小科学家含 1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科学探究: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科学知识:1.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教材分析重点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难点能使纸鹦鹉“站立”。教具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12、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师: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简单有趣。借助对科学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二、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1制作纸鹦鹉。(1)将准备好的鹦鹉图形剪下来。(2)将鹦鹉图形贴在硬纸板上,并沿轮廓剪下来。 2让纸鹦鹉“站”起来。(1)教师演示将纸鹦鹉站立的操作要求。(2)学生用别回形针的方法尝试让

13、纸鹦鹉“站”起来。(3)反复思考试验,并记录下成功的方法。(4)全班交流.展示成功的方法。讨论:有什么共同之处?(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3. 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了什么?(提出了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让一个物体站起来,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这个活动创设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会使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接下来学生尝试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

14、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最后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感到我们的身边就有科学,自己就是一名小科学家,激励孩子们走科学家走过的路。三、拓展运用。 1. 师: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 2两人合作,想办法让纸龙虾.拱形纸片.铅笔等“站”在指尖。 3交流实验成果。 4思考: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5对比分析:你刚才玩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发现制作小丑玩具,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研究的兴趣也会更大,这样学生会越发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对以后学习科学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四、课后拓展:布置任务:用课上的发现,结

15、合书中第8页的图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二次备课教学后记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3.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共 1 课时 教学 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3.能对收集

16、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科学知识: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教材分析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教具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常见的动物植物图片各两张。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 1.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教师出示常见的四种生物体的图片,包括两种动物和两种植物)找一找,谁是你认识的好朋友?为什么说它是你的好朋友? 2.提问:说一说除

17、了这些物体,你还认识哪些和它们一样的物体? 3.师:看来小朋友们认识的物体可真多,其实大自然中不仅有物体,而且很多还是有生命的呢?你们想找一找吗? 4.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开始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找朋友”是儿童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以游戏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自主地卷入科学学习之中。然后,老师有意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认识哪些和它们一样的物体”,实质就是检阅学生对“生命”初步的理解能力,这样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出发,是实施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二、学生制定考察方案 1.师:同学们先想一想,你们想到哪里去寻找,怎么寻找? 2.学生分组讨论。 3.谈话:请各小

18、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相互补充或提建议。注意一组在讲时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地听,有什么建议或补充的及时提出来。 4.学生交流讨论的方案。 5.师提问:我们在观察时需要准备哪些工具?除了这些必要的准备,在观察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讨论,包括主要有注意安全,小心受伤;要爱护各种物体,保护大自然;要认真观察并把观察的记录下来。) 方案设计在科学探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本课时首先要形成一个完善的方案,并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这对于学生今后自行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了保证。三、学生分小组实地考察,记录,整理。 1.师:校园里究竟有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

19、.师生活动: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科学课提倡以学生的亲身感受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体验,就应该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去倾听鸟.虫的鸣叫,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的过程,使他们感到亲自调查而获得信息的乐趣。 整理资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要加以指导。记录全生物的名称.发现地点等,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记录。四、整理资料谈话:我们把刚才找到的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不知道名称的可描述其特征或用图画示意。二次备课教学后记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3.2.2校园里的植物 含2 课时 教学

20、 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科学知识: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教材分析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教具课前了解学校里的各种植物,学校里的植物的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1. 师:先给大家欣赏几副图片,(出示学校植物的照片)这些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 2师:这些图片看上去,满眼都是绿色,非常漂亮,那你们有没有觉得图片中的这些景色有点眼熟呢?是哪里的呢?对了,这些图片显示的就是我们学校各个地方的绿化,我们学校的植物可真多啊

21、,今天我们就象科学家一样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这些植物,好吗?(板书) 【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科学奥秘的欲望,这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从学生熟悉的校园植物的图片入手,揭示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整体认识植物:(1)师带领学生排队走进校园里植物较多的地方。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2)提出观察任务: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要求从高矮、外形困扩等方面描述植物)(3)交流后让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4)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2.局

22、部观察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再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2)师生观察后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并及时鼓励) 3.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1)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2)交流讨论:有根、茎、叶等组成部分,位置相对固定等。 【这部分观察、交流活动就在校园里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首先从整体上

23、认识到植物,再通过局部的观察,学生充分了解植物各部分的不同,由于植物就在自己的眼前,学生的观察一定会非常仔细,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结果写下来或画下来,这是培养学生初步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也一定能说出植物部分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体会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再来找植物的相同之处,引领学生更深一层关注植物,把对植物的认识归结到植物的共同特征上来。】三、对植物进行分类 1、师:植物种类繁多,世界上45万种,难记吗?科学家为了方便人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分成的很多类,你能对这些植物分类吗?(P17) 2、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先说标准,再分。【这一活动,既可以提升

24、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又是对“分类”技能的训练。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明白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分类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二次备课教学后记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3.2.3校园里的小动物含3 课时 教学 目标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2.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教材分析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

25、性活动。教具各种标本、动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 1.你知道哪些动物? 2.它们生活在哪里? 3.为什么称它们为动物?二、新课 1.揭题:“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2.观察书本第14页,你见过这些动物吗? 3.它们叫什么名字?生活在哪里? 4.小游戏:猜一猜,它是什么?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小朋友可以提问,但答案只有是与不是,谁在最少的提问中,猜出是什么动物,那么他就赢了。例如书本第15页中的兔子.乌龟.牛等。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这些动物有许多相同之处,还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 5.找出狗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有四条腿。 (2)都有两只耳朵。 (3)都能

26、繁殖后代。 (4)都要吃东西不同点:(1)吃的食物不一样。 (2)大小不一样。 (3)奔跑的速度不一样。 (4)各自的作用不一样6.分类,并完成表格。分类依据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动物名称 三、校园实地观察活动 1.分组活动设计。 2.活动要求。 3.分组活动观察并记录。 4.全班交流。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3.2.4植物、动物、人共1课时 教学 目标过程与方法: 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 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

27、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 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教材分析重点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教具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 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 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 3.人是不是动物? 4.人与动物有何关系?(二)新课 1.揭题:“植物? 动物? 人” 2.动物与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以兔子和萝卜为例作比较)相同点

28、:(1)都是生物。 (2)都会生长。 (3)都需要水.阳光。 (4)都需要营养不同点:(1)兔子会运动。 (2)兔子有血.肉.骨。 (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 3. 观察书本上第18页。(1)这些是动物还是植物?(2)这样有什么好处?(3)教师小结: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 4.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1)老虎和松树(2)鱼和水草(3)袋鼠和树叶(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 5.

29、人 (1)人是动物吗? (2)为什么? (3)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人和黑猩猩的相似点人和黑猩猩的不同点都要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 二次备课教学后记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3.3.1生命离不开水共1课时 教学 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科学探究: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2.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科学知识:1.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2.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教材分析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难点想各种办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教具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

30、,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分组实验用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记录纸、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小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水的作用。 1师:同学们,在上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认识了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所有的生命都必须有一样东西做保障,那就是水,水是生命之源。这个单元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之源水。 2写一首赞美水的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学生写完后,让写得优美的同学上台朗读,激发学生热情。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所描写的优美的小诗,我想同学们了解了水在许多方面的作用。现

31、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人说10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 生:人要喝水,不喝水就会渴死;洗脸、洗手、洗澡,讲究卫生少不了水;浇花、种庄稼都需要水; 【从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入手,逐步扩展到动物、植物的生命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二、了解人体及一些食物的含水量。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人、动植物体内都有水,那么,我们人体内究竟含多少水呢?你们猜猜看。 2.给下面的扇形图涂颜色(用淡蓝色表示水所占的面积)A 人体65%是水;B 鸡蛋76%是水;C 鱼85%是水;D 蔬菜90%是水。 3.如果你们还想知道一些食物的含水量,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通过动手涂画,加深学

32、生对水在人体及各种食物中含量不同的认识,并且暗含着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形象地认识水所占的比例,知道水是生命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进行“小草喝水”试验。 1.师: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2.实验方法:将小草植入一个玻璃瓶子中,在瓶内倒入100毫升的水,再在水上滴一层水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3.把观察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学生亲眼目睹植物需要水分的事实,加深对“水帮助动植物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理解。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由教师带领几个学生做一个装置实验,其他学生观察结果。】四、探究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1动动手。想多种办法,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看

33、看它含有多少水。可以怎样做? 2也可以选择其他含水分较多的蔬菜或水果来做实验。 3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需要什么材料?试验中注意什么? 4. 小组活动,展示成果。 【通过亲自动手,想多种办法,了解植物的含水量,重点不在于准确测量谁含有的水分多少,而在于启发学生想办法并尝试。】五、小结: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课外实践:比较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 【课外实践主要是激发学生思考和动手操作,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得出结论。】六、板书设计:生命离不开水水在动物、植物和人体内占有比较高

34、的比例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探究植物体内含有多少水二次备课教学后记 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3.3.2观察水含1课时 教学 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科学探究: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水的发现。科学知识:1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2 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教材分析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性质。难点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米或更远的空桶中。教具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白醋、糖水、水装在无色透明的容器里,准备几根筷

35、子用于品尝。形状各异的容器、塑料袋、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猜猜看,老师手中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教师出示装有水的瓶子(不透明),晃动几下。) 2学生猜测 3师:你为什么认为瓶子里装的是水(白醋、牛奶)呢? 生:摇动瓶子的时候发出了响声。 4教师评价:你们说的都很有理有据。无论是牛奶、水还是白醋等装在瓶子里摇动时都会发出声音。要想知道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打开瓶盖,看一下。 生:闻一下。 5师:哪种种方法是最科学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观察物体的方法。如果4个烧杯分别装有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冷开水? 6分组进行实验,填好记录纸。(老师行间

36、巡视,参与学生的实验) 7交流、评价学生的方法。(师:你是怎么知道其它三个杯子里装的不是水的?)在判断的过程中随机板书:眼睛看 鼻子闻 舌头尝 手摸 8教师评价: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帮老师找到了冷开水,而且还说出了区分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 9教师小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先用眼睛看,再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不了解的物体,只能用眼睛看,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联系一开始拿的农药瓶作进一步强调) 【利用学生原有经验,让学生通过眼看、鼻闻、舌尝等方法,从4种液体中找到水,通过分析找水的过程来强化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归纳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方法。

37、即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二、观察水、描述水。 1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总结出的观察物体的方法仔细观察桌上这杯水是什么样的?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2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3教师巡视,表扬观察、记录认真的小组。提醒学生用上各种观察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强调看哪一组选用的方法最多,对水的描述最详细。随即板书水的各种特点。(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水有哪些特点?) 生: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5评价优胜组,全班掌声表扬。 6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通过归纳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方法,知道“眼睛、鼻子、舌头和手”这些感觉器官

38、的共同作用,会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物体,要求学生选用最多的方法,从而概括出水的基本特征(无色、无嗅、无味、透明等)。通过归纳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方法,知道“眼睛、鼻子、舌头和手”这些感觉器官的共同作用,会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物体,要求学生选用最多的方法,从而概括出水的基本特征(无色、无嗅、无味、透明等)。】三、认识液体的特征。 1观察实验:用一个有洞的方便袋装水,水从破口处流出。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水从袋子里流到了水槽里。 生: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3实验:让塑料袋中的水流进容器中,再把容器中的水逐次倒入其他形状的容器中。 4提问:随着装水的容器的变化,水的形状也跟着发生了

39、变化,由此可见:水有固定的形状吗? 生:没有 5教师评价:说的太好啦!水会流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组织学生反复说) 6师小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通过观察各种容器中水的样子和水流,使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容易流动的特点。其实,学生对水的流动性非常熟悉,但对水没有固定形状却停留在前概念水平,如果我们给学生创造将水“倒来倒去”的机会,学生就会概括出“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从而将前概念发展到概念水平。】四、体会水的作用,感受水给人们带来的自然之美。 1师:生活中我们处处用到水,早上起来我们

40、就用到水洗脸刷牙,还有什么时候也要用到水? 2生:洗澡 生:洗脚 生:浇花 3师:你知道在哪些地方有水?(组织学生回答) 4师:不过并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像我们桌上杯里的水这么清,有些地方的水就是黑的,而且发出了难闻的气味。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水。 【体会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水给人们带来的自然之美。假设没有水的世界,从而教育学生“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水”。】五、探究运水的方法。 1分组运水 教师布置任务,请各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工具,在不搬动盆的情况下,将一只盆里的水在规定的时间内运到另一只空盆里。填好分析记录表。(水与我们的关系真是太密切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运水的游戏

41、) 2老师记时,学生开始运水。(依次用粗管、细管、小杯运水。提醒学生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 3教师提问: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运水快而且省力? 4小组内进行讨论、填表,然后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5教师:假如两只盆相距再远一些(3米),你们组又会采用什么方法运水呢? 6学生简单讨论,设计方案。 7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过用管子运水的呢?引导学生回忆。(课件适当展示) 【设计一个拓展性的运水比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运水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水的流动性,间接了解有关虹吸现象的初步知识。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快乐。】六、总结,后续研究。 1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评价:你们说的都很好,希望你们课后继续观察水,把你们发现的水的神奇之处记下来,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根据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的基本认识,进一步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浮力、压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相信有了以上学生的亲身经历的研究活动,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课后研究的兴趣会更大。】七、板书设计:观察水1.观察物体的方法: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2.水的特点是:水是无色的、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无固定形状、透明的液体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 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