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0183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PDF 页数:103 大小:6.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小翔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林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 领域”中年段要求。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 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时间关系,本课将种 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 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

2、备 条件。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 继续探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科学探究: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教学时间】-11课时【教学过

3、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西红柿的种子还没 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生:猜测,花生。师:你真聪明!找一找,花生的种子在哪里?生:捏开,花生米是种子。师:你们说的很对。2.师:这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你认识它们吗?生:蚕豆

4、,苹果,红松,冬瓜,红枣。师:它们的种子在哪里?生:蚕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子就是蚕豆种子;苹果:吃掉苹果,里面的黑色的籽儿就 是苹果种子;红松:松塔里面的松子就是红松的种子;冬瓜:去掉冬瓜瓢,里面的就是冬瓜 的种子;红枣:吃掉枣,里面的枣核就是种子。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一般我们把籽儿、核儿、仁儿、豆儿等叫它的种子。3.师: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种子的特 点呢?生:大小、颜色、软硬、表面.师:从这些方面观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种子都具备什么特点呢?生: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小黑点;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

5、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红枣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4.师:(出示玉米)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特点,接下来请找一找,玉米的种子在-2哪里?生:猜测玉米粒是种子。师:玉米豆可不是玉米的种子哟!它是玉米的果实,玉米豆外皮剥掉,里面才是它的种 子哦!师:(出示草莓)你知道它的种子在哪里吗?生:草莓上面的小点点是种子。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草莓的种子不在草莓里面,而是长在草莓的外面!师:(出示香蕉)香蕉有种子吗?生:猜测没有种子。师:香蕉的种子就在香蕉内部黑色的地方,只是香蕉可以用其他方式繁殖,久而久之,香蕉的种子就退化了。设计意图:通过观

6、察各种各样的种子,使学生了解种子多样性。通过特殊种子的举例,使学生会找种子。三、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子,你知道种下去的种子,想要萌发时必须需要哪些条件吗?生:大胆猜测:需要阳光、水、空气、适合的温度.师:要想知道种子萌发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咱们就这样猜测可不行,还得亲自试试呢!看,这是什么?生:豆芽。师: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泡好的绿豆种子、有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等材料,和 大家一起利用绿豆来研究一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要想确定这些条件是否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那么咱们还是得用实验来进一步的验证。你们想如何设计呢?生:设计对比试验。在6个瓶子里各放2张纸巾。(出示图片)在

7、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 光。师:如果设计对比实验,接下来的几组你想如何设计?生:交流。在2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不放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在3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很多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3光。4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放在冰箱里,制作低温环境。在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盖紧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 光。6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瓶外用黑布遮挡,制作无光环境。师:仔细观察6组种子种植的条件是什么?生:分析条件、完成表格。2.师:五六天后观察瓶子里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水预

8、测发芽情况发芽情况Vq2号Xq常温V3号Wq常温N4号7q寒冷q5号7X常温q6号qq常温X生:我发现了 1号瓶、6号瓶的种子萌发了。师:2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2号瓶的种子没有水。师:3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3号瓶的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啦。师:为什么4号瓶也没有萌发呢?生:4号瓶放在冰箱里温度太低了。师:为什么5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呢?生:因为5号瓶瓶盖拧紧了,没有新鲜的空气。师:那我们看一看1号瓶它为什么可以萌发呢?谁来总结一下?生:1号瓶和6号瓶有空气、温度合适、没有完全浸泡在水里。3.师:通过实验,谁能总结一下植物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生:种子萌发需要新鲜的空气、充足的

9、水、适宜的温度,不一定需要阳光。-4师:看来你们真的会了,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将知识再巩固一下。生:观看视频。4.师:我们一起完成活动手册吧!生:完成活动手册。师:核对活动手册。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种子萌发必备的三点条件是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六、拓展应用1.师:特别热的环境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师:煮熟的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2.师:种子发芽虽然与充足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有关,但是种子本身得是健康的种 子才有机会发芽哦!设计意图:通过追问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活的种子才可以萌发。【板书设计】1.种子发芽了活的种子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2幼苗

10、长大了【教材分析】幼苗长大了是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并描述西红柿的幼苗,了解其形态特征。通过回顾二年级下册载小葱一 课中“小葱喝水”实验探究根有吸水的作用,通过玉米不定根的认识了解根有固定等作用。【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两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5欲望。幼苗长大了这一课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经 历了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通过载小葱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有了初步探究。学生 周围植物普遍存在且种类

11、繁多,更容易展开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的学习。但是他们 自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观察、描述西红柿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2.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科学探究:2.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3.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 子。4.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根的作用。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学活 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

12、难,完成预定的任务。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 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常见的盆栽绿植。学生材料: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61.师: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幼儿、儿童时期会长成一位翩翩少年。种下一粒种子它会有 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幼苗长大了来学习一下植物幼苗成长的过程及根的 作用。设计

13、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早期的成长过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点明主 题。二、认识幼苗1.师:寒假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种植西红柿种子,要求同学们观察记录西红柿幼苗的形 态、高度等变化,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学生 记录的番茄成长的数据和照片)2.师:你能说一下这些幼苗有什么变化吗?3.生:幼苗长出了叶,叶子变大了,幼苗长高了,变得健壮了4.师:是的,幼苗长出了茎和叶,幼苗长高变大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周龄幼苗和两周 龄幼苗新长出的叶子形态,你有什么发现?5.生:幼苗刚开始长出的两片叶子的边缘是平滑的,后来长出的叶子边缘不平滑。6.师: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认真!番

14、茄幼苗最初的两片叶子是子叶,之后长出的叶子是 真叶,我们生活中所见所说的都是真叶。观察一下你种的番茄幼叶长大后的形状像什么呢?7.生:像一片片羽毛。(这些语言的意义何在?)8.师:非常棒,番茄的像羽毛一样的叶称为羽状叶,杨树的叶像心形,枫树的叶像手掌,每种植物的叶都有特定的形状,叶的形状是植物的重要特征。幼苗长大过程中,地上部分枝 和叶生长的同时,根也在努力的生长。根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植株生长过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长记录表,让学生直观感知幼苗长 大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番茄叶的特征。设疑问引出根的作用。三、根的作用1.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栽小葱,通过这一

15、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 一些基本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等。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小葱喝水的实验”,每天记 录小葱喝多少水。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吗?(这个有何意义?)2.生:小葱的根要发达,水要没过根3.师:不难发现“小葱喝水”与植物的哪个器官息息相关呢?4.生:“小葱喝水”与根有关。5.师:没错,“小葱喝水”靠的是根,这个实验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6.生:“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能吸收水分。-77.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时溶解 在水中的养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说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根吸收的 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

16、能够维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断长大,根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8.师:你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哪里?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中。10.师: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属于根的一种类型,同学们观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 生长部位和特点什么?11.生:玉米的不定根从茎的下部长出,数量很多,像一个个铁钉将玉米的茎牢牢的固 定在土壤里。12.师:小组内讨论一下这样的根会有什么作用?13.生:根具有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14.师:有一种食物物美价廉被称为“小人参”,你知道是谁吗?不错,它就是萝卜。我们常吃的萝卜、胡萝卜、甘薯都属于根。有句俗语说的好:烟台 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潍坊萝卜脆甜爽口、

17、美味多汁。同学们想一想这说明根 有什么作用呢?15.生: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16.师:谁能总结一下根的主要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的思考,让学生感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 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四、总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2.生1:我知道了幼苗的生长过程,观察到西红柿的叶是羽状叶,不同植物的叶形态上 有稳定的差异。生2: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 作用。生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里。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能维持植物的生命。【板书设计】2.幼苗长大了一、幼苗长

18、大的过程二、根的作用-8吸收、固定、贮藏2.幼苗长大了【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衔接上节课种子发芽了,学生在继续观察长出根的小苗后,发现有根、茎、叶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聚焦学生的思维。其中,根与茎是构成了植物的主干 部分,是植物形态结构上作重要的部分。本课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并描述西红柿或黄瓜的幼苗,了解其形态特征。第二部分:探究根的作用,了解根有吸水和固定等作用。第三部分:观察茎的位置,探究茎的作用,知道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树枝树干都是茎。第四部分:观察叶的构造,研究叶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植物没有叶子不能成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低年段过程中有过初步认识多姿多

19、彩的植物,有栽小葱的经历,因此对于 植物以及根、茎、叶的名称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功能还不完全理解,特别是根、茎的作用以及叶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学生还不太了解或者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常 见植物的研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植物的根、茎、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说出茎的作用。2.说出叶的构造和作用。科学探究:5.通过实验,发现茎的作用是输送养料。6.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科学态度:1.乐于实验探究,认真进行观察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植物是人类耐以生存的资源,要认识和保护植物。【教学重点】说出茎的作用,及叶的构造和作用。【教学难

20、点】-9试验横切和纵切芹菜的茎。【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芹菜茎、刀、刀板放大镜。【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一、双色花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上拿了一朵漂亮的康乃馨?仔细瞧瞧,它和你平常看到的 康乃馨有什么不同?生:平常的康乃馨是一种颜色,这是两种颜色。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左手白色康乃馨,右手双色花)老师变了一个魔术,就把白色 的康乃馨变成了双色的康乃馨,神奇吗?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变魔术的吗?我们一起先来 认识植物的茎。设计意图:双色花魔术的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 茎的作用二、设计实验,探究茎的作用1.师:(出

21、示学生种植的西红柿幼苗和黄瓜幼苗),在植物中间这个部位,我们称之为 植物的茎,(出示不同植物的图片),你能找到这些植物的茎吗?2.师:虽然不同植物的茎不同的形态,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作用,你知道茎的作用 是什么吗?2.学生猜测:可能有输送水分的作用。3.师: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4.生:实验5.师:你会怎么设计这个实验?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一些实验材料:插入红水 杯子中的芹菜茎、刀、刀板。小组讨论一下。4.生讨论、设计实验:把芹菜的茎切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变化。5.追问:你觉得可能芹菜茎里面有什么变化?6.生1:芹菜的茎会变红;生2:芹菜的茎内部会有红水;-10生3:芹菜的茎可能被红

22、水染红7.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我们需要眼见为实。请同学们先观察放置一段时间的芹菜 有什么现象,再像老师这样用刀分别横向切芹菜的茎和纵向切芹菜的茎(教师演示),观察 茎的变化。清楚了吗?8.师:为了同学们更好的实验,有以下几个友情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2)注 意用刀安全。(3)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9.学生操作观察,完成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10.小组汇报:实验名称茎的作用第组记录人:实验假设植物的茎有(实验用品1.把植物茎放在有红水的烧杯里,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现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植物的茎变()了;横切发现在切面上有一圈();纵切发现切面上有()。实验结论说明植

23、物的茎具有()的作用生1:泡过红水的芹菜切断后,看到芹菜的茎变红了。生2:浸泡过红水的芹菜,红水被芹菜引到上面了,芹菜茎里有红丝。ll.ffi: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其实染红的部位就是茎的导管,它能帮助植物运输水 分。茎除了运输植物所需的水分,还能输送各种养料,是植物重要的器官之一。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西红柿或者黄瓜的茎、学生经历猜想思考引导设计实验 实验图片或实物验证的过程,发现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三、拓展延伸,解释双色花1.师:学到这里,你知道老师是怎样变的魔术了吗?(出示双色康乃馨)2.学生同桌讨论并交流:老师的双色花是把白色康乃馨的茎切成两半,一半插入红水中,一半插入蓝水中。3.师:同

24、学们真爱动脑筋,双色花确实是这样做的,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试一试。3.师:其实,在生活,还有许多特殊的茎,老师想介绍给同学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土豆、洋葱.这些是变态的茎,有的可以供我们人类实用。-11设计意图:承接开头的双色花魔术,运用茎的知识去解释背后的原因,巩固对茎的认 识,并拓展植物界千姿百态的茎,激起学生探索自然的求知欲。四、认识叶的结构和作用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的根和茎,接下来继续研究植物的叶。2.师:请你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西红柿幼苗的叶正面和反面,发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颜色深浅不同、光滑度不同等。3.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等会儿请你们拿出自己带的一

25、片树叶,仔细观察,小组 内介绍叶片。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角度进行描述。学生小组内互相描述自己的叶片。4.师:1、2、3坐坐好。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叶片?学生展示的有梧桐叶、银杏叶、从不同角度描述。5.师:表扬观察仔细和表达清晰的小组,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些不同 的叶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生:叶子表面有很多纹路、有长长的柄。6.师:是的,像叶子表面的纹路称为叶脉;长长的柄称为叶柄,从叶子顶端到下端,不 包括叶柄,称为叶片。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画出一片叶子,将叶脉、叶片、叶柄分别标注 在叶片结构图的旁边,这是叶的基本机构。4.师:如果老师把这颗西红柿幼苗的叶子全部摘除,幼苗

26、还能活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5.师:统计认为能活的同学人数,认为不能存活的同学人数,一切猜想需要实验验证。老师准备了一段实验视频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视频6.师:现在告诉我,幼苗没有树叶能活吗?为什么?学生: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7.师:是的,绿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绿叶中的叶脉有传输养料的作用和维持了叶子的 基本形状,叶柄有疏导和支持的作用。关于植物的叶的作用,我们将会在高年级中继续去研 究。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画图、交流、实验,逐步深入认识叶的结构和作用。五、巩固总结1.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

27、器官。-12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巩固加深对根、茎、叶的作用。【板书设计】8.幼苗长大了茎:输送养料叶:制造养料3植物开花了【教材分析】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对植物 一生的了解,是认识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价值的基础条件,是认识生命世界的 重要一环。在第3课中,植物开花了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3课。本单元按照 植物生长的过程,按顺序开展每一课的学习。在本课,种植的西红柿和黄瓜终于开花了。首 先通过观察、解剖西红柿的花,认识一朵西红柿花具有的四个部分。接着再解剖黄瓜的花,能发现黄瓜花不是四个部分都俱全的。通过这样一系

28、列的活动,对比西红柿与黄瓜的花,学 生形成对花的认知有两性花和单性花。紧接着,学生观察黄瓜的雄花与雌花,学会区分黄瓜 的雌花和雄花。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认识到雌花后面跟着“未来的小黄瓜”。在认识完两种植 物的花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花有着繁衍后代的任务,从而了解花粉的传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为种植的黄瓜花人工授粉,体验并了解到科研工作者的不易。【学情分析】对于儿童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们知道植物无处不在,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 和研究过它们,也很少有种植经验,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作用缺乏了解。【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花的构造,知道西红

29、柿花有雌蕊和雄蕊,黄瓜花有分雌花和雄花。2.知道西红柿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学习区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3.认识到花为植物繁殖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解剖并观察西红柿花和黄瓜花的结构。-132.了解植物的传份方式,并尝试给黄瓜花人工辅助授粉。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花的组成结构。2.乐于尝试对自己种植的黄瓜进行人工授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花是植物的一个重要部分,要爱护花朵。【教学重点】认识花的结构。【教学难点】观察并解剖西红柿花和黄瓜花。【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开花的西红柿、黄瓜两种植物,放大镜、镜子、实验记录单。

30、【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之前我们栽种的西红柿和黄瓜已经开花了,同学们想看看它们开出的花是什么样 的吗?生:想。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西红柿花和黄瓜花。【板书:植物开花了】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本课主要的两种植物,吸引学生的兴趣。二、花的组成1.师:你们见过西红柿的花吗?让咱们一起来观察西红柿的花。2.师:在这张西红柿花的图片中,你观察到西红柿的花有几个部分?3.生:花瓣,花蕊。4.师:我们如果把西红柿花一层一层的打开,是不是可以观察的更仔细呢?5.生:是。6.师:这里我们需要用到一样工具,它叫做镶子。我们用镜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花萼、-14花瓣、雄蕊、雌

31、蕊。这种方法叫做解剖。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如何解剖一朵西红柿的花。(需要将花的每一个部分黏在记录 单的对应栏)首先,在花的最外层围绕着一圈绿色叶片状的是花萼,它具有保护花蕾的作用;接着,向内一层是花瓣,这朵西红柿花有5片花瓣;在中间的这一部分是花蕊。西红柿的花 蕊是雄蕊把雌蕊包在了中间,我们需要先将雄蕊这一层打开,取下来。最中心的这一部分就 是雌蕊了。我们可以观察到西红柿的雄蕊,它产生花粉的位置就在内部,所以西红柿的花在 大多数情况下是自花传粉的形式。也就是说,这朵西红柿花的花粉成熟之后,花粉会自动落 到雌蕊的柱头上。7.师:通过观察西红柿花的各个部分,我们了解到,一朵完整的花具有四个部分:

32、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解剖西红柿的花,带领学生认识花,对花的结构形成完整认识。并学习如何使用镶子。三、观察黄瓜的雌花和雄花1.师:那黄瓜的花也有这些结构吗?2.师:请同学们像老师刚才那样,解剖黄瓜的花。3.实验一:学生动手解剖并观察黄瓜花。4.收集并展示小组的记录单。师:观察过黄瓜的花,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5.生:黄瓜的花里没有雄蕊(雌蕊)。7.师:有的黄瓜花中只有雄蕊,有的黄瓜花中只有雌蕊。8.师:让我们对比西红柿的花和黄瓜的花,你有什么想说的?9.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西红柿的花里既有雌蕊也有雄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 只有雌蕊。一朵花内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这四

33、个部分都具全的,叫做完全花。西红柿的 花就是一朵完全花。一朵花内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多部分的,叫做不完全花。黄瓜的花就是一朵不完全花。10.师:我们观察发现黄瓜花里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像这样只有雄蕊的叫做雄花,只 有雌蕊的叫做雌花?11.师:请大家再一次观察黄瓜的花,并找一找,黄瓜的雄花与雌花有什么显著的区别?12.生: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个“未来的小黄瓜”。设计意图:通过再次观察、解剖黄瓜的花,让学生加深对花结构的认识。并能注重到 雌花与雄花的本质区别。第二课时-15一、阅读资料,了解植物的传份方式1.师:为什么黄瓜的雌花后面会跟着一个“未来的小黄瓜”呢?花里的雌蕊和雄

34、蕊是什 么作用呢?2.生:这个小黄瓜会慢慢长大。3.师:我们见过许多的开花植物,那你们有见过我们的主要粮食一一水稻的花吗?我们 来了解下水稻的雄蕊和雌蕊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花粉的。(视频3.水稻花)4.师:你们知道花粉还可以怎样传播吗?5.生:蜜蜂帮忙传递花粉,像西红柿的花可以白花传粉。6.师:植物的花朵为了能够传递花粉,想出了很多方式。像桃、油菜的花就是依靠昆虫 来传粉。再如,水稻、玉米的花是依靠风力来传粉。还有像西红柿、豌豆、小麦是自己给自 己传粉。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一种植物的传份方式,再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 花粉的传播形式是很多种的。并了解花的共同作用,植物繁衍的一种手段。

35、二、拓展:为黄瓜进行辅助人工授粉,实践人工授粉的方法1.过渡,在自然状态下,有些植物可能出现传粉不足的问题,这时人们常常会对植物进 行人工辅助授粉,比如黄瓜、丝瓜。2.师:如何给黄瓜的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呢?是的,将雄花的花粉用毛笔粘在雌花的雌蕊上。如果只开了雄花,雌花还没开放时,我 们就需要留下雄花,用塑料袋封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保存,待到雌花开放时进行人工辅助授 粉。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给花传粉这个过程中,体会植物开花结 果的中间历程。【板书设计】3.植物开花了花的结构雌蕊 雄蕊花瓣 萼片【课后反思】实验记录单:-16(请在下表粘贴花的各部分)4.植物结果了植物的一生一单元

36、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 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植物结 果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较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课,在这 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课堂上做交流。通过交流与比较西红 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认 识果实的构造,懂得辨别果实,辨认植物的可食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 学生了解到人们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认识植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学情分析】本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多姿多彩的植物这

37、样一课对植 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栽小葱这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后,对探究植 物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热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让学生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课植物结果了更是带领学会认识了植 物完整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这一课会很有成就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3.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4.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探究:7.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178.能利用果

38、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知道植物可使用部分是哪个器官。【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同学们都把自己种植的果子和种植记录带到了班级来,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也 利用课间的时间参观了,通过参观别人的成果,相信很多同学有了不一样的收获。现在老师 宣布三年一班”我们的丰收节”活动开始。

39、二、种植成果汇报2.师:“我们的丰收节”第一环节为:成果汇报我最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它们的 种植记录。生L(以展板汇报)我们小组种植的是黄瓜/西红柿,在种植的第几天种子发芽了.第几天开花了.结果了.师:其他同学呢?你们的种植记录和他们小组的一样吗?生2:(以PPT汇报).生3:(以种植手册汇报)生4:没有种植成功的汇报3.师在黑板上列出表格,在学生汇报时师适当板书板画-18三、寻找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1.师:同学们都汇报得很不错,接下来到了“我们的丰收节”活动第二个环节:寻找植 物生长的共同足迹。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对比一下番茄和黄瓜的种植过程中有什么相同 点。生汇报相同点,师适当帮忙

40、概括。2.师: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两个视频回顾一下番茄和黄瓜的种植过程。生观看视频。3.师:通过观看视频你们能准确的总结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了吗?生汇报。4.师总结:对比西红柿和黄瓜的植株,我们发现它们身上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看来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都有生根、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四、总结收获1.师:经过今天“我们的丰收节”活动的开展,相信同学们不仅收获了自己亲自种植出 来的果实,也收获了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但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有丰收的果实,对 此,你们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生:植物生长过程并不是都是一帆风顺的。生:.2.师总结:是的,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成功

41、,也有失败的,但是失败并不刻皮,关键 在于失败后怎么做,如果我们能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失败也会变成另一收获。【板书设计】一.植物结果了之“我们的丰收节”黄瓜【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学生发言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19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二、成果展示1.谈话:同学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和记录,一定有不少丰硕的成果想要跟大家分享,下面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小组展示种植记录2.谈话:同学们的种植记录都非常的精彩呢!下

42、面我们选取了两组种植记录,请大家认 真再看一看,小组讨论一下,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汇报三、探究植物的果实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 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出示西红柿和黄瓜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小组实验汇报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 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 分组成的。4.提问:那么如果

43、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学生讨论发言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四、应用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 物的果实?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小组讨论分类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 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小组讨论发言五、拓展1.谈话:植物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还未人类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你们知道人们都利用植物做了些什么吗?-20学生发言2.小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类

44、离不开植物,希望同学们回去能继续观察,发现植物身上更多的奥秘。【板书设计】4.植物结果了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教材分析】本课围绕植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分两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整体了解不同形态的植物适合生存的环境,包括两个连贯的活动。活动一,教材用图片呈现五种不同形态的植物,组织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识它们各自的形态特征。活动二,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四种典型的环境,调用学生的前概念,分析活动一呈现的植 物适合生活在这里的哪种环境中,将植物的形态与植物适合生存的环境建立联系,从而引出 本课的核心内容: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部分,具体认识两种植物(大叶黄杨和杨树)适应环

45、境的形态特征,包括两个递进 的活动。活动一,观察活动,包括即刻观察和延后观察。在即刻观察中,要求学生比较两种 树叶的表面光滑程度和厚度,发现大叶黄杨树叶厚且具有蜡质覆盖物,而杨树树叶薄且没有 蜡质覆盖物。在延后观察中,要求学生观察这两种植物在秋、冬季的落叶情况,发现大叶黄 杨能安然度过严冬,而杨树则落叶过冬。活动二,启发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考虑,即:长有厚且具有蜡质覆盖物叶子的大叶黄杨能保持绿色,而长有薄且没有蜡质覆盖物叶子 的杨树则在秋、冬季出现树叶变黄、脱落的现象,从而发现大叶黄杨与杨树适应寒冷环境的 秘密。教材还进一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常青树是否落叶的研究方案,鼓励学生获得植物适应

46、寒冷环境的更多知识。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 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形态特征,知道了土壤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后,以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对各种环境中典型植物的形态、特征的思考中,逐步引导学生将植物 的形态特征与环境特点建立联系和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植物有适应不同环境的本领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在观察和交流中,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的不同形态适-21应不同的环境。2.知道一些植物离开特定的环境会无法生存或无法很好地生长。3.知道植物适应环境会形成一些形态变化或生长习性变化。科学

47、探究:1.通过比较、观察活动,发现大叶黄杨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本领。2.能够设计一个常青树是否落叶的研究方案。科学态度:1.能在本课的学习中,激发好奇心,主动观察身边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及习性。2.从生活中找实例,概括不同植物形成的适应环境的本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关注身边的环境中的植物,爱护环境中的植物,保护植物。【教学重点】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存在关联性。【教学难点】将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思考。【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水瓶树、仙人柱、椰树、芭蕉树、松树的图文资料,不同环境的视频资料及 图文资料、大叶黄杨叶、杨树叶、香樟树叶、桂花树叶、桑树叶、构树叶、观察记录

48、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了解一些植物的形态特征,感知形态是为更好适应环境。1.师:地球上的植物多姿多彩,是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依靠。同学们,你能介绍你熟悉 的一种植物,说说它长什么样?2.师:那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3.师:刚才的水瓶树、仙人柱、椰树、芭蕉树,松树。它们长什么样的?老师这里为大 家准备了这些植物的一些细节放大图,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4.学生交流:水瓶树、仙人柱、椰树、芭蕉树,松树的形态特征,茎长什么样子?叶长 什么样子?学生交流时,放大矢量图,帮助学生观察细节。-22设计意图:通过身边植物的介绍,让学生能在回忆中关注植物的外显的根、茎、叶、花、种子等形态特征,

49、并能在图片观察时,能重点关注到植物的茎、叶的形态特征,并进行 信息解读,关注到植物的形态特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二、了解不同环境特点,发现植物形态是为了适应环境。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刚才的几种植物,就生 活在这几种环境中:沙漠、高山、热带草原、热带沿海。2.师:这些环境都是什么样的?(学生交流,不了解的组织学生阅读书P13页的内容)3.师:水瓶树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注意及时追问:水瓶树是怎样适应去适应这样旱季雨季极其分明的环境的?它的茎又粗又壮,对水瓶树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帮助?水瓶树的叶特别少,对它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帮助

50、?水瓶树在我们这边能生存吗?水瓶树还能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4.师:仙人柱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注意及时追问:仙人柱的叶都退化成了刺,对仙人柱生活在沙漠中有什么帮助?仙人柱的茎表面有厚厚的蜡质膜,对仙人柱生活在沙漠有什么帮助?仙人柱在我们这边能生存吗?仙人柱还能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5.师:椰树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注意及时追问:椰树的叶像羽毛一样,对椰树生活在热带沿海这样经常有大风大雨的 环境中有什么帮助?椰树的茎坚韧牢固,对椰树生活在热带沿海有什么帮助?椰树在我们这边能生存吗?椰树还能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6.师:芭蕉树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