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93806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2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2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2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2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20222022 易凯资本易凯资本中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医疗与健康服务医疗与健康服务篇篇 2022.05 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1.目前中国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问题并存,且未来将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50 年必须持续面对的课题。未来,银发经济不仅是刚需,也是潜在的巨大市场,将从消费、医疗、科技、金融等多方面孕育新的机遇。2.2021 年是医疗服务市场政策频出的一年。国家带量采购持续扩围,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DRG/DIP 付费方式改革使医疗机构进入精细化预算和运营管理时代。口腔,眼科,医美

2、,互联网保险等行业纷纷受到新政带来的强监管。而普惠性养老,“互联网+中医”等领域收到政策利好。政策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从 2021 年中逐渐显现,并将持续一段时间。3.在后疫情时代,各类前沿技术在不同场景下与医疗服务结合,深度赋能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提升和数智化转型。从技术成熟度曲线角度而言,AI 影像领域已走过技术探索期的市场追捧,处于理性认知和商业爬升阶段,而数字疗法和脑科学技术尚处于技术探索加速期,收获大量市场关注和期望。4.政策对社会化办医的鼓励态度不变,确定性也慢慢增强,对医疗服务赛道无疑是个积极利好的信号;医疗服务板块也从年初的高估值逐渐回落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医疗服务领域仍具有长期

3、投资的价值。5.2022 年资本重点关注的赛道:严肃医疗及消费医疗的头部公司仍具备稀缺性 独立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具有稳健的发展趋势 养老、康复、精神心理产业存在中长期良好发展趋势 科技赋能下的医疗服务是市场关注重点,如数字疗法,脑科学等领域 医院信息化升级、医保多元支付改革等方向领先的信息化、保险科技类公司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一、一、20212021 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一一)多元因素驱动医疗服务市场和整体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多元因素驱动医疗服务市场和整体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1 1、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

4、程度持续加重 目前中国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问题并存,且未来将日趋严重。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一组是新生儿人数。据国务院发布数据显示,自 2016 年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已由 2016 年的 1,786 万下降到 2021 年的 1,062 万。即便政策层面上,国家放开了 2 孩、3 孩政策,2021 年 15-49 岁育龄妇女相较上一年减少约 500 万人。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等多方面影响,生育水平将持续下降。一组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自 2000 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2021 年末,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20,

5、056 万人,占到总人口的 14.2%。随着“60 后”群体步入退休年龄以及“80 后”,“90 后”的一孩政策影响,社会养老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在持续增长的老龄化人口社会中养老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 2、老龄化促进我国康养产业加速发展,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老龄化促进我国康养产业加速发展,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2021 年 3 月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互协调,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

6、伸,同时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以由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构成。2020 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 8.76 万亿,同比增长 27%。2012 年至 2020 年,全国养老机构数量由 4.8 万个增长至 31.9 万个,床位由 417 万张增长至 824 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占到养老机构总数的 54.5%,床位数占到总数的 55.8%。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连年上升,但相对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我国养老市场目前存在两极分化,一方面高端养老地产项目无法解决大部分人养老的需求,另一方面当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前大部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层次不

7、齐,缺乏有效监管。在面对养老需求的消费升级及需求多样化,专业化等,市面上养老机构仍待发展。3 3、疫情和消费趋势的改变疫情和消费趋势的改变推动供给端改变推动供给端改变,社会办医仍是主力框架的必要补充社会办医仍是主力框架的必要补充 疫情后,公立医疗体系在“补短”,民营医疗在发展,数量和床位“双占比”持续提升。新冠疫情后,公立医疗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包括新建公立三级医院及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社会办医仍是主力框架的必要补充,鼓励发展专科特色医疗、高品质门诊型服务、新健康消费性医疗。截至 2021 年 11 月底,全国医院共 3.6 万个,其中公立医院 1.2

8、 万个,民营医院 2.5 万个。与去年同期比较,公立医院减少 38 个,民营医院增加 1,377 个。与此同时,民营医疗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在发展 2021 年 1-11 月民营医院诊疗人次高达 5.8 亿人次,同比增长 24.8%。同时,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由 2015 年的 107.53 万张增长至 2020 年的 204.6万张,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13.73%,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同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 3.45%;民营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占全部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比例已超过 28%。在公立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减少、同时床位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民营医疗机构将在医疗服务的供给端发挥越

9、来越重要的作用。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4 4、“政策“政策+市场市场”双轮驱动消费型医疗服务高速增长,双轮驱动消费型医疗服务高速增长,“医美医美”赛道赛道外外,口腔、眼科、精口腔、眼科、精神心理等成为行业持续热点神心理等成为行业持续热点 近些年受益于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人口消费能力以及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等原因,消费者中出现年轻化趋势。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中国消费性医疗服务总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2,191 亿元扩大至 2020 年 8,83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6%。2021-2025 年,预计将以 22.9%的年复合增长率

10、加送增长,到 2025 年预计达到23,930 亿元。从历史 5 年不同专科医院增速来看,医美服务引领了整体专科医疗服务的增长,2015-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年均增速高达 22.5%,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卫健委发布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0-2019 年,整形外科医院的诊疗数由 31.18 万人次增加至101.54 万人次,美容医院诊疗数由 53.15 万人次增加至 837.71 万人次。非手术类轻医美社会接受度不断提高、消费人群持续拓宽。眼科、口腔、精神心理均为近年成长速度较快的专科领域。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眼科市场总体规模达 1700

11、亿元,其中眼科医疗市场 1240 亿,占比73%。其中,相较公立医院眼科,民营眼科医院的针对性强,且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好的就医环境,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民营眼科医院就诊。2015-2019 年,民营眼科市场从189.3 亿元增长至 401.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0.7%。2020 年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为1199 亿元,其中民营口腔医疗市场为 831 亿元,占比近 70%。口腔医疗机构由 2015 年的64,100 家增值 2020 年的 87,700 家,预计 2025 年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将达到 144,500 家。相较眼科、齿科的蓬勃迅猛,精

12、神心理市场发展较早但潜力巨大。十四五期间,卫健委提出加大精神卫生建设,尤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老年人的精神疾病防控方面,颁布印发了工作方案。早期的心理诊疗主要以公立医院的精神科室及专科医院为主,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心理健康+数字医疗”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5 5、医院信息化建设走向精细化,智慧医院建设保持高速增长医院信息化建设走向精细化,智慧医院建设保持高速增长 自 2009 年起,国家提出深化改革医疗信息化至今已过去十几年,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基本做到三级医院全覆盖,二级及以下医院覆盖 80%,渗透率增长较快。数据驱动下的医疗信息化建设,随着应用不断扩张和对管理的要求,相较于传

13、统的系统建设、电子阅片、挂号预约等服务外,如何应对医院对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服务的需求,才是各大企业能否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信息化建设逐渐向临床管理系统 CIS 转移,例如医疗影像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医嘱处理系统等。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对 1017 家医院的调研结果分心显示,其中 921 家医院全部应用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占比高达 90.56%。其中有 30.48%的医院使用了财务管理系统,27.93%的医院使用计划建设可是绩效考核系统。对于三级医院及大部分二级医院来说,精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需求不断上涨。预计 2025 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300 亿元。6 6、科技赋能

14、,数字医疗领域迎来发展科技赋能,数字医疗领域迎来发展 在新一代数字互联网技术迭代的进步和老龄化导致慢病高发的大环境下,数字医疗科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技蓬勃发展。2021 年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 2035 年健康中国与数字时代。数字疗法 DTx 是一种创新的临床医疗干预手段。根据国际数字疗法联盟给出的定义,DTx 是向患者交付由高质量软件程序驱动的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治疗性干预,以治疗、管理或预防医学问题或疾病,可被独立使用,或是与药物、设备或其他疗法联用,从而优化患者护理及健康成果。DTx 概念于 2013 年左右兴起,随着人们接受数字医疗概念及各国的政策方面放开,如今迎来行

15、业发展的风口期。2019 年 FDA 出台相关政策用于批准 DTx,同年德国将 DTx 纳入医保。2020 年 12 月日本首次将 DTx 纳入日本公共医保。2021 年 FDA 首批用于治疗儿童斜弱视的 DTx Luminopia,今年年初日本用于治疗戒烟的 DTx CureApp 也拿下了FDA 认证和 NMPA 三类医疗器械证。数字疗法行业发展经过早期培育期,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新时期。2016 年 Elon Musk 宣布成立 Neuralink 公司。2019 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通过在志愿者大脑运动脑区植入电极,完成了解码脑电波、在大脑中直接合成语音等工作。同年,法国通过硬膜外皮质

16、脑电与无限传输操控外骨骼来帮助瘫痪病人实现缓慢行等动作。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材料学等交叉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脑机接口从最早的科学幻想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所谓脑机接口,是指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的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侵入式脑机接口常用来改善慢性意识障碍,不过侵入式在技术应用风险、材料壁垒与成本方面要求较高,目前占主导的仍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在欧美开始发展,像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Corindus 血管介入机器人、美敦力腔镜机器人、CMR 等,国内聚焦这一领域的赛道玩家有微创、精锋、术锐

17、、睿心、长木谷等。我国手术机器人主要围绕着腔镜手术机器人、骨外科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主要方向。国产手术机器人在 2025 年后将成为主流市场,在医疗装备产品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大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原创手术机器人,提供更安全、创伤更小操作更灵活的手术机器人,能够让更多百姓收益由科技带来的医疗品质提升,在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丰厚的社会效益。7 7、支付端结构仍在优化,医保继续深化改革,支付端结构仍在优化,医保继续深化改革,商保商保发展相较之前速度放缓发展相较之前速度放缓 医保改革与控

18、费并行,通过开源节流与精细化管理提高基金运行整体效率。2021 年财政拨款卫生健康支出 18,445.65 万元,占整体拨款指出的 96%。截止到 2021 年底,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 2.8 万亿元,总支出 2.4 万亿元,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3.6 亿人,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同时,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1,390.19 万人次,基金支出637.84 亿元。自 2018 年国家医保局成立起,就肩负着“医保、药品、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医保改革在现有总额预付制度下探索更加精细化的复合、多元支付方式,主要包括按疾病诊断相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关分组(DRG)付费、区

19、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2021 年医保局加大力度追查骗保等行为,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 70.8 万家次,追回医保资金 230 余亿元。从 2018 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保专项行动开始,截至 2021 年年底共追回医保资金 574.8 亿元。2021 年健康险增速减缓,2022 能够破万亿仍需解决现有痛点。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健康险市场速度放缓,全年保费收入 8,447 亿元,同比增长 3.35%。虽然增速远低于过去同期 3 年的平均值,但相较于的整体保险业,仍是发展的势头。作为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重要补充,商业健康险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

20、如细分险种不平衡,对过度医疗、赔付欺诈等管控能力弱,定价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保险公司通过与医保、医院、医药等加强数据连接,从“保疾病”到“保健康”,从被动赔付到主动事前管理,走“保险+管理是医疗”的专业化道路才能够真正满足客户需求,成为除社保外的有力补充。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二二)疫情对行业的全面影响有所减少,并转变为局部限制疫情对行业的全面影响有所减少,并转变为局部限制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层级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活动减少,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出现负增长。2021 年以来,我国医院诊疗流量整体已呈现出恢复性趋势,2021 年 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

21、构总诊疗人次达到 60.5 亿人次,同比增长 22.4%,虽然暂未达到 2019年同期水平,但医疗服务行业作为刚性需求行业,整体基本盘没有变,民营医疗服务流量未来有望逐步恢复。从医疗服务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来看,2020 上半年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收入影响较大,除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收入因为新冠检测而有所上升外,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的收入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但随着 2021 年对疫情的控制,2020 年下半年积压的医疗服务需求大量释放,使得 2021 全年收入同比仍有小幅上涨,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收入大幅上升。随着全国疫情常态化防控政策的实施,上市医疗服务机构的业绩已呈现快速恢复态势,尤其是眼科、齿科

22、、医美等消费医疗机构,2021 年中报收入同比快速提升。但 2021 年下半年,仍有部分地区接连爆发较大疫情,如南京、东北、西安、上海、苏州等地,甚至出现部分城市封城政策。部分地区的疫情防控升级对当地的医疗服务运营带来了压力,我们预计,2022 年各地区防疫力度的强弱不同仍会存在,医疗服务在不同区域的恢复速度将会有所差异。关于疫情的结束时间,世卫组织工作人员曾表示“新冠疫情有望在 2022 年结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在 2021 年底发声表示,“这将是疫情应对的最后一个寒冬”。这虽然不代表新冠病毒必然在 2022 年走向尾声,但是我们相信,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2022

23、年在防控措施不放松、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虽受各地防控政策尺度影响在区域间存在波动,但医疗服务行业整体将在稳定的政策环境下逐步回温。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三三)政策频出以及监管环境的变化对行业产生显著影响政策频出以及监管环境的变化对行业产生显著影响 1 1、医保监管和支付改革持续推进,医疗机构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医保监管和支付改革持续推进,医疗机构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2021 年,在全国范围内,医保部门共检查医药机构 70.8 万家次,处理 41.4 万家次,追回资金超 230 亿元,曝光案件 7 万起。2021 年 12 月国家医保局、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查处骗取医保基金案

24、件行刑衔接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切实加强查处骗取医保基金案件行刑衔接工作,并明确查处骗取医保基金案件移送范围。随着国家和省医保信息系统部署上线,2022 年将进一步加大欺诈骗保打击力度,扩大智能监控系统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医疗服务机构将更加重视医保基金的合法合规使用,加强事前、事中监管。否则,欺诈骗保或将面临亿元级巨额罚款。同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在加快推进,2021 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从 2022 到 2024 年,全面完成 DRG/DIP 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医保基金监管趋严,还是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都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运

25、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服务机构将从原来粗放式运营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2 2、药耗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试点药耗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试点 截止 2021 年底,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开展 6 批、共采购 234 种药品,涉及市场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采购金额的 30%。到 2022 年底,预计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合计数在每个省份均达到 350 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品种数达到 5 个以上,集采日趋制度化、常态化。另外,截至 2021 年底,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已累计节约费用 2600 亿元以上,这为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了有利时机,根据深

26、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有序推进试点,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结合多元支付改革,医疗服务机构在精细化运营、收入结构、产品服务等多方面将迎来变革。3 3、医美行业迎来最强监管,规范化、合规化将推动长期良性发展医美行业迎来最强监管,规范化、合规化将推动长期良性发展 据统计,中国有近 2000 万的医美消费群体,医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千亿级,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 年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超过 7200 件,5 年间投诉量增长 14 倍,随着医美行业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违法违规乱象也层出

27、不穷。在整治医美乱象方面,国家已开始有所行动。2011 年起,原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就开始进行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几次行动均取得一定成效。此后,针对医美乱象的专项整治纳入国家监督抽查以及八部委联合监管,并提出强化行业自律。2021 年,行业迎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来最强监管,6 月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于 2021 年 6 月-12 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近年监管整顿持续推进,因此本次八部门联合整治非法医美工作,可视为近年来监管趋严情况下的滚动加强整治活动,可能导致中小型机构需求下滑,但大型正规医美机构已逐渐

28、对“合法、合规、持证”等形成了成熟的认知和准备,具备避免行业整顿可能带来的短期冲击的能力。而就行业本身而言,监管打击查处以非专业非正规的机构和个人,短期来看行业会进行规范化整治,但长期来看,合规化的机构依然能够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4 4、新规出台,互联网保险准入门槛大幅提升新规出台,互联网保险准入门槛大幅提升 10 月,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互联网保险“新规”的出台,引发热议,一时间各种消息满天飞。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发展较快,已成为保险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部分保险机构违规经营、不当创新,互联网渠道投诉激增、竞争无序,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29、引发社会各界关注。2020 年底颁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于 2021 年 2 月 1 日修订实施。而通知作为配套规范性文件,着力规范互联网人身保险领域的风险和乱象,统一创新渠道经营和服务标准,旨在支持有实力、有能力、重合规、重服务的保险公司,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新规”涉及的不仅是某个险种,某家保险公司,而是整个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所有保险。新规对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名字、险种、销售互联网保险的公司、中介机构和保险公司的服务标准都做了细致化和规范化的要求。随着粗放式经营的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退,叠加近年接连出台的重磅整治加强的互联网保险监管政策,行业

30、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监管机构对险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业务规范性要求进一步提高,短期内会限制部分险企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促使其提升财务、公司治理和综合风险管理水平;长期看,这将优化互联网人身险的经营环境,促进险企积极且稳健地创新产品。5 5、普惠性养老政策引流,促进构建多元化、多场景养老产业普惠性养老政策引流,促进构建多元化、多场景养老产业 我国目前 65 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占比已经上升至 14.2%,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明确了两批共 49 个试点城市,在制度框架、政策标准、运行机制、管理

31、办法等方面做出探索。上海作为最早开始推行长护险的城市,已经孕育了如福寿康、颐家养老等院外护理机构。2021 年新增的北京、天津、陕西、内蒙古等 14 个省区市试点也必将成为各大护理机构持续关注的热点。长护险、惠民保等政策福利为养老、护理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土壤,同时也为企业和机构引流增量。从盈利侧看,养老护理机构的长期发展,还联动商保支付以及自费群体。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6 月,医管局在实施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的通知中提出推动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的要求。随后,关于开展 2021 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社区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服

32、务等综合场景的养老服务。可见,人口老龄化对各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压力越来越大,院外护理以及多场景养老必将是未来国家持续关注的重点方向。中国一直倡导的“9073”的养老模式也强调了居家养老护理的重要性。多元化、多场景养老必将需要链接场景的纽带,智慧化的护理和养老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6 6、政策性利好推动中西医结合以及“互联网政策性利好推动中西医结合以及“互联网+中医中医”发展发展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了建设发展中医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将中医的发展提升到了重要政策规划层面。固生堂在 2021 年底成功登上港股也让一级市场的中医药项目资本退出路径更加清晰。在 6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

33、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进一步鼓励提供互联网中医药诊疗服务,为互联网+中医的业务模式提供了政治土壤。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也会逐步与中医相结合,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从支付侧看,2021 年 12 月 31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通过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明确中医药医保支付的政策和范围等措施。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实施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这些都从支付侧给予中医药支持。政策发布后,1 月 4 日新年首个交易日中医药板块迎来全面上涨。在政策

34、的加持下,资本将持续关注中医药行业优秀的服务企业。(四四)前沿技术对行业的影响越发积极前沿技术对行业的影响越发积极 在后疫情时代,各类前沿技术在不同场景下与医疗服务结合,深度赋能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提升和数智化转型,给患者带来更智慧的诊断,给医院带来更智慧的管理,给药企和商保带来提质增效和产品创新,给这个行业带来更高效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跨领域技术融合。从技术成熟度曲线角度而言,AI 影像领域已走过技术探索期的市场追捧,处于理性认知和商业爬升阶段,而数字疗法和脑科学技术尚处于技术探索加速期,收获大量市场关注和期望。1 1、人工智能全面赋能进入加速期人工智能全面赋能进入加速期 1)1)从从赋能赋能效率

35、提升效率提升,到赋能能力提升到赋能能力提升 2020 年 1 月科亚 CT-FFR 第一张医疗器械三类证拉开了国内 AI 影像获证序幕,截至2021 年底已有近 20 张 AI 影像医疗器械三类证获批,覆盖不同的人体部位和应用场景。人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工智能在影像领域应用已从着眼于对于影像科效率的提升,向辅助临床科室和影像科能力的提升跨越。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将致力于解决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医疗能力的不平衡,通过 AI+医疗的工具,实现优质医疗能力的下沉赋能。2)2)从单病种、单功能场景应用,到提供多病种平台、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从单病种、单功能场景应用,到提供多病种平

36、台、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单一病种或单一部位的 AI 产品对临床的能力提升存在局限性,并且直接进院难度较大,更为优化的商业路径是为临床提供全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代表性的公司如安德医智,不仅打造覆盖全身多部位多病种影像 AI 辅助诊断平台,还围绕神经系统领域打造从辅助诊断到 CDSS,覆盖影像科到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和卒中中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此外在心血管领域的代表公司睿心医疗,也打造了从冠脉 CTA、CT-FFR、QFR 到手术机器人的全流程、全场景冠脉精准诊疗一体化平台,体系化解决现存冠脉诊断和介入治疗的诸多痛点。3)3)从获证竞争,到商业化落地竞争从获证竞争,到商业化落地竞争 随着 AI 影像三

37、类证审批通道打开,多家公司在肺结节、糖网、骨科、冠脉等领域陆续获证,我们认为,产品能力是各家公司商业化的地基,而建立在地基之上的商业化能力将成为 AI+医疗后半场竞争的分水岭。在中国本土市场,进院落地是各家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同时,自疫情后国内企业的 AI 影像医疗器械频繁获得 CE、FDA 等认证,技术出海也成为重要的商业化方向,其中代表性公司如汇医慧影,已实现 AI 影像业务的全球化布局和商业化收费落地。除了进院和出海外,消费健检场景的商业化也成为部分糖网等适应症 AI 应用商业化落地的重要路径。人工智能作为医疗赋能的前沿技术工具,商业化才拉开帷幕,前景广阔。4)4)企业陆续进入成熟退出阶

38、段企业陆续进入成熟退出阶段,将接受,将接受二级市场考验二级市场考验 去年一年中,科亚医疗、鹰瞳科技、推想医疗、数坤科技相继提交招股书,2021 年 11月 5 日鹰瞳科技(2251.HK)率先成为首家 AI 影像上市第一股,发行价 75.1 港元/股,截至 2022 年 2 月底市值已蒸发超过 50%,二级市场对于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力的担忧、长期亏损、商业化落地难等方面的质疑也是大多数 Pre-IPO 企业所面临的挑战。2021 年 8 月深睿医疗收购依图医疗,也是依图上市受阻、商业化瓶颈之下的无奈之举。如何打造真正解决临床问题的产品,实现成熟的商业化路径,是各家公司比 IPO 更优先需要考虑的

39、事情。2 2、智慧化,数字化医疗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智慧化,数字化医疗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1)1)医院赋能方面医院赋能方面,智慧医院建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由“智慧医疗”转向“智慧服务、智,智慧医院建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由“智慧医疗”转向“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慧管理”国家卫健委要求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第一阶段“智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慧医疗”的核心是通过电子病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电子病历评级带来三级及以上医院对CDSS 产品的迫切需求,森亿智能、惠每科技等公司脱颖而出,连续获得大额融资。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无疑是在实现电子病历医疗数据采集后下

40、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借助AI、大数据、5G、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等智能技术,赋能医院临床、科研、医护、药耗、设备、患者服务等多维度数字化智能管理,并且能够快速标准化响应不同医院需求的公司,能够脱颖而出。如提供医疗智慧护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德品医疗、打造物联网智慧医疗平台的诺博医疗、实现医疗设备智慧管理的柯渡医学等。而二级市场会更理性地评估医疗大数据和智慧医院公司的财务指标,2021 年初港股上市的医渡科技(2158.HK)虽然已实现规模化收入,但短期仍难逆转大额亏损现状,市值已从上市首日 588 亿港元缩水超过2/3,实现规模化盈利和持续性客户增长仍是关键。2)2)患者赋能方面,数字患者赋能方面,数

41、字疗法疗法赛道赛道方兴未艾方兴未艾,后续关注临床有效性和商业化进程,后续关注临床有效性和商业化进程 在互联网医疗日趋成熟和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全球数字疗法领域走上融资快车道,Pear Therapeutics 和 Akili 两大美国数字疗法独角兽先后通过 SPAC 登录纳斯达克市场。海外的投资热潮传导至国内,2021 年可谓是国内数字疗法的元年,各家主要产品集中在精神类、神经系统、眼科、慢病康复、肿瘤等领域,其中在肿瘤和慢病康复领域的数字疗法产品更多是结合全病程数字化管理,提升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做好及时的随访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代表公司如海心智惠、云开亚美。而在缺乏药物和手

42、术等传统治疗手段的领域,如认知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等,数字疗法能发挥更大效用,如专注数字化认知障碍治疗的六六脑,专注于儿童心理数字疗法的无疆脑智,专注于成瘾治疗和认知障碍的望里科技等。但目前各家数字疗法的产品差异性仍不够显著,而数字疗法在循证医学疗效方面的论证也是学界始终探讨的问题,数字疗法创业公司在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在于其有效性和临床价值能否受到临床端更普遍的认可,并且成功推动患者端或 B端付费的商业化进程。3)3)药企赋能方面药企赋能方面,医改倒逼药企对临床科研和市场销售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医改倒逼药企对临床科研和市场销售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推进,创新药物的研发对临床前研究

43、和临床试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医药临床 SaaS 类公司通过数字化软件为药企研发管理提质增效,如果在此基础上能为药企实现临床研发所有参与方的协同作业闭环,将为药企提供更大价值。其中代表性公司如太美医疗,其打造的连接医院、药企、服务商、监管机构、患者等多方行业参与者的协作平台,已与约 1000 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及 CRO 企业和超过 360 家医院/临床研究机构开展业务和服务。太美医疗已于 2021 年 12 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并以第一套“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0 亿元”标准申报上市,市场拭目以医药 SaaS 第一股的二级市场表现。除了研发,医改对药企更为直接的影响在于集采对药企传统销售模

44、式的颠覆,倒逼药企对销售模式优化改革。不仅能提供销售环节有效节流,更能为药企更精准营销开源的公司,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代表公司如诺信创联,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为药企建立更加合规、高效、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精准的数字化营销体系。4)4)医保赋能方面医保赋能方面,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化网络建设带来医保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治理的机,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化网络建设带来医保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治理的机遇遇 2021 年底国家和各省级医保平台建设将基本完成,医保将进入全面数字化管理时代,医保数据的深度开发以及与商保数据共享方面也将逐步落地。在老龄少子的时代背景下,医保基金募集和支付的可持续性是国家以

45、及整个医疗行业关注的重点,故医保数字化管理和智能控费是核心。掌握国家和省级医保平台资源则可以自上而下将智能化医保服务赋能延伸至医保两定机构,其中代表性公司如为国家医保局和 2/3 以上省医保局提供医保平台化建设的卫宁科技。5)5)商保赋能方面商保赋能方面,从数字化核保理赔到智能化全栈式解决方案,从数字化核保理赔到智能化全栈式解决方案 2021 年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和水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表现不佳,对保险科技类公司的从业务发展到资本路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考验。圆心、思派、镁信等 PBM 类保险科技公司均在 2021 年完成大额融资,以创新支付推动药品福利管理。其中,圆心和思派已在港股披露招股书,后

46、续上市进展值得关注。而从业态发展方面,国内保险科技公司已从早期为保司做理赔单据数字化录入核保核赔的 TPA,发展为保司提供从销售获客、产品设计、核赔、理赔、系统管理等全栈式服务。其中代表公司如南燕科技,公司除了实现全栈式服务外,还更向前一步,通过保险产品目录设计向医疗机构进行服务集采,实现 HMO 的控费闭环模式,把握保险产品所有核心利益环节,从 TPA 模式下的低毛利转化为 MGA 模式下的高毛利。3 3、脑科学即将成为新爆点脑科学即将成为新爆点 脑科学和神经医学是今年医疗行业的绝对热点之一,全球老龄化如灰犀牛般的巨大趋势,引发行业对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探索的持续加码;而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

47、司Neuralink 完成 2.5 亿美元融资、Facebook 宣布改名为 Meta,引发全民关于“元宇宙”脑机接口的无限遐想,更是让脑机接口领域火热到出圈。20 世纪 60 年代初脑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诞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学界已经把脑和神经系统的系统研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试图在回答不同脑区神经元活动如何协同以实现脑的复杂功能。大脑工作机制的理解需要实现三个层面的“脑图谱”构建:微观层面的“细胞类型图谱”,即鉴定各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在脑中各个区域的分布,以及每种细胞型的分子表达模式;中观层面的“连接图谱”,是表示脑中所有神经元相互之间连接关系的图谱,该层面的

48、图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人类对于脑中神经网络的理解,其工程量堪比上世纪人类基因组绘制工程,世界上只有少数实验室2022 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在尝试绘制脊椎动物的连接组;应用层面的“活动图谱”,是表示脑中与特定状态相联系的所有神经元的放电模式的图谱。只有当“连接图谱”的信息与“细胞类型图谱”和“活动图谱”的信息相结合,人类才能够充分理解脑功能的神经环路基础。目前细胞类型图谱或将率先完成,而脑科学在连接和功能层面的认知则需要医学、生物学、工程学、材料学等交叉学科的引入。目前脑科学投资领域横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人工智能、材料芯片、数字疗法等多细分领域,我们认为脑科学泛服务和数字领

49、域值得重点。脑机接口(BCI):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路径,其中,非侵入式领域更快能看见商业化可能,侵入式领域在医学、算法、芯片、材料等维度拥有全域优势的创业公司有机会拔得头筹。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路径的根本区别在于非侵入式通过脑电图、核查等手段直接从大脑外部采集信号,而侵入式(包括半侵入式)则需要通过手术植入电极或芯片采集信号。无疑侵入越深、在信号采集和交互方面优势越强,但临床风险越高。目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相对更快能看到商业化可能,并且可以广泛运营到医疗以外的如教育、娱乐、社交等场景,此领域代表性公司如首家入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华人团队创建的强脑科技(BrainCo)。而侵入式脑机接口

50、则是脑科学前沿领域角逐的绝对高地。其中,国内对标Neuralink 在深脑技术领域探索的代表公司,有在柔性材料领域独具特色的中科大系创业公司脑虎科技,以及在芯片设计上优势显著的清华系创业公司宁矩科技;也有公司从脑科学底层研究结合临床医学作为切入点,如优脑银河,已率先完成个体精准脑功能图谱 200多个功能区和疾病信号通路识别,能更快实现针对功能性、退行性、精神类等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进行临床精准诊断和治疗,弥补全球技术空白,为大量的 CNS 疾病人群带去新的福音。(五五)产业链重构及新涌入的玩家产业链重构及新涌入的玩家 1 1、在政策驱动下,拥有央企背书的大型医疗集团构成我国医疗服务重要部分在政策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