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2776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建设工程(LHHM-LJ1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LHHM-LJ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一、项目位置及工程简介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建设工程LHHM-LJ1标,起止桩号为K91+808-K97686,起于通州、海门交界处路线向东先与S221交叉后平行、与包临公路交叉、终点与LHHM-LJ2标交界,路线全长约5.878KM,其中新建路段约3.42km,老路拓宽段约2.46KM。本项目主线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按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设计车速100KM/h。二、沉降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路堤,最突出的问题

2、是稳定和沉降。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施工期间必须进行动态观测。临海高等级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路面平整性要求高,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我标段无大桥和软土地基,故按照相关标准以及规范我标段的沉降观测只做一般观测即老路拓宽路段观测。(具体见后附观测断面布置) 三、沉降观测工作的依据1、沉降观测工作的依据11规范(按照现行国标、行业标准顺序排列)序号编号名称1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2GB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3JGJ8-2007建

3、筑物变形测量规范4YS5229-96岩土工程观测规范5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6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JTJ 064-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四、沉降观测安排 根据我标段的实际情况,根据施工图要求,仅进行地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常规观测,计算观测24个断面,34个点。 我标段负责路基填土和预压期限的沉降观测,时间期限为从路基施工至路面施工交接时刻。五、沉降观测项目和频率 我标段主要进行系统观测即仅进行地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常规观测。 (1)地表沉降观测:观测路基填土后的地表以下土体沉降量,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和埋设沉降板的方式进行观测。 (2)地表水平位移及隆

4、起:观测路基填土后的路堤侧向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采用全站仪和埋设边桩的方式进行观测。 观测频率应与沉降、稳定的变形速率相适应,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填筑结束后为36天一次,沉降稳定后每1530天一次。填筑期稳定观测控制标准为沉降小于 10mm/d或侧向位移量小于5mm/d。 六、沉降观测的方法 1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1)观测断面1为一般的观测断面,适应于路堤填土高度在1m以下、软土层厚度较薄、路段中无结构物的情况,主要在路堤中心布置一个沉降标,路中沉降标图1 观测断面1(2)观测断面2为一般的观测断面,适应于路堤填土高度在3m以下、软土层厚度

5、较薄、路段中无结构物的情况,主要在路堤中心和两侧布置三个沉降标,路中沉降标路肩沉降标路肩沉降标图2 观测断面2 (3)观测断面3为当填土高度较高时,需观测路堤边坡外地表的水平位移和隆起情况,除了在路堤中布置沉降标之外,还需在路堤边坡外布置边桩,如图3所示。对于每个边桩点,一般在坡脚以外110m范围内设置 34 个位移边桩。路中沉降标路肩沉降标路肩沉降标边桩边桩图3 观测断面31.2观测断面布置观测断面及内容表序号观测断面桩号观测方案路段观测说明1K95+300断面3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3个、边桩2点2K95+4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3K95+5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4K95+

6、6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5K95+7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6K95+800断面3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3个、边桩2点7K95+9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8K96+0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9K96+1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0K96+2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1K96+300断面3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3个、边桩2点12K96+4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3K96+5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4K96+6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5K96+7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6K96+800断面3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3个、边

7、桩2点17K96+9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8K97+0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19K97+1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20K97+2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21K97+300断面3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3个、边桩2点22K97+4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23K97+5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24K97+600断面1老路拼宽路段沉降标1个2表面沉降观测方法 地层表面沉降是加固效果最直接的反映。表面沉降观测是软基沉降分析、评价地基固结情况和加固效果的基础,其变化规律是控制填土施工进度和安排后续施工的重要指标,也是验证理论研究结果正确与否的直接检验标准。

8、 2.1沉降板埋设方法(1)在观测点地面平铺20cm厚的黄沙,整平压实;(2)将沉降板平放在沙内,保证板面水平,并回填砂整平压实,沉降板底座采用600 mm600 mm10 mm的A3钢板,沉降管外套70 mm保护钢管,钢管用套丝接长;(3)将套管垂直套进沉降板竖杆上,随填土加高,测杆和套管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宜大于50cm;(4)用水准仪连续数日观测杆的高程,确定初始高程;(5)工过程中严格保护测杆标,以保证测杆标竖直。沉降观测板的每段接管的顶面应有相邻两期的观

9、测标高。观测时,第一段接管埋好后,随即连续几天测量管顶标高,作为第一期观测值。待填筑一层土后,在原管顶测量标高,作为第二期观测值。随即接上第二段接管,观测管顶标高。这样循环逐节升高,计算出每期观测的沉降量。 2.2沉降板的观测路堤填筑期、预压期、路面结构层施工期、运营期按二等水准要求测量。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观测仪器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时的标尺必须采用铟钢尺。观测精度应小于1mm。水准仪各部分转动应灵活,望远镜制动、微动螺旋作用应可靠,微调镜运用及目镜调节不能有明显的晃动现象。如果是新使用的仪器,使用前需进行全面性能检查和校正,如外观检查、圆水准器检校、十字丝检校、气泡式水准仪交叉误差检校、

10、i角的检校等。沉降观测参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二等技术要求精度进行。每次测量前,仪器i角均进行严格检查,在观测中,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同时视距不得超过50m,视线最低高度大于30cm。水准点与沉降点之间一般直接观测,最多可转一次,转点时必须用尺垫。每次观测的水准测量应闭合且观测路线基本相同。3.2路基填筑期的沉降观测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观测频率应与沉降、稳定的变形速率相适应,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填筑结束后为36天一次,沉降稳定后每1530天一次。填筑期稳定观测控制标准为沉降小于

11、10mm/d或侧向位移量小于5mm/d,观测过程中,应及时整理分析观测资料,避免误测,也可以及时补测。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坏沉降杆,一旦损坏,应及时修补,以保证观测数据连续、准确、可靠。 3.3沉降板的保护观测数据的连续性是靠沉降板的连续为基础的,因此要特别注意沉降管的保护工作。施工期间,任何机械设备不得碰撞沉降管。3.4成果整理及阶段报告内容(1)按总体要求对各测次资料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矫正误差,剔除人为异常;(2)整理表面沉降各测点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实测曲线。 3.5沉降控制标准(1)沉降观测各阶段的稳定标准为根据路堤填土速率满足地基土抗剪强度增长的要求,结合现场观测数据确定。(2)路

12、基填筑施工期间,一般路段沉降不大于10mm/d,桥头构造物沉降不大于5mm/d;水平位移不大于5mm/d;上预压土时,一般路段沉降可适当放大(沉降不大于15mm/d);具体以设计文件为准。4 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观测路段填土较高时,一般路段沿纵向每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桥头路段应设置 23 个观测断面;桥头纵向坡脚、填挖交界的填方端、沿河等特殊路段增设观测点。 4.1边桩埋设方法位移观测边桩,根据需要埋设在路堤两侧坡脚或坡脚以外 35m 处,并结合稳定分析,在预测可能的滑裂面与地面的切面位置布设测点,一般在坡脚以外110m范围内设置 24 个位移边桩。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埋在同一横轴线上

13、。边桩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长度不小于1.5m,断面采用正方形,其边长15cm,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测头。边桩应埋置稳固,其埋置深度以地表以下不小于1.2m为宜,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0cm。可采用开挖方法埋设,桩周围回填密实,桩周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 4.2边桩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测距精度5mm,测角精度2。当地势平坦、通视条件较好时,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视准线法,水网地区以采用单三角前方交会法观测。地表隆起采用高程观测法。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稳定的跟踪观测,观测频率应与沉降、稳定的变形速率相适应,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14、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期间观测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定,半月或每月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填筑期稳定观测控制标准为侧向位移量小于5mm/d,观测过程中,应及时整理分析观测资料,避免误测,也可以及时补测。第三方检测机构观测频率:在路基填筑施工阶段和预压阶段每个月观测一次;进入路面结构层施工阶段后,每结构层施工后观测一次;路面试运营期间每三个月一次。观测过程中,应及时整理分析观测资料,避免误测,也可以及时补测。4.3边桩的保护边桩的埋设位置应不受到周围的施工机械的影响,校核基点四周必须采用保护措施,并定期与工作基点桩校核。4.4成果整理及阶段报告内容(1)按总体要求对各测次资料

15、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矫正误差,剔除人为异常;(2)整理边桩各测点水平位移和高程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实测曲线。采用测斜仪进行观测。七、观测资料分析按照观测计划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和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周、每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观测数据要求结合施工过程,详细记录每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测数据,如路基堆载预压开始、路基填筑完成、路面施工完成等阶段的数据。对边桩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资料要当天进行整理分析,绘制边桩水平位移

16、、沉降量与路堤填高及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指导路堤填筑施工。 八、成果报告填筑施工过程中各项观测同步进行,及时整理观测数据,编制各种图表及绘制曲线图,反应施工及填筑过程指标的变化,及时反馈观测信息,以起到动态指导施工的目的,观测成果报告主要分即时报告、周简报、月简报、阶段性报告(路基填筑期、预压期、路面施工期等)及总报告。 附表一:观测水准点布设表水准点号设计高程相对位置对应观测断面HM09-15.588K95+240左侧距中桩约45米K95+300HM104.172K95+510右侧距中桩约35米K95+400 K95+500K95+600HM

17、10-14.205K95+770左侧距中桩约60米K95+700 K95+800HM114.171K95+940右侧距中桩约30米K95+900 K96+000HM124.693K96+180左侧距中桩约60米K96+100 K96+200K96+300HM12-14.253K96+470左侧距中桩约35米K96+400 K96+500HM134.411K96+680左侧距中桩约35米K96+600 K96+700HM13-13.675K96+880左侧距中桩约35米K96+800 K96+900HM143.765K97+070左侧距中桩约35米K97+000 K97+100HM14-13.559K97+269左侧距中桩约36米K97+200 K97+300HM155.009K97+420右侧距中桩约20米K97+400 K97+500HM14-23.594K97+570左侧距中桩约35米K97+600附表二:沉降观测小组成员名单组长: 徐广波成员: 石春健 薛志国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海高等级公路海门段建设工程项目LHHM-LJ1标项目经理部2011年12月0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