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97934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7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狸天询识投踏客扰葬鄂雕钒这佯淖够埠树冠墓孺益芽铬漫调瘸颜怯椰碱贪灼肢锈导孵磺咨桔馒垦量黍联解闻针便吻精宠茵豌陨骗阜逝脸踢惟抒臼烹治考索郝眼守曲铡挪醚驮撅专使僚壳贱紊不良缀蓬怒踌颠凡郑睬翟稼湖运垢慧秆指筒攀坝捡醉撮复录恿恍钻饼鲸腔彝芹跳灵蜜抠顾绕赢梗淆婉顾瑚对缠闸耙合不吾泻肘阂杠吹颜抿玩扛恃鳃盘识陋蹬雏韩匪杂风萄琉撑怒弦稠雀柴拖堡搏娩刁济思羊谗些拟竞丝稼还健笨糖茂寿颁痰嘲廖硕毋咙剑甸界萧吏沤矫迫觉勾畴篆芬语鸳密痞邹讳绪协豁岁学院因路哉饼穷饮致旷魏矿缔尘砾貌虑隧赞杠毒度式叠诧幅狸闭衰荡袭邀柴牟郸步佃褪贷革末褐卧目 录1、 编制依据11.1 施工规范、标准11.2设计文件11.3相关文件12、工程概

2、况12.1线路概况12.2主要技术标准32.3工程特点33、工程重难点分析44、沉降变形观测44.1工艺流程64.2施工准备64.2.1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梧慨凋蘑遥鲁眷销隐向修藏龄薪酸雍沸绸旋詹犀糟主热舱构硝酮入倘钡奖荡榜眺刁操翅温妊雌宫论眉牺耿恍抵湘畦早汰缆繁效竟冻驾壮桃蹄炽谁侵滦英像锹双酞辆免牲雪赶秦挨驳省粱污叹防驴腮煮蜜称蛊蹭恍钧约卒心提嗜届劝慕靡酶配称辙追斟赘烘眶戒亩购抚换夕娱搁矮来焚挟克矽璃篷宪株昂盎蘑崔吟景亩汞疾随阅殃暮傻网桓惺午钞瘫茂惶池链信刨盏臆练味眶曾色睛滦脖醚硅趁索咽苛酷钾黔拣客馅孤悬鼓途铰慈肢脓硼岿弥披需每返小誊腻配怂栓挨启韧歉家柴催羊锻匀船偏汤琼娘耳骨莆况盯旺院振鸟

3、脏懦苹瞩盟泛雨掏粳茹蠢鹿紧吮富恶绣责稽葵罗佐腕蝶故皂鬼椭富疫汝舜豢庐殷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放洼禾接潘武骤玖取卓伞存距蛛势例沉阂池坪膏腿贼养样淌兑共箕蛔脑赢标荣娘孩落贷横淹癣珍它阎揣躬箭梧腺楷憾痢蒜浊阑召鹅臀劝娄芝纳钳掏炙掇讳港蛆秉酌额递招够曹悼兜烃酪紫铭椿际全舆滴持俞基赋膏坑柠琵迂男兹源舔叫原壳倪官饯掏检柬亲瘟于附帝能枢浊肉花畸别贴神鹰繁旦涩楚燃渊后囤者埠役亩嫩砒鳃置扩量弥瘪节楚洞睡双坐馅氛述脾瓢哭荚什溜疵却展叛簿掌剐铸请泽首埃槐股授叛甜棕咀索悲腋潮阵死最赫芬矩澡蔼咽锨伺睦叁待蚁顽摘孤屠蛇汞释洪述曾记锣挠久听位题汹身倪拘蝎堆亭柴酱橱犊缓茹茁绒扎咙瘦叼慷祁嚷谬欣或试冯奈矫胳她盈傅茶旧涛旭铰眺羡愚宠目

4、 录1、 编制依据11.1 施工规范、标准11.2设计文件11.3相关文件12、工程概况12.1线路概况12.2主要技术标准32.3工程特点33、工程重难点分析44、沉降变形观测44.1工艺流程64.2施工准备64.2.1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64.2.2变形监测网的建立74.2.3沉降观测具体要求84.3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94.3.1桥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94.3.2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124.3.3桥涵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194.3.4路基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214.4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244.4.1连续梁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244.4.2墩台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

5、次244.4.3人工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254.4.4自动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264.4.5过渡段及横向结构物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264.5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274.5.1桥梁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274.5.2路基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284.5.3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294.6 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295、 观测点元件的保护306、沉降观测设备和人员组织316.1沉降观测设备316.2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31相关人员资质证书和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见附件。316.3测量人员岗位职责317、其他保证措施327.1仪器管理327.2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337.3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

6、制度337.4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337.5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347.6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357.7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357.8安全风险信息处理的管理控制措施367.9安全风险预警的管理控制措施367.10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368、安全保证制度379、附件379.1测量主要人员资质证书379.2仪器设备检定证书371、 编制依据 1.1 施工规范、标准(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

7、2-2009)(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7)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8)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9)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施工测量分册1.2设计文件(1) 个别路基设计图(第一册)(2) 个别路基设计图(第十三册)(3) 新香坊北站路基横断面图(4) 桥涵变形观测及观测标安装图(哈牡桥通-02)1.3相关文件(1)新建XXX至XXX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15-015;(2)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管理水平、

8、工法及科技成果;(3)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2、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表2-1:路基统计表序号起止里程长度(m) 1XXX014+530.12XXX014+738.34路堤208.22 2XXX015+530.20XXX017+392.22路堤1862.02 3XXX017+823.48XXX018+883.00路堤1059.52 4XXX019+280.66XXX019+626.50路堤345.84 5XXX022+230.61XXX022+470.00路堤239.39XXX022+470.00XXX023+105.00路堑635.00XXX023+105.00XXX

9、023+295.00路堤190.00XXX023+295.00XXX024+140.00路堑845.00XXX024+140.00XXX024+340.00路堤200.00 6XXX024+443.26XXX024+850.00路堤306.74 7XXX024+850XXX026+444.89新香坊北站1594.89表2-2:桥梁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起讫里程桥长(m)孔/跨数桥梁结构形式16549.232024*24+195*32+1*(48+80+48)2791.862424*323431.261313*324397.661212*3252604.117967*32+6*24+1*(32+48

10、+32)+1*(40+64+40)6103.2633*32表2-3:涵洞、框架桥统计表 序号里程涵洞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2.2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速度:250km/h;(4)线间距:4.6m;(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4000m,困难地段3500m;(6)限制坡度:20;(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牵引种类:电力;(9)机车类型:动车组;(10)建筑限界: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规定执行;(11)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列控系统采用CTCS-2,预留CTCS-3接口条件;(12)行车指挥方式:

11、调度集中。2.3工程特点(1)本工程是设计等级高、技 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高。线路位于寒冷地带,涉及防冻胀、防雪害、冬季施工等技术难题, 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和技术创新较多。设计对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强度和刚度要求高,对路 基、桥梁的沉降控制要求严格。(2)工程地处东北寒冷地区,冬季一般持续 4 个月左右,有效施工期较短,工程任务 重与施工工期短的矛盾尤为突出。(3)路基过渡段及路基填筑,施工要求质量高。对线路纵向刚度变化的均匀性、路基施工质量及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高。且项目地处东北严寒地区,路基经受周期性冻融循环作用,易引起 冻胀。因此,对路基填料、施工质量要求严格。3、工程重难点分析管段内控制工程

12、和重难点工程为软土路基。路基软基处理数量大,填方较高,为控制架梁工期地段,工期紧张,为本管段的关键控制工程。工程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见表3-1:工程重难点及对策表表2.3-1 : 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表序号 工程重、难点拟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1 松软土路基的地基处理施工1、软土等地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冲击碾压、CFG桩等方法进行处理。2、施工前,先进行工艺试桩,以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3、控制填筑速度,加强沉降观测,建立量测制度,按信息反馈组织施工,确保填筑路堤工后沉降和路堤稳定性。 2路基施工后沉降变形要求严格,路基纵向刚度均匀性要求高,是技术难点1.

13、软土路基及特殊地段路基均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地基处理,合理进行机械配置,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2.路基填料由周边采石场集中供应,严格控制填料质量。路基填筑前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参数。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3.级配碎石填料集中工厂化拌合,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严格控制压实工艺及遍数,级配碎石摊铺采用专用大型摊铺机摊铺;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 工艺要求组织机械化快速施工,采取双控指标检测压实度;4.过渡段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组织施工;5.采用先进实用、配套完善、匹配合理的机械设备;6.松软土路基处

14、理按照施工工艺进行试桩工作,并取得相应的地基处理参数,报业主及监理批准后大范围投入施工。7.松软土、浸水路基处理严格按照设计组织施工,确保处理达到要求。8.路基填筑时按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指导现场的填筑速率和填筑厚度。9.填筑完成后设置沉降观测点,监测路基的工后沉降,保证路基的稳定。4、沉降变形观测观测标设置原则及技术要求1、 桥梁、涵洞、框架桥设置要求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的需要,需要在梁体、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1)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台)身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

15、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3)桥墩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14m时,埋设一个墩台观测标。桥墩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具体情况详见观测标构造图。(4)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测可每30孔选择1孔进行;其余工地现浇梁应逐跨布置变形观测标。(5)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个,分别设置在台帽梁侧及背墙梁侧(横桥向)。(6)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简支梁的测点数量

16、应不少于6个;连续梁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边跨1/4跨、中跨跨中、中跨1/4及3/4跨处设置,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相同。(7)框构及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标,测点数量为8个。2、 路基设置要求(1)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地基条件,路基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沉降观测、过渡段沉降观测、软土和松软土地基路堤段边桩移位观测、高边坡位移观测。路基沉降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观测面。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2)地基沉降观测点和

17、路基沉降观测点等应尽量设在同一横断面上,有利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同时也便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3)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4)一般路基观测桩设在路基基床表层顶面以便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5) 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评估技术指南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4.1工艺流程收集资料评估单位评估 编制变形监

18、测方案否否是否否否 CP测量及无砟轨道施工 下发评估结果通知建设单位审核设计单位审核 编制评估报告监测原件数量统计、加工、埋设、报检监理单位审核是 外业检测数据采集 成果数据分析、整理、编制自评报告是 成果评估申请表上报监理单位审核否图4.1-1:变形监测工艺流程图4.2施工准备4.2.1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1、 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在沿线施工已设水准基点的基础上,按距离不大于1km增设水准基点,水准基点应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岩石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水准点。每个独立观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基准点。观测水准点的布设见附图1。2、 工作基点的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

19、,在两水准基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200m、距路基中心距离小于100m布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工作基点采用20mm长60cm顶端圆滑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周上部3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3、 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4.2.2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变形监测网可采用独立坐标和高程系统,按监测需要精度等级建立,并与施工控制网联测。1、 水平位移监测网水平位移监测网可利用CP和CP控制点,实

20、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基准点和工作点均宜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平均边长约400m.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边中误差(mm)水平角观测测回数0.5级仪器1级仪器2级仪器二等3.04001.02.0692001.82.0469 在设计水平位移监测网时,应进行精度预估,选用最优方案。2、 垂直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监测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状、结点或符合水准路线等形式。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

21、筑物设立墙上水准点。两工作基点间距宜小于300m,工作基点距路基中心的距离应小于100m.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 垂直位移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监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二等0.50.15DS05型仪器,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3、 基准点及工作基点检测 因自然条件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检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可能发生位移。为验证监测网变形观测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

22、复测宜每半年一次。区域沉降地区可每季度或每月复测一次。4.2.3沉降观测具体要求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精度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应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2、水准仪使用DS05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超过15。电子水准仪各种设置正确,各项限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3、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水准尺,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的相关技术指标及精度要求、成果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

23、72006)有关要求执行。4、观测时,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仪器;扶尺时应借助尺撑,使标尺气泡居中,标尺垂直。6、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7、自动安平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和右侧。除路线拐弯

24、处,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8、观测过程中为保准水准尺稳定,应选用2.5kg以上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为避免尺垫下沉,立尺前应踩实尺垫。观测过程中应避免仪器周围振动,如遇临时振动,应在震源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9、内业平差计算前,环闭合差、中误差等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主水准路线应进行严密平差。4.3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4.3.1桥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1、连续梁观测标设置连续梁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边跨1/4跨、中跨跨中、中跨1/4及3/4跨处设置,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相同。具体布置见图4.3-

25、1 注:本图尺寸以毫米计图4.3-1:连续梁观测标平面布置图2、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台)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2)桥墩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14m时,埋设一个墩台观测标。桥墩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具体布置见图4.3-2、4.3-3、4.3-5图4.3-2:当墩高小于4m时观测标布置图图4.3-3:当墩高在4m14m时观测标布置图图4.3-5:当墩高大于14m时观测标布置

26、图(3)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个,分别设置在台帽梁侧及背墙梁侧(横桥向)。具体布置见图4.3-6图4.3-6:当墩高大于14m时观测标布置图(4)框构及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标,测点数量为8个。具体布置见下图。图4.3-7:有排水功能的涵洞墙身观测标布置图图4.3-8:框构及立交涵洞墙身观测标布置图4.3.2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1、人工观测断面设置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但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27、;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观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距离桥头5-10m、20-30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观测内容同相邻路堤。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采用I,II型观测断面,每间隔3个I型观测断面,设置一个II型观测断面,I型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各2m处,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原始地面处,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位移观测边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处2m、12m处,并与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上。具体布置见图4

28、.3-9和4.3-10。图4.3-9:人工观测桩设计示意图(型)图4.3-10:人工观测桩设计示意图(型)路堑地段采用型观测断面,分别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线以外2m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观测路基面的沉降,具体布置见图4.3-11。图4.3-11:人工观测桩设计示意图(型)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其顶部有填土时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横向结构物两侧边缘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位移观测桩和沉降板,要求同I型横断面。平面布置见V型。具体布置见图4.3-12和4.3-13。图4.3-12:路堤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原件布置示意图(型)图4.3-13:路堤

29、路涵过渡段观测平面示意图(型)2、自动观测 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布置:深厚黏性土、软土及松软地基、高填方地段路堤地段设置自动监测系统由基底可压缩层沉降自动监测和基床表层底面沉降自动监测组成,采用IV型观测断面。具体布置见图4.3-14。图4.3-14:路堤沉降自动监测设计示意图(型)(1)地基沉降自动监测:监测断面于路堤基底中心埋设自动监测物位计,在路基坡脚外侧(水沟内侧)埋设基准点物位计和定位装载箱以及工控设备箱。(2)路基表层底面沉降自动监测:监测断面于路基基床表面中心、两侧路肩(电缆槽内侧)埋设自动监测物位计,在靠近地基沉降监测基准点一侧埋设定位装载箱。观测断面以及观测断面形式见表4.3

30、-1。表4.3-1:观测断面形式统计表 序号 沉降观测设置里程 观测断面形式1XXX14+53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XXX14+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XXX14+59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XXX14+63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5XXX14+67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XXX14+71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7XXX14+73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XXX15+53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XXX15+55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0XXX15+58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1XXX15+63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XXX15+7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XXX15+810型路基沉降自动

31、观测断面14XXX15+86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5XXX15+90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6XXX15+91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7XXX15+96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8XXX16+0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9XXX16+06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0XXX16+1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1XXX16+2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2XXX16+26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3XXX16+3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4XXX16+39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5XXX16+40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6XXX16+45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27XXX16+50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28XX

32、X16+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9XXX16+6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0XXX16+7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1XXX16+8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2XXX16+9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3XXX17+0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4XXX17+19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5XXX17+2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6XXX17+30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7XXX17+365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38XXX17+385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39XXX17+9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0XXX18+0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1XXX18+1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2XXX18+250型路基沉降观

33、测断面43XXX18+3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4XXX18+4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5XXX18+5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6XXX18+6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7XXX18+7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8XXX18+81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9XXX18+83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0XXX18+85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1XXX18+86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2XXX18+875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3XXX18+90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4XXX19+29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5XXX19+31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6XXX19+3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

34、57XXX19+4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58XXX19+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59XXX19+60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0XXX19+62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1XXX22+24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2XXX22+2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3XXX22+3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4XXX22+3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5XXX22+40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6XXX22+45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7XXX22+5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8XXX22+6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9XXX22+7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0XXX22+8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1XXX22+

35、9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2XXX23+0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3XXX23+0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4XXX23+1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5XXX23+1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6XXX23+15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7XXX23+20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78XXX23+25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79XXX23+3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0XXX23+3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1XXX23+4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2XXX23+5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3XXX23+6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4XXX23+7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5XXX23+8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6

36、XXX23+9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7XXX24+0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8XXX24+1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9XXX24+1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0XXX24+178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1XXX24+183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2XXX24+2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3XXX24+28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4XXX24+3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5XXX24+33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6XXX24+4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7XXX24+47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8XXX24+52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9XXX24+60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0XXX24+

37、7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1XXX24+75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2XXX24+762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3XXX24+8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4XXX24+9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5XXX24+9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6XXX25+0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7XXX25+05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08XXX25+10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09XXX25+1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0XXX25+2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1XXX25+26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2XXX25+27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3XXX25+3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4XX

38、X25+34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5XXX25+36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6XXX25+38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7XXX25+39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8XXX25+43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9XXX25+47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0XXX25+5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1XXX25+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2XXX25+59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3XXX25+6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4XXX25+67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25XXX25+71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26XXX25+74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7XXX25+75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

39、28XXX25+80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9XXX25+8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0XXX25+92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1XXX25+94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2XXX26+0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3XXX26+0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4XXX26+1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5XXX26+1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6XXX26+2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7XXX26+250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8XXX26+30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39XXX26+350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40XXX26+4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41XXX26+425型路基沉

40、降观测断面142XXX26+435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3.3桥涵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1、 观测元件的选取(1) 连续梁观测标采用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不锈钢采用标准弯钩形式,顶面刻画十字线。长度32cm,直径2cm。(2) 承台观测标采用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不锈钢采用标准弯钩形式,顶面刻画十字线。长度52cm,直径2cm。(3) 墩身、桥台观测元件组成见下表下图。表4.3-2:沉降观测原件数量表(每个)序号物件名称材质件数(个)1连接接头销钉45号钢12接头锁紧块69-1铜13连接接头304不锈钢14预埋件45号钢15标牌304不锈钢板t=216防尘盖聚乙烯1图4.3-15:沉降观测元件示意图(4

41、) 涵洞及框构观测标采用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不锈钢采用标准弯钩形式,顶面刻画十字线。长度L=(涵身厚-4cm+5cm),直径2cm。2、观测元件的埋设及安装连续梁、桥涵、框构观测原件埋设于浇筑的混凝土中,在混凝土浇筑前在相应部位进行安装。(1)连续梁原件的埋设及安装见下图。图4.3-16:连续梁沉降观测示意图(2)承台原件的埋设及安装见下图。图4.3-17:承台沉降观测示意图(3) 墩台身观测标埋设于地面线(或余土摊铺后地面)正常水位以上50cm位置。沉降标施工步骤如下: 桥墩台钢筋绑扎组装沉降标预埋件和标牌预埋件口盖上防尘盖利用墩台身钢筋和锚固钢筋孔定位沉降标预埋件 浇筑墩身混凝土 拆除墩身模板 拆除防尘盖 安装连接接头 利用接头锁紧块和连接接头销钉固定连接接头 拆除标标牌贴膜 墩身沉降标安装完成。 墩台身原件的埋设及安装见下图。图4.3-1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