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91211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87 大小:4.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22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22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2022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2022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源引导建议及总结定领域:基于重要性、可行性与自身价值主张进行议题选择辨阶段:基于议题及关注议题的公益组织的发展阶段选择投入资源的类型定项目:在选择重要且可行领域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公益的理念甄选有效项目结语7576777774目录序言01附录78致谢83引言02研究背景及概述报告背景报告范围050704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中国教育议题分析的切入维度中国教育公益相关议题全面扫描(儿童需求视角):议题内涵、发展现状、关注对象与解决方案091408议题筛选本章概述指标详述筛选结果优选议题现状简述4648494945重点议题浅析解决问题:议题定义、成因分析及方案梳理语言能力:定义、现状及解决方案社

2、会情感学习总结:核心议题资源投入建议5259677352美好社会咨询社(A Better Community,简称 ABC)成立于 2008 年,是中国首家撬动专业志愿者为公益事业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企业。通过整合职场人士、高校师生和各领域专家的优势资源,ABC 为各类公益组织与资助人提供全面的咨询、研究、影响力投资顾问与数字化等多种能力建设服务,助力突破行业内存在的能力与资源瓶颈,从而促进中国公益事业持续、有效和健康地发展。公益的本质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带来真实改变,自 2021 年开始,ABC 践行科学公益的理念,并焕新了机构的使命:“引导社会资源,发展专业人才,赋能社会问题的解决”。为了实

3、现新的使命,我们精心设计了一条战略实施路径,即以议题研究出发,学习理解导致社会问题存在的成因;然后引导各类资源方投入到重要、紧迫且适合民间力量参与的公益领域当中;随后链接政、企、社三方跨界力量形成解决社会问题的联合行动网络;并在行动的过程中发挥我们的专长,陪伴提供他们所需的能力建设服务。而此次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就是一份以资源方为目标读者,以资源引导为主要目的的实务型研究报告。我们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系统性的分析,帮助有意愿支持教育公益的各类资源方降低认知差,增强方向感,提高判断效率,找到他们感兴趣、有能力且社会迫切需要支持的教育公益子议题,从而更有效地投入人、财、物、技术等各类资源,助推社会

4、问题的解决。诚然我们深知一份报告只是开始,中国公益资源引导的前路漫漫。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尝试以路演日、工作坊、实地参访、项目式学习、以及个性化的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应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帮助更广泛的资源方看到、用到和做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彼此的对话不仅仅局限在资源方与 ABC 之间,还可以发生在资源方与公益组织、资源方与资源方之间,并碰撞出更加丰富的真知灼见,而 ABC 希望成为这其中的催化剂。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给予我们充分信任并资助此次研究项目落地的捐赠人鞠老师;特别感谢我们研究委员会的几位专家老师,包括相识 13 年亦师亦友的公益前辈梁晓燕老师、博学严谨前瞻又通透的真爱梦想王博老师、以及 A

5、BC 研究院高能在线持续输出专业见解的汪婷老师。与此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在过往大半年里坚守信念、辛勤付出的所有研究项目组成员,没有你们的努力就不可能有这份报告的问世。最后,欢迎社会各界对于我们报告内容的批评指正,为我们提出优化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欢迎有兴趣与我们对话的资源方与我们取得联系。谢谢!此致敬礼钱洋创始人&社长美好社会咨询社2022 年 9 月 28 日序言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01ABC 美好社会咨询社(A Better Community,以下简称“ABC”)是中国首家撬动专业志愿者为社会组织提供管理咨询和研究服务的社会企业,致力于成就更美好的社会。未来,ABC 将更好

6、地发挥机构专业知识、能力和资源的效能,成为以资源引导为核心的综合社会创新服务机构,为社会问题提供更为高效创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议题研究是资源引导的前置工作,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ABC 将通过议题研究的形式,以科学、系统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源流动,促进资源利用效率及社会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ABC 将基于研究结果建立供需对接平台,在帮助资源方最大化实现影响力的同时,助力需求方获取资源。在新战略的驱使下,我们将以 教育公益议题横向研究(以下简称“横向研究”)作为探索的起点,研究教育公益领域的相关议题现状及挑战、重要性和解决方案。在横向研究中,我们围绕高质量教育和教育公平两个维度:从儿童需求这一重要

7、视角切入,形成 14 个关键教育需求议题清单;并分析弱势儿童尤其值得关注的议题。而后基于社会个人影响力和民间力量介入可行性两大维度构建教育公益议题筛选模型,筛选出 3 个适合民间力量介入的典型议题。通过对 3 个典型议题的探索性研究,我们期待基于对现有实践的分析和对领先实践的对标,吸引并启发资源方有的放矢地投入资源,助力应对教育领域的相关挑战。我们期待通过横向研究,尽可能地展现教育公益议题的全景和我们对重点议题以及资源引导的理解,以此为引与社会各界探讨教育公益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并与这一领域内的资源方深度交流、碰撞观点,实现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引言关键发现本报告结合国内外权威框架文献、行业报告、模

8、型搭建及利益相关方访谈,形成了议题图谱、议题筛选、典型议题分析、资源引导建议四个部分的关键发现。我们从儿童需求切入,围绕教育公平和高质量教育两个维度,通过系统梳理儿童在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三方面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形成 14 个关键教育需求议题清单,议题包括营养与体格发展、早期大脑发育、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与劳动、基础课程、乐学善学、人文素养、自我认知、信息获取与认知、社会情感能力、爱国意识和国际理解;同时指出尤其需要关注的困境儿童面临挑战的议题。我们基于个人社会影响力和民间力量介入可行性两大维度构建教育公益议题筛选模型,通过严谨的评估机制,筛选出 3 个适合民间力量介入的典型议题:语言

9、能力、社会情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三个议题覆盖多个儿童发展阶段,有较强代表意义。议题图谱议题筛选引言02我们建议资源方采取“定可行领域辨所处阶段选有效项目”三步走的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资源赋能。目前资源方的投入多以资金、传播为主,辅以专业知识和研究的赋能;未来期待更具创新性的资源,如技术、专业志愿者、业务合作资源等,发挥重要的价值。典型议题分析资源引导建议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儿童发展的底层和核心能力之一,影响儿童自信、学业水平、思维发展等方面。究其成因,应试教育大环境,叠加不同利益相关方对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影响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了青少年儿童语言能力存在各种困境。而在语言能力提升领域,公益项目有

10、“图书、资金资助”和面向儿童或教师的“语言能力培养培训”两种类型,同一机构一般两类项目都会开展。解决问题能力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是儿童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尤其对儿童未来职业发展与生活发展等具有极大的重要性。解决问题能力建设有赖于各方的通力合作,学校教师在众多教育参与者中起决定性作用,而社区有较大的参与潜力,当前各相关方都处于探索阶段。应试环境是影响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大背景,而其进阶性、复杂性等特点,进一步影响了该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能力提升领域,有通过培训老师的间接赋能型和培训学生直接赋能型的公益组织,由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此类公益组织常常覆盖多个领域。社会情感能力社会情感能力与年轻群体融入

11、社会的过程息息相关,同时能力缺失将带来抗挫能力弱、心理情绪不稳定、甚至较明显的暴力倾向等一系列问题。青少年儿童自身发展的生理动态特性、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家庭教育缺位以及其他短期外界因素叠加导致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情感问题日益突显。在社会情感能力提升领域,公益项目有“课程驱动”和“服务驱动”两大类型,主流机构通常兼顾两种形式,包括日慈公益基金会、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西部阳光等。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03研究背景及概述研究背景及概述04报告背景ABC 战略升级的需要拓展基金管理业务民间资源的流动具有自发性,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可能与社会最迫切的需求错配。ABC 进行了 2025 年战略升级

12、,拓展了基金管理业务,积极引导民间公益资金的流向。而要做好资金流向的管控,应该先回答好“资源应流向哪个领域”“哪些项目更加富有潜力”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基于实证的知识沉淀,做好扎实的议题洞察,完成科学详实的研究报告。教育公益的重要性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教育公益历来是 ABC 关注议题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很多慈善家资源方关注的重点议题。从国家政策的重视程度上而言,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无论是2021 年 3 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还是 2022 年 3 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要进

13、一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在目前的教育发展中,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不公平的情况较为突出,因此需要有组织、有资源投入的社会化力量参与到教育领域之中,发展教育公益。通常而言,教育公益组织是非政府的,且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关注的议题一般是“小切口”,要么依托较轻量资源,协助解决政府及纯商业视角无法或无力顾及的问题,要么在政策相对忽视、资源投入不足的教育领域引领创新,肩负“倡导/探索/试错”的使命。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05项目的核心目的定位教育公益的重要议题及解决方案教育公益发展现状较少关注儿童需要发展教育公益如何才能真正做实,真正落地,让受益人受益

14、?我们发现,现有的资源投入路径多从资源自身禀赋、或社会发展角度进行资源引导,较少从儿童需要发展角度考虑,这使得教育目标单一,教育模式僵化,无法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求。儿童作为教育议题的受益人,是不能忽视也不应当被忽视的关注对象,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如若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贻误时机就难以产生最大的价值。就整体公益领域的规划发展而言,如果教育公益领域的实践缺乏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理论视角的指导,行为实践也必将缺乏高屋建瓴的布局站位与有合理侧重的内容设置。就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而言,理论指导的缺失也会使社会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可能出现细枝末节的议题上资源大量堆积

15、、紧急且迫切的议题上反而资源匮乏的现象。在本次研究中,期望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其一,优质教育应培养儿童哪些方面的能力素养,满足儿童发展的哪些需求?其二,目前这些需求满足情况如何,包括整体情况、弱势儿童与普通儿童间的差距、城乡儿童间的差距如何?其三,哪些议题尤其需要民间力量的关注和介入?四,以三个有代表性的重要议题为例,分析成因、利益相关方情况、现有解决方案案例、资源情况。不同资源方应该如何有效地投入资源,助力教育领域发展?研究背景及概述06报告范围报告内容及研究议题研究范围界定报告特色目标读者研究方法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本报告中儿童的年龄覆盖包括 0-18 岁。在儿童需求层面,本报告结合儿童发展

16、心理学的图谱,主要覆盖生理、认知、社会情感三个层面的需求。在弱势群体儿童中,我们特别关注困境儿童,包括生理性困境儿童、社会性困境儿童和多重困境儿童。其中,生理性困境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和大病儿童。社会性困境儿童包括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如被遗弃儿童、被拐卖儿童、流浪儿童等)和困境家庭儿童(如父母因残疾、重病、服刑在押、强制戒毒等无法正常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家庭贫困、受到忽视和虐待等)。多重困境儿童则指既存在生理困境,又面临社会困境的儿童1。目前各方已对教育问题进行过多角度的分析,本报告有三大特色:首先是以儿童这一最终受益人为主线分析教育公益议题;二是以发展的、面向未来的视角,分析议题重要性;三是

17、兼顾全国儿童整体和弱势儿童群体的需求满足情况;四是在议题分析和资源建议引导时,引入科学公益视角,以成因分析作为资源需求引导的基石。本研究报告意在向社会各界介绍教育公益相关议题、重要性和潜在解决方案,主要受众为各类资源捐助者,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报告,对于教育公益影响力投资有基本了解,并产生兴趣,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案头研究数据信息源包括公开信息、学术文献、行业报告、政策等 定量分析根据打分结果和数据收集情况进行计算 议题筛选模型搭建基于案头研究、对标分析选取指标、建立评估方法论并设计评分问卷,邀请 5位专家填写 利益相关方访谈包括专家访谈、专家工作坊和客户委员会沟通等1高丽茹,彭华民

18、.中国困境儿童研究轨迹:概念、政策和主题 J.江海学刊,2015(04):111-117+239.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07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08中国教育议题分析的切入维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均提出了对教育发展的愿景。综合来看可以分为四大愿景:实现从儿童需求角度出发的高质量教育;实现从儿童群体类型角度出发的教育公平;联合各教育提供方的探索,共同促进教育创新;促进各利益方间高效合作,协同推动教育发展。其中,前两大愿景直接面向教育中的最终受益人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内容与覆盖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后两大愿景主要面向包括教师、家庭

19、、学校、社区在内的教育提供方的育人路径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总体而言,教育议题纷繁复杂并相互交织。为了给读者一个中国教育议题的全貌,我们将在 2.1 章节中,从最终受益人和教育提供方两个视角对教育议题做一个概览。而在 2.2 章节深入介绍教育议题过程中,我们将选取最终受益人,即儿童需求视角,作为分析维度。因为我们坚信,最终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应从最终受益人角度出发。对于最终受益人,我们将先介绍儿童需求未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的问题,再介绍各发展方向的公平性问题。而针对教育提供方所面临的问题,ABC 研究团队将在后续章节的成因分析和项目方案梳理中充分考虑。图 2-1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09基

20、于最终受益人维度的问题分析从最终受益人维度出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当前的儿童发展需求尚未得到全面满足,现阶段教育发展水平与目标中的高质量教育之间仍存在差距;优质教育未能公平覆盖各类儿童,尤其是困境儿童,外界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仍在探索中我国一直以来对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并在全球有较强的相对竞争力。中国在 PISA(世界经济合作组织 OCED 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数学、科学、阅读能力排名中常年名列前茅。根据 OECD 公布的 2018 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在全部参评的 79 个国家 15 岁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学科能力的测

21、试中,代表中国参与评估的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取得了该年度总体排名第一的成绩。然而,2018 年的 PISA 结果也显示,中国参评学生尽管学科能力在世界名列前茅,却面临着学习时间长、学习负担重、总体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PISA 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生活满意度和同龄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快乐学习”在我国还未完全实现。同时,根据 PISA 的评分,中国的优秀学生在“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这一项处于全球后 20 名。国际教育进步评估组织对 21 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受访国家中,中国儿童的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所有的中小学生中,有 4.7%的人认为自己还

22、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不到 15%的人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机械式的重复练习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常常被认为是影响中国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1。另外,虽然我国教育对劳动、审美、体格、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从绝对水平来看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显示,中国小学生的平均每日劳动时间仅为 12 分钟,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小学生的劳动时间水平(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 1.2 小时,韩国为 0.7 小时)2。此外,青少年儿童在体格发展上面临的挑战也依旧存在,近七成中国儿童存在驼背、脊柱侧弯、双肩不平等问题3。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其中,超两成的中国中

23、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且抑郁倾向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全国中小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占比超过 24%。因此,如何重塑教育生态,使教育能够更好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也已成为社会需要审视的重要议题。这些数据再次表明,教育提供者应更为积极探索如何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幸福感,使学生积极学习、乐观生活,走出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1透视中国学生 PISA 第一背后 中国式教改在艰难中前行.马海燕.中新社北京 12 月 24 日电.https:/ 12 分钟 家长:学习压力大https:/ 年中国儿童健康成长白皮书.艾瑞

24、咨询.2022.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10优质教育的公平覆盖仍在行进中费孝通老师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尽管代表我国参与 PISA 评测的相应省市学生展现出了位于世界顶尖水平的学科能力,这却并不代表中国所有的省、市和自治区的教育质量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在我国,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异依旧存在。近年来,中国城乡学校在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上均有所改善,但乡村地区的学校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面向留守儿童的支持不足等挑战,而城市地区也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面向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不足等问题。同时,统一化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充分做到“因地制

25、宜”以适应儿童多元化的发展需要。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11基于教育提供方维度的问题分析教育的直接提供方主要包括教师、学校、家庭、社区。商业机构或公益组织也是教育的重要提供方,他们或承担教师的角色,直接为儿童提供教育服务,或通过向四类教育直接提供方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间接为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研究团队通过梳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教育枢纽组织的研究发现,教育的直接提供方主要面临内部发展局限(如参与意识、自身挑战)、外部资源限制和宏观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体制内教育提供方学校与教师面临理念转变与能力建设的挑战教师和学校作为当前教育的主力提供方,面临资源和能力不足、教育意识和方法陈旧等问

26、题,并具有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在硬件条件上,国家从 2013 年开始启动全面薄改计划4,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教学设施,项目已卓有成效。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城乡的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均达到了 97.5%以上。遗留问题包括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大班额问题(近几年有较大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包括食宿安全、课后生活单调、情感支持不足等问题)。在教学质量和方法上,国家大力倡导学业成绩以外的综合评价体系,2020 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然而受限于资源以及管理难

27、度,教育理念在实际落地中仍然存在差距。例如,现实中仍然存在评价体系的过度指标化、实际可操作性和培训研究不到位、一些创新过程性评价工具的实际使用频率不高、一些学校存在被动应付“走过场”“集中突击”等问题。在个性化教学上,时常由于学校教师资源、学校管理能力、学生功利化选择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导致实际推进存在阻力。以高考指挥棒为例,为让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和特长个性化选择学习的科目,自 2014 年起共有 6 个省份分两批取消了文理分科,推行“3+3”的高考模式,为学生提供了 20 种学科组合,并在学习生活中实行“走班制”;然而由于上述提到的现实限制因素,3+3 的模式推行出现困难。在最新进入高考改革的省

28、份中,高考模式变为“3+1+2”,甚至在实践中出现假“走班”、缩减可选课程的组合,将“优秀”师资匹配在个别容易出成绩的组合上,使得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受阻。在师资资源上,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学校配置的老师数量较班级数量和学生规模而言,仍然相对不足,这使得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老师学科配置结构性失衡。具体来说,平均每位乡村教师任教学科数为 2.65 个,42%的教师需要跨年级教学,农村小学数学、语文老师兼任音体美学科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60%75%的音体美学科老师没有相应的专业学习背景,素质课程的开课比例在 65%以下。根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布的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

29、教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即使在开设了音体美课程的学校中,86.7%没有专职音乐教师,84.8%没有专职体育老师,87%没有专职美术老师。在师资质量上,中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约 1200 万,义务教育阶段,专科学历老师占比超过 2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足 3%。农村地区教师学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教育水平较差、对教育信息化使用意愿不强等问题。农村学校出现的师资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专业师范背景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建设出现断层等问题,缺少经验丰富又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力量。同时,教师群体也面临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行政类工作任务繁重、以学生升学和成绩比重为指标的考核任务艰巨。这一问题

30、在乡村教师群体中尤其突出,62%的乡村教师认为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和锻炼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乡村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也日渐凸显,需要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及时关注和相应支持。4“薄改计划”,即针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实行的改造计划。通过设立中央“薄改计划”专项资金,统筹安排相应资金,并健全相应规划、管理及监督制度,“薄改计划”旨在为实现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等目标持续助力。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12社会协同参与弱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与活力仍待挖掘与释放不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观念潜在制约着教

31、育公平与创新发展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合力创新参与教育是目前公认的解决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方案。从 1993 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对此提出了倡导。但是目前,各大教育提供方尚未协同均衡地参与到教育中。受限于有限的意识和能力,家庭和社区在教育中缺位仍然严重。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对儿童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虽然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在逐年提高,但家庭教育的潜力与正面影响仍有待充分挖掘。2021 年中国家庭教育白皮书发现:几乎每天进行亲子沟通、亲子陪伴的父母仅占一半;家长角色中父亲参与明显缺位,一、二线城市夫妻双方共同育儿的比例仅占 30%,而在乡镇和农村,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 20%25%

32、;虽然大多数家长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性格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约 58%的家长凭借经验教育孩子,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离家打工,家庭教育缺位的问题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中则尤为严重。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的发布,家庭教育被提上了更重要的议程,而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仍需得到各方的关注和扶持。社区教育具备其他教育环境不可替代的综合实践场所,又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社区教育在 1993 年开始就出现在国家教育发展要求中,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多元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在社区教育中,儿童可以将学校、家庭教授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社

33、区中不同人生阅历的成员也可以为孩子带来综合的视角。因此,社区中的混龄儿童空间可以帮助儿童的社会化成长。截至 2020 年底,全国共有社区服务中心(站)44.8 万个,共有儿童之家(或儿童中心)超 32.1 万个5,渗透率(占全国所有社区和村庄数量)约 50%。这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中设立的 90%的目标差距较大。同时,上述儿童中心有 50%以上是在十年发展纲要的最后两年建立的。在利用社会艺术文化体育等场所方面,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分别为 2.9 亿人次。按照学龄儿童计算,人均参观次数不足 2 次。以国家博物馆为例,未成年观众参观人次仅为 17%,仍有大量潜

34、力可以释放。同时,应提高社会文化艺术场所根据儿童特点量身设计的更适合儿童教育的项目,可以提高对儿童的吸引力,同时提高参观效果的适配性。社会整体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样会对儿童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一些常见不良思潮包括文凭至上观念、教育功利论等,将教育的意义局限于获得文凭,作为上升通道的工具和手段,而忽视了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部分农村地区,教育功利论盛行,关于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成为一些农村家庭判断是否供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者继续深造的重要衡量标准。受此影响,我们看到农村地区的初中辍学率有所抬头,针对四省农村地区的研究均发现,初中七八年级辍学率达到 13%-14%;而农村地区整

35、个中学阶段(初中+高中)的累计辍学率高达 63%6。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简单的把继续读书毕业后的工资与辍学打工工资代表着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而低估了教育对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5全场景营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环境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成就报道之二.中国妇女报.发表于 2022 年 5 月 31 日.https:/ 63%!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表于 2017 年 12 月 1 日.https:/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13中国教育公益相关议题全面扫描(儿童需求视角)议题内涵、发展现状、关注对象与解决方案通过系统梳理儿童在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三方面的发展需求,研究团队定位了青

36、少年儿童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社会情感和态度,分析了青少年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的潜在问题和挑战。以此为基础,研究团队结合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框架的新时代育人目标,明确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如何调整以适应青少年儿童能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通过参考国际层面的教育发展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 2030 行动框架,并对标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ABC 研究团队对全国至全球范围内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以把握当前教育面临的疑难点,定位未来教育改善的着力点,明确了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行进方向应如何转变。图 2-2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14通过将儿

37、童发展需要置于教育发展的脉络中,并将教育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研究团队汇总、整理和定位出 14 个关键的教育需求,并对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教育议题涉及儿童发展需求议题要点议题释义早期大脑与感知觉发育生理感觉统合大脑发育打开通往神经系统部分的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针对 0-3 岁婴儿培养视听觉、语言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释义议题释义议题释义议题释义营养与体格发展动手与劳动乐学善学生命教育生理生理、认知、动作认知生理、认知营养状况劳动技能

38、学习兴趣卫生与健康意识体格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好奇心探索精神安全意识性别意识性知识教育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营养成分摄入和补充具有生活化技能、劳动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艺术技能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求知求是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论性别,均享有同等的条件充分实现其人权,均能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活动并形成从中受益的理念意识关于人类性有关问题的教育,涉及

39、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15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释义议题释义议题释义议题释义议题释义乐学善学语言能力自我认知基础课程人文素养认知认知认知、社会情感认知认知学习习惯阅读能力了解自己基础文化知识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终身学习意识沟通能力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心理健康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并总结经验;能根据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在校期间文化课程及专业技术课具有古今中

40、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能通过自己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以实现学习目标具有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需要、贯穿人一生的持续学习的心态能对文章进行感知、理解、鉴赏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具有书面言语表达能力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能正确倾听他人倾诉,理解其感受、需要和观点,并作出适当反应;能用合适的语言口头表述自己的意思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

41、绪;具有抗挫折能力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16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想象能力及将想象转化为实践的创新能力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释义议题释义议题释义社会情感信息获取与认知解决问题能力认知、社会情感认知认知共情能力信息收集与鉴别能力问题意识与行动力同伴关系信息利用能力想象创新团队合作能力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道德观念文明行为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能在团队的基础

42、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信息掌握合适的信息组织、处理及展现的方法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选择和决定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恪守社会主义道德,维护公序良俗,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和自由,体现社会进步的行为2022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17具有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热爱党、拥护党;理

43、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教育议题教育议题涉及儿童发展需求涉及儿童发展需求议题要点议题要点议题释义议题释义爱国意识国际理解认知、社会情感认知、社会情感国家认同开放心态社会责任国际理解图 2-3上图表列出的 14 个议题可知,第 1-4 个议题涵盖了儿童生

44、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维度,为儿童接受教育并通过教育机会释放潜能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议题 5-8 则关乎教育过程对儿童能力的塑形和提升,将系统的教育目标和具体的育人路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议题 9-14 则围绕“面向未来的教育”这一问题展开,指出教育不仅旨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更旨在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将所学知识致以所用,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为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和世界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对这 14 个议题相关的定义内涵、发展现状、关注对象和现有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我们希望启发读者思考教育作为链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枢纽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又蕴含着

45、哪些亟待释放的活力。中国教育议题的全面性列举18早期大脑与感知觉发育议题内涵及重要性:早期大脑发育多指 0-3 岁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培养,是人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早期大脑发育指针对 0-3 岁婴儿培养视听觉、语言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过程。早期大脑发育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心理现象,也是后续生理心理发育的基础。UNICEF在 培育更好的大脑儿童早期发展新前沿报告中指出,人体的大脑在最初几年发育最快,约 80%的大脑功能在孩子 3 岁以前形成,以每秒 700-1000 个的惊人速度建立连结7。0-3 岁可谓人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大脑的早期发展窗口期一旦错过,以后生活

46、中将它扶回正轨所需要的付出就会极大,而且也不可能再达到最佳效果。研究指出,早期大脑的健康发育对于儿童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方式等的养成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8,而能够促进早期儿童大脑健康发育的要素包括良好的产前保健、与儿童语言交流、发育情况检测、创造激励的环境、主动的关心与关注等等。此外,早期大脑发育的一个重要内涵体现为幼儿时期感知觉发育情况。感知觉发育指 0-3 岁期间重点发育各类感受器官的感觉能力,如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痛觉、冷觉、温觉等,同时也包括对空间、时间等认知的能力,如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研究表明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存在,需要经历相应能力培养发展的过程。感知能力的综合性培养主

47、要集中在0-6岁,在学龄(6 岁)以后则以提升类培养为主。对于复杂的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早期适当干预以促进健康的感知觉发育是最佳选择。在学前教育(0-6 岁)阶段,主要通过功能训练、技巧训练、行为干预等方式培养儿童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执行力、读写能力、学习能力;而在学龄阶段(6-12岁)则主要通过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如美育的音乐、舞蹈等课程提升学生感知与协调能力。7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培育更好的大脑,儿童早期发展新前沿,2014 年 6 月,https:/ 中国教育公益议题扫描报告19发展现状:21.9%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感统失调;乡村儿童感统失调率一定程度上高于城市儿童重点关注对象:学习障碍儿童

48、和自闭症儿童的发育状况可以通过学前和学龄阶段的干预得到有效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简称为感统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表现,表现为学习能力的障碍。正常的人外界的感觉信息通过输入,经过整合以后,大脑整合对全身的外界感觉作出反应,经过感觉统合以后,才能够达到大脑和身体的协调发展。如果没有感觉统合就会出现学习障碍。研究表明,中国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 21.9%(86/392),前庭平衡、触觉防御和本体觉失调率分别为 5.9%(23/392)、5.4%(21/392)和 15.1%(59/392)。5%10%的幼儿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状,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总计达 21.9%9。在一定程度上,乡村儿童的

49、感统失调率高于城市儿童。2021 年一项于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的研究显示,乡村儿童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前庭觉重度、触觉中度、本体觉轻度失调率均显著高于城市儿童10;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ject,REAP)在我国西部部分农村的调研也发现,样本地区 48.7%的 618 月龄婴幼儿的认知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11。学习障碍是指某种神经或心理功能异常导致学生在听、说、读、写、算上出现特定的学习行为困难,例如无法正常识字等。学习障碍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发展性学习障碍与学业性学习障碍。发展性的学习障碍是患者在注意力、知觉、记忆力、思考推理、语言能力或社交能力上与

50、一般人不同;学业性的学习障碍则是患者在阅读、拼字、书写或算数上出现能力异常。目前根据学习障碍轻重程度不同,学界存在多种定义,但据估计,在中国学龄孩子中学习障碍者可以达到 510%之多,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数字5%,中国也有近 6000 万人有学习障碍12。学习障碍带来的认知缺陷,随着个体年龄的发展、阅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影响本身会越发减小,其中很大一部分障碍都会出现代偿(其他器官会补偿阅读/书写这一功能)。因此如果在儿童成长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在度过青春期后患者基本可以完成普通的阅读任务。自闭症儿童指因为天生脑功能障碍导致语言、社会交往、兴趣等一系列生理和行为方面出现障碍的儿童群体。根据五彩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