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数字疗法白皮书.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88125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81 大小:4.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数字疗法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23年数字疗法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23年数字疗法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23年数字疗法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23年数字疗法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前言从2016年开始,动脉网开始率先在国内报道数字疗法这种当时颇为前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进展,尤其从2020年开始,数字疗法在全球陆续获得了不少突破。动脉网和蛋壳研究院对数字疗法开始进行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动脉网和蛋壳研究院已发布了5份数字疗法相关报告及超过300篇文章,将数字疗法的方方面面,从技术原理到临床商业化以及国内和国外的发展都做了非常全面的阐述。这些深度研究也使得数字疗法在国内迅速获得了包括企业、投资机构、医疗机构乃至政府的高度关注。比如,海南省率先将“推动数字疗法”写入省级规划,并推出了推动数字疗法的“21条”,也是全球首个数字疗法全周期产业推动政策;同时,国家药监局也已开始起草

2、数字疗法监管相关的文件征求意见稿,以推动数字疗法的统一监管。数字疗法巨大的发展潜力由此可见一斑。不可否认,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数字疗法在近一年来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作为医疗健康产业的一部分,数字疗法的价值需要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上予以判断。如果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人类寿命密切相关。在19世纪以前,医疗健康产业尚未出现,人类寿命很难超过40岁。19世纪初是药物觉醒的年代,随着疫苗、抗生素等关键药品的发明问世,人类寿命实现了大幅攀升。20世纪中叶,治疗用医疗器械的重磅产品起搏器问世,进一步提升了人类寿命。从那之后,医疗器械开始迅速发力,并迎来了药械共同发展的时代。21世

3、纪初,智能手机和蜂窝无线网络的发展又推动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数字医疗时代来临的一个重要象征。数字疗法作为数字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为推动人类寿命进一步的提升添砖加瓦。药物、器械和数字技术,三条曲线的先后接力,推动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数字技术是当前医疗健康产业最重要的热点之一,数字疗法则实现了软硬结合,突破了数字技术以往的边界,进入到医疗健康产业的核心环节治疗,使得数字医疗从连接进化到干预。它将与药物的精准化从蛋白到基因,以及医疗器械的智能化从有创到微创一起共同构成医疗健康产业未来创新的三个重要趋势。蛋壳研究院2023数字疗法白皮书通过走访行业,也将试图尽可能全面地记录这些宝贵的行业

4、进展,并通过对行业深入了解研究,为行业的突破出谋划策,提供助力。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数字疗法终将会迎来灿烂的明天。前言核心观点数字疗法正加速发展,在疾病领域、审批注册等方面持续进展,远期潜力有很大空间。虽然投融资数据不如以往,但受宏观经济影响,全行业投资都在下滑,数字疗法现状属于正常的波动周期。数字疗法商业化的挑战并非单纯来自商业化,而是机制挖掘还不够完善,如“递送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发等;此外,作为数字疗法循证的核心,临床还需要更多投入,摒弃短期利益,进行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以严密的证据让数字疗法获得认可。另一方面,数字疗法行业也亟需统一的数字疗法临床试验流程及标准,以更好地推动临床试验。P

5、ear的折戟值得行业深思,其已走完机制-临床-商业化路径的进程,临床循证及商业化都已有成果,但自身策略及社会背景存在不足及不兼容,最终导致了Pear的失败。其个例并不能代表整个数字疗法行业,现阶段,数字疗法行业应专注证明产品效果,单纯靠自身能力可能并非最佳选择,应尝试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中国是数字疗法热土,尤其海南实践从产业发展全周期予以支持,在临床、监管、应用等方面切实落地政策,并给予数字疗法企业诸多支持,吸引了大批数字疗法企业南下,已初步形成数字疗法产业集聚。目录第一章 数字解读数字疗法行业全景1.1 数字疗法适应症正百花齐放1.2 数字疗法审批注册数量快速增加-美国和德国是全球范围内数字疗

6、法审批大户,近年来审批加速的迹象十分明显-我国数字疗法审批数据显示,数字疗法正处于爆发的前夜1.3 数字疗法投融资数据下滑,与医疗健康大环境遇冷关系密切第二章 循证才是数字疗法的核心所在2.1 数字疗法的疗法机制是怎样的-根据其干预机制的不同,数字疗法大体可分为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认知训练、神经刺激、药物剂量调整、疾病管理、临床指导/康复共七类-忽略“递送载体”或是数字疗法效果未达预期的一个关键因素-未来可期,这些“递送载体”已经被应用到数字疗法上2.2 数字疗法的作用机制需要临床试验予以证明-头部企业先驱探索卓有成效,带动数字疗法行业注重临床-国内数字疗法临床试验进展迅速,临床有效性获得

7、更多证明-数字疗法临床试验应有自身特点,仍需进一步改善2.3 数字疗法的商业价值尚待证明,商业模式正在探索之中-Pear破产仅是个例,数字疗法的临床价值毋庸置疑-摸着石头过河,国内商业模式探索正初见成效1255915192020252930323638394323第三章 数字疗法的“中国实践”3.1 海南推动数字疗法的政策进程体现了“海南速度”3.2 海南在数字疗法临床试验上的推进成果可期3.3 海南数字疗法应用创新场景推进数字疗法造福人民3.4 海南药监局在数字疗法监管审批上的探索可圈可点3.5 海南已初步形成数字疗法企业集聚高地-海南推动数字疗法的背后逻辑-三大园区领衔,海南正形成初步的数

8、字疗法产业集聚第四章 我国数字疗法企业实践探索4.1 威斯邦普专注于提供近视防控的数字医疗服务4.2 数药智能游戏化数字疗法治疗脑神经领域疾病4.3 术康低成本生活方式干预数字疗法领跑者4.4 强联智创领跑脑血管病智能诊疗的高新科技平台4.5 正岸健康用AI打造千人千面的精神心理数字疗法4.6 银杉健康视觉AI打造肌骨康复数字疗法研发平台4.7 芝兰健康数字疗法CDMO及全流程服务平台4.8 京东健康连接数字医疗各方,携手打造数字疗法生态4764656667686970727348505356575957图表目录图表 1:国内数字疗法企业慢病方向 2图表 2:2017至2023年7月FDA审批

9、“数字疗法”不完全统计 7图表 3:历年FDA通过De Novo路径获批“数字疗法”7图表 4:德国数字疗法(DiGA)审批情况(截至2023年7月31日)8图表 5:NMPA近年通过“数字疗法”审批情况11图表 6:NMPA近年通过“数字疗法”按年份分布 12图表 7:国内获批“数字疗法”按地区及年份分布 13图表 8:我国各地审批“数字疗法”占比 13图表 9:我国获批“数字疗法”按疾病领域分布14 图表 10:全球数字疗法市场规模预测(2022-2030年,单位:亿美元)15图表 11:全球医疗健康历年投融资金额(单位:亿美元)16 图表 12:全球医疗健康历年投融资事件数 16图表 1

10、3:全球数字疗法近年融资金额不完全统计(单位:亿美元)17图表 14:2022-2023年全球数字疗法大额融资情况 17图表 15:三类不同预期用途的数字疗法 20图表 16:七类不同机制的数字疗法 20图表 17:Pear自上市至退市股价变化 39图表 18:海南20个数字疗法临床中心进展一览 51图表 19: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开展的新生儿黄疸筛查项目 52图表 20:海南生态软件园二期园区 59图表 21:生态软件园已挂牌“海南数字医疗健康创新基地”60图表 22:高新区在海口国科中心落地的“数字疗法产业园”61图表 23:复兴城已被认定为10多个国家级载体和平台 62图表 24:威

11、斯邦普产品矩阵核心技术展示(资料来源:威斯邦普)65图表 25:数药智能“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产品的应用技术(资料来源:数药智能)66图表 26:术康数字治疗体系R+Rehabilitation Solution(资料来源:术康官网)68图表 27:强联智创脑血管病诊疗全流程一体化AI解决方案(资料来源:强联智创)69图表 28:正岸健康治疗慢性失眠产品“如眠”的产品优势(资料来源:正岸健康)70图表 29:银杉健康“肌肉骨骼康复管理软件”产品AI技术优势(资料来源:银杉健康)71图表 30:芝兰健康业务方法论(资料来源:芝兰健康)72图表 31:京东健康打造数字疗法生态(资料来源:京东健康)

12、73第一章 数字解读数字疗法行业全景 2 随着技术不断推进到医疗保健的各个方面,软件已成为所有医疗健康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集成到服务于医疗和非医疗目的的数字平台中。数字疗法同样如此,并在2010 年代开始在美国被首次提出。这种新颖的医疗干预方式在特定场合体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逐渐开始扩大其应用,在全球各地得到了广泛接纳。通过对数字疗法领域几个维度的数据解读,我们希望在本章可以揭示出数字疗法在今年的全貌。1.1.数字疗法适应症正百花齐放 在最初,数字疗法更多应用在少数依赖于行为干预的疾病领域,如成瘾戒断、精神心理等。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字疗法开始尝试在越来越多的疾病领域发挥作用,

13、并已经获得证明。动脉网基于公开资料,对目前较为活跃的 190 多家国内数字疗法相关企业在数字疗法领域的业务方向进行了梳理。需要指出的是,统计资料均来源于公开数据,或许并不能反映相应企业的真实情况;少数根据公开资料难以划入具体疾病(如无具体业务方向或主要以平台服务为主)的企业列入“其他”;最后,受限于认知水平和研究的方式,我们对疾病的分类以及企业业务的划分也未必完全合理。若有不甚完善之处,欢迎读者予以指正。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认知障碍是目前最热门的数字疗法领域,共有 32 家数字疗法企业在涉足这一领域。在其之后则是眼科,共有 26 家数字疗法企业涉足这一领域。涉及糖尿病和心理的企业均为 21 家,

14、并列第三。这四个领域所涉足的企业均超过了 20 家,总计图表 1:国内数字疗法企业慢病方向 3 达到 100 家,占比超过半数。数字疗法在认知障碍领域获得青睐并不意外。认知障碍是诸多脑部严重疾病的前置,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直至今日,这些疾病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唯有通过“早筛查、早诊断”的方式提前发现隐患并予以预防,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根据脑动极光向港交所提交的申请版招股书披露,认知障碍的病因主要包括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儿童发育缺陷四类。根据申请版招股书披露,全球这四种主要类型的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已经从 2018 年的 15.743 亿增加至 2022 年的 1

15、7.031;预计 2025 年人数将高达 18.064 亿,并在 2030 年进一步达到 19.913 亿,复合年增长率为2.0%。这其中,国内认知障碍患者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根据披露,我国这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已经从 2018 年的 3.141 亿增加至 2022 年的 3.396 亿;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3.583 亿,2030 年进一步达到 3.901 亿,复合年增长率为 1.7%。然而,认知障碍目前仍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传统药物疗法对这些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不能够保证有效。相比之下,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从脑科学出发,利用神经可塑性练习并不断强化大脑功能,通过在多个认知领域(记忆、

16、推理、计划及注意力集中问题)进行自适应干预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考虑到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行业普遍认为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十分可观。根据脑动极光申请版招股书披露,2022 年,全球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21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增至 42 亿美元,并在 2030 年达到 70 亿美元的规模,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25.5%及 10.7%。国内的增长空间可能更为乐观。根据脑动极光申请版招股书,2022 年,我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达到 1.494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增至19.522 亿元,并在 2030 年达到 95.682 亿元

17、,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135.5%及 37.4%。目前,我国在认知障碍筛查上仍有不少短板需要补足。以认知障碍诊疗水平排在全国前列的上海为例,当地早期就诊比例较高,但也只有 20%。因此,近年来,我国对认知障碍防控愈发重视,2019 年发布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老年痴呆症等的有效干预”。2022 年,国家卫健委等 15 部门又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计划制定国家应对老年痴呆行动计划,并建立老年痴呆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综合防控机制。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利用数字疗法进行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及康复治疗。比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心就聚焦认

18、知障碍,通过“黄金三分钟认知障碍”电子游戏式的筛查工具形成了一套精准快捷的上海评估标准。国内其他地区也在快速跟进。对数字疗法较为支持的海南省也在今年初明确将继续实施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工作,并针对 2022 年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试点工作中的风险人群开展认知康复数字疗法试点。眼科领域的数字疗法则主要是针对儿童视功能预防和恢复。这其中,儿童弱视和斜视治疗训练占据了绝大部分。数字疗法在儿童斜弱视领域受到青睐是因为其治疗本身具有明确的治疗原理和方法,同时也有突出的依从性痛点。现阶段,国内儿童斜弱视的康复治疗手段老旧,过程漫长且枯燥,患儿难以坚持长达 3-6 个月的重复内容训练,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敷衍了事,

19、无法达到治疗效果。数字疗法可以融合多种光刺激疗法,并通过操作简 4 单、趣味性强的游戏化设计来提升患儿依从性,帮助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斜弱视康复训练。眼科数字疗法还可以发挥数据驱动的优势,通过智能评估患儿训练结果来匹配最优训练难度,及智能提醒患儿训练姿势等功能,达到精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目标。同时,通过软件的居家视力评估和跟进康复过程,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四大慢病之一的糖尿病共计有 21 家企业涉足,排在第三。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中提到要提示居民关注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对糖尿

20、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在这些方面,数字疗法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事实上,数字疗法最早开始应用的疾病领域之一就是糖尿病。精神心理疾病同样有 21 家企业涉足,与糖尿病并列第三。与糖尿病一样,心理健康是数字疗法最先开始落地的领域之一,尤其在针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健康问题的线上认知行为疗法(CBT-I)上。它可以低成本标准化地普及 CBT 疗法,在心理健康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成为治疗方案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行为认知疗法还有更多的扩充领域,比如睡眠障碍同样比较热门,共有 13 家数字疗法企业涉足,企业数量仅次于精神心理疾病。值得一提的是

21、,由于统计方式的原因,我们只选择企业最重要的业务方向加以统计。事实上,一些心理数字疗法企业同时也在涉足睡眠领域;即使暂时没有计划,采用CBT-I 干预方式的企业也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睡眠领域。因此,关注睡眠的数字疗法企业其实比统计数字要更多。比如,正岸健康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在完成“如眠”6 周干预后,患者睡眠日记参数得到显著提升,包括提高睡眠效率、延长总睡眠时间、降低睡眠潜伏期、睡眠中醒来的次数和时间,并在干预后的 3 个月、6个月依然维持良好干预效果,展现了产品在睡眠领域的巨大潜力。运动康复则是最近逐渐崛起的数字疗法领域,有 10 家企业涉足。这类数字疗法往往通过

22、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为干预方式。此外,随着物联网硬件和人工智能的引入,这类数字疗法对于患者康复的指导逐渐更加细化精准,可以确保更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运动康复数字疗法也逐渐呈现细分化的趋势。除了心肺功能,肌骨康复乃至盆底恢复等细分赛道也已有企业涉足。在运动康复之后的领域则是几大慢病。高血压(8 家)、呼吸(7 家)。它们目前的干预方式在原理上基本相同,即通过体征指标检测早期筛查,并通过长期管理,如用药依从性及行为改变等方式改善疾病症状。此外,肿瘤领域也已有 3 家企业布局。基于干预方式,数字疗法目前主要涉足肿瘤的不良反应管理,即基于权威肿瘤诊治指南、患者临床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构建

23、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并根据电子患者报告结果收集的症状数据,快速识别急症、重症患者或预测不良事件发生;也有一些企业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理论、游戏创作等为肿瘤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肿瘤管理数字疗法对药企价值巨大。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抗癌药物的中断率、提高患者生存期质量,同时可搜集到详细的患者真实世界数据,促进药物研发,目前 5 已是跨国药企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布局方向。海外涉及肿瘤的数字疗法大多选择为药物合作研发针对具体癌种或者某款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数字疗法产品作为商业推广方式,已经有多家跨国药企进行了合作。除了上述这些领域,包括慢性肾病、生殖健康、成瘾戒断、儿童多动症、儿童言语障碍、睡眠呼吸、疼痛

24、、过敏、儿童自闭症也有不止一家企业涉足。有意思的是,相比我们之前的统计,一些此前较为冷门的领域也逐渐已有企业开始涉足。其中,一部分已有相应的产品完成;也有一些产品尚处于构思或开发过程中。虽然未来仍难以确定这些领域的数字疗法的发展情况,但我们认为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比如,在皮肤领域,京东健康打造的“皮肤图像处理软件”基于百万皮肤临床数据集,对大模型近百种皮肤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到 95%,治疗方案一致率超过 80%。该产品通过智能处理及动态跟踪皮肤诊查图像,能够协助医生准确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改善病情。1.2.数字疗法审批注册数量快速增加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包括数字疗法在内的医疗

25、健康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相应的评估标准和监管缺乏,监管机构只能沿用传统的医疗器械方式进行监管,不符合软件的特点。全球的监管部门逐渐意识到需要将医疗软件的共同框架和原则相融合,使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促进安全创新并保护患者安全。按照不同的用途,与医疗器械相关的软件可以分为三类:制造或维护医疗器械的软件、医疗器械集成软件(SiMDSoftware In a Medical Device)以及软件医疗器械。由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自愿组成的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成立了软件医疗器械工作组,并就关键定义、风险分类框架、质量管理体系和临床评估等标准达成一致

26、。数字疗法以其提供医疗干预的特性被多数国家和地区划入了软件医疗器械的监管范围。美国和德国是全球范围内数字疗法审批大户,近年来审批加速的迹象十分明显 作为数字疗法的起源地,美国是最早审批并注册数字疗法的国家和地区。早在 2017年,Pear 的成瘾戒断数字疗法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批的处方数字疗法,成为数字疗法行业的里程碑事件。不过,在此之前,FDA 审批通过的数款软件医疗器械其实也已经完全符合数字疗法的定义。由于 FDA 并没有专门针对数字疗法的目录,我们对我们认为 FDA 官网上符合“数字疗法”定义的软件医疗器械进行了统计。当然,基于各自对定义的理解不同,并不能完全保证准确,可能存在错漏,仅供参考

27、。据不完全统计,在排除通过 FDA 自由裁量权(FDA Enforcement Discretion,针对低风险医疗器械,上市前不需要提交监管部门的意见、审查和授权)上市的产品外,从 2017 年至今,已有 49 款符合“数字疗法”定义的软件医疗器械获批。6 7 由于数字疗法的低风险特性,FDA 审批的“数字疗法”基本为 510(k),最终分类为二类医疗器械。510(k)申请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提交与市面已获批医疗器械的对比,证明申请器械实质性等同参照器械即可。所谓实质性等同指申请器械至少与已上市产品同样安全或更安全,且不能引起有关安全及有效性的任何问题。因此,这一流程可以大幅提升获批效率。若中低

28、风险医疗器械没有找到可参照的实质性等同器械,则可以申请进入 De Novo通道。一旦进入 De Novo 通道,则后续可以进一步提交 510(k)申请,类似于我国的 2类创新医疗器械。此外,也有数款低风险产品符合 FDA 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则,不需要FDA 的预先审批即可在美国市场销售。这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De Novo 路径。在 FDA 于 2017 年通过第一款数字疗法的De Novo 审批后,至今为止,共有 10 款“数字疗法”以 De Novo 路径获批。最新的一款则是 Better Therapeutics 的 BT-001,刚刚在 7 月以 De Novo 路径上市这款历经坎坷,

29、迟至最近才获批上市的创新产品将是 Better Therapeutics 未来能否扭转乾坤的关键。FDA对数字健康技术愈发重视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 FDA 对数字健康技术更加重视,又进一步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从这些创新产品的适应症来看,已经分别对应了糖尿病、疼痛、弱视、肠易激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儿童自闭症、药物成瘾等多种病症,也是数字疗法百花齐放的佐证。德国是全球首个开放专门快速审批通道的国家,截至 2023 年 8 月 2 日,共有 181 款应用通过快速审批程序提交了申请。这其中,申请临时审批的应用有 142 款,另有 39 款图表 3:历年 FDA 通过 D

30、e Novo 路径获批“数字疗法”图表 2:2017 至 2023 年 7 月 FDA 审批“数字疗法”不完全统计 8 应用申请正式审批。总计有 48 款应用获批进入目录,15 款应用评价不佳,另有 97 款应用的开发者在申请后主动撤回申请,正在处理中的应用则有 15 款。此外,在之前获得临时审批的应用中,有 6 款未能通过试用,被从目录中移除1。1 Bfarm 官网:www.bfarm.de/EN/Medical-devices/Tasks/DiGA-and-DiPA/Digital-Health-Applications/_node.html 图表 4:德国数字疗法(DiGA)审批情况(截

31、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9 从适应症来看,绝大部分数字疗法都以精神类疾病为其主要适应症,这也正是数字疗法较为擅长的领域。目前,已有 18 款数字疗法获得了正式审批;其他 30 款数字疗法仍然处于临时审批。相比 2021 年底分别获得正式审批(6 款)和临时审批(18 款)的情况,无论是整体的数量,还是能够证实数字疗法有益证据的正式审批的数量和占比都有明显提升。显然,从德国的情况来看,标准统一的审批流程对于行业的推动非常明显。我国数字疗法审批数据显示,数字疗法正处于爆发的前夜 我国监管部门并未对数字疗法做出明确定义。因此,我们对我们认为符合数字疗法定义的已获批软件医疗器械进行了统计。

32、当然,基于各自对定义的理解不同,并不能完全保证准确,可能存在错漏,敬请相关企业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此外,部分企业选择以下属子公司作为注册主体,我们在此不再单独列出,仅以官方注册主体为准。根据这一标准,截至 2023 年 10 月,共有 85 款“数字疗法”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10 11 图表 5:NMPA 近年通过“数字疗法”审批情况 12 按照获批时间划分,我国历年“数字疗法”的审批数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0 年以前,仅有零星产品获批。2020-2021 年则是第二个阶段,获批数字疗法产品相较以往有明显增加。从 2022 年开始则迎来了获批高潮,2022 年共有 35 款“数

33、字疗法”获批,创下了历年来获批数量的纪录。2023 年至今已有 29 款“数字疗法”获批,按照这一趋势,全年应与 2022 年处于同一水平。考虑到审批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近年获批情况来看,审批加速迹象十分明显,正处于爆发的前夕,与国内数字疗法“萌芽-关注-爆发”的阶段十分符合。对于数字疗法初创企业而言,是否通过提供临床循证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可,并拿到医疗器械证对它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所在。在国内,“数字疗法”基本归为二类医疗器械范畴,由各地省级药监局审批。因此,对于数字疗法的政策倾斜从各地审批现状也不难看出。通过统计,我们发现截至 2023 年 10 月通过审批的“数字疗法”中,有 4

34、2 款都是在湖南获批,占总量的 49%,近半数之多。这其中,针对认知障碍和眼科的“数字疗法”是其审批的大头。在 33款针对认知障碍的产品中,有 23 款由湖南完成审批,占比高达 69.7%。在儿童认知障碍审批上,湖南完成审批了目前所有 3 款产品。同时,在 27 款针对眼科的产品中,有 12 款由湖南完成审批,占比也达到了 44.4%。具体来看,2022 年是一个明显的节点。在此之前,湖南批准了 6 款“数字疗法”,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大。但在进入 2022 年后,湖南审批数量迅速增加:2022 年湖南共批准 18款产品,审批加速的迹象十分明显;2023 年至今为止已审批 18 款产品。图表 6:

35、NMPA 近年通过“数字疗法”按年份分布 13 审批数量在湖南之后的分别是江苏(9 款)、广东(7 款)和浙江(7 款),这与数字疗法企业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基本吻合。相比之前,更多的省份完成了“数字疗法”的审批,在去年我们制作的数字疗法报告之后,包括重庆、广西和江西也陆续完成审批了当地的首款“数字疗法”产品。虽然从数字疗法的角度来看或许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从更宏观层面的软件医疗器械角度而言,各地获批的产品正在陆续增多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已有 16个省级行政区完成了“数字疗法”的审批,也是审批加速的佐证。图表 7:国内获批“数字疗法”按地区及年份分布 图表 8:我国各地审批“数字疗法”占比 14

36、 我们也对已获批“数字疗法”所涉及的疾病领域进行了统计。不过,我们的分类未必准确,若有错漏敬请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根据统计,在已获批“数字疗法”中,针对认知障碍和眼科的“数字疗法”产品是最为集中的共有 33 款针对认知障碍的产品获批,另有 27 款针对眼科的产品获批。仅这两个领域的获批“数字疗法”数量就达到了 60 款,占获批总数的六成之多。除此以外,儿童认知障碍、呼吸、运动康复、高血压、糖尿病、精神障碍和慢性肝病均有多于一款产品获批,药物剂量计算、听觉障碍、语言康复和运动功能障碍各有一款产品获批。显示数字疗法正涉足越来越多的疾病领域,试图解决其中的痛点。对于数字疗法行业来说,这显然是一个积极的

37、信号。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陆续对数字疗法进行审批。举例来说,日本就在 2020 年 8 月完成了首个针对戒烟的数字疗法的审批,韩国也在 2023 年完成了首款数字疗法审批。总体而言,由于各国和地区对于数字疗法还处于一个初期的了解和观望状态,尚未完善相应的框架,相应的审批不成体系且较为零散,仍然面临很大的障碍。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数字疗法医疗器械面临数据、人因工程、安全、变更、设计开发等技术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需建立数字疗法医疗器械相关技术审查原则,涵盖主要风险点;建立数字疗法医疗器械质控平台和行业标准体系,为产业提供技术导向;建立良好的设计开发实践,保证产品的高质量。但是目前尚缺少分类界定及技

38、术审评等方面的细化标准、指导原则,技术规范,难以把握审评审批尺度。举例而言,数字疗法产品的分类界定需要遵从综合判定的原则,其原则是对产品风险分析的综合考量,但目前并没有可供参考的统一标准。好消息是,目前国家局标管中心已起草相关文件征求意见稿,待正式出台后可提供参考。随着数字健康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疗法的引入已逐渐成为趋势,完善和优化相应的审批势在必行,更多国家和地区将在未来据此探索符合自己自身特色的审批方式。图表 9:我国获批“数字疗法”按疾病领域分布 15 1.3.数字疗法投融资数据下滑,与医疗健康大环境遇冷关系密切 数字疗法是一个新兴领域,不断在开拓新的疾病领域,整个市场正处于持续不断的剧

39、烈变化中。因此,准确预测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各个机构对于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众说纷纭,仅供参考。但总体而言,这些机构对于数字疗法市场规模的未来都给出了较为乐观的估计。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的数据,2022 年全球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为 55.3 亿美元,预测 2023 年全球数字疗法市场规模将达 67.7 亿美元,并在 2030 年达到 286.6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22-2030 年间复合增长率可达 22.9%2。在过去的一年时间,整个医疗健康大环境并不乐观。根据动脉橙对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历年投融资数据的统计,2023 年前三季度全球投融资

40、额仅有 456.62 亿美元,仅有 2022年全年融资额的一半略多,大幅下滑 48%。相比 2021 年 1439.87 亿美元的巅峰数据更是相去甚远。按照这一趋势,2023 年全年估计与 2019 年全年 636.8 亿美元的水平相当。2 Fortunebusinessinsights,Digital Therapeutics Market Share,Growth&Forecast 2030 图表 10:全球数字疗法市场规模预测(2022-2030 年,单位:亿美元)16 从融资事件来看,2023 年至今仅有 2355 起融资事件,相比 2022 年 3536 起的数据下滑 33%,比 2

41、021 年巅峰的 4547 起融资事件同样大幅下滑。按照前三季度状况估计,最终或将与 2019 年 3264 起的水平大致相当。从这一趋势来看,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近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处于明显的下滑态势。这也直接影响了数字疗法领域的一级市场状况。根据机构的统计,全球数字疗法融资金额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周期保持一致,均在 2021图表 12:全球医疗健康历年投融资事件数 图表 11:全球医疗健康历年投融资金额(单位:亿美元)17 年迎来了历史高峰。数字疗法当年投融资额达到了 32 亿美元之多,比 2020 年 10 亿美元的增加了 3.2 倍之多。不过,2022 年,全球数字疗法投资额回落到 1

42、3 亿美元左右。2023年上半年,这种下滑趋势更为明显。根据 RockHealth 对包括数字疗法在内整个数字健康领域投融资的趋势分析,2023 年上半年的投融资水平与 2019 年相当。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部分,尤其是一个新兴领域,数字疗法也不能摆脱一级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整体表现与整个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的表现基本一致。因此,目前数字疗法在一级市场的表现情有可原,就此提出数字疗法在一级市场遇冷的观点显然并不严谨。2022 年数字疗法领域有 3 起超过 1 亿美元的大额融资事件,超过 5000 万美元的有 8起。但在整个 2023 年上半年,仅有一起超过 5000 万美元的大额融资。对于造血

43、能力仍然有限的数字疗法初创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融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以 40Hz 声光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 Cognito 可谓逆势而上,分别在 2022 年和2023 年都完成了 5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额融资。这也说明了真正可以实现临床价值的数字疗法企业依然会得到资本的热捧。图表 13:全球数字疗法近年融资金额不完全统计(单位:亿美元)图表 14:2022-2023 年全球数字疗法大额融资情况 18 本章核心观点:数字疗法正加速发展,在疾病领域、审批注册等方面持续进展,远期潜力有很大空间。虽然投融资数据不如以往,但受宏观经济影响,全行业投资都在下滑,数字疗法现状属于正

44、常的波动周期。第二章 循证才是数字疗法的核心所在 20 从数字疗法的定义而言,大家已经普遍认同数字疗法是一种为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措施或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由高质量的软件程序驱动,用于疾病治疗(预防、诊断、控制)。这其中,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是数字疗法区别于数字健康的核心特征。是否能够通过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数字疗法的效果将是推动数字疗法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2.1.数字疗法的疗法机制是怎样的 根据数字疗法的预期用途,我们可以将数字疗法分为三类,分别是旨在改变行为的数字疗法、旨在产生生理变化的数字疗法和旨在帮助疾病和/或病情管理的数字疗法。它们各自的典型说明和影响如下表。数字疗法的起

45、效主要利用一系列的干预机制对疾病或健康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其干预机制的不同,数字疗法大体可分为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认知训练、神经刺激、药物剂量调整、疾病管理、临床指导/康复共七类 认知行为疗法指以数字方式提供经过临床验证的行为疗法,而非传统的面对面提供。其主要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睡眠障碍、物质成瘾障碍、恐慌性障碍等精神心理类疾病,也是数字疗法覆盖范围最广的适应症。行为疗法(BT)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主要基于学习理论,强调条件反射和行为控制。在行为疗法之后,认知疗法(CT)逐渐崛起,基于认知理论,主要强调内部事件的重要性,如思想、信念系统、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假设。其

46、后,两者逐渐融合形成了认知行为疗法(CBT),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占据了心理疗法的主流。目前,认知行为疗法已发展到第三代,以正念认知、接纳承诺和辩证行为治疗为代表,已掀起认知行为疗法的新高潮。图表 16:七类不同机制的数字疗法 图表 15:三类不同预期用途的数字疗法 21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以抑郁症为首的精神类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成为社会及家庭的不稳定因素。这类疾病往往带有很强的隐蔽性,患者因为病耻感不愿被他人知晓病情,也不愿去寻求专业治疗,导致干预治疗端有很多患者没有被覆盖。另一方面,精神心理疾病的医疗资源长期高度缺乏,也进一步加剧了精神类疾病问题的加重。人工智能的引入能够基于患者生理

47、数据和认知行为构建出诸如基于生理数据的客观评估系统和基于在线认知行为疗法的数字疗法产品。这类产品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媒体互动(动画、视频、声音、交互训练等)来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其便捷和私密的属性降低了患者压力,提升疗效;它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并增强患者对治疗的参与度和依从性。生物反馈通过连接硬件或软件直接感测和反馈患者生物特征。通过人体内生理信息反馈,让患者能够通过感官接收信息达到自我认识及自我控制,进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它的主要适应症包括神经系统疾病(ADHD、帕金森病等)、抑郁焦虑及恐惧等精神类疾病、慢性疼痛、部分呼吸疾病及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基于生物反馈疗法

48、的原理,它主要可以分为呼吸、脑电、心率、肌肉活动、汗腺活动和体温等不同种类的生物反馈。这些生物反馈依赖于相应的传感器实现生理信号的采集。实验证明,人体的心理反应和生理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心理社会因素往往通过意识影响情绪反应,使不受意识支配的内脏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并导致疾病的发生。生物反馈的干预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让患者学习放松训练,以便减轻紧张程度,使身体达到一定程度的放松状态;其次再通过生物反馈仪,使患者了解并掌握自己身体内生理功能改变的信息,进一步加强放松训练的学习,直到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解除影响正常生理活动或病理过程的紧张状态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认知训练指以数字方式提供经过

49、临床验证的行为疗法,而非传统的面对面提供。它的主要适应症为认知障碍,如血管性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失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多动症和自闭症等。这是一类以获得性、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减退、可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综合征。根据不同的原因,认知障碍可以分为血管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儿童发育缺陷及其他疾病诱发等类型。认知训练是应用多种认知任务提升认知功能的干预方法。近年来,认知训练已从既往注重策略的纸笔式、教学式训练方法逐渐转变为难度自适应、注重能力提升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这种无明显不良反应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已成为认知障碍疾病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手

50、段3。认知训练借助系统设计的任务,针对注意、记忆、逻辑推理等认知域进行难度自适应训练,来提升个体认知功能。它既可以针对单一认知域,也可针对多个认知域开展,且训练效果具有迁移性和时效性。正因为此,多认知域训练在认知训练方案制订中应用更为广泛。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使得认知训练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变得更加丰富,临床显示对患者认知训练效果有明显提升。3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训练中国指南写作组:认知训练中国指南(2022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7):2918-2925.DOI:10.3760/112137-20220606-01256.22 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