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华大学附中物理高考模拟试题.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85548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3.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附中物理高考模拟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清华大学附中物理高考模拟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清华大学附中物理高考模拟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清华大学附中物理高考模拟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清华大学附中物理高考模拟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su.15清华大学附中物理高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 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将一根原长为40 cm、劲度系数为100 N/m的弹簧拉长为 45 cm,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45 N B.40 N C.85 N D.5 N2.某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 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 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前和启,则().A.f前向后,f后向前 B.分向前,左向后C.嘉向后,及向后 D.7前向前,/后向前3.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进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分析 归纳法、演

2、绎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在下列 研究中,运用理想实验法进行研究的是().su.15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B.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C.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4.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人在电梯中处于超重状态B.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车上的人处于超重状态C.荡秋千时当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D.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5.图中,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内阻为r,电阻器的电阻R保 持不变.甲图中通过R的电流为小乙图中通过火的电流为乙.已知,i:,2=3:4,则R

3、().IH(乙)A.等于3:4 B.等于4:3 C.等于1:1 D.不能确定6.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如下:x$Y山P,则().A.X的中子数比P的中子数少2 B.X的质量数比P的 质量数多5C.X的质子数比P的质子数少1 D.X的质子数比P的质子数多17.a、6两种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真空 介质su.15向真空,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大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C.a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D.如果。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使该金 属 发生光电效应8.夏天,如果将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放在

4、阳光下受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现象有以下描述(暴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 不变)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 的结果.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吸热,内能增加.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内能减少.描述正确的是().A.B.C.D.9.如图所示,a、仄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 点,c为帅中点.a、b电势分别为=5V,q=3V.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a=5V Vsu.15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 VB.。点处的场强场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线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D.一

5、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10.从地面上方同一点向东与向西分别平抛出两个等质量的小物 体,抛出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2 V不计空气阻力,则两个小物体从抛出到落地动量的增量相同.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做的功相同.从抛出到落地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B.C.D.11.制做精密电阻时,为了消除在使用中由于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自感现象,用电阻丝绕制电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双线绕法,其道理是().A.电路电流变化时,两根线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 相互抵消 上宣B.电路电流变化时,两根线中产生的自感电流 相互抵消C.电路电流变化时,两根线圈中的磁通量相互抵消D

6、.以上说法都不正确su.1512.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波形.原、副线圈匝数比:%=10: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1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200 WC.变压器输出端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D.穿过变压器铁芯的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亚lwb/sn21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的U形金属框架,框架上置一金属杆,不计摩擦,在竖直方向上有匀强磁场.则().A.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并增大时,杆/,/一 ab将 向右移动 6B.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并减小时,杆仍将向右移动C.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并增大时,杆M将向右移动D.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并减

7、小时,杆必将向左移动14.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高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它在自动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是 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棒与导电液体构成 一个电容器,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从 电容C和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U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即电源接通后,电容。减小,反映力减小.电源接通后,电容C减小,反映增大.导电液su.15电源接通再断开后,电压U减小,反映力减小.电源接通再断开后,电压U减小,反映力增大.以上判断正确的是().A.B.C.D.15.如图甲,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 轮

8、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 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以判断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为=-g.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mg.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1/机.以上判断正确的是().A.(4)B.C.D.二、实验题.本题10分.请按要求做答、作图,并将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16.(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七.两测量电路图电流表分别为内接和外接,其他条件都相同.若用甲图电路,两表读数分别为2.00su.15V和0.30A;若用乙图电路,两表读数为1.51 V和0.31A.为了使测 出的电阻值误差较小,实验应选用图 所示电路.

9、选用此电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偏大或偏小).(甲)(乙)(2)下图给出了测量L所用的全部器材,请按照选好的电路用导线把所给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测量电路.注意两个电表要选用 适当量程.3(3)这位同学用选好的电路进行测量,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567U(V)0.811.2 11.511.701.792.312.51I(A)0.160.2 40.300.330.400.420.50请在坐标图中画出UT图线,并求出凡=su.15三、计算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45分.解答应有必要的文 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 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7.(10

10、分)一质量为小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对物块施 加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距离s后立 即撤去尸.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1)撤去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2)撤去产后,物块还能滑行多远?su.1518.(12分)如图所示,在yVO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孙平面并指向纸面外,磁感强度为民一带正电的粒子 以速度从。点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w平面内,与工轴正向的夹 角为。.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求该粒子的电量 和质量之比幺.my_o_ ,7 .19.(10分)如图(甲)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 上,两轨道间距/=0.2 0m,

11、电阻火=L0Q;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 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杆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 磁感强度8=0.50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用 一外力F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杆的质量相和加速度su.152 0.(13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末端5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机的小物体尸从轨 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8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点,轨迹 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 的距离为/2.当传

12、送带静止时,让尸再次从4点由静止释放,它 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 点.当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 件不变),P的落地点为。.(不计空气阻力)(1)求P滑至5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尸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求出。、。间的距离s随速度y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参考答案1.D 2,C 3.D 4.D 5.C 6.D 7.A 8.B 9.C10.D 11.C 12.A13.B 14.B 15.D 16.(1)乙,偏小.(4 分)(2)电流表选0.6A量程,电压表选3 V量程.(2分)(3)图线(2分),su.15约 5OQ(2 分)

13、.17.(10分)解:(1)设撤去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 物块的加速度a=j名(1分),由运动学公式俨=2公(1 m分),解得口 J迎N还(3分)(2)设撤去月后物块还能滑行的距 V tn离为广,从静止到物块停下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F-/,itng)5-;imgs,=0(3 分),解得丁=(Sl)s(2 分)18.(12分)解:带正电粒子射入磁场后,由于受到洛仑兹力的 作用,粒子将沿图示的轨迹运动,从A点射出磁场,O、A间的距离 为/.射出时速度的大小仍为K,射出方向与轴的夹角仍为。.由 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定律可得,qvB=m,式中及为圆轨道的半径,解得尺=也.圆轨道的

14、圆心位于。4的中垂线上,由几何关系可 qB得,=/?疝夕,联立、两式,解得幺=且誓.评分标准:2 m IB本题12分,式4分,式6分,式2分.18题图解19.(10分)解:导体杆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y表示 其速度,表示时间,则有v=G1分,杆切割磁力线,将产 生感应电动势,=也1分,在杆、轨道和电阻的闭合回路中 su.15产生电流/=用1分,杆受到的安培力为/=/*1分.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2分,联立以上各式,得 尸=”+等袱2分.由图线上取两点代入式,可解得 a=10m/s2,m=0A kg.2 分2 0.(13分)解:(1)物体P在A5轨道上滑动时,物体的机械能 守恒,

15、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物体尸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屈(3分)(2)当没有传送带时,物体离开8点后作平抛运动,运动时间为,七=7L当3点下方的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从传送 带右端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为3水平位移为:,因此物 体从传送带右端抛出的速度h=/=挈(2分).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时,有叫(=3加:-gw:(1分).解出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分).(3)当传送带向右运动时,若传送带的速度心匕,即心里时,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 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为匕,落地的水平位移为即 s=l(2分).当传送带的速度v苧时,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 做一段匀变速运动.如果尚未到达

16、传送带右端,速度即与传送带速度 相同,此后物体将做匀速运动,而后以速度v离开传送带.y的最大 值内为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而达到的速度,即/1 2 1 2由止匕解得=Jg为(1分).当此岭,物体将su.15以速度匕=4g九离开传送带,因此得。、D之间的距离为g+fjgg/i=g(l+V7)(1 分).当 彩,即 v(T IB.&=乙目2 D.&唁2?2)D.&=田答案:B(09年海南物理)11.在下面括号内列举的科学家中,对发现 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有贡献的是 0(安培、牛顿、焦耳、第谷、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开普勒、法拉第)答案:第谷(1分);开普勒(1分);牛顿(1分);卡文迪许(1 分)评分

17、说明:每选错1个扣1根,最低得分为0分。(09年广东理科基础)6.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水流的速度为V2。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V相对V2的方向应为su.15R2o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 轨后宇宙飞船的A.线速度变小 B.角速度变小C.周期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答案:D解析:根据6里/=m丫一=1,”2r=加多=;0向得丫=,可知变 轨后飞船的线速度变大,A错;角速度变大B错,周期变小C错;向心加速度在增大D正确。(09年广东理科基础)16.如图所示,一带负 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su.15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其 中

18、M点在轨迹的最右点。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粒子在M点的速率最大B,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C.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答案:C解析:根据做曲线运动物体的受力特点合力指向轨迹的凹一侧,再结合电场力的特点可知粒子带负电,即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线 方向相反,B错;从N到M电场力做负功,减速,电势能在增加,当达到M点后电场力做正功加速电势能在减小则在M点的速度最小 A错,D错;在整个过程中只受电场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不 变。(09年重庆卷)17.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 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 00Km和lOOKm,运动速率

19、分 别为vi和v2,那么V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答案:C(09年四川卷)15.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 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 su.15号为2 009HC82 o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23 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星与 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速度大小的比值为1 3 2A.3.39与 B.3.393 C.3.3 D.3.3.a答案:A解析: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 心力,有誓=加率PR,可知小行星和地球绕

20、太阳运行轨道半径之 比为&式2=后,又根据V=博,联立解得已知机=焉,贝1J匕=忌。(09年安徽卷)15.2 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 2 51”卫星和美国的“铉-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 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 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答案:Dsu.15解析:由=平可知,甲的速率大,甲碎片的轨道半径小,故 B错;由公

21、式T=20匹可知甲的周期小故A错;由于未知两碎片的V GM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错;碎片的加速度是指引力加速 度由空=.得萼=a,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大,故D对。(09年安徽卷)16.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 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 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 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 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 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 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答案:

22、C解析:图像中的纵坐标宇宙半径?可以看作是星球发生的位移工 因而其切线的斜率就是宇宙半径增加的快慢程度。由题意,宇宙加速 膨胀,其半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大。故选C。su.15(09年山东卷)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 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 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轨道2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

23、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答案:BC解析: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 重状态,B正确。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 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丁=生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 CO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C正确。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 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D不正确。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提示: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su.15弹性力)不做

24、功,且其他力做功之和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 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由G等=mJ得”怦,由=啾争r 得T=2兀,由G手=nur得=小包,G丝=可求向心加速 度。(09年福建卷)14.“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 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 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A.r、v都将略为减小 B.r、v都将保持不变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答案:C解析: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 时,引力变大,探测器做近心运动,曲率半径略为减小

25、,同时由于引 力做正功,动能略为增加,所以速率略为增大。(09年浙江卷)19.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 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 量的2.7 x O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 道半径的400倍。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引力远大于月球引力su.15B.太阳引力与月球引力相差不大C.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D.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异答案:AD解析:2”=丝孝,代入数据可知,太阳的引力远大于月F月 M月R太阳球的引力;由于月心到不同区域海水的距离不同,所以引力大

26、小有差 异。(09年广东文科基础)57.图7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 以角速度3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7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a、b的角速度比c的大D.c的线速度比a、b的答案:B(09年广东文科基础)59.关于万有引力及其应用,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A.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不受地球引力作用B.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质量的乘积成反比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的距离成反比D.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su.15答案:D(09年全国卷H)2 6.(2

27、1分)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 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 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夕;石油密度 远小于夕,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 高。重力加速度在原坚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 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G。(1)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PQ=x,求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2)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L的范围

28、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 在S与3(kl)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为 L的范围的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答案:制 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部分的知识.(1)如果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P的岩石,则该地区重su.15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重力加速度反常可通过填充后的球形区 域产生的附加引力G等=加.来计算,式中的m是Q点处某质点的质量,M是填充后球形区域的质量,M=pV.而r是球形空腔中心。至Q点的距离r=7F-.g在数值上等于由于存在球形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重力加速度 改变的大小.Q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方

29、向沿0Q方向,重力加速度反 常Ag,是这一改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r联立以上式子得(2)由式得,重力加速度反常Ag,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号 a(%,).=GpVd.由提设有(Ag%=妨、联立以上式子得,地下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分别为L Ekb_ Gp(k2/3-l)(09年北京卷)2 2.(16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 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解析:su.15(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G-mg得 GM=R2g 卫

30、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粤 R R2式代入式,得到短底(2)考虑式,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日尚2由牛顿第二定律、联立解得丁=与 R(09年天津卷)11.(18分)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 平面内,在水平的x轴下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 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场线平行于y轴。一质量为m、电 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从y轴上的A点水平向右抛出,经x轴 上的M点进入电场和磁场,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x轴上的N点 第一次离开电场和磁场,MN之间的距离为L,小球过M点时的速度 方向与x轴的方向夹角为6.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多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

31、和方向;I,(2)小球从A点抛出时初速度v0的大小;su.15(3)A点到x轴的高度h.答案:巡,方向竖直向上(2)幽cot。(3)嘴二q 2m 8m g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和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1)小球在电场、磁场中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电场力和重力平衡(恒力不能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qE=mg 八避 q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方向只能向上,由于小球带正电,所以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上。(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圆心,肠为弦长,ZMO,P=6,如图所示。设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知L.八=sm 2r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白日提供,设小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心有25

32、=竺 r由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知=cos 9 V由式得su.15v0=cot 0 2m(3)设小球到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如它与水平分速度的关 系为vy=v0 tan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2=2gh 由式得h=B 8mg(09年天津卷)12.(20分)2008年12月,天文学家们通过观 测的数据确认了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人马座A*”的质量与太阳质量 的倍数关系。研究发现,有一星体S2绕人马座A*做椭圆运动,其轨 道半长轴为9.50 x102天文单位(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为一个天文单 位),人马座A*就处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观测得到S2星的运行 周期为15.2年。(1)若将S2星的运行轨道视为半径r=9

33、.50 xl()2天文单位的圆轨 道,试估算人马座A*的质量Ma是太阳质量Ms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 位有效数字);(2)黑洞的第二宇宙速度极大,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 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由于引力 的作用,黑洞表面处质量为m的粒子具有势能为Ep=-G华(设粒子在 离黑洞无限远处的势能为零),式中M、R分别表示黑洞的质量和半 su.15径。已知引力常量G=6.7xl()FNm2/kg2,光速c=3.0 xl08m/s,太阳 质量=2.0 x10,太阳半径Rs=7.0 xl08m,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利用上问结果,在经典力学范围内求人马座A*的半径Ra与太阳半径%

34、之比应小于多少(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答案:(1)4x10%(2)17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其中第2小题为信息题,如“黑 洞”“引力势能”等陌生的知识都在题目中给出,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能力立意。(1)S2星绕人马座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人马座A*对S2星 的万有引力提供,设S2星的质量为痣2,角速度为W,周期为7,则 G Ma:S2=叫2。2 r rT设地球质量为件,公转轨道半径为rE,周期为,则综合上述三式得图仔)式中年su.15天文单位代入数据可得%=4xl()6 Ms(2)引力对粒子作用不到的地方即为无限远,此时料子的势能 为零。”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

35、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 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说明了黑洞表面处以光速运动的粒子 在远离黑洞的过程中克服引力做功,粒子在到达无限远之前,其动能 便减小为零,此时势能仍为负值,则其能量总和小于零,则有2 R依题意可知R=Ra,M=M A可得k当 c代入数据得Ra 1,2 xlOlom 殳17(09年安徽卷)2 4.(20分)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 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 形轨道组成,B、C、。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su.15C、。间距相等,半径N=2.0m、&=1.4m。一个质量为机=1.0kg的小 球(视为质点),从

36、轨道的左侧4点以=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 运动,A、B间距乙=6.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 的大小;(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8、C间距L应是多少;(3)在满足(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 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 点A的距离。第一曲相道答案:(1)10.0N;(2)12.5m(3)当0 R3 404m时,r=36.0m;

37、当1.0 m Z?3 2 7.9 m,L=2 6.0m解析:(1)设小于经过第一个圆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匕根据动能定理1,1 2-f/mgL-2mg&=万叫-5mo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侬和轨道对它的作用力F,根据牛顿第su.15二定律vfF-mg=m-L-Ri由得 F=10.0N(2)设小球在第二个圆轨道的最高点的速度为功,由题意说mg=m-此+L)-2mgR2=由得 L=12.5 m(3)要保证小球不脱离轨道,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I.轨道半径较小时,小球恰能通过第三个圆轨道,设在最高点的速度为匕,应满足Vjmg=m-R3-/.jmg(L,+2L)-2mgR=g由得R3=0.4/nsu.1

38、5II.轨道半径较大时,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心根据动能定理-1nmg(Lx 2L)-2mgR3=0 mvR3=1.0m为了保证圆轨道不重叠,用最大值应满足(g+&)j+(&FT用=2 7.9m综合I、II,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则第三个圆轨道的半径须满足下面的条件0R3 0.4m1.0m l?3 2 7.9m当0&0.4m时,小球最终焦停留点与起始点A的距离为,则/zngL=0-r=36.0m当LOm 2 7.9m时,小球最终焦停留点与起始点A的距离为,则=力一2(一4-2 L)=2 6.0m(09年福建卷)2 0.(15分)如图所中产2.夕示,射击枪水平放置,射击枪与目标靶中“定枪 8标和心位

39、于离地面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目标靶之间的距离 s=100m,子弹射出的水平速度v=2 00m/s,子弹从枪口射出的瞬间目 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为10 m/s2,求:(1)从子弹由枪口射出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子弹击中目标靶?su.15(2)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被子弹击中,下落的距离h为多少?答案:(1)0.5s(2)1.2 5m解析:本题考查的平抛运动的知识。(1)子弹做平抛运动,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经方时间集中目标靶,则t=-V代入数据得=0.5s(2)目标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左之夕2 2 代入数据得斤L 2 5m(09年浙江卷)2

40、4.(18分)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 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 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 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 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L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 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 L=10.00m,R=0.32 m,h=1.2 5m,S=1.50mo 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su.15答案:2.53s解析:本题考查平抛、圆周运动和功能关系。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由平抛运动的规

41、律S=卬7 1 2h=g解得V|=3m/s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外,最低点 的速度为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mg-R;哂=:稼+/ng(2 R)v3=yj5gh=4 m/s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 该是=4m/ssu.15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3根据功能原理 Pt-fL=mV2Tnn由此可得 U2.53S(09年四川卷)2 5.(20分)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连于固定点0,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另一端连接一带电小球P,其质量m=2 X io 2 kg,电荷量q=0.2 C.将弹簧拉至水平后,以初速度Vo=2 0 m/s竖 直

42、向下射出小球P,小球P到达0点的正下方01点时速度恰好水平,其大小V=L5 m/s.若0、01相距R=L5 m,小球P在01点与另一由细绳 悬挂的、不带电的、质量M=l.6义101kg的静止绝缘小球N相碰。碰 后瞬间,小球P脱离弹簧,小球N脱离细绳,同时在空间加上竖直向 上的匀强电场E和垂直于纸面的磁感应强度B=1T的弱强磁场。此后,小球P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片0.5 m的圆周运动。小球P、N均可视 为质点,小球P的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o那么,(1)弹簧从水平摆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其弹 力做功为多少?(2)请通过计算并比较相关物理量,判断小球 P、N碰撞后能否在某一

43、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3)若题中各量为变量,在保证小球P、N碰撞后某一时刻具有 相同速度的前提下,请推导出r的表达式(要求用B、q、m、0表示,其中6为小球N的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解析:su.15(1)设弹簧的弹力做功为肌有:mgR+W=;mv2 ;mv 代入数据,得:W=-2.05 J(2)由题给条件知,N碰后作平抛运动,P所受电场力和重力平 衡,P带正电荷。设P、N碰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并令水平向 右为正方向,有:mv=mv+MV 而:%=虹m 若P、N碰后速度同向时,计算可得Vvl,这种碰撞不能实现。P、N碰后瞬时必为反向运动。有:丫=理理 MP、N速度相同时,N经过的时

44、间为i,P经过的时间为%。设此时N的速度VI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e,有:匕MgtN=V,sin0=v sin0代入数据,得:%=坐54对小球P,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有:T=迎 Bqsu.15经计算得:%T,P经过%时,对应的圆心角为a,有:2万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外时,P、N的速度相同,如图可知,有:a二乃+夕联立相关方程得:比较得,%b%,在此情况下,P、N的速度在同一时刻不可能 相同。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里时,P、N的速度相同,同样由图,有:a2-7 1-0,同上得:%2=尚,比较得,%*%,在此情况下,P、N的速度在同一时刻也不可 能相同。(3)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外时,设在t时刻

45、P、N的速度相同,%=tp=t,再联立解得:r=(=0,2)B2q2 sinff )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里时,设在t时刻P、N的速度相同同理得:(万一B2q2 sind考虑圆周运动的周期性,有:”吗烯贮(川2.)(给定的B、q、nm、。等物理量决定n的取值)su.15(09年广东物理)17.(20分)(1)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了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处以速度V。水平匀速飞 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 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2)如图17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H

46、和,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 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解析:炸弹作平抛运动,设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x,%=H=枭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工=v设击中目标时的竖直速度大小为vy,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为Vsu.15=guj2 g联立以上各式解得y=也+2/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时受到的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三力作用而平衡,由平衡条件得 摩擦力的大小f=mg sin 0=yjH2+R支持力的大小N=mg cos6=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物块在筒壁A点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 力,设筒转动的角速度为公有由几何关系得=f R联立以上各式解得co=R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