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舟山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732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舟山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舟山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舟山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舟山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舟山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ICS 65.150B 51浙江省舟山市地方标准DB3309/T 18 2018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2018-06-10 发布2018-06-10 实施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09代替 DB3309/T18.12005DB3309/T 18-2018I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 3309/T 18.1-2005无公害舟山大黄鱼第 1 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与 DB 3309/T 18.1-2005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标准名称中删除了“无公害” ;b)亲鱼选择参考了 NY/T 5061-2002无公害食

2、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舟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岱山县渔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光锋、吴一挺、夏昊、徐志进。DB3309/T 18-20181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舟山大黄鱼亲鱼培育和人工育苗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舟山大黄鱼亲鱼培育和人工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

3、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限量3亲鱼培育3.1亲鱼选择3.1.1来源来源于省级以上原、良种场或海捕大黄鱼,严禁近亲繁殖的后代留作亲鱼。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3.1.2比例形状体长/体高为 3.7 4.1,体长/头长为 3.9 4.3,尾柄长/尾柄高为 3.1 3.9,头长/吻长为 4.4 4.9,头长/眼径为 3.7 4.1。3.1.3规格、配比与数量2 龄鱼雌鱼 800g/尾以上,雄鱼 400g/尾以上;3 龄鱼雌鱼 1200g/尾以上,雄鱼 600g/尾以上。雌、雄亲鱼配比以 2:1 为宜。亲鱼数量 50 尾以上。3.1.4使用年限亲鱼允许使用到 6 龄。3.2亲鱼运

4、输宜选用活水舱并在风浪较小时运输,密度 40kg/m3左右。10h 内运输亦可用水桶、帆布箱或塑料薄膜袋充氧运输,密度为 20kg/m3以下,应避免擦伤。3.3海区网箱培育3.3.1网箱要求规格(3.0 m 7.0 m)(3.0 m 4.0 m)(3.0 m 4.0 m) ,网目 15 mm 30 mm。3.3.2饲养管理配合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鲜活饲料中宜添加适量的鱼用复合维生素。春季培育亲鱼,水温 14以下,1 2 日投喂一次,鲜活饲料日投饵率小于 1 %;水温 14以上,每日投喂一次,鲜活饲料日投饵率为 2 % 4 %。秋季培育亲鱼,水温 25以下,每日投喂两次,鲜活料日

5、投饵率 5 % 8 %。3.4室内水池培育3.4.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水质: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光照度:500Lx 1000Lx;水温:15 25,以 20 22为宜;DB3309/T 18 -20182盐度:17 32,以 23 30 为宜;pH 值:7.5 8.5;溶解氧:5mg/L。3.4.2培育池培育室应设在安静、避光、保温性能好的地方,培育池长方形或圆形,每池面积 20m240m2,平均水深在 1.5 m 以上。3.4.3饲养管理可用鲜活鱼、虾肉、贝肉、沙蚕等优质饵料强化培育。人工催产前 40 日左右移入室内水池。放养密度以 1.5 kg/m3为宜。鲜活饲料

6、日投饵率为 3 % 5 %,每日 1 次 2 次,早上或傍晚投喂。每日吸污一次,日换水量 50 %左右,保持水质清新。定期翻池,定期使用药物消毒。4人工育苗4.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水质: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水温:1826;盐度:2330;pH 值:7.88.2;溶解氧:5mg/L;氨氮:0.2mg/L;光照:避免直射光,光照均匀,光照强度为 1000Lx 4000Lx。4.2育苗设施4.2.1育苗室应配有遮光设施,使室内光线可调,且保温性能好。4.2.2产卵池长方形或圆形,长方形池的四角为弧形。每池面积 25m2 45m2,水深 1.2 m 1.5m。4.2.3育苗池

7、每口池面积 20m2 40m2,水深 1.5 m 1.6m,有独立进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孔以一定的坡度倾斜,以利于排水。4.2.4饵料培养设备设施总面积约为育苗池总面积的 40%60 %,具体要求见表 1。表 1饵料培养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容积或面积水深藻类一级培养容器(三角烧瓶或透明塑料袋)100 mL、500 mL、1L、3L、5L、20L藻类二级培养(塑料桶)50L0.8m 1.0m藻类三级培养池(水泥池)4 m2 10 m20.8m 1.0m轮虫培养池(水泥池)5 m2 45 m21.4 m 1.5 m卤虫孵化器(玻璃钢或硬质塑料桶或圆形水泥池)0.5 m3 5 m31.0m 1.5 m4.

8、2.5配套设施应具备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和增温系统等。其中供水系统的水泵日提水能力应大于育苗用水高峰时用水量,沉淀池与蓄水池的总纳水量不少于日用水量。4.3鱼苗培育4.3.1催产亲鱼腹部膨大,性腺达期时,用丁香酚麻醉后,胸鳍基部或背鳍基部注射激素。激素种类及剂量DB3309/T 18-20183视水温与亲鱼性腺成熟度而定,雄鱼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4.3.2产卵、集卵雌鱼、雄鱼配比 2:1,连续充气,定时冲气并流水以刺激亲鱼产卵。80 目筛绢收集,经清洗、筛选后,用重量法或容积法计数入池孵化。4.3.3孵化孵化水温 1824,盐度 2330。防止阳光直射,定时添加新鲜过滤海水。散气石分布

9、为 0.7 个/m2,微充气(0.7 L/min 1.0 L/min)使卵在水中上下缓慢翻动为宜。必要时停气,虹吸出沉底的坏卵和污物,经 27 h 42 h 后孵化。孵化密度 1104粒/m33104粒/m3。4.3.4幼体管理4.3.4.1管理要点培育水温 20 26,盐度 22 32,溶解氧 5 mg/L 以上。应连续充气,散气石分布为 0.5 个/ m2。每日换水,并在换水前用虹吸法吸去池底的污物。每日在水体中加入少量小球藻液,经常观察仔、稚鱼的摄食情况,监测理化因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3.4.2仔鱼期孵化后放养密度 0.8104尾/m32.4104尾/m3。微充气培育,换水量 20

10、%,每日 1 次。光照强度控制在 2000Lx 以下。4.3.4.3稚鱼期放养密度 0.3104尾/m3 0.6104尾/m3。间歇性流水培育,换水量 50%,每日 1 次2 次。停气投饵。4.3.4.4幼鱼前期密度 0.2104尾/m3 0.4104尾/m3。流水培育,日换水量 100%。对光线尤为敏感,光照强度控制在 500 Lx800 Lx 之间。4.3.5饵料系列4.3.5.1褶皱臂尾轮虫投喂前经 6h 以上小球藻液和轮虫专用营养强化剂强化培养。强化密度 300 个/mL 500 个/mL,小球藻液浓度 20106个/mL。投喂方法见表 2。表 2 褶皱臂尾轮虫投喂方法鱼苗日龄/d水中

11、轮虫密度/(个/mL)3 53 55 1210 1512 2015 204.3.5.2卤虫无节幼体投喂时间为 12 日龄16 日龄,水中密度为 0.5 个/mL1 个/mL。4.3.5.3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应从无污染、无病体的水域中采捕。从 12 日龄开始投喂,到 30 日龄。需经 60 目筛绢过滤,水体中保持密度在(0.5 1.0) 个/ mL 之间。4.3.5.4鱼、虾、贝肉糜及配合饲料肉糜日投喂量: 20 日龄 30 日龄, 50 g/万尾 80 g/万尾; 30 日龄 45 日龄, 100 g/万尾 120 g/万尾。35 日龄以上可在肉糜中 1:1.5 拌入粉状配合饲料。投喂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4.4中间培育鱼苗在室内水泥池中培育至全长20 mm以上时, 可移到海区网箱中继续进行培育, 直至全长30 mm50mm 为止。4.5质量要求鱼苗大小规格整齐,全长 30 mm 以上,无伤、无病、无畸形,游动活泼,正常移动无大量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