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乡规划体制、价值观.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79150 上传时间:2025-11-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98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规划体制、价值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乡规划体制、价值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1,规划法规系统,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住房和城市规划诸法,,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的法定职能。,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它带有明显纲领性和原则性的特征,不能对具体的实施细节作出规定,因此需要相应的从属法规阐明规划法相关条款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在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方面。主干法由国家立法机构产生,而从属法由法律授权的政府部门制定。,专项法是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由于主干法具有普适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些特定议题不能由主干法提供依据。,1946,年的,新城法,、,1949,年的,国家公园法,等属于这类。,相关法主要是由于城市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牵涉到多个行政部门,因此相关的一些部门制定的立法也会对城市规划产生深远影响,在规划中应该遵守。,2,2,规划行政系统,规划行政系统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的机构权责设置。各国和地区的规划行政系统分为两类,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代表分别是英国和美国。,3,规划技术系统,规划技术系统是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个层面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一般城市规划体系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性的开发控制规划。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它不足以成为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实施性的开发控制规划是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的,用于指导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3,4,规划运作系统,城乡规划的运作系统是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总和。,第二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1,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立法包括两层含义:狭义的立法是指宪法规定的国家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普遍使用的规则;广义的立法是指一切有权制定普遍性规则的机构所制定的普遍约束力的规则都是立法。,我国广义层面的立法形式有以下几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文件,是特定范畴内的基本法。一般分为:行政法、财政法、经济法、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等。,6,(,4,)、地方政府规章。如:,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天津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细则,。,(,5,)、城乡规划技术规范标准。,3,、相关法,涉及土地与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市政建设等众多领域,是城乡规划活动在涉及相关领域时的重要依据。,7,2,、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行政决策权:核发“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行政决定权:对管理事项的处理权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中未明确事项的规定权。如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方式作出调整,制定管理需要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执行权: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上级部门的决定等,在其行政辖区内具体执行管理事物的权利。,第三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1,、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从上到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其下设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其下设处,城市为城乡建设局。,8,第四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1,、法定规划体系,城乡规划法,规定,本法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中各种城,镇体系规划都属于战略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实施性规划。,2,、规划依据,规划依据主要有上位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国家政策、城市政府以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9,第五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机制,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制的核心是:程序合法、依据合法,1,、开发控制制度,(,1,)对城市规划区。分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国有土地的使用方式分为两种:划拨和出让。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应该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前或核准前,应该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单位以此作为依据之一向有关部门申请批准、审核、备案。之后再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规核定建设用地的面积、位置、允许建设范围。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应该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应该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2,)对乡村庄规划区。由建设单位或个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合法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2,、开发控制的依据,主要有法律规范的依据、城乡规划的依据、技术规范的依据和政策依据。,11,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务,1,规划,一般来讲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与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规划的基本属性与要素:第一既定目标,即规划必定是基于既定的、特定的目标;第二,行动或决策集合或序列,即规划必定包含一系列对于实现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或行动;第三,这些决策或行动的内在逻辑在于后向传递性,即上一项决策或行动引发下一项决策或行动,最终导致既定目标的实现。,12,2,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的起源。有组织的城市规划职业起源于,19,世纪末工业革命和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问题的激增,卫生。供水交通、住房等领域的状况极度恶化,在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城市,产业工人寄居在卫生条件极差的租屋内。霍尔将,19,世纪晚期的工业城市称之为“暗夜城市”在此背景下,许多专业人士致力于城市危机的化解工程师设计了大规模的给排水设施;建筑师和公共卫生工作者致力于住宅管理以保证必要的通风和日照;景观建筑师成为环境运动的中坚,并在,19,世纪末与建筑师一起推动城市美化的理念。,(,2,)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日本: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德国:城市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不同功能的用地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并以政治决策为保障。这种决策必须是公共导向的,一方面解决居民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3,英国: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美国: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目标,从本质来看,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消除或抑制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增进积极影响。城市规划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开发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的认识发展过程。,14,利维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般目标进行了总结 健康,即土地使用要有助于保证公众健康;公共安全,即在城市的各个层面全方位地保障市民的安全交通即为社区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的提供,即为社区提供诸如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财政健康即城市开发要考虑社区的财政状况;经济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或维持现有经济水平;环境保护,即限制城市开发和土地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再分配的目标,即将城市规划作为再分配的工具。,2,价值观影响城市规划目标的形成,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城市规划目标的实质就是依据价值观对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设。,15,3,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确立,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但是对于良好人居环境的理解却一直处于发展演变之中:不同时期的规划基于其所处的特定背景和认识水平持不同的价值观。但是近,20,年来永续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第三节 永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1,永续发展的概念与思想形成,(,1,)概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指出:“永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16,(,2,)永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意义。,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学,。,1962,年,美国学者卡森发表了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美国学者沃德和杜博斯发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1981,年,国际建协发表“华沙宣言”,,人类,建筑与环境,。,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从永续发展的思想出发,我们今天的发展不要对明天的发展带来危害,应是支持型的发展,而非掠夺性的开发;少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有条件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及对自然的污染,为子孙留下蓝天碧水。,17,2,永续住区与永续城市,全球,21,世纪议程,把人类住区的发展目标总结为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和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在,8,个领域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方案,这,8,个领域分别是:向所有人提供适当的住房;改善人类住区的管理,促进永续的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促进综合供应环境基础设施包括供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促进人类住区永续发展的能源和运输系统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促进永续的建筑业活动:促讲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发展。,人居议程,强调”我们承诺在城市化地区实现永续的人类住区目标,为此,我们要推动社会进步,使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充分利用源。并考虑到预防原则,为所有人,特别是易受伤害或处境不利的群体获得与大自然及其文化遗产、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相协调的健康、安全和富于成效的生活提供平等机会,这将能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国家永续发展目标的实现。”,18,2,城市规划与永续城市发展,英国在,规划政策陈述,1,:实现永续发展,中对城乡规划在社会、生态和环境永续发展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作了较为细致的界定。,在社会维度上,该政策认为,单凭物质环境的更新并不能解决贫困,社会不公以及社会排斥。城乡规划应当考虑开发活动对社会结构造成的影响。减少社会不公平;保证所有居民都能够方便地享用健康,住房、教育、商业和休闲等设施;兼顾所有居民的需求,包括因年龄、性别、种族、宗教、残疾和收入等因素而产生的特殊需求;创造安全、健康和富有魅力的居住地,在环境维度,该政策强调政府应当致力于城乡自然与历史环境品质的保护与提升;对于极其珍贵的城镇景观、生物栖息地以及自然资源、政府应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于那些具有国家甚至国际意义的资源更应当实施最为严厉的保护措施。,19,在经济维度,该政策强调政府有责任推动稳定并富有活力的经济发展,惟其如此,才会社区繁荣,人民乐业。城乡规划应当:保证工业、商业、零售、公共服务、旅游、休闲等开发能够获得适宜区位的土地;未雨绸缪,为应对地方经济变化做好准备在适宜的区位供应充足的高品质的住房,保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供应以适应经济活动及其变化:识别潜在的经济发展与投资机遇。,第四节,“,和谐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和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1,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生存:而和谐发展则是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类生存方式。,20,2,和谐城市的价值观,(,1,)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是对工业城市的建设思想中以现代工业文明战胜自然环境的哲学理念的一次反思和扬弃。“和谐城市”不再是站在自然环境对立面的一个人工环境,它应该成为自然整体系统中间的一个部分,它不再是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费者”,而应该是生态系统循环中间的一个环节。它不仅以理性和智慧最大可能地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费,更应该能够成为自然资源和能源生产和再生产的场所。,(,2,)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强调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社会和谐,重视区域中各城市之间、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集团之间居民生活的和谐。避免城市范围内的社会空间的强烈分割和对抗。,21,(,3,)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即强调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运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新的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3,和谐城市,“,柱锥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