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7节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30,2/30,真题1:,(新课标全国卷)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_,_,3/30,答案:,奋斗是山峰,孕育着高尚,只要你肯攀登。奋斗是蜡烛,孕育着光明,只要你肯燃烧。奋斗是道路,孕育着未来,只要你肯奔跑。,4/30,解析,一要选择有丰富外延,能多角度设喻话题,如“青春”“梦想”“奋斗”等;二要注意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相同性;三要注意句子结构。,5/30,真题2:,(浙江卷)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讲解词,要求最少利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内涵(不少于50字)。(4分),6/30,答案:,(示例)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感人画面。她挥舞球拍,展开青春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梦想。,7/30,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简明、生动和修辞,虽属图文转换,但形式新奇。以前图文转换是直接用文字表述图表中信息,而本题则是要学生展开想象,表现画面意蕴,揭示画面内涵。,做这类题关键是认真阅读题干要求,然后阅读图表,明确题目内容,进而利用修辞展开表述。考生要注意题干全部要求(讲解词;最少利用两种修辞方法;揭示画面内涵;不少于50字),“讲解词”就是描述画面(可用说明性语句),但同时要求揭示其内涵,回答画面主旨(寓意)。,8/30,真题3:,(海南宁夏卷)仿照下面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大、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6分),这满山遍野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画,一首无声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9/30,答案:,(示例)这抬头屹立雕像,塑得顶天立地,气壮山河,是一棵高大树,是一曲无声歌,把爱国诠释得可歌可泣。,10/30,解析,本题考查修辞利用。例句是“,是,把”句式,修辞上采取了比喻、拟人和夸大。仿写追求“形似”这只是其表,追求“神似”才是其根本。考生仿写时要注意首先要在句式上、语气上、修辞上、格调上与例句保持一致。,11/30,12/30,一、考试说明,常见修辞方法正确利用,二、考纲解读,考试说明对常见修辞方法作了明确要求,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大、排比、对偶、重复、设问、反问九种。学习修辞方法目标是指导语言利用,而不是仅仅识别概念,指认文句中利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依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所以,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亲密相关。,13/30,所以,本考点不再是单纯地考辨识,而是重在了解、利用,而且常与仿写、扩写、续写、句式变换、诗词鉴赏和当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14/30,命题趋势:,修辞方法重在考查利用。,从浙江卷情况来看,考查修辞方法普通不单独设题,而是与文学作品鉴赏和语言表示利用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利用,即依据要求情境,利用一定修辞方法表示一定思想感情,或表示对事物认识。,所以,年应该还属于这种情况。,15/30,三、考点精讲,几个惯用修辞方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喻。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一样事物,二是二者必须含有相同点。比喻由本体、喻体、喻词组成,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比喻作用是对事物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详细,给人以深刻印象,也能够用常见事物说明深奥道理,使道理显明。,使用比喻要注意: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不能信手拈来;要注意思想感情。,16/30,以下情况虽有比喻词,但却不是比喻。,同类事物相比较。比如:她个子像父亲一样高。,表示猜度。比如:蓝蓝天上像是有一只鸽子。,举例子时列举。比如:有许多动物都很温顺,像绵羊、小狗、鸭子等。,表示想象。比如:极目远望,我内心一片茫然,好像成了一无全部人。,17/30,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比喻是明喻和暗喻,明喻比喻词是“好像”“像”等,暗喻比喻词是“成了”“是”等;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比喻是借喻。比如:敌人一来,形势马上紧迫,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18/30,2比拟,比拟就是把物看成人,或把人看成物,或把甲事物看成乙事物来写一个修辞方法。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形式。比拟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对事物产生鲜明深刻印象,引发感情共鸣。,使用比拟要注意与比喻区分: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表达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表达在动词上,而喻体一直不出现。,19/30,3借代,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名称,借和它亲密相关名称来代替。主要有以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例:墙角驼背突然高兴起来。,专名代泛称。例:婺城又出了个孟祥斌。,详细代抽象。例:枪杆子里出政权。,部分代整体。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结果代原因。例: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20/30,材料代本体。例: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形象代本体。例:我最怕见到白大褂。,利用借代能够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详细生动效果。,使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最经典特征,借代事物要有所交代,本体借代体不能同时出现;借代与借喻不一样,前者重视相关性,后者重视相同性,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21/30,4夸大,夸大是为到达某种效果需要,有意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修辞方法。使用夸大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给人启示;衬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境。可分为三种类型:,扩大式夸大,有意夸大事物。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式夸大,有意小化事物。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2/30,超前夸大,有意把未发生说成是先发生或先出现。例:他看到老虎,腿就软了。,使用夸大既要注意显豁,又要注意以事实为基础,还要注意文体特征。,23/30,5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示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修辞方式。对偶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几个类型。,正对,两个句子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相互补充。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反对,两个句子从相反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对立统一。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4/30,两个句子内容从事物发展过程、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用对偶可使表意凝练、抒情酣畅;语言整齐,富于美感;也便于记忆。,使用对偶要注意与对比不一样,前者指形式而言,后者指内容而言;对偶中反对则是两种修辞兼用。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两种,严式对偶通称对仗,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对对联往往就要到达这么要求。,25/30,6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同、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一组句子。使用排比能够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使用排比要注意与对偶区分,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排比惯用同一词语作为提醒语,对偶普通不重字。,26/30,7设问,设问是为了引发他人注意,有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看法一个修辞方法。如:班级发展靠谁?当然是全班同学和全体老师。,分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两种。使用设问,可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索作用;有时用在文章中间,也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27/30,8反问,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形式表示确定意思一个修辞方式。包含用必定句表示否定内容和用否定句表示必定内容两种形式。使用反问能加强语气,更加好地表示自己思想感情。,28/30,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也有区分。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从问句本身体会出答案;设问本身不表示必定或否定什么,答案在后面说出,反问则本身就包含着作者意思;设问是为了提请注意引发思索,反问则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强烈感情,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29/30,9重复,为了表示强烈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一词语、句子或者段落,来表示强调,增强感情,连缀文章各部分。例:期望着,期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加好地阅读和表示,高考命题也是基于这么共识,所以,我们平时复习和练习都要从了解利用着手,要能分清这九种修辞方法,能分析其作用。,30/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