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通用4篇).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2667551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03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通用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通用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通用4篇)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1 我国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经济发展、城镇、社区初步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态势下,向广大民众普及现代救护观念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为有效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现向您介绍几种紧急救护方法:人工呼吸法、气道梗塞急救法、心肺复苏、外伤止血及包扎法、骨折固定法、创伤的搬运护送。 一、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得不能自主呼吸、呼吸机能不正常或呼吸困难的病人,得到被动式呼吸。 第一步:开放气道 1、病人平卧于硬板或平地上,解开病人衣领、女性胸罩等 2、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杂草、土块、痰、涕、呕吐物,使呼吸道通畅 3、用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上提法,打开气道 ①、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为病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 ②、儿童、婴 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60度角、30度角 4、开放气道,利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判断有无呼吸 如病人呼吸停止,即可开始人工呼吸。当提供人工呼吸时,务必使每一次吹气都使病人的肺充分膨胀。 第二步:口对口吹气 1、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将放在病人前额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病人的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2、救护人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病人口唇四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同时,观察病人胸部起伏 3、吹气完毕,救护人松开捏鼻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下降,听、感觉病人呼吸流动情况,准备进行下次操作 4、首先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5、成人每4-5秒钟吹气1次,每分钟12次(儿童每分钟16次),每次吹气量约700-1100毫升,每次吹气时间超过2秒钟 当病人口不能张开、口部严重受伤或难以使口密封时而采用口对鼻吹气法-- 1、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用举颏的手将病人的双唇紧闭 2、救护人深吸气,双唇包严病人鼻孔并吹气,观察病人胸部起伏 3、完成吹气,救护人口唇移开病人鼻孔,手放松 4、首先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5、成人每分钟12次,每次吹气量约700-1100毫升 6、基本方法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 婴儿可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1、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双唇包严婴儿口鼻,每分钟吹气20次 2、均匀缓缓吹气入肺,观察胸部有起伏即可。 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一定要在气道开放的情况下进行 2、向病人肺内吹气不能太急太多仅需胸廓略有隆起即可,吹气量不能过大,以免引起胃扩张 3、吹气时间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二、心肺复苏 成人、儿童、婴儿实施CPR比较表 (一)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如救护人实行CPR救护方法正确,又有以下征兆时,表明CPR有效。 1.面色、口唇2.由苍白、紫绀变红润 3.恢复4.可以探知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5.瞳孔由大变小,6.对光反射存在 7.病人眼球能活动,8.手脚抽动,9.呻吟 (二)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现场的CPR应坚持连续进行,在CPR进行期间,需要检查呼吸、循环体征的情况下,也不能停止超过10秒钟。如有以下各项可考虑停止-- 1.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2. 3.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 4.有医生到场确定病人死亡 5.救护人筋疲力尽而6.不7.能继续进行心肺复8.苏 (三)注意事项: 面对危重病人,救护人在现场一定要争分夺秒,按救护原则及步骤实施现场紧急救护,但要注意如下几点: 1.应充满自信心,现场救护不要犹豫,要确保现场安全 2.对于危重者千万不能专等专业人员的急救 3.不要把时间消耗在反复检查心跳、呼吸停止的过程中 4.不要做不必要的全身检查 5.不要随意搬动病人,注意保护脊柱 6.应使用心肺复苏模型进行心肺复苏术的训练,严禁在正常人身上进行操作训练 7.救护人员最好应定期参加心肺复苏的培训学习 三、气道梗塞急救法 (一)成人救治法 1、自救腹部冲击法(适合不完全气道堵塞病人,意识清醒) ①用自己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于腹部脐上两指、剑突下处 ②另一手紧握住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 ③或者还可选择将上腹部压在坚硬物上,如桌边、椅背和栏杆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 ④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直到异物脱出 2、仰卧位胸部冲击法操作方法(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 ①救护人将病人放置好仰卧体位,并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 ②胸部冲击手的定位与胸外心脏挤压部位相同 ③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冲击5次,每次冲击均间隔要清楚 ④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⑤检查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 (二)婴儿救治法(背部叩击法) ①救护人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 ②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③两手的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 ④用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肩胛区4次 ⑤两手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 ⑥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4次 ⑦检查口腔,如异物咯出,迅速采取手取异物法处理 ⑧若阻塞物未能咯出,重复背部扣击和胸部冲击动作多次 四、止血方法 止血的方法有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一般的出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扎法止血。四肢的动、静脉出血,如使用其他的止血法能止血的,就不用止血带止血。 操作要点: 1、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2、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出血部位 3、根据伤口出血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止血法止血 4、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压迫止血 5不要去除血液浸透的敷料,而应在其上另加敷料并保持压力 6、肢体出血应将受伤区域抬高到超过心脏的高度 7、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8、止血带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五、骨折固定法 (一)固定方法 要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骨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固定要牢固,不能过松、过紧。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要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防止皮肤压伤。 根据伤情选择固定器材,如以上提到的一些器材,也可根据现场条件就便取材。操作要点: 1、置伤病人于适当位置,就地施救 2、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固定时操作要轻 3、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4、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以防止肢体旋转及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 5、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呈伸直位 6、应露出指(趾)端,便于检查末稍血运 (二)固定原则 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4、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5、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6、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7、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8、预防休克 六、搬运方法 (一)搬运方法 正确的搬运方法能减少病人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错误的搬运方法不仅会加重伤病人的痛苦,还会加重损伤。因此,正确的搬运在现场救护中显得尤为重要。操作要点: 1、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 2、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人试行站立 3、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4、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5、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 (二)搬运护送原则 1、搬运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 2、做好伤病人现场的救护、先救命后治伤 3、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 4、伤病人体位要适宜 5、不要无目的地移动伤病人 6、保持脊柱及肌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 7、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8、注意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2 教学目的: 了解常见突发事件对人体生命安全的威胁,掌握一些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救护方法及注意事项。明确人人学救护,救护为人人的救援宗旨。 教学方法: 采取学校电视台直播方式,对全校师生进行紧急救护培训,用现场演示和参与者互动的过程,掌握几项易于操作,简单有效的包扎止血方法和异物堵塞的排除方法, 注意事项: 发生突发性灾难,必须首先高声呼救,救护现场及过程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先自救,在安全的前提下慎重救别人,学会正确拨打120.。 教学难点: 心肺复苏术,现场止血包扎法操作及排除异物堵塞手法。 教学过程: 1、了解突发性灾难事件对人体生命安全的威胁 亲爱的同学们:生活中,我们随时可能遇上一些突发性灾难事件,如自然灾害,暴力伤害、突发伤病等不可预见的事情,让我们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一旦发生这样的"事,首先要做的就是救援,将灾害造成的后果减小到最低程度。但怎样救援,从何入手?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救援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学生有能力做到的几种止血包扎法和异物堵塞排除法。 2、救护过程: 当灾难发生后,如果我们成为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突发现场为伤病者提供紧急救护的人),首先对现场进行安全及伤情评估,必须快速,控制情绪,同时高声呼救,争取更多的人来参与救护,然后确定事发现场是否安全?这是保护自己和伤病者生命安全的前提条件。在确定现场安全后,迅速判断伤病者情况,包括呼吸,意识,心跳瞳孔反应等生命体征的有无。急救原则应本着镇定、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原则,果断实施救护。 以往,人们往往把紧急救护的任务看做医护人员的事情,从而在等待过程中丧失了最宝贵的黄金急救时间,让本可以存活的生命随风而逝。所以,学会急救,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突发性灾难给生命带来的威胁,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事。下面我们重点来讲解外出血和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出血对生命的危害: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的现象,人体血液量占体重的8%,如果出血量达到血液总量的40%,就可能危及生命。所以,止血是各种出血症候中首先必须采取的措施。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分为皮下出血,内出血,外出血。下面我们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止血方法又分为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等等。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同学们容易掌握的包扎止血和加压包扎止血。 包扎止血:实用于伤口表浅,出血量少的情况,我们通常用创可贴或敷料包扎,还可以就地取材用三角巾、绷带、手帕、纸巾、清洁布料等包扎止血,根据出血部位和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止血方法,现在先向大家演示一下指压止血、包扎止血和加压包扎止血法 一、指压止血:用于出血量多的伤口,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10至15分钟,以不出血为准,仅用于短暂急救止血。 1、头顶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部位在出血同侧耳前1.5厘米处。 2、前臂出血,压迫上臂中断内侧,腕部不及受部出血,同时按压尺、桡动脉才能止血。 二、包扎止血及加压包扎止血,所用材料绷带,纱布 演示几种绷带包扎法, 三、气管异物堵塞急救 不完全堵塞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自救,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双手同时向内向上冲击5次,每次冲击要明显分开。还可选择将上腹部压在桌边、椅背、和栏杆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反复操作若干次,指导异物排出。 完全堵塞的情况下,采取互救腹部冲击法。意识清楚清醒的伤病员,用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不清的采用仰卧位腹部冲击法,救护员骑跨在伤病员髋部两侧,一只手的掌跟置于病员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不要触及剑突,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跟重叠,两手合力快速向上向内有节奏地冲击五次,反复若干次,指导异物排出,检查口腔,清理异物。 四、让同学们参与互动,授课老师指导,直到学会这几种包扎方法。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3 包扎 包扎伤口可以压迫止血,保护伤部,防止污染,固定敷料,有利于伤口尽早愈合。 包扎伤口的材料有三角巾、绷带、回头带,并配有敷料组成,均经过消毒灭菌后密封,使用时要保持敷料盖伤面的清洁。三角巾使用方便,包扎面积大,应熟练掌握它的包扎技术。在没有上述材料时,可用毛巾、被单、衣服等代替。但盖伤口的材料必须选用干净的。 包扎要求做到:动作要轻巧,伤口要全包,打结避伤口,包扎要牢靠,松紧要适宜。 一、头、面部包扎 1、风帽式包扎法:在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部各打一结,形似风帽,顶角结放在额前,底边结放于枕后,包住全头,两底角向下拉紧,底边向外反折成带状包绕下颌,拉到枕后打结固定。 2、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叠成 三、四指宽,取1/3处托住下颌,长端经耳前绕过头顶至对侧耳前下方与另一端交叉,然后绕过前额、枕后于对侧打结。 3、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住下颌,罩住头面部,拉紧两底角交叉绕至前额打结。可剪几个小洞,露出眼、口、鼻。 二、肩、胸(背)部包扎 1、燕尾巾包扎单肩:燕尾夹角朝上,放在伤侧肩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并稍大于向前的一角;燕尾底边包绕上臂的上部打,然后两燕 尾角分别经胸、背拉到对侧腋下打结。 2、燕尾包扎双肩:两燕尾角等大,夹角朝上对准颈部,燕尾披在双肩上,两燕尾角分别经左右肩拉到腋下与燕尾底角打结。 3、三角巾包扎胸(背)部:三角巾盖在伤侧,两底角由胸前拉到背后打结,顶角过伤侧肩部到背部与底角余头打结。包背部时,三角巾放于背部,到胸前打结。 三、腹、臂部包扎 1、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于脐部,拉紧底角至腰部打结,顶角经会阴拉至臂部上方,同底角余头打结。 2、臂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斜放于伤侧臂部,顶角接近臂裂处,用顶角的带子在大腿根部缠三角巾包扎胸(背)部:三角巾盖在伤侧,两底角由胸前拉到背后打结,顶角过伤侧肩部到背部与底角余头打结。 卫生与救护搬运教案4 【作业准备】1、准备场地和器材 2、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3、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战地救护 【目的】:通过学习训练使战友们掌握现场5大救护技术的动作要领和基本的救护方法。达到具备三种能力:1、对伤员进行紧急简单处理的能力;2、把伤员从处突现场(交火区)撤离的能力;3、把伤员从一线后送至后方野战医院的能力。对于广大武警指战员来说,第一个能力必须具备。后两种能力通常由随队卫勤保障人员完成。 【具体内容】:一、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二、止血 三、包扎 四、固定 五、搬运 【方法】:理论提示、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间】:X小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班宿舍 【现实意义】:希望全体官兵牢固树立训练场即战场的观念,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严肃认真对待这项基本技能训练。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执勤处突现场,医护人员严重不足,难以在实战中兼顾所有伤员,自救互救通常由参战人员直接完成,这就要求所有战斗员都必须接受急救训练并且熟练掌握;可以说军事素质过硬是维稳处突的基本功,熟练的战救技术是保护自己的关键。所以现场急救技术对于尽可能的挽救战友的生命,预防并发症,减少残废,保存战斗力、恢复战斗力,巩固战斗意志,赢得战斗胜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考核标准】:在1分30秒内完成止血与包扎;1分30秒内完成对上肢的固定;2分30秒内完成对下肢的固定;侧身匍匐搬运伤员5米,拖拽伤员15米,背抱搬运伤员20米。全部达到标准为合格。 【器材保障】:无线麦音箱一套、橡胶止血带3条、卡扣式止血带3个、三角巾10个、绷带10个、夹板(上下肢各一副),胸外心脏按压模型人一个。 作业实施 一、现场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即CPR) 内容包括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除颤,E:脑复苏术 一:胸外心脏按压 【目的】:通过胸外心脏按压使休克伤员恢复自主心跳,从而恢复血液循环。 【方法】: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由第一目击者即时实施,若只报告不施救,意味着等死;若不施救只往救护站送,那等于送死。 【医学理论】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全身抽搐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模拟情景】:有一战士触电,现已休克。 【施救步骤】1、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轻拍患者肩部,双耳高声呼叫病人:“××!你怎么了”呼唤后无反应,可按压人中。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不少于5秒;如无立即准备进行胸外心脏按压。2、通知医生准备抢救,呼叫战友协助;计时,去枕,暴露患者胸部,松腰带,置于平地或硬板床上,立即行胸外按压30下。3、打开气道,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假牙,气道无梗阻,给予人工呼吸2次;4、继续胸外按压,五个循环后,判断复苏指征,触摸颈动脉(),患者自主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恢复,检查瞳孔,抢救完毕计时结束。 【按压手法】1、扣手,两手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2、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4、按压频率100次/分;5、按压深度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如没有呼吸、脉搏及循环迹象,继续心肺复苏。 【动作要领】:有力、连续、快速(熟练掌握按压部位、姿势、深度、频率)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按压深度过大致肋骨骨折;按压力度不够致按压无效。 初级生命支持分四步流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除颤 二:人工呼吸 【目的】:通过人工呼吸使休克伤员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供氧的目的) 【内容】:人工呼吸 【方法】: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模拟情景】:有一战士溺水,现处于昏迷状态。 【讲解示范施救步骤】1、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不少于5秒;2、如无呼吸,立即清理口鼻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吹气方法:深吸气、捏鼻翼、口包口缓慢吹气;吹气时间:1-2秒;缓慢吹气,蒌缩的肺逐渐扩张,减小胃膨胀;吹入气量:700-1000ml;有效标准:胸部抬起;吹气后、松鼻、离唇、眼视胸部、深吸气;按压/呼吸=30:2 【动作要领】:托下颌、缓吹气、均频率。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呼吸道不通畅;要么是体位不正确要么是口内如有异物,纠正方法:清理呼吸道最好用湿纸巾,小纱布块,小手绢等。勿用卫生纸。对于深度昏迷或者休克的伤员必要时用纱布包住舌头牵出之,以免舌后缩阻塞呼吸道。软床上抢救时,应加垫木板。 【组织练习】 【小结讲评】略 压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托下颌法开放气道 二、止血术 【目的】:通过局部施压达到止血的目的 【内容】:加压包扎、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 【材料】:三角巾、橡皮止血带、卡式止血带 【方法】:解剖理论、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模拟情景】:处突行动驱散闹事分子时有一战士头部外伤。 【知识普及】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几分钟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呈喷射状,有时可见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大静脉快速涌出,小静脉快速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讲解示范】1、判断出血性质是静脉还是动脉。 2、一般动小静脉的出血采用加压包扎:先将辅料盖在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者绷带用力包扎即可。 3、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动脉如图6-14所示。 【具体手法】1.指压止血法 (1)头顶、额部大出血: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5所示。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2)颜面部外伤大出血: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6所示。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额角前约1cm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须压迫双侧。 (3)耳后外伤大出血:一指压耳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耳后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7所示。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伤侧耳后乳突下凹陷处,阻断耳后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4)头后枕骨附近外伤大出血:指压枕动脉:适用于一侧头后枕骨附近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8所示。用一只手的四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凹陷处,阻断枕动脉的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5)肩部和腋窝出血:指压锁骨下动脉,拇指放在锁骨中内1/3上方的凹陷处(锁骨上窝),向内下方力压迫至第一肋骨上指压锁骨上窝锁骨下动脉。 (6)前臂出血:指压肱动脉止血: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9所示。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手臂。 (7)手部出血: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血.方法如图;6-20所示。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侧的搏动点(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支,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8)手指出血: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方法如上图所示。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9)大腿以下出血: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的大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互救时,可用手掌重迭压迫股动脉止血。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方法如图6-22所示。 (10)足部出血:指压胫前、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脚的大出血。可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胫前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方法如图6-23。 2.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方法如图6-24所示。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min。 3.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方法如图6-25所示。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这是一种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 4.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方法如图6-26示。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恨部包扎固定。 5.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通常用长约1米的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当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1、橡皮止血带方法如图2-9所示。 左手在离带端约10cm处由拇指、示指和中指紧握,使手背侧放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右手持带中段绕伤肢一圈半,然后把带塞入左手的示指与中指之间,左手的示指与中指紧夹一段止血带向下牵拉,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外观呈A字型。2布制止血带方法如图6-28所示。将三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他布带绕伤股一圈,打个蝴蝶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结环内,最后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 6.卡式止血带: 【使用方法】按图所示进行。 1、闭合:绕行肢体把卡扣与隼头相闭合。 2、抽紧:一手扶稳卡扣,另一手抽紧医用卡扣止血带一端。 3、松弛:需松弛医用卡扣止血带时,一手按压松弛按钮,上下用力拉动卡中,即可打开医用卡扣止血带。 4、弹开:需松开医用卡扣止血带时,一手压紧卡扣开关,将隼头自动弹出,即可打开医用卡扣止血带。 【注意事项】 1、抽紧医用卡扣止血带时勿突然用力过大,以免造成伤害。 2、松开医用卡扣止血带时清先缓慢松开在弹开医用卡扣止血带。 补充:外军新式止血带 旋压式止血带。在美国电影《孤独的幸存者》中,海豹队员肩头有一个黑色的东西。 这是在美军中,特别是特种部队很常见的一个医疗物品,止血带(美军又叫Tourniquet),为了使用方便,美军士兵经常把他放在随手能够到的地方,比如肩头,或是刀鞘上。(真实美军海豹队员箭头的SOF止血带)在美军中的止血带,主要来自SOF和CAT两个品牌。CAT配发普通部队,而SOF止血带则主要配发特种部队。其中原因,一是SOF要比CAT贵上1/3的价格,不过通过实际使用,SOF止血带的 确要比CAT好用很多,设计更合理。 腿部动脉断裂,出血严重,实用了两个止血带 如上图,分别是SOFTT-W,SOFTT-H,CAT红头三种常见止血带。每个止血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尼龙扎带和收紧把手。其中SOFTT-W与CAT止血带的扎带是英寸,而SOFTT-NH则是1英寸宽的扎带。两个SOF止血的收紧把手都是航天用铝合金削切而成,CAT的收紧把手则是工程塑料制成。明显主要给特种部队使用的SOF更高一级,实际使用中,也的确是SOF的更好用。SOF止血带与CAT止血带最明显的另一个不同就是收紧把手的固定方式,从上图三个止血带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出。SOF止血带是使用三角环来扣住把手,而CAT则是一个卡槽,把把手的一头按入卡槽后,再用带魔术帖的时间签封上入口。两种方式SOF的更便捷,CAT的更牢靠,但实际使用效果差别不大。止血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时间签,用来记录扎止血带的时间。SOF的时间签在尼龙带尾部,而CAT止血带的时间签在收紧把手的卡槽上,从位置来说,CAT的更合理,查看时一目了然。 7、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甚至神经。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 (3)松紧度:刚好阻断动脉血流(不出血)为宜。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 (4)时间:上肢每20-30分钟必须缓慢解除一次,约1-2分钟,最长5分钟;下肢每45-60分钟解除一次,每次约1-2分钟最长不超过5分钟。使伤肢间断恢复血运一次。也可视情况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1~2mln。如不再出血,可改用三角巾压迫包扎伤口。 (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6)保暖:注意肢体保暖,冬季更应注意防寒,因肢体阻断血流后,抗寒能力低下,易发生冻伤,上止血带处,不可覆盖,便于随时观察出血的情况。 (7)观察:上止血带患者转运途中,要严密观察伤情及患肢情况,如止血带是否脱落、剧痛、发紫、坏死等应予调整。 (8)放松:止血带放松后如出血严重可用手压迫出血动脉,如已不出血,则不需继续使用止血带,但不应立即取掉,应维持松开状态,继续观察,确实止血后方可取掉。 (9)停用:停用止血带时应缓慢松开,防止肢体血流突然增加,伤及毛细血管及影响全身血液重新分布,甚至血压下降,取下止血带后应轻抚伤肢,缓解冰冷,麻木等不适感觉。 (10)禁忌:伤肢远端明显缺血或有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此种方法止血。 三、包扎术: 【目的】:通过局部包扎达到保护创面和止血的目的 【内容】:三角巾包扎术 【材料】:三角巾急救包 【方法】:解剖理论、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模拟情景】: 【知识普及】三角巾的边长为1m,90°角称为顶角,其他两个角称为底角,外加的一根带子称为顶角系带,斜边称为底边。为了方便不同部位的包扎,可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称为带状三角巾,或将三角巾在顶角附近与底边中点折叠成燕尾式,称为燕尾式三角巾(图6-29)。 【讲解示范】 1、头部包扎 (1)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方法如图6-30所示。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顶角自伤员枕后向下拉紧,并将多余的顶角端掖于底边交叉处。 风帽式包扎法:适用于头部和耳部、下颌部的复合伤。在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部各打一结,形成风帽,顶角结放在额前,底边结放于枕后,包住全头,两底角向下拉紧,底边向外反折成带状包绕下颌,拉到枕后打结固定。 (2)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颜面部外伤,方法如图6-31所示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结固定。包好后,在眼口鼻的地方剪洞。方法二是用顶角打结兜住下颌盖住面部,然后拉紧两底角,在枕后交叉,绕至前额打结。后同。两种方法可依施救者习惯自行选择。 (3)双眼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双眼外伤,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壮,中段放在头后枕骨上,两旁分别从耳上拉向眼前,在双眼之间交叉,再持两端分别从耳下拉向头后枕下部打结固定。如图6-32所示。 (4)十字包扎法:也叫下颌带式包扎术。适用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伤口,如图6-33所示。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状放于下颌敷料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分别经耳部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成十字,然后两端水平环绕头部经额、颞、耳上、枕部,与另一端打结固定。 2、颈部包扎适用于颈部外伤。三角巾包扎:方法如图6-34所示。嘱伤员健侧手臂上举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中段压紧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固定。 3、胸、背、肩、腋下部包扎 (1)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方法如图6-35所示。 将三角巾的顶角放于伤侧的肩上,使三角巾的底边正中位于伤部下侧,将底边两端绕下胸部至背后打结,然后将巾顶角的系带穿过三角底边与其固定打结。此法也适用于背部包扎。 (2)背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背部外伤。方法与胸部包扎相似,只是前后相反。 (3)侧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单侧侧胸外伤,方法如图6-36所示。 将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正对伤侧腋窝,双手持燕尾式底边的两端,紧压在伤口的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绕下胸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肩部打结。 (4)肩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方法如图⒍-37所示。将燕尾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颈部,巾体紧压伤口的敷料上,燕尾底部包绕上臂根部打结,然后两个燕尾角分别经胸、背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5)腋下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腋下夕卜伤,将带状三角巾中段紧压腋下伤口敷料上,再将巾的两端向上提起,于同侧肩部交叉,最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腋下打结固定。方法如图6-38所示。 4、腹部包扎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方法如图6-39所示。 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5、四肢包扎 (1)臀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臀部外伤,方法与侧胸外伤包扎相似。只是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腰部,紧压伤口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绕伤侧大腿根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腰部打结。(2)环形、螺旋形、转折形包扎法。上肢、下肢绷带螺旋形包扎:适用于上、下股除关节部位以外的外伤,方法如图6-40所示。先在伤口敷料上用绷带环绕两圈,然后从胶体远端绕向近端,每缠一圈盖住前圈的1/3~1/2成螺旋状,最后剪掉多余的绷带,然后胶布固定。 (3)8字包扎法。肘、膝关节绷带包扎:适用于肘、膝关节及附近部位的外伤,方法如图6-41所示。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图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现绕半圈回到原处。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1/2,直到完全覆盖伤口。 (4)手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手外伤,方法如图6-42所示。将带状三巾的中段紧贴手掌,将三角巾在手背交叉,三角巾的两端绕至手腕交叉,最后在手腕绕一周打结固定。 (5)脚部三角巾包扎:方法与手抱扎相似。 (6)手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肘关节包扎相似,只是环绕腕关节8字包扎。 (7)脚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膝关节相似,只是环绕踝关节8字包扎。 四、固定术: 【目的】:通过夹板、布带、绷带等对局部支撑、包扎达到强制制动目的 【内容】:上肢固定、下肢固定、腰部固定 【材料】:三角巾、夹板、绷带 【方法】:解剖理论、示范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模拟情景】: 【知识普及】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可以防止骨折部位移动,具有减轻伤员痛苦的功效,同时能有效地防止因骨折断端的移动而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实施骨折固定先要注意伤员的全身状况,如心脏停搏要先复苏处理;如有休克要先抗休克或同时处理休克;如有大出血要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急救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所以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该送回。固定时动作要轻巧,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突出处和空隙部位更要注意,以防局部受压引起缺血坏死。(一)固定材料 1、木制夹板有各种长短规格,以适合不同部位的需要,外包软性敷料。是以往最常用的固定器材。 2、钢丝夹板一般有7cm×100cm、10cm×100cm、15cm×100cm等规格。携带方便,可按需要任意弯曲,以适应各部位,使用时应在钢丝夹板上放置软性衬垫。 3、充气夹板为筒状双层塑料膜,使用时把筒膜套在骨折肢体外,使肢体处于需要固定的位置,然后向进气阀吹气,双层内充气内充气后立刻变硬,达到固定作用。 4、负压气垫为片状双层塑料膜,膜内装有特殊高分子材料,使用时把片状膜包裹骨折肢体,使肢体处于需要固定位置,然后向气阀抽气,气垫立刻变硬,达到固定作用。 5、塑料夹板可在600C以上热水中软化,塑形后托住骨折部位包扎,冷却后塑料夹板变硬,达到固定作用。 6、其他材料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的竹棒、木棍、树枝等。 (二)固定方法由于充气夹板、负压气垫、颈部固定器、钢丝夹板等使用比较简便快速而且有效,这里主要介绍木制夹板和三角巾固定法。 1、头部固定:下颌骨折固定的方法同头部十字包扎法。 【讲解示范】1、胸部固定 (1)锁骨骨折固定:将两条指宽的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两个肩关节,于肩部打结;再分别将三角巾的底角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情况下,在背部将底角拉紧打结。方法如图6-43所示。 (2)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同胸部外伤包扎。 3、四肢骨折固定 (1)肱骨骨折固定:用两条三角巾和一块夹板将伤肢固定,然后用一块燕尾式三角巾中间悬吊前臂,使两底角向上绕颈部后打结,最后用一条带状三角巾分别经胸背于健侧腋下打结。方法如图6-44所示。 (2)肘关节骨折固定:当肘关节弯曲时,方法如图6-45所示。用两带状三角巾和一块夹板把关节固定。当肘关节伸直时,可用一卷绷带和一块三角巾把肘关节固定。 (3)桡、尺骨骨折固定:用一块合适的夹板置于伤肢下面,用两块带状三角巾或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