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中国ESG实践白皮书.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66608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1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中国ESG实践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3中国ESG实践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23中国ESG实践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23中国ESG实践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23中国ESG实践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ESG实践白皮书White Paper on ESG Practices in China 2023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2023 年全球 ESG 在重重挑战中砥砺前行回顾 2023 年,疫情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引发国际紧张形势,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全球环境危机频发,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经济困境、社会矛盾、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各种力量绞合在一起,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与此同时,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和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推进环境、社会和治理的长期协同发展、共促经济社会和谐已成为国际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

2、方大会(COP28)批准了“损失与损害”基金协议,将促使发达国家向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各国 ESG 政策体系逐渐完善,ESG 政策密集出台,虽然细节仍难以统一,但主要国家和区域在 ESG 信披框架和气候问题上已基本达成一致。ESG 日益成为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ESG 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虽晚于欧美国家,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义利并举”的经济伦理,与 ESG 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自然相合。放眼当代中国,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新时代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也与 ESG 发展目标相一致

3、。ESG 正成为我国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同时,积极践行 ESG 理念,有利于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大循环,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中国特色的 ESG 生态体系初步构建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金融市场的扩大开放,我国 ESG 发展进入快车道。ESG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ESG 管理、ESG 信息披露、绿色金融等领域政策频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以监管部门引导为主的ESG管理体系。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 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

4、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模板,推动我国 ESG 信息披露水平再上新台阶。ESG 生态体系初步构建,ESG 金融、ESG 评级、ESG 数据服务、ESG价值传播、ESG 研究等参与主体数量和规模快速成长、结构持续多元化、能力建设和服务创新实现突破。ESG 中国化进程持续深入,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所倡导的实质性议题,成为各类主体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方向。ESG 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与 ESG 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推动 ESG 高质量发展,既是加快建设中国式现

5、代化的题中要义,又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中国企业要深入践行 ESG 理念,讲好 ESG 的中国故事,提供践行 ESG 理念的中国样板和中国方案。引言1.1 ESG 概念和发展历程 71.1.1 ESG 概念内涵和核心理念 71.1.2 国际 ESG 理念发展简介 81.1.3 全球 ESG 发展重要节点 91.1.4 ESG 于参与主体的价值 101.2 ESG 的国际形势 121.2.1 国际 ESG 体系建设 121.2.2 国际 ESG 披露情况 141.2.3 全球 ESG 及可持续投资情况 152.1 中国 ESG 政策分析 172.1

6、.1 中国 ESG 相关政策演变进程 182.1.2 中国 ESG 政策特点 192.2 中国 ESG 及可持续金融 202.2.1 中国市场概览 202.2.2 中国 ESG 评价体系 222.3 中国企业 ESG 表现 242.3.1 A 股上市企业 ESG 表现 242.3.2 国有企业 ESG 表现 263.1 金融行业 ESG 特点 293.2 医药行业 ESG 特点 303.3 地产行业 ESG 特点 313.4 光伏电池组件行业 ESG 特点 323.5 计算机软件行业 ESG 特点 333.6 美妆行业 ESG 特点 343.7 动力电池行业 ESG 特点 353.8 航空行业

7、 ESG 特点 364.1 2023 ESG 实践案例 404.2 2023 社会责任案例 524.3 2023 环境治理案例 632023 年全球 ESG 大事记 73参考文献 75目录ESG 宏观分析ESG 中国实践ESG 行业地图附件参考文献ESG 优秀实践案例图表目录插图目录表格目录图 1:2005-2022 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 14图 2:2011-2022 年全球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 14图 3:ESG 各维度在领导者议程中重要性占比 14图 4:2016-2022 年可持续投资策略规模变化 15图 5:2011-2022 年全球主要市场 ESG 投资规模变化 15

8、图 6:2022 年全球主要投资市场 ESG 投资规模占比 15图 7:2014-2022 年 ESG 投资在总资产管理中占比变化 15图 8:ESG 主题基金产品存续规模和数量 21图 9:泛 ESG 基金产品存续规模和数量 21图 10:ESG 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和规模 21图 11:2014-2022 年 A 股 ESG 报告披露情况 24图 12:2014-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 ESG 报告披露历年变化 24图 13:2018-2022 年 A 股不同市值大小公司 ESG 报告披露情况 25图 14: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 ESG 评级分布情况 25图 15:A 股上市

9、公司 ESG 平均得分表现 26图 16:央企 ESG 报告披露情况 26图 17:2023 年各行业央企上市公司 ESG 报告披露表现 26图 18:央企上市公司 ESG 评级表现 26图 19:2022 年金融行业 ESG 相关报告披露情况 29图 20:2022 年金融行业整体 ESG 评级表现分布 29图 21:2022 年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ESG 各维度评级表现分布 29图 22:2019-2022 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 ESG 相关报告披露情况 30图 23:2022 年医药行业上市企业整体 ESG 评级表现分布 30图 24:2022 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 ESG 各维度评级表现分布

10、 30图 25:2018-2023 年地产行业重点企业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31图 26:2022 年地产行业上市企业整体 ESG 评级表现分布 31图 27:2022 年地产行业上市公司 ESG 各维度评级表现分布 31图 28:2016-2022 年光伏行业上市公司 ESG 相关报告披露情况 32图 29:2022 年各行业 ESG 一致性评价结果 32表 1:国际主流 ESG 信息披露框架 13表 2:国际主流 ESG 评级机构 13表 3:国内 ESG 评价体系概览 23表 4:2018-2022 年 A 股各行业 ESG 报告披露情况 25表 5:美妆上市企业 ESG 评级分布 34表

11、6:动力电池上市龙头企业 ESG 评级分布 35表 7:航空行业上市企业 ESG 评级分布 36图 30:2022 年光伏电池组件行业一致性评价标准差 32图 31:2016-2022 年计算机软件行业 ESG 相关报告披露率 33图 32:2022 年计算机软件行业 ESG 评级分布 33图 33:2022 年计算机软件上市公司 ESG 各维度评级表现分布 33图 34:2022 年美妆上市龙头企业 ESG 评级分数 34图 35:2016-2022 年动力电池行业 ESG 相关报告披露率 35图 36:2022 年动力电池行业内的企业 ESG 评级分布 35图 37:2022 年航空行业主

12、要上市公司评级分布 36/2023 中国 ESG 实践白皮书6ESG ESG 宏观分析宏观分析1 1ESG 宏观分析 /7ESG 是指从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非财务维度衡量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和对社会及环境外部价值的影响,其核心要义是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也是近年来兴起的金融投资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该理念认为,企业活动和金融投资不应仅着眼于经济和财务指标,还应将企业活动和投资行为对环境、社会以及更广阔范围内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一并评估,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ESG 倡导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多

13、维度均衡发展,从而实现长期的价值增长。ESG的内涵既包括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核心纲领,也包括可助力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指南与工具。环境(E)1.1.1 ESG 概念内涵和核心理念1.1 ESG 概念和发展历程关注自然环境的质量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因素,包含企业在环境方面的积极以及消极的影响。关注企业对消费者、员工、供应链、社区、股东、客户等利益相关方承担的责任,考虑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主要考虑公司组织架构、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腐败与财务欺诈、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商业道德等方面。环境议题举例社会议题举例公司治理议题举例气候变化环境治理能源效率绿色技术生物多样性可再生能

14、源人力资本薪酬福利产品责任数据安全供应链管理健康安全公司行为股东权益员工关系信息披露反竞争行为贿赂与欺诈.社会(S)公司治理(G)/2023 中国 ESG 实践白皮书81.1.2 国际 ESG 理念发展简介01 起源阶段18 世纪伦理投资最早出现的与 ESG 类似的概念,是上个世纪诞生的伦理投资(Ethical Investing)。投资者出于自身信仰或寻求对社会产生积极价值等目的产生的投资理念。宗教基金是早期伦理投资的典型代表。借助伦理投资的概念,投资者会对“不道德”的投资对象进行筛选,例如奴隶贸易、影响和平的武器制造、对大众健康有损的烟草等。02 孕育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

15、代早 期 社 会 责 任 投 资 理 念(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正式确立。社会责任投资指的是首要考虑社会责任、伦理和环境行为的价值观导向型或排他性投资,投资已从主要基于宗教道德戒律或教义基础之上的狭隘范围,转向关注于越南战争和南非事件等更为宽泛的社会问题。在这段时期,资本开始在投资中强调劳工权益、种族及性别平等、商业道德、环境保护等问题,但早期社会责任投资在以宗教信仰为基础、价值观驱动投资这两个方面,与伦理投资并无差异。社会责任投资基本标准开始形成。197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台跨国公司投资协议,就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投资提供操作指南;1

16、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布布兰德报告,构思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和行动建议。03 萌芽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到 2004现代社会责任投资兴起,世界上第一个责任投资指数发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保护、尊重人权和公司治理等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成为社会责任投资所关注的焦点问题。1990 年,世界上第一个责任投资指数多米尼 400 社会指数(Domini 400 Social Index)发布,为社会责任型投资者提供企业比较基准,极大地支持了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现代社会责任投资由道德层面转向投资策略层面。面对各类环境问题,现代社会责任投资获得更多共识,投资者不再单一考虑财务数

17、据表现,部分金融产品开始明确在投资标的选择、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方面的因素。1992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里约热内卢的地球峰会上倡议金融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决策过程,发挥金融投资的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04 发展阶段2004 年至今2004 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发布在乎者赢(Who Cares Wins)报告,首次正式提出 ESG 概念;2006 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制定责任投资原则(PRI),致力于推动投资机构将 ESG 因素纳入企业价值评估;同年,高盛集团发布 ESG 研究报告,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概念整合到一起,促进完整的

18、ESG 概念正式形成。随着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理念的不断深入,ESG 快速发展并逐步走向规范。ESG 宏观分析 /91.1.3 全球 ESG 发展重要节点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首次正式提出 ESG 概念负责任投资原则(PRI)组织成立,提出 ESG 投资需要遵守的六项基本投资原则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与 PRI 联合发起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推动交易所编制 ESG 报告指南,促进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MSCI 开始推出系列 ESG 指数,同年社会责任标准 ISO 26000 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会计委员会(SASB)成立,意在制定可持续会计准则,帮助企业及投

19、资者建立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影响的认知共识联合国通过了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致力于解决全球挑战并促进可持续发展195 个国家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了巴黎协定,旨在遏阻全球变暖趋势,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欧盟提出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明确了欧洲地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经济活动必须符合的标准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欧洲绿色协议,确立了2050年欧洲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地区的政策目标,并制定实施路线图第 26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会议公约要求延续“把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并且逐步减少煤炭使用欧盟理事会最终

20、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符 合 指 令 的 企 业 必 须 按 照 欧 洲 可 持 续 报 告 标 准(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披露 ESG 报告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公布全球首套统一的ESG 报告国际标准IFRS S1 和 IFRS S2,对公司社会、环境和治理风险披露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2004200620092010201120152015201820192021202220231.1.4 ESG 于参与主体的价值01.

21、ESG 生态圈(ESG 参与主体)ESG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各个利益相关方协同合作,共建ESG生态,包括国际组织、政府和监管机构、机构投资者、企业、第三方机构(例如评级机构、研究机构和咨询机构)等。ESG投资理念及实践的推广,能够通过影响企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行为,助力提高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与水平,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机构投资者参与主体包含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管理者;资产所有者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资产管理者涵盖银行、资管公司、基金公司等。政府和监管机构ESG 框架、政策、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者,着力于完善 ESG 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披露标准。企业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践行可持续发展

22、理念,制定 ESG 策略、目标及措施、披露 ESG 报告等。国际组织倡导性质活动的推进和 ESG 相关公益平台的建设者,提出 ESG 理念和原则,并通过共同协作来倡导 ESG 理念和建设 ESG 发展框架,使 ESG 理念广泛传播。第三方机构例如评级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数据公司等,研究并制定 ESG具体标准体系,助力 ESG 从理念过渡到实践。02.ESG 对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价值ESG 推动政府治理水平提升。ESG 能够为政府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企业监管等多个层面提供完善的框架和指引,助力政府前瞻性、战略性和整体性地推进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措施,提升治理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23、再者,ESG 是衔接微观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宏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等宏观转型要求在微观层面落地,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导向和依据,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水平。ESG 助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ESG 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在宏观层面,能够识别经济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指经济主体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其他主体造成损害而获得超额收益。),为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风险预示,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法规强制要求企业如实披露相应的 ESG 指标,产生“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24、将会直接被社会公众知晓。加强ESG 信息披露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和社会监督的失焦,帮助公共部门和监管者集中资源治理“负外部性”,充分发挥相应的政策工具和监管工具进行对症下药,提升“负外部性”经济活动的实践成本,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的低成本侵占。/2023 中国 ESG 实践白皮书10ESG 宏观分析 /1103.ESG 对投资者的价值ESG 能够帮助管理投资风险。资本市场能发挥杠杆效应将投资者的资源投入实体经济,助力企业扩大生产,投资者也相应地分享实体经济增长的红利。因此,投资风险从企业的经营风险传导而来,而经营风险也部分来自 ESG 风险,投资者既需要评估客观的 ESG 风险,

25、也可以通过资金驱动机制,主动管理ESG 风险。ESG 信息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机遇。作为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投资框架,ESG 能较前瞻地为投资者挖掘出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的投资机遇,例如,未来可再生能源结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投资可再生能源产业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也能获得客观的长期回报。ESG 治理框架激励投资者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社会总体福利。作为机构投资者,可以借助 ESG 评价体系,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平均 ESG 绩效,评估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契合程度,并通过代理投票和参与被投资公司的实际经营决策,帮助被投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获得长期稳健的投资回

26、报。04.ESG 对企业的价值提升企业声誉和品牌价值,吸引优质投资者和资金。良好的 ESG 表现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和信任度,投资者和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表现,在选择合作伙伴和购买产品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良好 ESG 评级的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品牌价值。同时,良好的 ESG 表现可以吸引更多优质投资者和资金,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和扩展业务的机会。减少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关注 ESG 因素有助于企业识别和应对潜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ESG 指标中有不少直接对应企业的成本开支,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活动,企业可以降低受到环境污染、社会诉讼等风险的可

27、能性,减少因此带来的经营成本和损失。推动企业创新和转型,增强企业治理能力。实现 ESG 目标要求企业采用更环保、社会负责的经营模式和技术,促进企业向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转型、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创新力度。另一方面,ESG 明确了企业组织架构、管理界面、薪酬体系、供应链、本地采购、商业道德、举报控告人权益保护等内容,为企业识别、评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风险及影响,为企业完善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提供助力。/2023 中国 ESG 实践白皮书12放眼全球,欧盟是 ESG 发展起源最早的地区,在 ESG 立法与监管体系建设中走在世界前列,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构建 ESG 生态体系提供了示范参考。由于全球各地区 E

28、SG 法规体系建设、ESG 披露与 ESG 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各地区形成了各具区域特色的ESG 发展策略。今年以来,全球企业 ESG 的信息披露率延续增长态势,2023 年 6 月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两份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是全球可持续披露基准建设的里程碑事件。纵观资本市场,以 ESG 理念为核心的投资获得追捧,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球主要市场的可持续投资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均超过了三分之一。从全球来看,ESG 的理念逐渐普及,上市公司的 ESG 报告披露率显著提高,ESG 及可持续金融产品逐步完善,但是全球 ESG 发展仍面临着相同的痛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 ESG 监

29、管政策和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全球还未形成被认可的统一的ESG 披露标准;ESG 评级机构一致性较弱等。1.主要地区 ESG 法规体系欧盟:构建“自上而下”的强监管体系,逐渐扩大实施范围。欧盟构建的 ESG 监管体系源于欧盟各成员国共同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承诺,通过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和欧洲绿色协定等框架性文件,引领欧盟地区从立法与监管方面落实可持续发展。近 10 年间,在环境、劳工、人权等ESG 相关领域出台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其中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是欧盟的第一版可持续金融战略文件;欧洲绿色协定提出欧盟要在 2050 年之前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地区。在企业监管方面,

30、逐步扩大强制披露的经济主体。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从 2023 年 1 月 5 日起,将可持续性发展议题(如环境、社会、人权和公司治理等)的披露义务覆盖到了欧盟境内近 50,000 家企业。基于欧盟的气候发展计划和发展目标,欧盟对内构建了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对外构建了碳泄漏的控制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美国:始于环境信息披露,坚持“自下而上”与市场主导。美国的 ESG 发展源于 2010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委员会关于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的指南。这份指导文件要求公司从财务角度对环境责任进行披露。在经历 10 多年沉寂之后,SEC

31、在 2022 年 3 月首次发布有关上市公司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规则变更草案。该草案围绕气候变化主题,披露内容要求不仅需要涵盖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需要企业阐明气候风险对公司商业、运营以及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而披露渠道则包括上市公司的注册文件以及证交会年度报告等。美国 ESG 体系建设是自下而上地进行,通过金融市场创新,ESG 投资需求快速扩大,ESG 参与主体基于客户需求、风险管控等因素,形成对 ESG 行业政策监管的有效需求,进而推动政策制定机构出台 ESG 发展的调控管理规则。目前,美国 ESG指数评级体系主要有标普旗下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评估体系、MSCI ESG指

32、数评级等,特色性议题包括种族多样性、董事会多元化等。日本:政策引领与资金引领并驱。日本的 ESG 发展源于政策法规的引导和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实践。日本尚未发布强制性法律法规要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纳入 ESG 因素,但通过各个政府部门发布了一系列 ESG 指引性文件,指引日本领先的资产所有者在整个投资生命周期,推动践行负责任投资、对上市公司实施尽责管理,上市公司也被鼓励根据相关的 ESG 指南,将ESG 因素纳入经营体系,并定期披露相应的 ESG 指标。2.国际主流 ESG 披露标准全球主流 ESG 及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大体分为两个方向,以 GRI、SASB、ISSB 等为代表综合性的披露框架标准

33、和以TCFD 为代表的聚焦具体议题(例如气候变化)的披露框架,在全球证券交易中引用最广泛的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2023 年 6 月,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 ISSB 在融合多个全球标准的基础上,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 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 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2 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为全球 ESG 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1.2 ESG 的国际形势1.2.1 国际 ESG 体系建设ESG 宏观分析 /1312国际主流 ESG 信息披露框架分类综合性披露框架标准聚焦具体议题的披露框架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可持续性

34、会计准则(SASB)气候信息披露框架(TCFD)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ISSB)2021 版包含 3 项通用准则即 GRI 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与议题标准,每个细分议题包括30-50 个指标覆盖 11 个领域、77 个行业,在环境、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商业模式与创新、领导力与治理五个维度设立相关议题和指标披露气候相关财务信息,覆盖治理、战略、风险管理和目标四个主题领域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1 号: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 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2 号:气候相关披露 IFRS S2两份 ESG 信披准则目前全球最广泛使用的 ESG 披露标准,截至

35、 2018 年年末,全球 80%以上的大公司采纳了 GRI 标准企业可自行决定 SASB 准则中与公司相关的指标、可与其它 ESG 标准配合使用披露气候相关财务信息,TCFD 逐渐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气候风险披露的基础两项准则的颁布,是全球可持续披露基线准则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准名称标准解读指引意义 表 1:国际主流 ESG 信息披露框架3.国际主流 ESG 评价体系当前全球 ESG 评级机构数量众多,评价标准各异。目前全球有超过 600 家 ESG 评级机构,各评级机构结合自身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多元的评价维度,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 ESG 评价体系。国际主流 ESG 评级机构评级指南覆盖全

36、球范围内 8,500+多家公司,以及超过 68万种股权和固定收益证券明晟(MSCI)全 球 范 围 内 覆 盖 超 过14,000 家企业Sustainalytics全球近 9,000 家公司路孚特(Refinitiv)覆 盖 61 个 行 业,超 过7,000 家上市公司全球 98%的可投资市场,1,800 只中国上市公司证券标普全球(S&P Global)富时罗素(FTSE Russell)3 大范畴、10 项主题、35 个 ESG关键议题,上百项指标3 个方面,20 个议题,300 项指标,每个子行业应用不超过 10 个议题指标被分为 10 个类别 25 个议题,E 和 S 指标根据不同

37、行业特性赋权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一级指标下设有行业特定指标和通用指标三大核心内容,14 个主题评价,300+项独立指标评价模型采用加权平均法,同时考虑风险和收益,重视行业之间的评级框架差异为单个公司提供评价,根据同类分组的关键指标找出分组中最具 ESG 效益的标的ESG 争议(ESG Controversies)评分作为路孚特 ESG 评级的一大特色,能够以数据化的形式反映企业 ESG 负面舆情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程度涉及动态的信用评级,动态分析当前、过去及未来潜在的 ESG 数据,并同时考量 ESG 风险的压力以及减轻 ESG 风险的因素;个性化设置不同评级主体的 ESG 风险框架建立

38、两个数据模型对 ESG 风险进行评价:ESG 评级体系和低碳经济数据模型,将公司绿色收入的界定和计算作为公司 ESG 评级打分结果的补充性判断覆盖范围指标体系评价特点表 2:国际主流 ESG 评级机构/2023 中国 ESG 实践白皮书141.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持续增长毕马威发布的 2022 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调查(Survey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2022)选 取 全 球 G250 企 业(2021 年财富 500 强中排名前 250 的企业)和 58 个国家的N100 企业(各样本国家收入排名前 100 位的企业)作为样本,调查数据显示,全球

39、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在 2014 年左右进入平缓增长。2022 年,G250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 96%,N100 企业则为 79%。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样本中 G250 企业剩余 4%未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均来自中国。图 1:2005-2022 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数据来源:KPMG 2.亚太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处于领先地位2022 年亚太地区 N100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89%,其中,日本(100%)、新加坡(100%)、马来西亚(99%)、韩国(99%)、泰国(97%)、台湾(94%)和巴基斯坦(91%)等 7 个国家的披露率超过 9

40、0%;中国 N100 企业的信披率从2020 年的 78%上升至 2022 年的 89%,增速高于整体均值。3.欧盟地区因监管持续加压披露率较2020年增长5%欧盟 N100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 82%。披露率快速增长主要源自欧盟在可持续披露方面的持续加压,2021 年3 月,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在欧盟全境生效,对欧盟所有的金融市场参与机构和财务顾问提出披露可持续投资信息的基础性要求,并对专注于 ESG 投资的金融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披露要求。2022 年 11 月欧盟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

41、ive,CSRD),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主体扩大到欧盟的所有大型企业和监管市场的上市公司。来自监管、投资者以及消费者的压力,让欧洲企业不得不提高 ESG 信息透明度。4.美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较 2020 年下降 3%美洲 2022 年 N100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 74%,披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调查新纳入了乌拉圭、委内瑞拉、智利、厄瓜多尔等低披露率的国家,使得拉丁美洲的披露率在过去五年下降了 12%。相反,北美洲 N100 企业的披露率持续上升,2022 年达到了 97%,其中美国的披露率为 100%。2021 年 6 月美国众议院通过ESG 信息披露简化法案(ESG Discl

42、osure Simplification Act),要求所有公开交易公司均应定期公开其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的具体情况,披露其经营过程中与温室气体排放、化石燃料使用等相关的气候变化风险等相关信息。2022 年 3 月 21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上市公司气候数据披露标准草案,要求上市公司在注册声明以及定期报告中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和内容。5.公司治理是全球关注共识根据麦肯锡 2023 年 5 月发布的“关于企业如何应对 ESG挑战”的报告,ESG 治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愈发受重视。其中,公司治理最受企业关注,在领导者议程中占比达 39%。相比欧洲企业对于环境议题的高度重视(环境议题占领导者

43、 ESG 议程中的45%),亚太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侧重公司治理方面(其在领导者议程中的占比均高于 40%)。北美企业对环境、社会及企业治理议题关注度差异较小,每个领域占比相较于其他国家占比均衡,约 30%左右。图 2:2011-2022 年全球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数据来源:KPMG 图 3:ESG 各维度在领导者议程中重要性占比(地区划分基于企业总部位置)1.2.2 国际 ESG 披露情况数据来源:McKinsey&Company注:在剔除 2%的受访者回答“不知道”的选项后,数据被重新计算。由于四舍五入的关系,总和可能不是 100%ESG 宏观分析 /152.扣除美国数据全球 ES

44、G 投资增长 20%2022 年全球主要五大 ESG 投资市场(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日本)ESG 投资规模降至 30.3 万亿美元,较 2020 年下降 14%,但排除美国市场数据后,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较两年前增长了 20%。美国 ESG 投资规模度下降,主要因其统计方法的变更。美国可持续投资论坛(US SIF)对 ESG投资的认定标准进行了重大修订,不再将仅仅声明采纳 ESG 投资理念而不提供具体 ESG 应用标准的机构纳入统计范围。受此影响,美国可持续投资规模从 2020 年的 17 万亿美元,直接骤降到 8.4 万亿美元。3.欧洲仍是全球最大的可持续投资市场欧洲可持续投

45、资资产占全球整体规模的 46%。其次为美国28%,日本14%,加拿大8%,澳大利亚与新西兰4%。整体来看,目前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占总体资产规模的 24.4%,如果不考虑美国市场,该数字为 37.9%。其中,日本 ESG 投资规模在总体资产规模中的占比提升领先全球,比例从 24%提升至 34%。图 6:2022 年全球主要投资市场 ESG 投资规模占比数据来源:GSIA图 5:2016-2022 年全球主要市场 ESG 投资规模变化数据来源:GSIA 图 7:2014-2022 年 ESG 投资在总资产管理中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GSIA1.尽责管理成为主流投资方式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将

46、 ESG 相关投资策略分为七类:负面筛选(Negative/Exclusionary Screening)、标准筛选(Norms-Based Screening)、正面筛选(Positive/Best-in-Class Screening)、ESG 整合(ESG Integration)可持续主题投资(Sustainability Themed Investing)、尽责管理(Corporate Engagement and Shareholder Action)、以及影响力投资和社区投资(Impact/Community Investing)。截至 2020 年,全球最大的可持续投资策略是

47、ESG 整合策略,拥有资产规模约 25.2万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负面筛选策略,资产规模约 15 万亿美元。截至 2022 年,尽责管理开始成为主流的投资策略,在各类策略中占到 39.2。图 4:2016-2022 年可持续投资策略规模变化(单位:十亿美元)1.2.3 全球 ESG 及可持续投资情况注:由于欧洲统计方法论的变化,2022 年欧洲数据无法使用,每种策略的规模加总不等于全球总管理资产ESG ESG 中国实践中国实践2 2ESG 中国实践 /17自 2004 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首次提出ESG 理念以来,ESG 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与认同。近年来,全球 ESG 投资高

48、歌猛进,在中国亦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行动指引,ESG 正在深刻影响经济结构、产业标准和消费偏好。不同地区依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在探索 ESG 理念方面有所区别。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 ESG 起步较晚,ESG 在我国最初只是一个“舶来品”概念,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与理念,在我国国家战略中已有充分体现。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各项政策中贯彻落实,中国 ESG 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以监管部门引导为主的 ESG 管理体系。生态环境部、国资委、证监会等各政府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围绕 ESG

49、 信息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金融等方面,都发布了多项 ESG 相关政策,并针对央企、银行业、保险业等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行业,在 ESG 投资、ESG 绩效提升等方面制定了引导政策。自 2020 年 9 月中国发布“双碳战略”以来,ESG 政策频出,ESG 体系不断深化与完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ESG 理念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有望进一步深化和演进。2.1政策分析政策分析中国 ESG中国 ESG/2023 中国 ESG 实践白皮书182002证监会提出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2020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

50、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2007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鼓励企业自愿通过媒体、互联网或者企业年度环境报告的方式公开相关环境信息国资委 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将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纳入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2021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与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200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