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题)
1、 刘老师是负责管理学生学籍的老师.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生毕业时都是他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刘老师隶属于学校组织机构中的( )。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政教处
D.总务处
【答案】 B
2、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答案】 A
3、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传授知识
B.依法执教
C.教书育人
D.培养能力
【答案】 C
4、为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特朗普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兰卡斯特制
【答案】 A
5、“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答案】 B
6、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 D
7、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答案】 C
8、小芳的妈妈可以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小芳妈妈的这种注意活动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答案】 C
9、下列属于负强化现象的是( )。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
B.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C.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D.父母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小红
【答案】 C
10、《孟子》中“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其中“校、序、庠”都是指()
A.教师
B.学校
C.私塾
D.六艺
【答案】 B
1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问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 C
12、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看,学校举办的法治教育报告会属于( )。
A.学科活动
B.社会活动
C.主题活动
D.文体活动
【答案】 C
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二因素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 D
1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
C.综合实践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 A
15、 科幻小说中的人物是( )的产物。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答案】 B
16、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答案】 B
17、(2020年真题)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量化评价
D.质性评价
【答案】 D
18、“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答案】 B
19、下列词语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的是( )
A.经历
B.体验
C.探索
D.掌握
【答案】 D
20、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大学》
B.《春秋》
C.《学记》
D.《论语》
【答案】 C
21、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效能感
【答案】 A
22、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的提高
【答案】 D
23、 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B
24、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答案】 B
25、当遇到火灾时,以下逃生方法哪种是错误的()
A.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
B.身上着火时马上设法把衣帽脱掉
C.火大时应用水将全身淋湿,用湿布、衣服、湿毛巾或手帕掩住口鼻或在喷雾水枪掩护下迅速撤离
D.起火时乘坐电梯离开
【答案】 D
26、在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
A.教育实验研究
B.教育观察研究
C.教育行动研究
D.教育叙事研究
【答案】 A
27、(2020年真题)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的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
A.较高水平
B.较低水平
C.中等水平
D.任意水平
【答案】 A
28、小刚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刚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
B.直接远景性动机
C.间接远景性动机
D.间接近景性动机
【答案】 D
29、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
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
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答案】 D
30、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 A
31、(2020年真题)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C
32、 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体现了( )。
A.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B.教学永远具有引导性
C.教学永远具有科学性
D.教学永远具有思想性
【答案】 A
33、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课、《艺术》课,属于(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通识课程
【答案】 B
3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问法
C.问卷法
D.调查法
【答案】 A
35、吹、拉、弹、唱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
A.操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认知技能
D.心智技能
【答案】 A
36、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答案】 C
37、 通过对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
A.作品分析法
B.文献分析法
C.行为分析法
D.调查分析法
【答案】 A
38、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这遵循的是( )
A.启发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 D
39、教育机会均等体现了(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答案】 C
40、1~2年级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
A.识字写字
B.写话
C.综合性学习
D.口语交际
【答案】 A
4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答案】 A
42、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 B
4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答案】 B
44、小明在学习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 )
A.抽象概念
B.关系判断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答案】 D
45、既是整个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的是( )。
A.分析教学对象
B.确定教学目标
C.制定教学策略
D.设计教学评价
【答案】 B
46、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情操法
【答案】 B
47、李老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该做什么样的人。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答案】 B
48、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为( )。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管理
C.课堂控制
D.课堂气氛
【答案】 B
49、在火情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大声呼救
B.让学生就地打滚
C.跑开取水
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
【答案】 B
50、将课程编制过程划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并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答案】 C
5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长效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答案】 D
5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个位上的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为( )
A.ab
B.10a+b
C.10b+a
D.10(a+b)
【答案】 B
53、课外活动的基础是( )。
A.校园设施
B.教师引导
C.学生兴趣
D.个人活动
【答案】 D
54、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答案】 C
55、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B.教师与其所教知识之间的矛盾
C.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D.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答案】 A
56、“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直觉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思维的灵活性
【答案】 C
57、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以下哪三种?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C
58、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创造学习
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 C
59、我国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前后。
A.三年级上学期
B.三年级下学期
C.四年级上学期
D.四年级下学期
【答案】 B
60、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答案】 D
61、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答案】 B
62、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 A
63、下列选项属于负强化例子的是()。
A.当小刚犯错时妈妈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B.小红乖乖吃药后爸爸就不让其去医院看病了
C.老师通过惩罚小明警示其他捣乱的学生
D.小王不做作业爸爸就不让他玩游戏
【答案】 B
64、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系统性教学原则,以下哪一项不是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 )。
A.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B.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C.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D.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答案】 B
65、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 A
66、 新课程规定,小学阶段的课程以( )为主。
A.核心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D.分科课程
【答案】 B
67、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同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 D
68、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答案】 D
69、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辞,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
A.不均衡性
B.差异性
C.连续性
D.顺序性
【答案】 B
70、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这说明教学认识过程具有( )。
A.领导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简捷性
【答案】 B
71、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品质。
A.广阔性
B.敏捷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
【答案】 D
72、下面对于烫伤的处置错误的是( )。
A.迅速避开热源
B.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
C.用毛巾擦拭并按摩伤处
D.及时去医院就医
【答案】 C
73、 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大类,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
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答案】 D
74、 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D.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答案】 B
75、 班主任在写操行评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抓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
B.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切忌空洞、抽象、一般化
C.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D.重点突出学生的缺点,指明改进方向
【答案】 D
76、 多血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 )。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灵活
C.弱、不平衡
D.强、平衡、不灵活
【答案】 B
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C.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
D.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 B
78、老师总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但班里经常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教师应侧重()。
A.提高学生认识
B.丰富学生道德情感
C.锻炼学生意志
D.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规范
【答案】 D
79、对小学生而言,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应进行( )。
A.摘录和画线
B.分析和写标题
C.分析和列提纲
D.做笔记
【答案】 A
80、 我国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具有文化( )。
A.传递功能
B.创造功能
C.更新功能
D.传播功能
【答案】 D
81、 建立学生档案的基本步骤是( )。
A.整理—收集—鉴定—保管
B.保管—收集—鉴定—整理
C.收集—鉴定—整理—保管
D.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答案】 D
8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
B.长期性
C.延续性
D.示范性
【答案】 D
8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答案】 A
84、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
A.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
B.记忆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D.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
【答案】 C
85、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有( )三种形式。
A.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B.集中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C.集中授课、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D.集中授课、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答案】 B
86、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大学》
B.《春秋》
C.《学记》
D.《论语》
【答案】 C
87、 学校新来了一批老师,负责组织安排教学培训活动的学校职能部门是( )。
A.总务处
B.校长办公室
C.教研室
D.年级组
【答案】 C
88、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 B
89、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
C.综合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 A
90、物理老师将“能运用所学摩擦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
【答案】 C
91、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 D
92、 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 )。
A.道尔顿
B.阿佛伽
C.盖·吕萨克
D.波义耳罗
【答案】 A
93、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答案】 B
94、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 )。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答案】 B
95、 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
A.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B.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答案】 C
96、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
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答案】 B
9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是( )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D
98、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有的孩子学到了灰太狼的“不放弃”,也有的小朋友学会了用平底锅打人,因此,有人提出此类动画片应修正和改版,因为儿童品德发展具有( )的特点。
A.易变性
B.模仿性
C.自我中心性
D.缺乏自律性
【答案】 B
99、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学者是( )
A.博比特
B.杰克逊
C.泰勒
D.斯腾豪斯
【答案】 C
100、班级授课制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 )
A.班、课、时
B.班、课、师
C.班、师、时
D.课、师、时
【答案】 A
10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廉糖和水
B.硝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答案】 D
102、孙老师受校长委托,对本校的1000余名学生进行幸福感方面的研究。最适合孙老师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实验法
B.教育行动研究
C.教育调查法
D.访谈法
【答案】 C
103、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
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答案】 D
104、(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水平
C.生产力水平
D.文化发展程度
【答案】 C
105、 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李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答案】 C
106、小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活动属于( )
A.社会实践活动
B.技能活动
C.科技活动
D.学科活动
【答案】 C
107、 我国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
A.活动型综合课程
B.校本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答案】 A
108、1994年******同志为少先队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五自”所体现的是少先队活动的()。
A.组织性
B.自主性
C.趣味性
D.创造性
【答案】 B
109、虽然小明的期末测试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性评价
D.综合性评价
【答案】 C
110、某校自主开发的经典诵读课属于( )。
A.生本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111、 下列表述符合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
A.零碎时间没有用
B.避免有挑战性的任务
C.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D.遇到困难只能靠自己
【答案】 C
112、 年幼的儿童学习活动比较突出,喜欢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这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认知
【答案】 C
113、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观,那么正确的归因观主要是归因于( )
A.内部、稳定的因素
B.内部、可控的因素
C.内部、不可控的因素
D.外部、可控的因素
【答案】 B
114、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
A.历史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答案】 C
115、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
A.理解技能和应用技能
B.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
C.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和应用技能
【答案】 C
116、课堂教学中,课堂椅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一般说来,“秧田型”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讲授法
C.探究法
D.访论法
【答案】 B
117、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从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如若违反,就会感觉内疚和不安,这一道德阶段属于( )。
A.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C.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答案】 C
118、我国素有“天然鱼仓”之称的是( )。
A.渤海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答案】 B
11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学技术
【答案】 D
120、 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A.层次性
B.等量性
C.等价性
D.主次性
【答案】 C
121、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 A
122、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答案】 B
123、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大教学论》
【答案】 B
124、 网络上有人调侃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是“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出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答案】 B
125、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答案】 B
12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 B
127、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这是(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 D
128、 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想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再背诵( )。
A.2遍
B.4遍
C.6遍
D.8遍
【答案】 A
129、教师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 )阶段。
A.求生
B.巩固
C.更新
D.成熟
【答案】 D
130、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教学原则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课程标准
【答案】 D
131、 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
【答案】 D
13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
【答案】 B
133、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答案】 B
134、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
【答案】 A
135、 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
A.导、学、习、行
B.学、思、习、行
C.闻、行、忠、信
D.知、情、意、行
【答案】 B
136、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存在的是( )。
A.川流不息
B.万马奔腾
C.五光十色
D.短斤少两
【答案】 C
137、以下不能体现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的是( )
A.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B.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C.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D.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
【答案】 D
138、( )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苏伯尔
B.卡特尔
C.霍兰德
D.斯普兰格
【答案】 B
139、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 )
A.诱导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答案】 D
140、“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属于( )的观点。
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共同
D.原始教育
【答案】 B
141、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答案】 A
142、 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A.少先队
B.班主任
C.兴趣小组
D.班集体
【答案】 D
143、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答案】 C
144、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 )。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答案】 A
14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答案】 D
146、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水,则小球的质量( )
A.一定等于50g
B.一定大于50g
C.大于或等于50g
D.小于或等于50g
【答案】 C
147、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 B
148、“咬定青山不放松”主要反映的意志品质是( )。
A.坚持性
B.果断性
C.自觉性
D.自制性
【答案】 A
149、老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甄别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 D
150、小张在学习上非常努力和勤奋,每天都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习成绩仍旧不理想。他的这种情况可能是()
A.多动症
B.学习焦虑
C.学习困难
D.人际障碍
【答案】 C
大题(共20题)
一、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