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高频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题)
1、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 A
2、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
A.教育目的
B.行政管理
C.教学业务
D.后勤保障
【答案】 C
3、因各职业的性质不同,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角 色的最大特点是( )。
A.相对单一
B.多样化
C.社会性
D.动态性
【答案】 B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年份是( )。
A.1950 年
B.1977 年
C.1980 年
D.1986 年
【答案】 D
5、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 )。
A.社会文化
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生产力
【答案】 D
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 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答案】 B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答案】 B
8、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A
9、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 B
10、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
A.发展基础教育
B.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职业教育
D.发展专业教育
【答案】 A
11、患者女,28岁,就诊时主诉近年来怕冷,乏力,嗜睡,动作缓慢,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头发脱落明显,手和下肢经常水肿。实验室检查结果见FT3、FT4降低,TSH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B.甲状腺癌
C.甲状腺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D.下丘脑甲状腺功能低下
E.亚急性甲状腺炎
【答案】 C
12、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
【答案】 A
13、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A.文化传统
B.政治制度
C.经济发展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
【答案】 B
1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洛克
【答案】 A
15、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干扰说
【答案】 A
16、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
A.制定课程标准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答案】 C
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 A
18、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社会文明程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 A
19、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美国
【答案】 D
20、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 C
21、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变化结果,这被称为(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 D
22、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外部因素是( )。
A.学生掌握的方法
B.学生的学习经验
C.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学习内容
【答案】 D
23、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答案】 D
24、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答案】 B
25、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一次是(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答案】 C
26、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 )。
A.宫廷学校
B.职官学校
C.文士学校
D.僧院学校
【答案】 C
27、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社区的影响
【答案】 C
28、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答案】 A
29、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的是(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需要
【答案】 B
3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答案】 A
3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 C
32、主张废除班级上课制的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导生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答案】 D
33、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答案】 A
34、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B
35、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问题要有吸引力;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 导;第三,( )。
A.讲究语言艺术
B.突出重点、难点
C.做好讨论小结
D.恰当分配时间
【答案】 C
3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 )
A.前摄抑制
B.先快后慢
C.记忆衰退
D.倒摄抑制
【答案】 B
37、学生小明在本学期教学期末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二名,获得老师表扬,心理很高兴,它任务自己这次考试成功是因为自己学习能力强,归因是( )。
A.内部、稳定、不可控
B.外部、稳定、不可控
C.内部、不稳定、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答案】 A
3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章具体内容属于( )。
A.推测与假设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头脑风暴法
D.发散思维训练
【答案】 A
39、SDS-Hb法测定血红蛋白时,最大吸收峰在( )。
A.535nm
B.538nm
C.540nm
D.542nm
E.575nm
【答案】 B
40、当前各国所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B.开放课堂
C.小队教学
D.班级上课制
【答案】 D
41、泰勒的“课程原理”中最关键的步骤是( )。
A.确定课程目标
B.选择课程内容
C.组织课程内容
D.讲授提纲
【答案】 A
4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应有的责任感
B.应有的义务感
C.积极地社会功能
D.应有的道德面貌
【答案】 C
43、“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的提出者是教育家( )。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第斯多惠
D.瓦?根舍因
【答案】 C
44、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埃拉斯莫斯
【答案】 D
45、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可以合称为(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答案】 D
4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是( )。
A.扩大了教学规模
B.提高了教学效率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答案】 C
47、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 )
A.认知策略
B.认知能力
C.基本认知
D.元认知
【答案】 D
48、在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类中,行为问题管理属于( )
A.教学行为
B.管理行为
C.主教行为
D.助教行为
【答案】 B
49、“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商人,或者使之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 )的认识。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合论
【答案】 B
50、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A.教学模式
B.教学策略
C.教学方法
D.教学过程
【答案】 B
51、学习质量与热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 D
52、1835 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答案】 A
53、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略,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A
54、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
【答案】 D
55、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
A.教育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个案实验法
【答案】 C
56、患者女。32岁。四肢小关节疼痛3年,晨僵,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肿,挤压同。实验室查血沉83mm/h,C-反应蛋白57.3mg/L,类风湿因子2731U/ml,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A.不是超敏反应
B.Ⅲ型超敏反应
C.Ⅳ型超敏反应
D.Ⅱ型超敏反应
E.Ⅰ型超敏反应
【答案】 B
57、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 )
A.教员
B.领导者
C.父母代言人
D.心理医疗者
【答案】 A
58、分子量最大的是( )。
A.IgG
B.IgM
C.IgE
D.IgD
E.IgA
【答案】 B
59、当前各国所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B.开放课堂
C.小队教学
D.班级上课制
【答案】 D
60、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京师同文馆成立于( )
A.1840 年
B.1903 年
C.1862 年
D.1912 年
【答案】 C
61、分支制学制是( )建立的一种学制。
A.苏联
B.美国
C.印度
D.欧洲
E.中国
【答案】 A
6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 )。
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答案】 B
63、强调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知识体系的是( )。
A.结构化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反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答案】 A
64、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去自我中心
B.出现假设演绎推理
C.思维不具可逆性,
D.守恒概念
【答案】 D
6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B.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
C.班级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D.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
【答案】 B
66、患者男,45岁,因车祸造成多处外伤,在伤口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经培养,在血平板上有扁平不规则溶血菌落,有生姜气味,传代后有黄绿色荧光,此菌可能是( )。
A.不动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嗜麦芽窄食单胞鼠
E.肺炎克雷伯菌
【答案】 C
67、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的关系为(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答案】 A
68、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三轨学制
D.多轨学制
【答案】 A
69、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他们( )。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答案】 C
70、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经验
C.教育现象
D.教育方针
【答案】 A
71、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
A.校园文化
B.教师文化
C.制度文化
D.校风文化
【答案】 C
72、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是( )。
A.自由水清除率
B.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
C.内生肌酐清除率
D.酚红排泄试验
E.氯化铵负荷试验
【答案】 C
73、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决定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权
C.制约教育结构变化
D.决定教育目的
【答案】 D
7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型
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答案】 B
75、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
A.《钦定学堂章程》
B.《强迫教育章程》
C.《劝学所章程》
D.《小学校令》
【答案】 A
76、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 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答案】 B
77、患者女,25岁。阵发性头痛1年,体位改变时促发症状发生。血压180/140mmHg,无高血压家族史。怀疑为嗜铬细胞瘤。实验室检查应主要检查( )。
A.血清谷丙转氨酶
B.血或尿液儿茶酚胺
C.血清丙酮酸
D.尿液淀粉酶
E.血清淀粉酶
【答案】 B
78、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
A.模仿
B.练习
C.想象
D.学习
【答案】 B
7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
A.教学过程
B.反思过程
C.评价过程
D.学习过程
【答案】 D
80、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答案】 C
81、下列不引起血管收缩的物质是( )。
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
B.前列环素
C.儿茶酚胺
D.去甲肾上腺素
E.血栓烷A2
【答案】 B
82、提出需要层次理沦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姆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答案】 C
83、据可査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公元前1000年左右
B.公元前1500年左右
C.公元前2000年左右
D.公元前2500年左右
【答案】 D
84、患者男,56岁,反复排酱油色尿8个月。HB85g/L,网织红细胞4.5%,Coombs试验阴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55,CD59阴性的红细胞比例增高,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
A.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E.冷凝集素综合征
【答案】 D
85、患者男,30岁。20天前行肾移植手术,目前体温升高,肾功能降低,少尿,尿中白细胞增多。
A.血型抗原
B.HLA抗原
C.同种型抗原
D.超抗原
E.异嗜性抗原
【答案】 B
86、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
【答案】 D
87、教师职业是加快个体( )的职业。
A.现代化
B.社会化
C.自然化
D.自由化
【答案】 B
88、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埃拉斯莫斯
【答案】 D
89、斯金纳关于学习规律的核心观点是
A.动机的培养
B.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
C.强化的原理与技术
D.人格的形成
【答案】 C
9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答案】 C
91、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答案】 A
92、学校文化是一种( )。
A.制度文化
B.物质文化
C.精神文化
D.组织文化
【答案】 C
93、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得出这个被评对象 对于基准的位置,或者用某种方法将被评对象排列出等级顺序的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达标评价
D.形成评价
【答案】 A
94、 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们提出的
A.观察学习理论
B.强化学习理论
C.顿悟学习理论
D.有意义学习理论
【答案】 C
95、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 )。
A.人口的地域分布
B.人口的性别结构
C.人口的阶级构成
D.人口的年龄结构
【答案】 D
96、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 )。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理科和文科
C.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D.传统课和现代课
【答案】 A
97、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
A.教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答案】 C
98、被看作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夸美纽斯
C.康德
D.杜威
【答案】 D
99、校风的中心是( )。
A.班风
B.教师言行
C.学风和教风
D.领导管理水平
【答案】 C
100、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答案】 A
101、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 )。
A.大小
B.年龄
C.性质
D.规模
【答案】 C
102、钢笔字写得好有利于写好毛笔字,这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具体迁移
D.一般迁移
【答案】 A
103、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迁移知识
【答案】 A
104、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个人隐私权
【答案】 C
105、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途径是( )。
A.学校共青团和少年队活动
B.劳动
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答案】 C
10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答案】 A
107、为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对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进行调节的负责人是( )。
A.校长
B.教务处主任
C.年段长
D.班主任
【答案】 D
108、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 )。
A.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B.红细胞寿命缩短
C.尿胆原排泄增多
D.骨髓有红细胞增生
E.异性红细胞增多
【答案】 B
109、APTT正常,PT延长,可考虑( )。
A.体内TFPI增高
B.严重肝病
C.血友病乙
D.血友病甲
E.体内肝素物质过多
【答案】 A
110、患者男,50岁。升高170cm,体重75kg。正常体验抽血,标本离心后发现血清浑浊,血清静置12h外观上层浑浊,下层透明。混浊层多主要成分是( )。
A.HDL
B.CM
C.VLDL
D.IDL
E.LDL
【答案】 B
111、人体寄生的寄生虫卵中最小者为( )。
A.肝吸虫卵
B.血吸虫卵
C.肺吸虫卵
D.姜片虫卵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
11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A
113、提出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是( )。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彼得·麦克费尔
D.罗杰斯
【答案】 C
114、阴道细胞学检查最适用于早期诊断和普查的疾病是( )。
A.宫颈癌
B.阴道炎
C.卵巢癌
D.子宫内膜癌
E.阴道白斑
【答案】 A
115、在常用的集中班级管理模式中,源于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管理模式的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 D
116、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B.学校课程的开发可以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C.学校课程既不是以及课程也不是二级课程
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答案】 A
117、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答案】 C
118、1920年首创人工概念并提出联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赫尔
B.布鲁纳
C.加涅
D.奥苏贝尔
【答案】 A
119、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的实验室筛选试验,其主要阳性结果可能是( )。
A.CT、PT、TT及APTT延长
B.血小板减少,CT延长,血块退缩时间延长
C.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阳性,PT延长
D.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阳性,BT延长
E.BT、PT、TT及APTT延长
【答案】 A
1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 )颁布的。
A.1989 年
B.1991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答案】 C
121、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答案】 B
122、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答案】 A
123、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儿童中心说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答案】 B
124、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 )。
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答案】 D
125、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 )。
A.23人为宜
B.58人为宜
C.10人以上为宜
D.20人以上为宜
【答案】 B
126、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答案】 A
12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答案】 B
128、与结肠肿瘤有关的检验项目是( )。
A.AFP
B.CEA
C.PSA
D.PAP
E.CPK
【答案】 B
129、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 )。
A.课程类型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模式
【答案】 A
130、校风的中心是( )。
A.班风
B.教师言行
C.学风和教风
D.领导管理水平
【答案】 C
131、苯丙氨酸脱氨酶阴性和VP试验阳性的是( )。
A.埃希菌属
B.志贺菌属
C.沙门菌属
D.克雷伯菌属
E.变形杆菌属
【答案】 D
132、急性肝炎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增加属于( )。
A.梗阻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核黄疸
D.肝癌所致黄疸
E.溶血性黄疸
【答案】 B
133、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査知识
【答案】 A
134、下列表述中属于学生隐私权的是( )。
A.学生获得的荣誉
B.学生的日记
C.学生的尊严
D.学生的财务
【答案】 B
135、品德是一种( )。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标准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 D
136、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变化结果,这被称为(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 D
137、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
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答案】 C
138、1632年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英国哲学家是( ) 。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答案】 A
13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 )。
A.血清中正常Ig水平明显升高
B.血中冷球蛋白
C.浆细胞减少
D.血及尿中出现M蛋白
E.组织性蛋白尿
【答案】 D
140、对菌群失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总数和组成发生改变
B.杆菌引起的菌群失调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
C.菌群失调不会引起腹泻
D.长期的抗菌药物治疗不会引起菌群失调
E.只有条件致病菌才会引起菌群失调
【答案】 A
14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中介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无法判断
【答案】 C
142、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A.生物遗传
B.选择经验
C.实际锻炼
D.教育
【答案】 D
143、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干扰说
【答案】 A
144、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答案】 D
145、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 )
A.西蒙
B.威特金
C.苛勒
D.卡根
【答案】 B
146、对菌群失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总数和组成发生改变
B.杆菌引起的菌群失调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
C.菌群失调不会引起腹泻
D.长期的抗菌药物治疗不会引起菌群失调
E.只有条件致病菌才会引起菌群失调
【答案】 A
147、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刺激
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答案】 D
148、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D.课程目的
【答案】 C
149、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答案】 B
150、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答案】 B
多选题(共75题)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 )。
A.发现教学
B.程序教学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E.掌握学习
【答案】 ACD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
D.教学媒体E 、 教学评价
【答案】 ABCD
3、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 )
A.整体印象评价法
B.操行计量评定法
C.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D.操行评定评价法
E.终结性评价法
【答案】 ABD
4、研宄发现,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
A.攻击
B.恐怖
C.焦虑
D.退缩
E.自杀
【答案】 ABCD
5、关于假丝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产生真/假菌丝
B.多数产生假菌丝
C.产生分隔菌丝,呈鹿角样分支
D.产生不分隔粗大菌丝,飘带样
E.产生分隔孢子
【答案】 B
6、课程目标的特征包括 ( )
A.整体性
B.阶段性
C.持续性
D.层次性
E.递进性
【答案】 ABCD
7、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
A.发展方向
B.发展原则
C.发展结果
D.发展速度
E.发展阶段
【答案】 AC
8、用Fi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其分布由上而下依次为
A.红细胞、粒细胞、单个核细胞、血浆
B.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
C.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
D.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血浆
E.血浆、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答案】
9、初次分离需要L-半胱氨酸的细菌是( )。
A.肺炎链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军团菌
【答案】
10、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答案】 ABCD
11、分离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选用( )。
A.血平板
B.沙保培养基
C.巧克力色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E.疱肉培养基
【答案】 C
12、教师的职业形象主要包括( )
A.教师的道德形象
B.教师的文化形象
C.教师的人格形象
D.教师的教学形象
E.教师的外部形象
【答案】 ABC
13、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抗体类型是( )。
A.IgG
B.IgA
C.IgM
D.Ig
E.IgD
【答案】 D
14、下列哪项不属于随机误差
A.加样本不准或错误
B.质控物质变质
C.加试剂不准或错误
D.仪器光源减弱
E.计算错误
【答案】 D
15、血液保存液中的枸橼酸的作用是
A.抗凝剂
B.营养成分
C.避免葡萄糖在消毒过程中焦化
D.降低保存液的pH
E.促进红细胞ATP合成
【答案】 C
16、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于LDH同工酶的分离
B.是区带电泳
C.其疏松的分子结构允许分子量达100万的大分子自由通过
D.其透明度特别好,电泳后可直接扫描
E.有分子筛效应
【答案】
17、以下关于尿液标本采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本留取时应避免各种物质的污染
B.容器应清洁、干燥
C.计时尿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
D.随机尿标本不受时间限制
E.24小时尿有利于肌酐排出量的检测
【答案】 C
18、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E.团员
【答案】 ABC
19、教师要想真正成为研究者,他应当具备的素养包括 ( )
A.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
B.有终身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C.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D.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E 、 具有独立的研究精神
【答案】 ABCD
20、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