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清末民初文化与教育,误区预警,1/3,科举制,隋朝创建,唐朝时得到深入发展并完善。它是我国古代一个人才选拔伎俩,经过科举考试,选拔了大批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促进了中国社会进步。但到了明朝,科举考试盛行八股文,选拔出来多数是皇帝忠实奴仆,而大量真正人才却被埋没了,科举制弊端越来越显著,到清朝末年,科举制成了社会发展妨碍。伴随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科举制度也走到了尽头。,1905,年,清政府不得不宣告将它废除。,01,不能全方面把握科举制发展历史。,误区,2/3,明清时期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到了近代(),A,焕发出了新生命力,B,推进了科学技术和思想发展,C,为读书人成才提供了捷径,D,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需要,典例警示,D,误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掌握。明清时期教育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以八股取士方法选拔人才,以读书做官为教育目标,读书人只攻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所以既不利于个人成才,也不利于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缺乏生命力。所以,答案应是,D,项。答案:,D,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