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科学,浙江专用,第7讲光,第1页,第2页,第3页,1,光源:正在_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蜡烛、开着电视屏幕、萤火虫等。,2,光传输特点:光传输_介质;光在同一个均匀物质中是沿_传输,,,常见应用如小孔成像、影子形成、月食、日食、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3,光在真空中传输速度最快,,,大小为_,,,空气中次之。光年是_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4,光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次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发光,不需要,直线,310,8,m/s,长度,第4页,5,看不见光:_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_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6,物体颜色:,(1)透明物体颜色由_决定,,,其它色光被吸收。,(2)不透明物体颜色由_决定,,,其它色光被吸收。,(3)白色物体反射全部照射在它表面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全部照射在它表面光。,红外线,紫外线,透过它色光颜色,它反射色光颜色,第5页,【例,1,】,(,,广元,)年5月某日早晨,,,在广元地域天空出现了罕见日晕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带有彩色大圆环,,,非常好看,,,许多人纷纷拍照留影。关于彩色圆环形成原因,,,能够由以下哪种物理规律解释(),A,小孔成像,B,光直线传输,C,光反射,D,光色散,【分析】,日晕现象是太阳光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现象,,,即光色散现象,。,D,第6页,1,(,,烟台,),如图所表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梭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假如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假如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光色散,红光,绿光,第7页,【解析】(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色散现象;(2)假如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它颜色光消失,,,只留下红色。在假如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绿光地方出现一条绿色光带;我们能看到绿色,,,因为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第8页,第9页,1,光反射:光从一个均匀物质射到另一个物质表面上时,,,光会改变_,,,又返回到原先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反射。,2,光反射定律:,(1)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_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3)反射角_入射角。,【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_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_夹角。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光路含有可逆性。,传输方向,同一平面,法线两侧,等于,法线,法线,第10页,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_表示光传输路线和方向。这么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指向表示光传输方向。,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照光反射定律。,(1)镜面反射:黑板反光、后视镜、化装镜;,(2)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5,平面镜成像特点:所成像是_,,,像和物离镜面距离_,,,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连线和镜面_。,带箭头直线,虚像,相等,垂直,第11页,【例,2,】,(,,南京,),如图所表示现象中,,,因为光反射形成是,(),C,第12页,【分析】,A,游戏中,“,手影,”,是因为光直线传输形成,,,故,A,不合题意,;,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故,B,不合题意,;,C.,山峦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反射,,,故,C,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经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水珠折射而成,,,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色散现象,,,故,D,不合题意,。,第13页,2,(,,安顺,),“猴子捞月”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认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月亮,,,以下说法正确是(),A,水中月亮比天上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折射现象,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反射现象,D,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远,【解析】这个故事说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故A、D选项错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反射现象,,,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C,第14页,第15页,1,光折射:光从一个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个透明物质时,,,光_会发生改变。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输方向_。,2,光折射定律:,(1)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_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时,,,折射角_入射角;,(4)当光从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入射角。,传输方向,不变,同一平面,法线两侧,小于,大于,第16页,【注意】,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含有可逆性,。,在界面上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3,光折射应用:从河岸上看水中物体以为_,,,从水中看河岸上树以为_,,,海市蜃楼现象。,浅,高,第17页,【例,3,】,(,,北京,),如图所表示光现象中,,,因为光折射形成是,(),C,第18页,【分析】,考查基础知识点,。,A.,倒影形成属于光反射,;,B.,手影形成属于光沿直线传输现象,;,C.,筷子,“,弯折,”,是光折射形成错觉,;,D.,凸面镜成像是光反射,。,第19页,3,(,,遂宁,),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以下关于光现象描述中,,,错误是,(),A,“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折射产生一个现象,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漂亮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结果,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色散现象,D,人们常说“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因为光直线传输形成,【解析】A.”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折射产生一个现象,,,故A正确。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漂亮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结果,,,故B错误。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经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水珠折射而成,,,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色散现象,,,故C正确。D.天狗吃月,,,即为月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输形成,,,故D正确,B,第20页,第21页,1,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2,凸透镜成像:,(1)与凸透镜相关物理量:,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_。,焦距,f,:焦点到_距离。,物距,u,:透镜到_距离。,像距,v,:透镜到_距离。,会聚,发散,焦点,凸透镜中心,物体,像,第22页,(2)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3页,3.,人视觉,(1)眼球与折光系统:眼球由眼球壁(包含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含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眼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物体射出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2)虹膜作用:调整瞳孔大小,,,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强弱。,第24页,(3)近视和远视原因及矫正:,第25页,【例,4,】,(,,揭阳,)如图所表示,,,小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楚像,,,以下说法正确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试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一样方向观察光屏上像,,,光屏应选取较光滑玻璃板,C,第26页,【分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实像,,,摄影机是依据这个原理制成,,,而幻灯机是依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要使光屏上烛焰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因为成实像是倒立,,,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为了便于从不一样方向观察光屏上像,,,光屏应选取较粗糙毛玻璃板,;,故本选说法错误,。,第27页,4,(,,泰州,),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缩小实像B倒立、放大实像,C,正立、缩小实像D正立、放大虚像,【解析】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 cm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焦距,f,10 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30 cm处,,,此时,u,2,f,,,成倒立、缩小实像,,,故选A,A,第28页,1,(,,云南,),如图所表示现象与光色散相关是(),D,第29页,2,(,,鄂州,),以下相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是(),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直线传输,B,平静水面出现岸边景物倒影平面镜成像,C,潭清疑水浅光反射,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色散,C,第30页,3,(,,钦州,),如图所表示是人眼看到池底某点光路,,,其中正确是,(),D,第31页,4,(,,衡阳,)透镜在我们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以下说法正确是(),A,阳光经过凸透镜能够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摄影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虚像,【解析】A.阳光经过凸透镜能够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故A正确;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摄影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工作,,,所以被照者站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D.投影仪是应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D错误,A,第32页,5,(,,扬州,),以下图中关于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不正确是,(),A甲图中小孔成是倒立虚像,B,乙图中凹透镜能够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白光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各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光线遵照光反射定律,A,第33页,6,(,,济宁,),小希对以下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是,(),实例:针孔摄影机内所成像 潜望镜中看到景物像 放大镜看到物体像 幻灯机屏幕上所成像摄影机中所成像,A,反射成像有,B,折射成像有,C,属于实像是,D,属于虚像是,C,第34页,7,(,,天水,),如图所表示,,,A,、,B,是镜前一个点光源,S,发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解析】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位置,,,再经过平面镜作出S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表示,第35页,8,(,,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1)如图甲所表示,,,一束平行主光轴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含有_作用,,,该凸透镜焦距是_cm。,(2)为了能使像一直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如图乙所表示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楚像,,,这个像是倒立、_(填“缩小”或“放大”)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_。,会聚,11.0,同一高度,放大,投影仪,第36页,【解析】(1)光屏上最小、最亮光斑是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焦距,f,41.0 cm30 cm11.0 cm;(2)为了能使像一直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图乙所表示,,,物距,u,小于像距,v,,,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第3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