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十章 人格,教学目标,掌握有关气质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理论;,理解、掌握人格的基本特性和结构;,理解人格的主要理论,能运用理论去分析和理解人格;,了解人格测试常用的一些方法;,把握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正确认识人格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掌握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学会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和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因材施教。,你和其他人的区别,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什么是人格,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以表示其扮演的角色。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心理学中,对人格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综合各家之言,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一)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为人格的独特性做了最好的诠释。,但我们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四)人格的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人的命运。,三、人格的结构,人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统一体。广义的人格结构观认为: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大部分。,我们认为人格主要由气质和性格组成。,(一)气质,1、气质的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的涵义,(1)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2)气质具有天赋性,气质的涵义,(3)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掩蔽性),(4)气质一个人活动的特点,但不决定一个人活动的方向和社会意义。因此,气质无好坏之分。,2、气质特性与气质类型,(1)气质特性,气质的心理特性就是区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通常心理学用以区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有六项:,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外倾性与内倾性。,(2)气质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temperamental)是指以某种特征为标准对人们的气质所作的分类。虽然古希腊时代用四种体液来解释气质类型缺乏科学依据,但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气质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的概念却一直沿用至今。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这四种气质类型大致有下列的特点。,多血质,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智慧敏捷,注意易于转移;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印象不很深刻;情绪和情感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体验不强,但明显地表露于外。其显著特点是,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胆汁质,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智慧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其显著特点是,有很高的兴奋性,行为上表现也不均衡性。他们的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粘液质,粘液质安静稳重,交际适度;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沉着坚定;不尚空谈,埋头苦干。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抑郁质,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多愁善感,体验深刻,但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发觉的细小事物。,根据某种相似性对人进行分类,简洁明了,可以使我们的认知变得经济。,但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十分复杂的,仅仅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是很少见的。一般人都具有几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只是其中某种气质类型的特点较突出而已。,因此,对于一个人通常我们不能说他(或她)具有某种气质类型,而只能说他(或她)符合某种气质类型。,3、气质与实践活动,气质在活动中的作用,(1)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它只能使个性带有一定的色彩。,(2)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3)气质也不仅仅是影响活动的动力,而且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3、气质与实践活动,气质与职业活动,(1)要使个人的气质特征适应于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2)在选拔人才和安排工作时应考虑个人的气质特点。,3、气质与实践活动,气质与教育工作,(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3)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行为的自我修养,克服自己气质的消极面、发扬其积极面,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性格,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涵义,(1)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2)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3)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4)性格有好坏之分,2、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也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认知特点的差异。,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4)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方面。,最重要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和意志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结构的核心。,(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二者反映了人格的不同侧面。气质表现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性格表现的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从起源上看,气质具有先天性;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更多反映人的社会性。,(3)从社会评价意义上看,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性格则有好坏之分。,(4)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也较快。,(5)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较晚,起作用的时间也晚。,(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1)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或形式。,(2)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或发展的速度。,(3)性格对气质也有制约作用。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四、认知风格与人格,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一)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据个人的内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理分化程度高,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不敏感,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场依存性,的人在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据外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理分化程度低,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敏感,优先注意自己所处的社会人际关系。,(二)冲动型 沉思型,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他们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主要是整体性策略。,沉思型,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他们在信息加工时更多地采用分析性策略。,(三)同时性 继时性,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平行加工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兼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的。许多数学问题和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于同时性的加工方式。一般说来,男性比女性更擅长于同时性加工。,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用系列加工方式,每一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加工过程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一般说来,女性比男性更擅长于继时性加工。,第二节 人格理论,一、类型理论,(一)单一类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可以依据是否具有某一特殊的人格来确定。如法利的T型人格理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喜欢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又可分为T+型和T-型。T+型人格的冒险行为具有积极、健康、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特点;T-型人格的冒险行为具有消极、病态和破坏性的特点。,(二)对立类型理论,1、荣格的内外倾说,2、阿德勒的优越自卑说,3、勒温的独立顺从说,4、AB型人格,(三)多元类型理论,1、气质类型说,(1)体液说 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由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来的,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他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中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称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质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希波克拉特用体液多少来解释气质的类型,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观察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所以,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为许多学者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浦洛夫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每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都对应着一种气质类型。其对应关系如下,(,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弱型(抑制型),气质类型,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3)气质的体型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Kretschmer,1925)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肥胖型,(身材短胖,圆肩阔腰):易患躁狂抑郁症;好社交,通融,健谈,活泼,好动,表情丰富,情绪不定;此谓躁郁性气质(cyclotymes temperament)。,瘦长型,(高瘦纤弱、细长、窄小):易患精神分裂症;不善社交,内向,退缩,世事通融,害羞沉静,寡言多思;此谓分裂性气质(schizothymes temperament)。,健壮型,(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比例):易患癫痫症;其特点是:正义感强,注意礼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此谓粘着性气质(viskses temperament)。,(4)气质的血型说,日本学者古川竹二(,1927,):,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伯羞、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B,型气质的特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喜社交、好管事;,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O,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5)气质的激素说,伯曼(LBerman)等人提出,人的气质是由某种内分泌腺的活动所决定的。他根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特别发达而把人划分为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以及性腺过分活动型。,2、性格类型说,(1)按心理机能的优势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2)按心理活动的倾向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3)按社会文化生活的形态可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4)按个人独立性的程度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二、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在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可以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结构图,特质,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次要特质,中心特质,首要特质,(二)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卡特尔的人格特质层次,个别特质,表面特质,体质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环境特质,根源特质,共同特质,卡特尔的16种人格根源特质,因素A-乐群性 因素B-聪慧性,因素C-稳定性 因素E-恃强性,因素F-兴奋性 因素G-有恒性,因素H-敢为性 因素I-敏感性,因素L-怀疑性 因素M-幻想性,因素N-世故性 因素O-忧虑性,因素Q1-实验性 因素Q2-独立性,因素Q3-自律性 因素Q4-紧张性,(三)现代特质理论,1、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因素即:(1)外倾性(2)神经质(3)精神质。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三)现代特质理论,2、五因素模型,现代人格特质理论的五因素模型是(,1)开放性(2)责任心(3)外倾性(4)宜人性(5)神经质。这五个特质的起始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目前,已经出现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三)现代特质理论,3、七因素模型,特利根等提出了七因素模型:正情绪性、负情绪性、正效价、负效价、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现代特质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人格特质可以预测人的心理健康,并对人事选拔和评价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三、层次理论,(一)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依德认为,人格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三者互相协调时,人格就健康。三者矛盾互相敌对时,人就会产生心理疾病。,(二),艾森克的人格层次理论,艾森克将人格的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人格的四层次理论。,他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具体)反应,四个水平。最底层的特殊反应水平,即日常观察到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上一层为习惯反应水平,是由反复教学的日常反应形成的,属特殊因素。再上一层是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形成的,属群因素;最上层是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艾森克的人格两维模型,艾森克,又将外-内倾和神经质作为两个互相垂直的人格维度,且以外-内倾为纬,以神经质为经(表现为情绪稳定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端),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艾森克在人格结构图的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 32 种人格特质,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艾森克的人格两维模型,第三节 人格的测评,一、自陈量表式测验,(一)以经验建构的量表,这方面最著名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s,简称MMPI)。,第三节 人格的测评,一、自陈量表式测验,(二)由因素分析建构的量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第三节 人格的测评,二、投射测验,1、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2、罗夏墨迹测验,第三节 人格的测评,三、其他方法,(一)观察法,问之以是非,观其志;从之以辞辩,观其变;临之以计谋,观其识;告之以恶难,观其勇;醉之以酒,观其性;临之以利,观其廉;期之以事,观其信。,心书知人性诸葛亮,人格测评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1)项目查核法(2)等级评定法。,(二)晤谈法,(三)情境测验,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不同而异;,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二)家庭环境因素,1、家庭结构和气氛 2、父母的教养方式 3、出生顺序,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表现为:,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教养方式的恰当性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后代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三)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可归纳为:,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四)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习活动、班集体、同学关系等都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人格。,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五)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作用,更多表现为一时性的影响。但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六)自我调控因素,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所有的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发展。,二、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培养,(1)及早重视良好性格的培养,(2)树立好榜样,(3)个别指导,(4)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思考题,1、什么是人格?人格有哪些基本特性?,2、人格结构包含了哪些成分?,3、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二者的关系如何?,4、结合所学的人格特质的种类,试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质。,5、根据人格的类型理论,你认为自己属于什么人格类型,应该如何扬长避短?,6、比较、分析不同的人格理论。,7、人格测评的方法主要有哪些?,8、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