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应用文书写作,1/31,第一讲 概论,一、学习此课程意义,是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必要掌握基本技能之一;是为大学生开设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生毕业后工作基本技能之一。,伴随社会发展和进步,应用文书成了管理国家、处理政务、处理财务、传递信息、组织生产、推广结果、发展科学,以及人们在社会交往、思想交流中使用主要工具。人们在现实社会里,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书。,普通工作人员:,写计划、总结、工作或生产、学习方面汇报;,行政人员,:撰写汇报、请示、通知、通报;,经济工作者:,要知道写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协议、产品说明、经济活动分析;,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不一样专业业务文书;,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要用:书信、电报、笔记、启示、海报、请柬、条据(收条、借条、请假条。),所以,学习和掌握好应用文书写作,已经成为了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须具备基本功。,2/31,二、什么是应用文书写作,1、应用文文体,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散文、小说,文章,非文学作品:记叙文:新闻、通讯、特写、传记、回想录、,史料,以情感人,感染读者;,说明文:说明书、知识性教材、科学著作,给人以知(识),交人以(实)用;,议论文:政论、科学论文、评论、科学论著、演,讲词、驳论,晓人以理,导人以行;,应用文:规范性文书、法定性文书、机关事务文 书、,日常类文书、各专业性文书,沟通关系,办理实事。,3/31,2、什么是应用文书写作?,应用文书:,是应用写作表现形态。应用文书写作,是写作学一个主要分支。,写作:,是人们在感受、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用语言符号把思维结果有选择地统计、表示出来创造性精神劳动。,应用文书写作:,是以实用为目标写作。,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含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文字信息载体。,4/31,3、什么是应用文书写作“应用”?,就是强调人们在使用应用文书去,办理事务,、,沟通关系,时,注意本身行文是否,得当、得体,,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要求,;有行文还要考虑到是否,符正当律和规章,,是否,符合党方针政策,;等等。,5/31,例:,1986年2月,某县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织和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个乡长、镇长任免提议名单。县人民政府随即据此将这19个乡长、镇长进行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红头文件”形式,发至县直属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国家机关。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反了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组织法相关要求,遂提议县政府给予纠正,但县政府并未引发重视。事隔很快,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责任人又向县委作了专门汇报,县委也未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县政府这一任免文件进行专题审议。会上常委们一致认为县政府这一任免决定事先未经各乡镇人大经过,不符正当定,经过了将其撤消决定。,6/31,分析:,1、这个案例中县委县政府,就其应用文书写作而言有错误吗?,2、错误何在?,行文是错误,错在它们在处理这些应用文书时有失误,没有做到依法行政,因而造成了“红头文件”被撤消结果。,7/31,启示:,学习应用文书写作,必须了解社会、熟悉社会。,要知道:,国家机关设置要求与运作程序;,国家机关所形成“条块关系”,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制订程序以及权威效力,社会各个行业产生、发展、各行业之间相互关系,怎样交往、沟通等等,初学者往往对社会情况不够了解,而应用写作正是社会写作学,假如不了解社会、不熟悉社会,伴随学习深入,碰到困难会越来越多。为了能正确、得当地处理应用写作,学者应重视了解社会知识,拓展视野,将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络实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8/31,三、应用文书写作特点,1、内容上含有明确实用性,2、形式上表现为规范格式性,3、使用上有严厉法纪性,9/31,1、内容上含有明确实用性,应用文书不一样于文学作品,不一样于记叙文(感人以情),也不一样于说明文(给人以知、教人以用),不一样于议论文(晓人以理、导人以行),它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办实事而写作文体。就是说应用文书写作,,其内容务实,对象详细,要求明确,讲求实效,。,文学作品是作者有感而发所产生,而应用写作则是为了办事而产生,没有事务需要处理、没相关系需要沟通、没有实事需要办理,就没有应用写作。,比如:规划未来,总结过去,表示愿望,申述理由,告晓事项,作出决定,反应情况,交流信息,上传下达等等。应用写作实用性表现。,10/31,2、形式上表现为规范格式性,应用文与其它文体不一样,有着固定写作格式和处理程序,而且有一些是法定。,写作格式,是指应用文书写作按照一定体式规范,这种体式规范是社会长久以来约定俗成,有已由行业作出要求,而有则是法规进行要求。,如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应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要求;,行政机关公文,则按照国务院公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要求;,协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要求;,账册、票据、单据,等等需要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制作,不得随意更改革是规范;,平时写,信封,,也必须依照邮政部门要求进行规范化。,条据,(收条、借条、请假条)要求格式,假如不按照要求格式写作,各搞一套,便会产生了解上、执行上不一致,造成紊乱,影响办事,或造成损失。,11/31,3、使用上有严厉法纪性,文学作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从作者、写作,到印发、阅读,都没有对作者、制发程序、阅读对象尤其要求。只要你含有写作能力,情之所至,便能够动笔写作,发表出来作品,谁都能够阅读。反之,假如你不想写,便能够不写;假如你不想阅读,便能够不阅读。不过,应用写作则不然,它从写作到阅读,都有,尤其要求,作者,要求、,制发程序,要求、,阅读对象,要求、,阅读对象阅读后应怎样处理,要求等等,而,这些要求都是严格、严厉,。,公务文书,其要求往往是由法律、法规或规章要求,应严格遵照执行。,12/31,比如:,规范性文书,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从提案到立案、起草、讨论、审议、表决、经过、公布,含有一整套程序;,公文制发和处理也有一套完整交拟、拟稿、会签、签发等程序;,协议也经协议法要求必须经邀约、谈判、拟稿、公证等步骤;,招投标也由招投标法作了一系列要求。,尤其指出,是,应用写作必须依法律、法规、规章要求,依据法定权限,依据有效法律、法规或规章,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文,依法处事,依法办文,。,13/31,四、应用文书分类,伴随社会发展和各行各业发展,伴随时代进步而不停增加,应公文书新文种不停增加,极难统一划分。,为了方便学习和把握,教材中综合考虑应用文书特点、作用、写作规律以及教学规律,把应用文书分成三大类:,1、行政公文,2、法规与规章文书,3、杂体文书三大类,14/31,1、行政公文,行政公文,又称行政机关公文,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含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主要工具。,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要求,行政公文分13种。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也常酌情比照使用这些行政公文。,13种行政公文,依其特点、作用,又可分为几个小类。,15/31,(一)领导指导性公文,这类公文包含命令(令)、意见、决定、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七种。,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划分,属于,下行文,。,(二)呈报性公文,这类公文包含议案、汇报、请示、意见四种。,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划分,属于,上行文,。,(三)公布性公文,这类公文包含公告、通告两种。,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划分,属于,泛行文,。,(四)商洽性公文,商洽性公文只有函一个。函多作,平行文,。,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常把公文称做,文件,。,广义文件,,实际上是应用文书别称,包含了,公务文件,和,私人文件,。,狭义文件,,仅指公文。,16/31,行政公文制发和处理程序,:,(1)拟稿(拟稿完后要填写发文稿纸),(2)审核,(3)会签,(4)签发,17/31,2、法规与规章文书,法规与规章文书,惯用有条例、要求、方法、细则、章程,另外,还有守则、规则、准则、制度、条约等。法规与规章文书含义请见本书相关章节。,制发和处理程序:,(1)起草,(2)审批,(3)公布,18/31,3、杂体文书,杂体文书,是指除行政公文、法规与规章文书之外、有明确规范、处理各种事务使用一切文书种类,惯用有意向书、邀请信、请柬、感激信、求职函、计划、简报、贺信、慰问信、市场调查汇报、可行性研究汇报、招标书、投标书、协议及各种诉讼文书等。,制发和处理程序文种很多,依据用途,按照详细要求而定。,19/31,五、应用文书写作要求,应用文书是人们据此办事工具,行文一定要做到:,1、观点正确、鲜明,2、材料真实、得当,3、格式规范、结构合理,4、语言要明确、平实、简约、得体,20/31,1、观点正确、鲜明,应用文书是人们据此办事工具,观点不正确就不能据以办事;假如强行办事,便会造成失误,或犯下大错。,观点正确,:,,指所确立观点符合党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指符合文中介绍情况。,所以,撰写应用文书,要从客观存在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观点。,观点鲜明,:,是指提法要明确,切忌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文中反应出来基本思想、基本态度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定什么、否定什么,哪些应该批评,都要表述得清楚,毫不含糊。,21/31,2、材料真是、得当,材,料是应用文体详细内容,,,也就是作者为了表明观点,从客观现实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一系列事实或论据,如详细事例、数据、引语等。,材料与观点关系十分亲密。观点要借助材料来表达,材料必须依据观点来组织,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统一。,材料必须真实,。,应用文书实用性决定了其写作必须实事求是、文事相符。就是说,所使用材料,包含数字、事例、引文都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完全符合实际。所以,要求在使用材料是,认真地查实、核实并严格选择,不能粗心大意,更不能凭空想象,杜撰事实。,22/31,选取材料还要得当,:,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刚才适当。选取材料是否得当,从下面三个方面去衡量:,材料是否含有经典性,指那些最能说明本质和特点、含有最强说服力材料,这是选取材料质方面要求;,材料是否含有代表性,就是说选材要精,凡是用一个材料能说明问题,就不用两个,以防止重复、沉长,这是选取材料在量方面要求;,材料是否为观点服务,是指作者应先占有充分材料,而后形成观点,不过,观点已经形成,则要依据观点需要来决定材料取舍,所选材料均能支持观点。所以,取舍才料标准是:必须选取能表示观点、支持观点材料,凡是与观点无关或关系不大材料,应果断舍弃。,23/31,3、格式规范、结构合理,应用文书,格式,:,是应用文书尾部特征。因为种类繁多,故其详细格式各有不一样要求。有是在长久使用中形成了约定俗成惯用格式,有是国家法规要求格式。我们在撰写应用文书时候,必须依照要求格式,符合规范要求,以提升办事准确性和办事效率。,没有创新可言,应用文,结构,:,是应用文书内部组织形式。为了表示观点,将材料依一定次序组织起来,形成“文章架子”。应用文书结构方式各种多样,有同于普通文章,有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详写和略写,有却不一样于普通文章,而是由其特殊结构内容,即标题、正文(分引据、主体、结尾)、落款。,所谓结构合理,就是依据行文实际需要,采取相适应结构方式。,24/31,4、语言要明确、平实、简约、得体,应用文书在长久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朴素文风。述事求实、周全,说理平实、严谨,说明质朴、明快,贵用直笔,格调庄重,朴实自然,在语言利用上形成了独特体式,叫做“,事务语体,”。,它以记述为特征,以实用为目标,不着意追求语言艺术化,也不以语言生动为主要标准,而是把语言明确、平实、简约、得体作为基本要求。,25/31,明确,:就是表示要明白清楚,准确贴切,数字利用准确、规范,做到不产生歧义,不引发误解,能够使人一看就懂,并能够付诸实践。,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稳,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所说是什么。”,比如,,通知:“今天下午在学校舞厅举行卡拉OK总决赛,请参赛者按时参加”,问题在哪里?,要做到明确,对内容相关时间、地点、范围、条件等,必须表述准确、周密。,26/31,平实,:,就是所使用句子平淡无奇,实实在在,朴实不虚浮。其特点是不用和少用形容词之类附加成份,不用或少用比喻、夸大、渲染、衬托之类主动修辞方式,而是实实在在地叙述事实、铺陈景物,解剖事理。,古人从来推崇平实语言格调。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办实事语言,无须追求华美,而华美语言不落实、不实在,轻易引发不一样了解,产生歧义。,普通来说,应用文书都采取平实语言。如:“恪守学校规章制度,讲文明,讲礼貌,作合格大学生。”,“举止文明、礼貌,态度和善,谈吐文雅。”,27/31,简约,:,就是叙事简明完备,约而不失一词;说理精辟透彻,简而不遗不缺;既不沉长累赘,也不能言不及义。这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实话实说,不绕弯子,不短话长说,不顾弄玄虚,不矫揉造作,而是力争言辞简明扼要,洁净利落地表示。比如:,“我企业经市计委()35号文件同意,兴建一幢办公营业大楼。”,“我校于最近与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定两部共建协议,详细协议以下:”,问题何在?,28/31,得体:,就是要依据不一样对象和场所,掌握好恰当分寸,语言要能表达作者处理事务立场和态度,要能为特定需要服务。写什么,不写什么,怎样措辞,用什么语气,都要与特定目标、特定对象友好一致,使阅文者取得应有印象,从而收到发文预期效果。,两个方面要求,:,一是,,问题与语体相适应;,二是,,行文语言要与行文目标、语言环境相适应。,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都是强调语言利用要受内容、目标、对象、条件制约,要适应需要。,29/31,从内容上讲:,下达指标庄重严厉,通报错误说理严正,报喜祝捷热烈欢快,商洽问题谦诚相待,申请要求恳切委婉,从行文对象来说:,上行文侧重陈说事实,少讲道理,语气要真挚谦恭;,下行文应有明确要求,又要给下级留一定机动权,用词必定平和;,平行文应尊重对方,使用平等协商口气。,在系统内行文,能够用“行话”、“术语”,但对系统外行文要求浅显通俗,30/31,六、怎样学好应用文书写作,1、端正学习态度,2、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提升政策水平,3、转换语体,努力提升语言利用能力,4、要结合实际,多读多练,31/3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