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查房目标,了解真菌的基本知识,掌握真菌感染的护理,真菌中的致病菌,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有细胞壁,有真正的细胞核。通常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有300多个种类。,霉菌(mold)组织内、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曲霉菌,如黄曲霉素M1和B1,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上,毛霉菌,如引起足藓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断,发毛癣菌。,酵母菌(yeasts)以芽殖为主,多数为单细胞的一类真菌,在组织和培养基内均为芽生孢子,一般无菌丝,念珠菌(假丝酵母)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致病力也最强,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伪热带假丝酵母菌,新型隐球菌属,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另外也可以,引起隐球菌性肺炎。,球拟酵母属、丝孢酵母属,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这种形态可随条件改变而相互变更。大多数为病原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真菌的来源,1.,外源性肺部真菌感染,土壤、空气(孢子),2.,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寄生菌:口腔、皮肤、肠道、阴道等,其他部位:淋巴、血液循环,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受损的免疫系统,环境因素,血管内置管等侵入性操作的使用,遗传,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按侵犯人体的部位分类:,浅表真菌病,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皮肤真菌病,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皮下组织真菌病,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系统性真菌病,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真菌感染的用药,吡咯类药物,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 脂化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类药物,5-氟胞嘧啶,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真菌感染的护理,对患者要做好隔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注意手卫生,以阻断相互感染途径。,对病人要注意观察病情。,严格遵守医疗规程。,易感部位的预防护理,包括口腔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预防尿道感染的护理。,采取病人可以接受的形式加强对患者的卫生宣教和心理辅导,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积极配合医治。,入院评估,基本资料:,患者:卿敏,性别:女,年龄:,4,4岁,民族:汉族,职业:农民,婚姻状况:已婚,文化程度:高中,入院时间:,2014,年3月1日,1,1,:,44,入院诊断:肺部感染,身心评估:,神志清楚,步入病房,主诉:咳嗽日渐加重,,咳黄色粘稠样痰,不易咳出,痰中带血,双手大片红斑,自诉不痒。,T36,.8,P108次/分 R20次/分,BP,121,/,84,mmHg,体重,:,51Kg,身高,:1,60,cm,家庭关系和睦,经济一般,参加新农合医保。性格内向,,,轻度焦虑,能积极配合治疗,角色适应,家人对疾病期望值高。,简要病史,2004年因支气管扩张,在我院行“右下肺切除术”,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咯少许鲜红色血伴乏力、纳差、胸闷等,无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无头昏、头痛,无腹痛、腹泻、反酸打嗝,颜面及四肢浮肿等,患者到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治疗,症状较前有所好转。入院前一天,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咳黄色粘稠样痰,不易咳出,痰中带血,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求诊,门诊以“肺部感染”收入我科。,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轻度ST压低,,心室率:,1,08次,/,分。,CT:,1、右侧胸廓稍显塌陷,右肺体积缩小,右肺下叶未见确切显示;2、双肺散在浅片状影及条索影,提示感染所致可能;3、右肺上中叶轻度支扩可能;4、右侧胸膜增厚,纵隔内淋巴结显示;5、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胸膜下结节影;6、冠脉左支钙化。,血气示:PH 7.415,Pco,2,31.9mmHg P0,2,106.1mmHg SO,2,98%,,血常规、,WBC 6.19109/L、N(中性粒细胞)64%、L(淋巴细胞)26%、RBC4.291012/L,HGB124g/L,PLT108109/L.结核抗体为阴性。,肝肾功电解质:,正常,大、小便常规:正常,血脂、凝血像:正常,骨髓检查:(缺),DR:(缺),痰培养:(缺),入院诊断及诊疗计划,目前诊断:1、肺部感染,2、支气管扩张症,3、右下肺切除术后,诊疗计划:1、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2、完善胸片、心电图、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等相关检查。,3、应用头孢、盐左抗感染,盐酸溴已新化痰,,对症处理。,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时处理。,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痰液粘稠等引起呼吸,面积减少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增多、粘稠有关。,焦虑:知识缺乏,痰中带血。,潜在并发症:窒息。,护理措施,1)环境:维持合适的室温(18-20)和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注意通风,注意手卫生,勤漱口。,2)饮食的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每天饮水1500ml以上,足够的水分可以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和病变粘膜的修复,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3)雾化吸入和胸部叩击,向患者讲解如何正确咳嗽排痰。,4)用药的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化痰的药物,静滴口服、雾化吸入,掌握疗效和不良反应。,5),采取病人可以接受的形式加强对患者的卫生宣教和心理辅导,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积极配合医治。,护理评价,患者经一周治疗,咳嗽咳痰无明显好转,手部红斑无消退,患者与3月9日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过程中出现畏寒,经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后有所好转,但随后有发热,体温可达38度左右,经补液及对症等治疗后体温可降至正常。患者于3月10日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过程中,再次出现畏寒、寒颤等,寒颤后高热,于寒颤时给予血培养等治疗,并暂停盐左等治疗。患者连续三天有寒颤,寒颤后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度,伴咽痛,患者于3月12日再次出现寒颤后高热,经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及硫酸依替米星等治疗时出现休克,血气分析显示呼吸性碱中毒。,胸部CT示:1、右残肺及左肺内多灶斑片状密度不均,以左肺上叶为主,提示:感染可能,与原片比较明显加重。2、双侧胸膜见增厚,以右侧为主,双侧胸腔积液。3、纵隔、双侧腋窝内多个增大的淋巴结。4、右侧部分肋骨骨质不连续。请呼吸科会诊后考虑肺部真菌感染.痰真菌涂片示:革兰染色找到极少量真菌孢子、找到少量G+球菌.心电图示:心动过速。生化示:K3.44mmol/L,Na131.50mmol/L,血常规示:WBC2.56109/L,PLT87109/L,HGB100g/L,RBC3.461012/L。遵医嘱下病危,安置心电监护。,护理评估,3月,1,1日,9:30,评估,T:40.1,P:120次/分,R,:34次/分,BP,:70,/,45,mmHg,。,病人紧张,担心预后。,病人高热,进食困难。,病人气促。,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感染性休克,高热:与肺部感染有关,营养失调:与咽部疼痛,食欲减低有关,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自理生活缺陷:与疾病限制绝对卧床、乏力有关,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a生命体征,有无心率加快、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困难等。b体位:病人取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抬高下肢约30,。,有利于呼吸和静脉血回流。,2)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PO,2,60mmhg,改善缺氧状况,3)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用药的护理:给予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5)控制感染,6)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护理措施,1)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2)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需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给病人多喂水,每日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4)保持清洁与舒适:加强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加强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于长期持续高热卧床者,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5)加强病情观察:观察体温,并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等,6)用药的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焦虑的原因、程度,2)向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配合治疗及护理的必要性,3)多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建立信心减轻焦虑情绪,4)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护理措施,1)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2)将呼叫器放在患者伸手可及之处,3)经常巡视病人,以满足患者所需,护理评价,患者于3月15日起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生化示正常,血压恢复正常,手部红斑消退,肺部CT示1、双肺见多发斑片状,点状,小结节状影,考虑:感染性病变所致可能。2、右侧部分肋骨骨质不连续,局部形状欠规整。右肺体积稍变小。3、双侧胸膜增厚,双侧胸腔积液。4、纵隔及双侧腋窝多个淋巴结显示。于3月16日停测心电监护,停病重,。,痰培养示:少量酵母菌子,遵医嘱继续输入抗真菌药巩固治疗。患者于3月28日康复出院。,健康宣教,疾病预防指导,1,、生活起居 忌辛辣刺激及油腻食品。萝卜、黄瓜、百合、银耳、芹菜、西瓜、橘子等蔬菜水果较为适宜。,2,、戒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3,、保暖,防受凉感冒。,4,、心理:乐观心态,疾病知识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疗程和不良反应,定期随访。出现发热,心率增快,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