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结构,:,树突,轴突(神经纤维),胞体,功能:,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A,B,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植物性神经,脊髓,脑,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脑的结构和功能,脑,脑干,间脑,小脑,大脑,延脑,脑桥,中脑呼吸,心率,消化,体温,睡眠,网状结构,感觉的非特异性通路,脑的动力系统,保持兴奋,丘脑:感觉的特异传入通路,进行初级加工,下丘脑: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与情绪有关,精确动作的学习,记忆和协调,信息加工系统和行为调节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生命中枢的作用,Medulla Oblongata(,延髓,),锥体交叉、脑桥(心跳、循环、呼吸),控制大脑的兴奋水平,维持注意,网状激活系统(非特异性传导),下丘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成情绪激活系统,高级进化产物(,哺乳动物及以上动物才有),Septal area,隔区,曾认为是快乐中枢,Amygdala,杏仁核,参与情绪过程(学习和识记情绪事件),Hippocampus,海马,记忆(不能记忆新的信息),大脑皮质,cm2,,有大量的沟回,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边叶,胼胝体,额叶,思维,动机,计划,性格,颞叶,听觉功能,长时记忆,顶叶,运动指挥与协调,枕叶,视觉功能,行为调节系统,大脑半球功能单侧化,Split-Brain Studies,割裂脑的研究,(Sperry,左半球:语言功能听,说,读,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右半球:空间关系,欣赏艺术,情绪,,二、心理是脑的反应机能,条件反射学说,条件反射理论,反射与反射弧,:,无条件反射,反应行为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一)反射和反射弧,1,、什么是反射?,最先是笛卡儿提出,概念: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2,、什么是反射弧?,概念: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反射弧向反射圈或反射,环,模式转化图,刺激 感受器 传入,N,反馈联系,效应 效应器 传出,N,中 枢 神 经 系 统,(二)无条件反射,1、什么是无条件反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2、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三)条件反射,什么是条件反射?,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什么是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1、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1)实验过程,(2)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3)什么是强化?,无关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4)什么是消退,实验场景,条件反射的建立,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刺激(,S),反应(,R),第一阶段,UCS(,食物),UCR(,流唾液),第二阶段,UCS(,食物),CS(,节拍器声音),UCR(,流唾液),第三阶段,CS(,节拍器),CR(,流唾液),第四阶段,CS(,节拍器声音,一直没给食物),CR(,消退没有流唾液),UCS,无条件刺激,UCR,无条件反射,CS ,条件刺激,CR ,条件刺激,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形成,2,、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1,)斯金纳生平简介,斯金纳(,19041990,)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22,年进纽约哈密尔顿学院学习,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林的学生,,1931,年获博士学位,此后,5,年留校任教,,193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人副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科学研究所和发展总署服役,采用操作条件作用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飞弹和雷达,,1945,年任印第安大学心理系主任,,1948,年转任哈佛大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195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38,年美国政府授予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金质奖章。,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与大白鼠:强化对反应的选择,强化时程表,行为的结果决定下一次的行为,它的原理应用于学校,军队,监狱,工厂,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斯金纳箱,操作条件作用原理,自发反应 反应后果 结果,踩开关 食物 学会踩开关,跌倒了不 成人抱 跌倒了再,起来哭 也不爬起来,ma ma,母亲亲吻 学会发音,3、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异同,联系: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区别:,(,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3,)反应方式不同,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次数的分配。这种分配叫强化时程表。,正确定反应每次均给予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定时间隔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效果最好,最不易因不强化而消退,反应重复的频率也最稳定。,不定时间隔强化。,实际生活中,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四)两种信号系统,1,、第一信号系统,(,1,)什么是第一信号?,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2,)什么是第一信号系统?,由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2,、第二信号系统,(1)什么是第二信号?,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2)什么第二信号系统?,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3,、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1、第二信号系统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第一信号系统保证第二信号系统不脱离现实。,2、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和支配,即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有指导作用。,3、两者密不可分,共同协作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抑制,非条件性抑制,条件性抑制,(无条件抑制),(,内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物),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负诱导:兴奋 抑制,正诱导:抑制 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