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中小学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高频考点冲刺密卷附答案解析与实验方案
一、单选题(共20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盐的是:
A. 氢氧化钠 B. 硫酸铜 C. 碳酸钠 D. 氧气
2:下列哪种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A. 2H2 + O2 → 2H2O B. CaCO3 → CaO + CO2
C. 2KClO3 → 2KCl + 3O2 D. 2HCl + 2NaOH → 2NaCl + 2H2O
3: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稀醋酸 D. 稀氨水
4:下列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是:
A. 氧元素 B. 氟元素 C. 钠元素 D. 镁元素
5: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A. 铜丝 B. 氧气 C. 硫磺 D. 碘晶体
6: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 氢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乙醇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HCl + NaOH → NaCl + H2O B.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C.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D.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8: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氢氧化钙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碳酸钙
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 + O2 → 2H2O B. Fe + CuSO4 → FeSO4 + Cu
C. 2KClO3 → 2KCl + 3O2 D. 2HCl + 2NaOH → 2NaCl + 2H2O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钾 D. 氢氧化铝
1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A. 氢氧化钠 B. 硫酸铜 C. 氢氧化钙 D. 碳酸钙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 碳酸钙 D. 硫酸
1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Fe + CuSO4 → FeSO4 + Cu B. 2HCl + 2NaOH → 2NaCl + 2H2O
C. 2KClO3 → 2KCl + 3O2 D. 2H2 + O2 → 2H2O
14: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硫 B. 四氧化三铁 C. 二氧化碳 D. 氧化铝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氧化铁 B. 氧化铝 C. 氧化钠 D. 氧化镁
16: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溶液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钙溶液 C. 稀硫酸 D. 稀盐酸
17: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溶液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钙溶液 C. 稀硫酸 D. 稀盐酸
18: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性溶液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钙溶液 C. 稀硫酸 D. 稀盐酸
19: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稀硫酸 D. 稀盐酸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稀硫酸 D. 稀盐酸
答案:
1. D 2. C 3. B 4. B 5. C 6. D 7. D 8. C 9. B 10. D
11. B 12. D 13. B 14. A 15. C 16. D 17. B 18. C 19. C 20. A
解析:
1. 答案D,氧气是单质,不属于酸碱盐。
2. 答案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 答案B,pH值越小,溶液越酸。
4. 答案B,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
5. 答案C,硫磺是非金属单质。
6. 答案D,乙醇是有机物。
7. 答案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8. 答案C,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9. 答案B,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反应。
10. 答案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不属于碱。
11. 答案B,硫酸铜是盐。
12. 答案D,硫酸是非电解质。
13. 答案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4. 答案A,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15. 答案C,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16. 答案D,稀硫酸是酸性溶液。
17. 答案B,氢氧化钙溶液是碱性溶液。
18. 答案C,稀盐酸是中性溶液。
19. 答案C,稀硫酸是酸。
20. 答案A,氢氧化钠是碱。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是化学变化的现象?
A. 火烧 B. 冰融化 C. 铁生锈 D. 盐溶解 E. 水沸腾
答案:AC
解析:选项A和C是化学变化的现象。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了组成和结构的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火烧是物质与氧气剧烈反应,产生光和热,并生成新的物质,也是化学变化。选项B、D和E则属于物理变化,即物质的形态或状态发生改变,但化学组成没有变化。
22:以下哪些物质属于酸?
A. 氢氧化钠 B. 硫酸 C. 氢氧化钙 D. 碳酸 E. 氯化钠
答案:BD
解析:选项B和D属于酸。硫酸(H2SO4)和碳酸(H2CO3)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氢离子(H+),因此它们是酸。选项A和C是碱,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选项E是盐,氯化钠(NaCl)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23:以下哪些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A. 称量 B. 测量 C. 观察现象 D. 收集 E. 记录数据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称量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测量用于确定长度、体积等物理量,观察现象用于观察实验中的变化,收集用于收集实验产物,记录数据则是记录实验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24:以下哪些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E. 分子反应
答案:ABCD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分子反应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化学反应类型,而是化学反应中涉及分子层面变化的描述。
25:以下哪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A. 氯化钠 B. 硝酸钾 C. 氢氧化钠 D. 硫酸铜 E. 氢氧化钙
答案:BC
解析:选项B和C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硝酸钾(KNO3)和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可以完全溶解。选项A和D的氯化钠(NaCl)和硫酸铜(Cu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较大,但不如B和C。选项E的氢氧化钙(Ca(OH)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26:以下哪些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试剂?
A. 稀盐酸 B. 烧碱 C. 氢氧化钠 D. 稀硫酸 E. 氯化钡
答案:ABDE
解析:选项A、B、D和E都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试剂。稀盐酸(HCl)和烧碱(NaOH)是常用的酸碱试剂,稀硫酸(H2SO4)是常用的强酸试剂,氯化钡(BaCl2)常用于沉淀反应。选项C的氢氧化钠(NaOH)在选项B中已经出现,因此不重复列出。
27:以下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A. 颜色 B. 气味 C. 溶解性 D. 硬度 E. 熔点
答案:AB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硬度和熔点都是不涉及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性质。
28:以下哪些是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A. 穿戴实验服 B. 使用护目镜 C.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 D. 保持实验室清洁 E. 实验结束后洗手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穿戴实验服、使用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保持实验室清洁和实验结束后洗手都是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29:以下哪些是化学实验中的误差来源?
A. 仪器误差 B. 操作误差 C. 环境误差 D. 人为误差 E. 物料误差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仪器误差来自实验设备的精度,操作误差来自实验者的操作不当,环境误差来自实验环境的改变,人为误差来自实验者的主观判断错误,物料误差来自实验材料的纯度和质量。
30:以下哪些是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A. 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 C. 热量释放 D. 吸收热量 E. 能量守恒
答案:ABCD
解析:所有选项都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有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描述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热量释放和吸收热量是能量变化的具体表现。能量守恒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原则,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三、判断题(共5题)
3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但是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这个陈述是正确的。
32:所有的酸都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并非所有的酸都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只有活动性比氢高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铁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铜则不能。
33:所有的碱溶液都具有滑腻感。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并非所有的碱溶液都具有滑腻感。滑腻感通常是由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皮肤上的脂肪酸反应形成肥皂,但这种反应并不是所有碱都会发生的。例如,一些难溶的碱如氢氧化镁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因此不会产生滑腻感。
34:所有的盐都是电解质。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并非所有的盐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有些盐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几乎不导电,因此不是电解质。例如,硫酸钡(BaSO4)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35:所有的化合物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纯净物。这是化合物的定义,因此这个陈述是正确的。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近日,我国某城市为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推出了“共享停车”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城市内的闲置停车位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停车位信息的实时共享,让车主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空闲停车位。此举不仅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停车位的利用率。
【问题】
1. 分析“共享停车”模式的优势及其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影响。
2. 针对当前“共享停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答案与解析】
- 优势:
- 提高停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
- 实时共享停车位信息,方便车主寻找停车位。
- 促进闲置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城市资源使用效率。
- 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 影响:
-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 促进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 增强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 推动城市停车行业转型升级。
2. 【答案与解析】
- 问题:
- 共享停车位信息不准确,导致车主寻找停车位困难。
- 共享停车模式下的收费标准不统一,存在价格竞争。
- 共享停车设施建设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 共享停车管理机制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 改进措施:
- 建立健全共享停车位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准确可靠。
- 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 加大共享停车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 完善共享停车管理机制,确保安全有序。
【参考解析】
一、优势分析:
“共享停车”模式通过整合城市内的闲置停车位资源,实现了停车位信息的实时共享,为车主提供了便捷的停车服务。该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停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通过共享停车位,可以有效解决停车位供需矛盾,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2. 实时共享停车位信息,方便车主寻找停车位。车主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时了解停车位情况,避免盲目寻找停车位。
3. 促进闲置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城市资源使用效率。共享停车位模式有利于提高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 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共享停车位模式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二、影响分析:
“共享停车”模式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通过缓解停车难问题,有助于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 促进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共享停车模式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城市智慧交通发展。
3. 增强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共享停车模式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停车服务,有助于增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4. 推动城市停车行业转型升级。共享停车模式有助于推动城市停车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问题及改进措施:
针对当前“共享停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 建立健全共享停车位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准确可靠。
2. 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3. 加大共享停车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4. 完善共享停车管理机制,确保安全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