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教化学科社会责任素养卷附答案解析与STSE教育
一、单选题(共20题)
1: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教育方法属于以下哪一类?
A. 传统教育法 B. 实验教学法 C. 社会科学教育法 D. STSE教育法
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范畴?
A. 关注环境保护 B. 遵守法律法规 C.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D.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3:STSE教育中的“S”代表的是什么?
A. Science B. Social Studies 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4: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强调实验操作规范 B.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C. 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结果 D. 重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体现?
A. 在生活中推广环保知识 B. 关注化学产品的安全使用 C. 提高化学实验技能 D. 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6: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A. 化学产品的社会影响 B.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C. 化学工业的发展 D. 化学家的社会责任
7: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传授化学知识 B.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C. 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D. 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8: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实践能力
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A. 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B. 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C. 化学家的社会责任 D. 化学产品的市场推广
10: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B. 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 C.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D. 增加化学课程的难度
1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研究能力
12: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传授化学知识 B.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C. 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D. 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1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A. 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B. 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C. 化学家的社会责任 D. 化学产品的市场推广
14: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B. 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 C.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D. 增加化学课程的难度
1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实践能力
16: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传授化学知识 B.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C. 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D. 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1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A. 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B. 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C. 化学家的社会责任 D. 化学产品的市场推广
18: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B. 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 C.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D. 增加化学课程的难度
19: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研究能力
20: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传授化学知识 B.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C. 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D. 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答案:
1.D 2.D 3.D 4.D 5.C 6.C 7.B 8.D 9.D 10.C
11.D 12.B 13.D 14.C 15.D 16.B 17.D 18.C 19.D 20.B
解析:
1. 正确选项D,STSE教育法强调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适合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2. 正确选项D,化学社会责任素养关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自我保护意识等,不包括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正确选项D,“S”代表“Society”,即社会。
4. 正确选项D,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正确选项C,提高化学实验技能不属于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体现。
6. 正确选项C,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化学产品的社会影响、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7. 正确选项B,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8. 正确选项D,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正确选项D,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不包括化学产品的市场推广。
10. 正确选项C,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 正确选项D,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 正确选项B,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3. 正确选项D,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不包括化学产品的市场推广。
14. 正确选项C,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5. 正确选项D,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 正确选项B,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7. 正确选项D,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不包括化学产品的市场推广。
18. 正确选项C,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9. 正确选项D,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 正确选项B,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是化学教育中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环境保护意识 B. 化学法规遵守 C. 公众健康意识 D. 化学产品安全使用 E. 企业社会责任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和D都是化学教育中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意识强调化学对环境的影响,化学法规遵守指教师和学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公众健康意识涉及化学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化学产品安全使用则是确保化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选项E虽然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但在化学教育中更多是作为外部因素来考虑,不属于直接的教育内容。
22:在STSE教育中,以下哪些是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A. 科学发现推动技术发展 B. 技术创新影响社会结构 C. 环境问题引发科学争议 D. 社会需求促进科学研究 E. 政策制定基于环境评估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A项指出科学发现可以推动技术发展,B项说明技术创新对社会结构有影响,C项表明环境问题可以引发科学争议,D项说明社会需求可以促进科学研究,E项则说明政策制定需要基于环境评估。
23:以下哪些是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时应该注意的?
A. 教育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安全规范 B.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产品的潜在风险 C. 强调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D.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E. 提高学生对化学职业道德的认识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时应该注意的。A项强调实验安全,B项涉及产品风险,C项指出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D项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E项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24:以下哪些是化学教育中STSE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A. 整合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知识 B. 强调跨学科学习 C. 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 D.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E. 重视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STSE教育法的基本原则。A项强调整合多领域知识,B项指出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C项鼓励批判性思维,D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E项重视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25: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工业生产现场 B. 开展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讨论 C. 强调化学实验的风险与安全 D. 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 E.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产品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A项通过现场参观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B项通过讨论提高环保意识,C项强调实验安全,D项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创新思维,E项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产品对社会的影响。
26:以下哪些是化学与社会关系中的热点问题?
A. 化学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B. 化学产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C. 化学工业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D. 化学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E. 化学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与社会关系中的热点问题。A项关注化学污染对生态的影响,B项探讨化学产品对健康的潜在风险,C项涉及化学工业对气候的影响,D项讨论化学能源的可持续性,E项关注化学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7:以下哪些是化学教育中社会责任素养的评价标准?
A. 学生对化学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B.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 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D. 学生对化学职业道德的理解 E.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责任感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教育中社会责任素养的评价标准。A项评价学生对化学安全知识的掌握,B项评价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C项评价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D项评价学生对化学职业道德的理解,E项评价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责任感。
28:以下哪些是化学教育中STSE教育法的特点?
A. 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B.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C.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重视跨学科整合 E. 强调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教育中STSE教育法的特点。A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B项鼓励参与社会实践,C项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项重视跨学科整合,E项强调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9: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引入真实的化学问题案例 B.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 C.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 D.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E. 强调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ACDE
解析:选项A、C、D和E都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策略。A项通过案例引入现实问题,C项通过社区服务增强责任感,D项通过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E项强调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选项B虽然有助于学生实践化学知识,但不是直接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30:以下哪些是化学教育中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目标?
A. 学生对化学安全知识的掌握 B.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 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D. 学生对化学职业道德的理解 E.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责任感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化学教育中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核目标。A项考核学生对化学安全知识的掌握,B项考核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C项考核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D项考核学生对化学职业道德的理解,E项考核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责任感。
三、判断题(共5题)
31:化学社会责任素养仅与化学实验室操作安全有关。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化学社会责任素养不仅仅是与化学实验室操作安全有关,它还包括了环境保护意识、化学产品的安全使用、化学在公共健康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因此,该陈述句的表述过于狭窄,不符合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全面内涵。
32:STSE教育强调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视为独立的学科领域进行教育。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STSE教育(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Education)并不是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视为独立的学科领域进行教育,而是强调这些领域的相互作用和综合运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
33: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避免涉及任何与社会相关的争议性问题。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回避与社会相关的争议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帮助他们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4: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表现。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评价不应仅仅依赖于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表现。虽然实验操作是评价的一部分,但还应该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化学知识,对化学产品安全的认识,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展现的责任感等方面。
35:化学教育中STSE教育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化学教育中STSE教育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社会理解和环境意识。它不仅仅关注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AI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下是一段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政务材料。
【政务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AI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AI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的应用成果。例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在教育领域,AI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政务材料二】
然而,AI的普及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方面,AI技术可能导致部分岗位的失业,给社会带来就业压力。另一方面,AI的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个人隐私泄露事件频发。此外,AI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偏见,影响社会公平。
【问题】
1.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AI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 针对AI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答题要点:
- 我国AI产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 AI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有显著应用成果,如提高医疗诊断准确率,实现个性化教学。
- 面临挑战:部分岗位失业、隐私保护问题、决策偏见、社会公平影响。
解析:
我国AI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AI竞争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AI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就业方面,AI技术可能导致部分传统岗位的失业,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在隐私保护方面,AI的应用可能引发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此外,AI的决策过程可能存在偏见,影响社会公平。
2. 答题要点:
-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适应AI时代的能力。
-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AI隐私保护。
- 建立公平的AI决策机制,避免歧视和偏见。
- 加强AI伦理教育,提高公众对AI的认识。
解析:
针对AI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适应AI时代的能力,减少失业问题。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强化AI隐私保护,防止个人隐私泄露。再次,建立公平的AI决策机制,避免歧视和偏见,确保社会公平。最后,加强AI伦理教育,提高公众对AI的认识,促进AI的健康发展。
【参考解析】
我国AI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AI竞争的重要力量。AI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有显著应用成果,如提高医疗诊断准确率,实现个性化教学。然而,AI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就业压力、隐私保护、决策偏见和社会公平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AI领域的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创新型企业。其次,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适应AI时代的能力,减少失业问题。此外,完善法律法规,强化AI隐私保护,防止个人隐私泄露。同时,建立公平的AI决策机制,避免歧视和偏见,确保社会公平。最后,加强AI伦理教育,提高公众对AI的认识,促进AI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