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讲--《论语》与儒家文化——子含-.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2618473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4.19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论语》与儒家文化——子含-.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一讲--《论语》与儒家文化——子含-.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42,第七讲 元杂剧与大众娱乐形式,2/42,本讲关键词,元曲四大家,雅俗共,赏,单刀会,救风尘,西厢记,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赵氏孤儿,3/42,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所代表中国历史几个新,开端,:,1、第一个少数民族掌权统一国家,2、叙事文学开始成为文学主流,3、市场化、市民化开始成为文学主流,4/42,一、元杂剧繁荣原因,1、宋金元经济和城市连续发展繁荣,2、文人地位改变,沉抑下僚,不屑仕进,元朝将社会职业分成十等:,一、官(政府官员)二、吏(官员政府雇员)三、僧(佛教僧侣)四、道(道教道士)五,、,医(医生)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八娼(妓女)九、儒(知识分子)十、丐(乞丐),3、戏剧艺术发展本身延续性,5/42,二、元杂剧创作分期,1、早期,1234-1294,其特点是作家大多经历过朝代变更,而且熟悉舞台演出,创作出含有悲剧精神文学作品。语言以本色为主。,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马致远汉宫秋。,2、中期,1295-1332,文人色彩深入加强。,爱情剧,更多关注感情本身。(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乔吉扬州梦、金钱记、两世姻缘。),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占有主要地位,(马致远黄粱梦、陈抟高卧、任风子)。反应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思索。文人事迹剧融入新时代内容,传达感叹,(郑光祖王粲登楼)。,6/42,3、晚期,1333-1368,剧作家大多活动于江浙长江以南地域。在东南沿海,南戏繁荣。南戏与北杂剧相互交流。内容上道德色彩较浓,语言以本色为主,南北交融。,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7/42,三、元杂剧剧本形式特点,普通一本四折;有剧本有楔子;剧本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戏由,曲词、宾白和科范,三个部分组成。,例: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候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冤魂这窦娥显。,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说话,准也不准?且看以后怎样。左右,也无须等候雪晴,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众应科,抬尸下。,8/42,关汉卿,9/42,一、关汉卿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关汉卿(1225?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其户籍属太医院户,但还未发觉他本人业医记载。金亡时,尚为少年;入元之际(1271)大约已年近半百。至元、大德年间,他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中,和许多作者演员交往,有时还参加演出,成为名震大都梨园领袖。,关汉卿主要作品按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公案剧,如窦娥冤、蝴蝶梦;二是爱情风月剧,如救风尘、调风月、望江亭;三是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10/42,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白仁甫、马东篱,高华雄浑,情深文明;郑德辉清丽芊绵,自成馨逸,均不失为第一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俗不脱雅、雅不离俗创作风貌,11/42,【,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12/42,【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停、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是梁园月,饮是东京酒;赏是洛阳花,攀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愿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13/42,二、,单刀会,与,西蜀梦,呼唤英豪,英豪被害,谁救天下苍生,单刀会与西蜀梦不一样意旨:呼唤英豪与英豪死了,14/42,单刀会 关汉卿,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全剧共四折。剧情是: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关羽接到请书后明知是计,依旧单刀赴会。席间二人言辞交锋,鲁肃不能取胜。关羽智勇双全,震住鲁肃,令他不敢动用埋伏军士,最终安然返回。,15/42,单刀会,第四折,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樯橹一时绝,鏖兵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英雄血!,16/42,三、,救风尘,与关汉卿喜剧创作,下层民众奋起自救,英豪就在自己人中间,弱小女性智慧和胆略,机趣横生喜剧性误会,17/42,救风尘 关汉卿,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剧情是:妓女宋引章本与安秀才有约,后被恶少周舍花言巧语所惑,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嫁给周舍。婚后宋引章饱受虐待,写信向赵盼儿求救。因周舍不愿轻易放过宋引章,赵盼儿巧用计策。她浓妆艳抹,假意愿嫁周舍,周舍喜不自禁。赵盼儿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刚好宋引章又来喧华,周舍一怒之下写了休书,赶走宋引章。赵盼儿与宋引章二人一同离去,途中赵盼儿将宋引章手中休书另换一份。周舍发觉上当,赶上她们,一把抢过宋引章手中休书并毁掉,还到官府状告赵盼儿诱拐妇女。赵盼儿反告他强占有夫之妇,使安秀才到堂作证,又出示周舍亲手所写休书。周舍受杖刑责罚。宋引章与安秀才结为夫妇。,18/42,四、,窦娥冤,与关汉卿悲剧创作,惊心动魄人间惨剧,极度恶化生存空间,维护本身人格尊严,满腔怒火喷薄而出,人间正义最终胜利,19/42,窦娥冤 关汉卿,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逝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碰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以后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20/42,五、关汉卿杂剧剧场性和语言艺术,场上之曲,尽快“入戏”,注意处理戏剧冲突节奏,擅于设置悬念,本色当行戏剧语言,21/42,王实甫,西厢记,22/42,西厢记 王实甫,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并未遵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之体制,而是五本二十折,一人主唱者不到半数,大多数为分唱、合唱,也有大合唱。,前朝崔相国逝世,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崔莺莺年方十九岁,女工诗词,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之子郑恒。,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恰巧碰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途经此地,突然想起他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张生见到莺莺,一见倾心,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23/42,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怎样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莺莺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论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24/42,崔老夫人在酬报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寰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明自己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喜爱之情。,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警告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25/42,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好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罪过,而是老夫人过失,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当。,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假如想娶莺莺,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嘱咐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惭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26/42,一、,西厢记,作者及其莺莺故事创新,作词章风韵美,体制创新,题旨改造,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俱不详。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能够推知他与关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尚在世。,27/42,西厢,故事,唐元稹会真记,首先以婉曲深挚笔触描述张生与莺莺相爱;另首先又必定张生“非礼不可入”行径。曾经热恋莺莺张生终因追求功名抛弃了恋人,甚至称之为“尤物”,而赢得“善补过”赞誉。在文坛上,尽管会真记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人们对张生“始乱终弃”行为,多有不一样于元稹看法。,宋赵德麟商调蝶恋花词将会真记分为10段,在每一段后加一支蝶恋花词。训斥了张生薄情。,28/42,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把唐传奇会真记改写为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大胆地和封建家长展开斗争作品。董解元强调:“自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有限用一个宫调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部分用各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些人物、情节长篇故事。而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29/42,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在王实甫笔下,张生、莺莺当然是才子佳人,但才与貌并非是他们结合唯一纽带。王实甫强调,这一对青年一见钟情,“情”一发难收,受到封建家长阻梗,他们便做出冲破礼教樊篱举动。,关汉卿在拜月亭中提出:“愿天下心厮爱夫妇永无分离”,白朴在墙头马上中提出:“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王实甫对“情”关注,比关汉卿、白朴更深入。因为关、白良好祝福,还是针对已婚夫妇而言,而王实甫所祝“有情人”,则包含那些未经家长认可自行恋爱私订婚姻青年。他希望全部恋人能够如愿以偿,等于不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眼内,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大胆挑战。,在王实甫以前,谁也没有像他那样响亮、明确地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他写崔、张故事,落实着这一题旨,从而使由会真记以来流传了几百年题材,展现出全新面貌。,30/42,三、,西厢记,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主动追求爱情莺莺,志诚种和傻角,机智泼辣红娘,文采与本色相生,禁毁与模仿,譬如文字,则双文是题目,张生是文字,红娘是文字之起承转合。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文字透入题目也;其余如夫人等,算只是文字中间所用之乎者也等字。,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31/42,崔莺莺性格特点,赤诚追求爱情,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形象含有两种不一样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追求,既是急急迫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不协调,是造成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喜剧原因。,32/42,白朴和马致远,33/42,一、白朴和,梧桐雨,白朴生平,深沉沧桑感,梧桐夜雨意蕴,白朴,(1226-1306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其父白华,曾任金朝枢密院经历官。当蒙古大军围攻金朝首都时,白华随金哀宗出奔,家眷則留在城内。很快城破,白朴母亲死于浩劫之中,年仅八岁白朴,幸得其父挚友元好问携带抚养。,白朴幼经丧乱,仓皇失母,心灵饱受创伤,长大后又曾飘流于大江南北,看到了社会凋残山河破碎情况,心情十分沉重。面对残酷现实,他感到无法对付,决心不参加政治,放浪形骸。或是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或是在风月场中,和杂剧作家以及歌伎们往还。1279年南宋灭亡,东南战事平定,白朴也长久在南方居住,作品中时常流露出沧桑之感和失落之哀。,34/42,白朴所作杂剧现存仅梧桐雨和墙头马上。,梧桐雨是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历史剧。,35/42,二、,墙头马上,一曲歌颂婚姻自由赞歌,维护人格尊严,泼辣个性和喜剧性场面,墙头马上素材源自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梧桐雨以深沉意境见长,墙头马上则以紧凑、生动情节安排取胜。,36/42,墙头马上 白朴,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出处是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此剧主要写李千金与裴少俊相爱而私自结合,后被裴父发觉赶出,最终团圆故事,塑造了勇于反抗封建礼教李千金这一形象。共四折。剧情是:尚书裴行俭儿子少俊,奉唐高宗命去洛阳买花。一日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花园,在马上看见他家女儿倚墙而立,便写诗投入。李千金写了答诗,约他当夜后园相见。少俊果然从墙头跳入,被李千金乳母发觉,令二人悄悄离去。少俊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将她藏在后花园。,37/42,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清明节,少俊陪同母亲外出祭奠,裴行俭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遇见端端兄妹,问询后得知始末。裴行检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命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却留下了两个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节。以后裴少俊中进士,任官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愿。这时裴行俭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曾为儿女议婚。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这才原谅了他们,夫妇二人破镜重圆。,38/42,三、马致远和,汉宫秋,“曲状元”,汉元帝“不自由”,对历史与现实体悟,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大都(今北京)人。他经历了蒙古时代后期以及元政权统治前期。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时期,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薄名利,以清风明月为伴,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向往闲适生活。,39/42,汉宫秋是马致远代表作。剧本以历史上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作者即使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矛盾,但着重抒写,却是家国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发那种迷惑、悲凉人生感受。就这点而言,汉宫秋与白朴梧桐雨,有异曲同工之妙。,40/42,马致远与关汉卿不一样,两人虽同为下层文人,却在精神上存在一定差异。关汉卿在精神上更靠近平民百姓,更关注社会下层生活,也正所以,他杂剧更多表现普通百姓社会生活,剧本中也多以下层民众为主角。,马致远在精神上表达了更多士大夫气息,更多受到全真教影响,他作品中更关注士人情况,更多探讨精神归宿,对神仙道化剧情有独钟。,41/42,纪君祥,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其本事见于左传史记赵世家,但两书所记差异较大。本剧主要依据史记敷衍而成,但情节上作了较多改动。剧本写春秋时晋灵公昏愦不君,武将屠岸贾擅权,将大臣赵盾满门抄斩,其子驸马赵朔亦被逼自杀。赵朔妻在幽禁中生下赵氏孤儿,被赵朔门客程婴偷带出宫。屠岸贾得知后,下令屠杀全国全部半岁以下婴儿。程婴为保赵家骨血,与老臣公孙杵臼商议,将自己儿子送给公孙,顶替赵氏孤儿,然后出首,揭露公孙收藏了赵氏孤儿。结果程子被杀,公孙自杀,程婴被屠岸贾收留为门客,所携赵氏孤儿也被屠岸贾认为义子。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告之真相,终于报了大仇。,42/4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