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icu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知****运 文档编号:12609391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0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工作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icu工作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护理常规 1、了解自己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解决等情况。 2、严密观测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危急情况下可行必要的解决。 3、准时完毕各项治疗,护理医嘱,认真做好特护记录,严格执行核对交接班及消毒隔离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4、随时检查,备齐急救所须药品,器材,迅速准确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5、凡有ECG、心导管、上呼吸机和气管切开等特殊监护时要按常规做好一切护理。 6、保持各管道通畅,静脉输液按每小时如量均匀输入,凡用药物必须遵医嘱,特殊药物剂量浓度要精确计算,必须经另一人核对。 7、熟悉常用仪器,按正规操作,注意保养。 8、凡须置导尿管病人应保存开放,记录每小时尿量,24小时出入量平衡,并按常规护理。 9、每日按常规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呼吸治疗,每日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整洁,病人卧位舒适,定期翻身、防褥疮护理。 10、10交接班认真、无误、除写好交班报告,必须做好床头交班。 11、保持病室安静,物品定位放置,井然有序,定期清洗,消毒。 12、凡入ICU工作人员须着工作衣、帽、穿工作鞋,各项无菌操作须戴口罩,按无菌操作规程。 ICU的设立和护理管理 一、概述 重症护理是指对人类现存的威胁生命的情况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作适当的诊断及解决的措施。重症护理为病人提供连续加强性的护理及措施,使病人的病情恢复稳定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维持病人的最佳健康状态。 二、危重病人的特点 1. 生命体征不稳定。 2. 病情变化快。 3. 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 4. 病情发展也许会危及到病人生命。 三、危重病人的监护   重要是对危重病人也许发生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前功能减退的一些征象进行及时、连续和系统地严密监测和治疗,防止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发生,从而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和机会,进行有效的专科治疗和护理。 四、ICU的基本设立   多功能医疗柱、通风系统、中心监护仪、床边监护仪、呼吸器、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机、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起搏器、气管插管及切开急救器材、血滤机、支气管镜、电子计算机等。有条件的应配备血液气体分析仪、床边X线机、动脉内气囊反搏器等设备。   (一)多功能医疗柱—吊塔   多功能医疗柱是在ICU、CCU及重症监护室中使用的一种先进可靠的设备。它不仅保证了所有气源和供电终端有效地集中在设备上,并且像座桥般伸展在工作站中心之即病床之上。可移动的运载架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各种所需仪器设备,使之不与地板相接触。装置运载架可做旋转,从病床上任何角度都能见到装置的正面部分。 优越性:   1.设备集中,可大大增长空间,提高急救效率。   2.设备可上下移动、旋转,增长医护工作的自由度。   3.环境档次高、井然有序。   4.可任意扩展安装设备。   5.用电安全。   (二)通风系统   单独进风、回风系统(上进风、下排风)。 五、完整的病床单位   病床以可控制床头、床尾及两侧床体高低并有床档保护的为佳。床单位常规设立有床边监护仪、呼吸器、简易呼吸囊、听诊器、吊顶输液轨道、医院中心控制的供氧管道、真空负压及压缩空气等装置、除颤机、多功能电源插销若干及地灯。 六、ICU护理人员的配备   ICU的护理工作量比普通病房繁重紧张,考虑到护士有休假、病假及产假,为了使每个病人24小时均有一名护士护理,故每张床需要3~4名护士。   现国内很多医院都很难达成这一标准,有关部门尚无ICU护士编制的具体规定。但综合ICU中病人与护士的比例至少应达成1:2~3,专科ICU中比例至少应达成1:1~2。   ICU充足的护士人力资源配制是保证ICU护理质量的首要前提。护理人员配备局限性必然会给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同时ICU护理人员结构要合理,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要明确。   关于ICU护士的培训,国内起步较晚,北京已开展此项工作。通过ICU专业技术培训的护士应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应持证上岗。我国与国外在这方面管理上存在很大差距。,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培训ICU护士。 七、ICU的病室环境规定 1. 中心护士站应设在所有病床的中央区。 2. ICU每张床的占地面积应比普通病室的要大,一般宜在15~20cm2左右。相邻床位可根据需要使用玻璃间隔或隔离帘,以便于临床观测和操作为原则。 3. 设立单独的隔离病房。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病人应及时与其他病人隔离。 4. 病房要有通风设备(上进风下回风)。 5. 每个房间应配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6. 每张床床头应设有医院中心控制的高压氧气管道、真空负压及压缩空气装置等。 7. 每张床床旁应设有多功能电源插头。 8. 可控制病床床头床尾高低,床体两侧有可升降的床档保护装置 9. ICU内的照明应以病人及医护人员适宜的强度而定。夜间使用较暗的壁灯,床位上方的吊灯应尽量减少,以免病人感到耀眼。急救时要有足够的亮度。 10. 各病床前应有醒目的时钟,以满足病人对时间概念的需求,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工作。 11. 每张床床旁应有紧急呼喊系统,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12. 病室内所有物品特别是急救物品放置位置要固定,每日应有专人检查。 八、ICU的护理管理   (一)护理管理的重点:质量、安全、服务。   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核心问题体现在护理工作应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管理应体现服务第一、防止为主的思想。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   (二)ICU的管理原则 1. 病室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规程,各项治疗、监测和护理措施应遵循及时、连续的原则。 2. 护士不能离开病人,这是密切观测病人病情变化最基本的保证。 3. 所有病人均为特级护理,记护理记录并有护士署名,护理工作要责任到人。 4. 急救设备和措施应常备。抢救用物要有专人负责,天天检查,有备无患。急救物品及设备放置的位置要固定,使用后要物归原处。 5. 各监测参数必须定期观测、记录、储存、分析、综合和判断,以便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出迅速的反映和解决。 6. 报警信号就是呼救。 7. 医生、护士要责任明确,更要密切配合。 8. 全科护理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 9. 严格执行医嘱制度、治疗用药核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0.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减少污染和减少感染率。   (三)ICU的护理质量管理 1. 各种工作常规制度健全。 2. 病人的安全保障 (1) 每位病人均为特级护理,护理要责任到人。 (2) 护士应随时在病人床边观测病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 危重病人的病床应有床挡防护。 (4) 护士在治疗用药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采用有效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 护理质量控制 (1) 所有病人都要有特护记录,并有护士署名。 (2) 护士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3) 护士要了解所管病人的病情及基本资料,这是作好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保证。通过交接班、护理记录、病历、医生查房、和护士查房了解病人的诊断、重要的治疗目的、生命体征、病人的不适主诉、吸氧方式、呼吸机条件、输液情况、特殊用药(特别是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的反映(涉及用药及仪器)和也许出现的并发症、重要的异常化验、特殊检查、各种引流情况、皮肤等情况。 (4) 用药及时准确,治疗工作到位。 (5) 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并妥善固定,避免脱出。 (6) 纯熟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报警的因素和解决。 (7) 掌握紧急情况的解决环节,如心跳或呼吸骤停、人工气道阻塞等。 (8) 护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尊重病人的人格,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沟通。 (9) 对每位清醒病人转出或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必要时做一些解释工作。 (10)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 4. ICU特护记录的书写 (1) 书写规定 ① 书写整齐,清楚,不得涂改。 ② 记录中有错字时,在错字上画“=”,在其上方或后面写对的的字,然后署名。不得在原字上改,不得刀刮、胶粘和用涂改液。 ③ 记录要签字,规定谁记录谁签字,时间更改的记录要签全名。 ④ 未注册的护士记录的内容和签字(涉及实习学生),带教老师或高年资护士必须检查其护理记录的书写内容并签字。 (2) 特护记录的书写内容的规定 ① 记录内容应体现客观性、连续性、动态性。 ② 护理记录的内容均为客观记录及病人的主观主诉,不要出现护士的主观分析和判断,并应用医学规范术语。 ③ 长期及临时医嘱的内容执行后均要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 ④ 护理记录单应所有用中文书写(公认英文缩写如:HR、BP等除外)。 ⑤ 皮肤损伤应有面积范围,护理记录应有相应的护理措施和疗效评价。 ⑥ 注明卧位姿势。 ⑦ 使用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降压药、利尿药、平喘药、降温药等)后护理记录单上应要注明疗效评价。 ⑧ 病情发生变化时,护理记录内容要具体,观测和记录要及时。 5. ICU的感染控制措施 (1) 医护人员在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流动水洗手。 (2) 采用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 (3) 限制人员出入,执行家属探视制度。 (4) 遇有严重感染(如MRSA)、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病人应住隔离房间。 (5) 需隔离的病人应有专人护理,必要时其用物与其他病人要分开。 (6) 作好细菌学的监测。 (7) 隔离病人转出或出院后要做到终末消毒。 九、为病人提供“以人为本”的全人护理服务   在工作繁忙的ICU,护士往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病人的生理需要,重视抢救护理技术,以致经常忽略病人的各种心理需求和心理反映。护理工作最珍贵的部分,即是人与人的实际接触,护士应以人的关怀和交流沟通技巧去实践护理工作。   一方面要转变观念,要把病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只是疾病。整体护理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形式。护理工作要始终贯彻和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思想。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增强服务意识。   (一)重症病人的心理压力及应对 1. 心理压力重要来源 紧张病情,某些治疗和操作如气管插管等,病房的环境不适,医疗费用等。 2. 重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反映 情绪低落,焦急,烦躁,胆怯,恐惊,甚至抵触、不合作。 3. 针对重症病人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采用的措施 (1) 增强病人自尊 ① 护士在接班前积极介绍自己的名字,下班交班后和病人辞别,以表达对病人的尊重。 ② 护理操作之前要称呼病人全名。 ③ 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和尊严。 A. 在治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暴露病人身体。 B. 采用任何治疗或护理措施时,须向病人解释目的及过程。 C. 在病人未参与的情况下,避免在床旁讨论病人的病情。 (2) 减少环境压力 ① 控制噪音。 A. 减少不必要的嘈杂声,减少工作人员说话的音调,将监护仪器的声音尽量减少。 B. 尽早去除不必要的监护仪器及设备。 C. 当病人病情允许时,应尽量将病房的门关上。 D. 向病人解释各种仪器的警报声音代表的意义。 E. 防止仪器警报声音的发生。 F. 当各种仪器报警时,应尽快消除警声并予以解决。 ② 为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促进病人睡眠,并使之不受干扰。 A. 控制环境的声音。 B. 关掉不必要的灯光。 C. 在房间内悬挂时钟、日历。 ③ 减少情绪压力。 A.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B. 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关心询问病人,鼓励病人表达感受,引导病人说出不适及担忧的问题。 C.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长家属探视的次数及时间,让病人和家属相处。 D. 帮助和鼓励家属可用轻柔的技巧抚慰病人,以增强病人和家属的感情交流。 E.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简朴清楚的回答,不能回避。 F. 尽量安排固定的护士护理。 G. 除工作需要外,护士不要离开病人身边,以增长病人的安全感。 (3) 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① 协助病人采用舒适的卧位,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更换体位、肢体活动。 ② 采用一些相应的缓解不适的措施。 (4) 对于因人工气道导致病人无法说话时,护士应注意 ① 向病人说明人工气道对病人的重要性。 ②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适当约束双手的重要性。 ③ 给病人手中放好呼喊铃的按扭。 ④ 经常询问病人有哪些不适感。 ⑤ 为病人准备写字板、认字词板、情景图画等,以协助病人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 1. 心理压力重要来源 (1) 个人方面   护理重症病人的能力欠佳,经验局限性,性格与工作应对策略不配合,对重症护理工作爱好较低或排斥等。 (2) 工作环境方面   相对封闭且狭窄的空间,各种噪音过重(如病人呻吟、仪器噪音、医护人员说话)、相对较多的污物等。 (3) 工作性质方面 ① 须具有解决各种重症病人的突发状况的能力和各种抢救技术。 ② 置身在各种感染源中,有高度被感染的危险性。 A. 要同时面对病人和家属的问题与需求,有时是他们的无理规定或意见。 B. 体力负荷过大,经常要护理几位重症病人。 C. 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导致身心疲乏。 ③ 工作常规项目繁琐且须1小时或几分钟监测1次。 A. 经常要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 B. 频繁为危重病人翻身或搬动病人及弯腰解决各种引流情况,故腰背部损伤发生率较高。 C. 工作忙碌且压力大,常错过进餐时间。 (4) 社会环境方面 ① 收入与工作量不成比例。 ② 执行过多的非护理专业工作。 ③ 工作得不到院内其他同事及病人、家属的理解。 ④ 工作做好时少得到表扬,出现问题时得到过度的批评。 2. 心理压力应对措施 管理者要适时适度地缓解护士压力、防止身心疲乏及增进工作满意度。 (1) 减轻护理人员过度的工作负荷,维持护患适当的比例。 (2)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技术。 (3) 在适宜的时间、空间下,适当抒发自己的情绪。 (4) 安排适当的休闲及社交活动。 (5) 多给予正向支持,适当给予奖赏与赞美。 (6) 积极支持或提供进修和再教育的机会。 (7) 管理者的奖惩要客观且公正。 (8) 管理者要通过正常渠道为ICU护士争取相关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