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录
1、土方工程 2
1.1 场地清表平整 2
1.2 土方开挖 2
1.3 土方回填 3
2、模板工程 3
2.1 模板支立 3
2.2 模板拆除 4
3、 钢筋工程 5
3.1 钢筋加工 5
3.2 钢筋绑扎 5
4、 混凝土工程 6
4.1混凝土搅拌 6
4.2 混凝土浇筑 7
5、预埋件施工 8
5.1 预埋件制作 8
5.2 预埋件安装 8
6、砌体工程 9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加强现场施工过程(工序)的管理及监控,促进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及各施工队伍的管理、协调和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土方工程
1.1 场地清表平整
1.1.1 技术员组织质量员、工班长、测量员、材料员、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进行现场查验,并明确范围、标高、施工做法等技术规定。
1.1.2 总工组织工班长、施工队、质检员对平整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业主、设计代表对平整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表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1.1.3工序交接记录中的检查项点:①清表厚度②标高③土质④平整度等。
1.2 土方开挖
1.2.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土方开挖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规定测量队按照图纸对土方开挖进行放线。内容涉及:轴线位置,基坑(槽)上、下表面宽度、长度,开挖深度、标高,放坡规定,基底土质规定,地下水排除,开挖方式等重要技术参数及安全环保措施。
1.2.2 土方开挖过程中,总工组织、技术员、工班长、施工队、质检员对开挖的基坑(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重要涉及项点:轴线位置,基坑(槽)上、下表面宽度、长度,开挖深度、标高,放坡规定。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1.3 土方回填
1.3.1 总工组织技术员、工班长、施工队、质检员对回填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交接记录检查项点:①回填土质②回填方式③回填标高④分层厚度⑤压实方式⑥压实系数规定。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2、模板工程
2.1 模板支立
2.1.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模板支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内容涉及: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模板的加工,模板的加固等重要技术规定和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
2.1.2 测量员应根据施工部位的不同及时提供轴线及标高。
2.1.3 模板支立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安全员中应有1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重点控制:模板及其支架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轴线、标高偏差,预留孔、洞的留设,预埋件的安装等质量偏差及安全防护。
2.1.4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的模板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2.2 模板拆除
2.2.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模板拆除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内容涉及:模板拆除的顺序、模板拆除的时间规定等重要技术规定和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
2.2.2 模板拆除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安全员中应有1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重点控制成品保护及安全防护。
2.2.3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材料员、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的模板拆除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3、 钢筋工程
3.1 钢筋加工
3.1.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钢筋下料单”及“钢筋制作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交底内容涉及:各种型号、类型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规定,制作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3.1.2 实验员对进场材料取样,实验合格后进行刚进的加工。
3.1.3 施工队应严格按“钢筋下料单”下料、制作钢筋,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中应有1人随程指导、监控、指挥、协调,避免钢筋型号混用及原材料的浪费。
3.1.4 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应分类挂牌标记码放整齐。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所加工的钢筋半成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记录”,签发“钢筋委托加工任务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3.2 钢筋绑扎
3.2.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交底内容应涉及: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规定,施工方法,绑扎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3.2.2 专业工长组织技术员、质量员、施工队在钢筋车间领用半成品,办理领用手续。
3.2.3 测量员应根据施工部位的不同及时提供轴线及标高。
3.2.4 钢筋的绑扎施工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应有1人随程监控、指挥、协调。重点控制:钢筋的绑扎质量规定,重点部位的构造规定。
3.2.5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的钢筋绑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4、 混凝土工程
4.1混凝土搅拌
4.1.1 实验员对进场材料取样,实验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的搅拌。
4.1.2 技术员编制“混凝土搅拌技术交底”并发放各相关人及施工队伍。交底内容涉及:混凝土搅拌质量标准,注意事项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4.1.3 搅拌站(专业工长)在接到各相关人员会签的“混凝土浇筑指令书”,并于技术员、施工队协商好浇筑时间后方可开盘搅拌。
4.1.4 搅拌站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告知单”及“混凝土浇筑指令书”搅拌混凝土,专业工长及实验员应随时抽查混凝土搅拌质量,并按规范规定留置试件。
4.2 混凝土浇筑
4.2.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交底内容涉及: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浇筑方法、施工缝的留设及解决、振捣规定、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4.2.2 测量员应根据施工部位的不同及时提供轴线及标高。
4.2.3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应有1人随程监控、指挥、协调。重点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浇筑顺序,混凝土的振捣,施工缝的留设,预埋件位移情况、各层面的标高及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等。
4.2.4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保养。测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配合)应及时将轴线及标高投测在混凝土表面。
4.2.5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的混凝土结构进行验收(涉及: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截面尺寸偏差、预埋件的轴线、标高偏差等),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5、预埋件施工
5.1 预埋件制作
5.1.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预埋件加工委托单”及“预埋件制作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交底内容涉及:预埋件的切割、焊接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5.1.2 预埋件制作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应有1人随程监控、指挥、协调。重点控制:预埋件加工型号、数量、外观质量等。预埋件制作完毕后应按型号分别标记码放。
5.1.3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记录”,签发“预埋件委托加工任务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5.2 预埋件安装
5.2.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预埋件安装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各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交底内容应涉及:预埋件安装施工方法、加固措施、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5.2.2 测量员应根据施工部位的不同及时提供轴线及标高。
5.2.3 预埋件安装施工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应有1人随程监控、指挥、协调,重点控制预埋件数量、加固方法、固定情况、质量偏差等。
5.2.4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的预埋件安装质量进行验收(涉及:预埋件的数量、轴线、标高偏差等),验收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5.2.5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看管预埋件位移情况。模板拆除后,测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配合)应及时将轴线及标高投测在预埋件上或混凝土表面。
6、砌体工程
6.1 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编制“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并发放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交底内容涉及:砌体材料,砌体方法,构造规定,各种预留孔洞的留设方法,质量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6.2 实验员应提前坐好各种原材料的取样、实验工作,提供“设计配合比告知单”。
6.3 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员、技术员、专业工长安全员、实验员中应有1人随程监控、指挥、协调,重点控制原材料及配合比、砌筑构造规定、试件的留设、质量偏差及安全防护等。
6.4 质量员组织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队对所施工部位的砌体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整理编制施工资料,报监理对施工部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记录”,交付下道工序施工,整理报验资料提交监理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