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瓶子吹气球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07382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瓶子吹气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瓶子吹气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瓶子吹气球》精品教案 活动目的: 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气愤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气愤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环节。 3、对科学实验感爱好,乐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重点: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气愤体。 难点:可以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总结出产气愤体多少和材料用量有关。 活动准备:每组一份活动材料:杯子、小苏打、盐、白糖、鸡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气球,课前幼儿学会套气球。 活动过程:   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探索的爱好。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你们看…… 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思考: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二、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气愤体。 师:瓶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由两种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这两种材料是什么? 1、出示材料,幼儿闻一闻、看一看:醋、盐、白糖、味精、小苏打 2、出示实验表格,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气愤体?鼓励幼儿用多种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3、幼儿探索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产气愤体。猜想有时很不可靠,碰到问题最佳动手试一试。 三、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 师:我们找到了可以产气愤体的这两种材料,你打算如何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 1、讨论如何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 2、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3、展示结果,分享经验:你们组刚才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气球有的大、有的小? 四、快乐体验——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气愤体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 师:假如再做一次,你打算如何才干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 1、幼儿讨论:多用材料、套气球速度快点、用手捂一捂瓶口…… 2、再次实验瓶子吹气球,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3、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产生的气体能吹起气球,并且两种材料用的越多,气球就会吹得越大。尝试的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就会越成功。 五、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 师:你们知道今天用来吹起气球的这种气体叫什么名字,在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吗?(各种各样的饮料中有它、医生帮助病人缓解病痛要用到它、消防员灭火要用到它……)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进行的科学研究,应当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 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欢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可以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的,活动诣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 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 科学就在身边”。 二、活动目的: 1、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气愤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气愤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环节。 3、对科学实验感爱好,乐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活动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幼儿学会往瓶子上套气球 四、教学环节与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出,对一个问题,不要先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当指导儿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这种经验来解决别的问题。鉴于此,在活动中我重要运用了做中学五类快乐教学法。 “做中学”主张“幼儿在前、教学在后”,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它不注重结果,不追求幼儿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激励幼儿从玩、做、想、试、用中去发现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在做做玩玩的轻松氛围中,“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故意义的学习目的。“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乐中学”五类教学法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而不是独立分割开来的,下面我结合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具体介绍一下。 1、以疑激趣——抛出问题,如何用瓶子玩吹气球的游戏?(玩中学) 气球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最普通的玩具,以前有过各种各样的玩法,今天我们要如何玩?玩出什么新把戏? 活动一开始,教师巧妙的将“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气愤体”的科学现象通过吹起瓶口气球的形式再现出来。游戏的形式让科学现象变得直观、生动、趣味,使科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变的没有承担没有压力,有的只是发明与快乐。 2、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气愤体。(想中学、做中学) 师:瓶子里装的什么材料这么神奇?我们来猜一猜、做一做,找到它吧! 这个过程中幼儿要通过观测杯子上的标记来判断杯子中的材料,要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互相间说议的过程中发挥想像,在与别人的讨论中扩展思绪,发展了幼儿的观测力、判断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猜想、验证,孩子会体会到猜想有时不可靠,碰到问题最佳亲自动手试一试。 3、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用中学) 师:找到了可以产气愤体的材料,你打算如何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这一步是活动的重点,孩子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会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间的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不可或缺的可连续性发展能力。 4、快乐体验——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气愤体的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乐中学) 师:假如再做一次,你打算如何才干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幼儿在总结上次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遍吹气球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他们会做的更投入、更认真、更成功。教师可借机对幼儿进行“只要专心思考、反复实践,任何事情都会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这样的情感渗透。 5、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我们都知道,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才干让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干保持对周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今天实验中产生的这些气体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老师告诉孩子,这些气体不仅广泛应用在我们特别喜欢喝的汽水饮料中,医生可以用它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消防员叔叔可以用它来灭火,多么神奇啊!我自然喜欢继续去探索它的奥秘!到这里,幼儿探索的欲望被再一次点燃,我相信,参与这节活动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把这节课的内容带回家,会继续去探索。 以上是我对这节活动的一点浅见,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