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实验七、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察.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07380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92.5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七、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七、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实验七、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骨骼肌收缩的记录方法,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观察骨骼肌的单收缩、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二、原理,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当刺激强度过小时,肌肉不发生收缩反应,刺激为阈下刺激。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为阈刺激,刺激的强度称为阈强度,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引起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a,b,c,d,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单收缩曲线,肌槽,张力换能器,1、剥制有活性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任氏液中浸泡十分钟左右,使其兴奋性较稳定)。,2、连接实验装置,将张力换能器和肌槽固定在铁支架上,肌肉标本的股骨固定于肌槽侧面的小孔中,腓肠肌跟腱的结扎线连于张力换能器的受力片上,连线应松紧适宜,并与桌面垂直,张力换能器的输入端与第四通道相连,四、实验内容,(步骤),3、,调节刺激器,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刺激强度变化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四、实验内容,(步骤),四、实验内容,(步骤),4、单收缩的分析,电极直接刺激腓肠肌,测量单收缩的3个时程: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刺激参数不变,刺激坐骨神经,再测量单收缩的三个时程,四、实验内容,(续),5、,复合收缩的分析,刺激强度不变,调整刺激频率,记录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逐渐增大刺激频率,记录腓肠肌的完全强直收缩曲线。,五、注意事项,标本制备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湿润,标本制备时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的器械,,以免损伤神经、肌肉,使用电刺激时,,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否则可能导致神经的损伤,实验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张力不变,标本未给刺激即出现挛缩,是由于,漏电,引起,请检查连接,每两次剌激之间要让标本休息30秒,,连续刺激不可超过5s。,并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以保持良好兴奋性。,1、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曲线出现什么变化,绘出该变化的曲线,并在相应部位标出对应的刺激强度的大小,其中必须标出,阈刺激强度,、,最适刺激强度,的大小,最后再分析肌肉收缩曲线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2、直接刺激腓肠肌与刺激神经的单收缩曲线有何不同,绘出各自的曲线并说明原因。,六、结果分析(作业),六、结果分析(作业),3、观察和记录单收缩和复合收缩曲线(不完全强直和完全强直收缩)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刺激神经或肌肉任选一种),测出复合收缩的临界刺激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