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第1页,考点突破,基础整合,热点聚焦,第2页,基础整合,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一、处理民族关系标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友好。,(2)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2.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自觉推行宪法要求,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础梳理,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3页,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基本政治制度,1.符合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地方实施区域自治,设置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制度。,(2)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4)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为前提和基础。,(5)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依据当地方实际情况落实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权力。,(6)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定性,社会基础:,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传统,“,、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政治基础:,各民族在长久奋斗中形成,民族关系。,各少数民族聚居,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国家统一,自治权,大杂居,相互依存,第4页,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三、我国宗教政策,1.全方面正确地了解我国宗教政策,(1)实施宗教,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我国宗教坚持,标准。,(4)主动引导宗教与,相适应。,当家作主,信仰自由,独立自主自办,社会主义社会,第5页,2.弘扬科学精神,(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宣传教育。,(2)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中国发展进步政治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制度三位一体组成。,(2)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无神论,理论体系,实现路径,根本保障,第6页,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详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2)坚持把,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3)坚持把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层面,依法治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7页,网络构建,第8页,考点突破,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考纲展示,高频考点,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5)我国宗教政策。,1个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个关键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内容。,2个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3个标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4点内容:宗教政策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组成,第9页,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考点一,考点透析,1.我国民族关系,(1)新型民族关系,原因,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阶级根源,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民族现实状况:,历史遗留下来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情况依然存在。,第10页,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标准,含义,原因,注意点,民族平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权利,依法平等地推行应尽义务,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些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区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主人,(1)坚持民族平等标准,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发展程度是一样。,(2)民族平等,不但指依法平等地享受权利,还包含依法平等地推行义务。,(3)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异是两个不一样概念。不能以民族差异存在否定我国民族平等,也不能以民族平等掩盖民族差异。,(4)对少数民族和地域给予特殊扶持和照料,不但没有违反民族平等标准,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必定要求,第11页,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大团结局面,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主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确保,是国家统一基础,不但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团结,还包含各少数民族之间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当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定要求,(1)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时繁荣。,(2)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但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含政治、文化共同繁荣,第12页,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原因和办法,原因,(1)根本原因:由国家性质决定。,(2)现实意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标准各自意义,方法,(1)从国家角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标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从公民角度:自觉推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义务,要把握知识联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义务之一。把相关知识加以联络和比较,利于加深了解。,尤其提醒,第13页,易错辨析,1.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政治基础。,辨析:,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政治基础。,2.平等团结互助友好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辨析:,平等团结互助友好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3.支持少数民族地域发展是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治确保。,辨析:,民族平等是促进民族团结政治确保。,第14页,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处理民族关系标准,典例导引,(新课标全国卷,15),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而实施一个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财政转移支付是(),提升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主要伎俩确保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更多自治权办法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表现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主要举措,A.B.C.D.,第15页,解析:D,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转移支付,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标准,有利于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也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符合题意。上述举措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及自治权无关,不符合题意。,第16页,考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透析,1.正确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施区域自治,设置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制度,地位,我国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前提、,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领导下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其它行政地方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一部分,实施,范围,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施区域自治。既不能把“各少数民族”了解为“各民族”;也不能把“聚居”了解为“居住”,自治,地方,自治地方首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地方行政区域,另首先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受自治权地方。包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关键,内容,自治权,第17页,自治,机关,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含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含有双重性,必定,性,适合我国国情必定选择,是由我国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优越,性,(国家角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角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18页,(1)民族区域自治实施条件是“少数民族”“聚居”。,(2)民族自治地方包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3)自治机关包含人大和政府两类机关,其它机关不是自治机关。,(4)处理民族关系政策很多,民族区域自治是其中之一。,(5)民族政策是处理民族关系标准要求和表达。,尤其提醒,第19页,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和基本政策关系,基本标准,基本政策,区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联络,(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是制订和实施我国民族政策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我国民族政策表示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是对基本标准详细落实;(2)为了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主权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第20页,易错辨析,1.,(广东卷,29ABC),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立法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要求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特殊地位。,辨析:,自治机关立法自治权是自治权一部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是由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要求;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标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特殊地位。,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根本制度保障。,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根本制度保障。,第21页,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典例导引,(全国卷,18),为落实全方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培养。比如,截至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62%。为民族地域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民族地域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保障民族地域公民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民族地域各民族相互沟通和团结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地位,A.B.C.D.,第22页,解析:C,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双语法官有利于保障民族地域公民正当权利,促进民族沟通和团结,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是人大和政府,法院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是错误;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第23页,考点三,我国宗教政策,考点透析,1.关于宗教政策几个注意点,政策,注意点,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私事。(2)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这里“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范围内进行活动。(3)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4)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信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公民这项权利。(2)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3)以宗教为幌子或者披着宗教外衣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都不是正常宗教活动,对这些活动管理并不是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第24页,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1)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2)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3)我国宗教界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开放一部分,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对他们进行“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经过对宗教进行引导,抑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主动作用,第25页,(1)不能认为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勉励公民信教。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无神论宣传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任务之一。,(2)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才能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3)不能认为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不利于宗教界对外交往。我国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4)不能认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本质就会发生改变。宗教在本质上仍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尤其提醒,第26页,2.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关系,(1)民族、宗教与国家亲密联络,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民族组成,而多数民族又有一定宗教信仰,所以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2)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同时各种宗教流传、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信教,所以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必须正确落实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权。,3.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意义,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国家,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而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更加好地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标准,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全方面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27页,我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是勉励人们信仰宗教;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得信仰宗教,是由党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神论者,是唯物论者,只能信仰马列主义,不应信仰宗教。假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选择了信教,就要劝其退党。,尤其提醒,第28页,易错辨析,1.,(江苏卷,18),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辨析:,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表明公民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并没有包括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非全部宗教活动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主动原因。,2.,(江苏卷,15),我国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辨析:,我国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禁止宗教国际交往。,辨析:,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强调宗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第29页,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频考点),典例导引,(江苏卷,18),唐卡作为悬挂供奉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地可觅唐卡身影。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公民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影响,A.B.C.D.,第30页,解析:C,本题考查我国宗教政策。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表明公民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符合题意;唐卡是藏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地可觅唐卡身影,表明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影响,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并非全部宗教活动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主动原因,说法过于绝对。,第31页,考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组成,考点透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制度,要求,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详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表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根本制度保障,第32页,2.全方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政治体制。,(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33页,易错辨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组成,三者统一于党领导。,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组成,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政治体制。,辨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点和优势是人民当家作主。,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点和优势是坚持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34页,命题探究,命题角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组成,典例导引,(山东卷,27),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包括民主党派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协商、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小区事务提出提议。据此推断,该次政治课要讨论主题是我国(),A.政党制度 B.根本政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基本政治制度,第35页,解析:D,本题考查我国政治制度。内容包括民主党派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协商,表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表达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小区事务提出提议表达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都属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第36页,热点聚焦,关注时政 拓展视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各族共同繁荣,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处理得正确是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社会发展,民族兴衰。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和目标。为此,我国实施了包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内一系列民族政策。这既是国家发展需要,也是高考命题常见素材。,热点说明,第37页,热点预测,1.我国民族关系,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要求,先后制订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含有法规性质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订了适合西藏特点实施方法。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立法(),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B.要求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特殊地位,D.协调了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解析与答案】,1.D,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题关键是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要求确定适合西藏特点决议、实施方法等,兼顾了国家和地方利益,D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自治权部分内容,A错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是由国家性质决定,是由宪法和法律要求,B错误;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标准,C错误。,第38页,2.我国宗教政策,中国道教协会公布中国道教协会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意见提出,要践行道教尊道贵德关键教义,传承道教友好共生思想智慧,彰显道教抱朴守真心灵品质,发扬道教珍爱生命养生传统,光大道教济世利人慈爱情怀。这一要求意在(),发挥宗教主动原因,促进社会友好稳定消除信教群众在宗教教义了解上偏差凸显宗教教义对人格和心灵教化作用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B.C.D.,【解析与答案】,2.B,本题考查我国宗教政策。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说法显著错误。宗教教义对人格和心灵教化作用是多方面,材料主要包括主动方面作用,与题意不符。传承道教友好共生思想智慧,彰显道教抱朴守真心灵品质,发扬道教珍爱生命养生传统,光大道教济世利人慈爱情怀,这一要求发挥宗教主动原因,促进社会友好稳定,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题意。,第39页,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1)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放弃宗教信仰,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2)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即便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在本质上还是唯心主义,其性质并没有因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不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能够对宗教进行引导,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主动作用。,易错点拨,第40页,3.处理民族关系标准与政策,年9月29日,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拉萨盛大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落实落实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在新起点上把本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方面推向前进。,国家民委发来贺电指出,当前,西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进,各项事业全方面推进。希望你们坚持中央治藏兴藏策略,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停增强西藏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不停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更大贡献。,利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当前形势下,怎样处理好民族关系,实现社会友好。,第41页,解析:,本题属于办法类试题,问题指向在当前形势下处理好民族关系,实现社会友好。关于民族问题,能够首先从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民族问题经常和宗教问题联络在一起,还应该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材料中包括党、中央等信息,还应考虑党领导、民主集中制等角度。,答案:,(1)坚持党领导,落实党关于民族地域发展基本方针。,(2)我们应十分珍惜、不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标准。,(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5)坚持民主集中制标准,坚持国家集中统一领导。,(6)自觉推行宪法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责任。,(7)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4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