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一轮总复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4讲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基础扎实,课堂归纳,课时作业,考点精研,直击高考,第1页,一、当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1,拉马克进化学说,_和_是生物不停进化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步进化。,基础夯实,【知识梳理】,用进废退,取得性遗传,第2页,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遗传变异,个体,自然选择,第3页,二、当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_全部个体。,(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_。,(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_比率。,同种生物,全部基因,全部等位基因数,第4页,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原材料,(1)基因突变产生新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_发生改变。,(2)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原材料,它包含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含基因突变和_。,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1)原因:不停淘汰_基因,积累_基因。,(2)结果:种群基因频率发生_改变。,基因频率,染色体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定向,第5页,4,隔离造成物种形成,(1)隔离类型:常见有_和_。,(2)隔离实质:_不能自由交流。,(3)物种形成三个基本步骤:_、_及_。,(4)新物种形成标志:_。,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第6页,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1,共同进化,(1)概念:不一样_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停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_之间相互选择和生物与_之间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1)内容:基因多样性、_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_。,(3)硕士物进化历程主要依据:_。,物种,生物,无机环境,物种,进化,化石,第7页,1判断正误,(1)用秋水仙素处理油菜顶芽,形成幼苗所发生染色体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方向。,(年四川改编),(),(2)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一样方向发展决定性原因。,(年江苏),(),(3)同一群落中种群相互影响,所以进化基本单位是群落。,(年海南),(),【自练自测】,第8页,(4)生物进化方向与基因突变方向一致。(),(5)物种形成能够不经过隔离。(),(6)生物进化过程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保留。(),(7)自然选择经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答案】,(1)(2)(3)(4)(5)(6)(7),第9页,2以下关于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叙述,正确是(),A若物种生存环境相对稳定,则该物种就不会发生进化,B由同一物种进化形成不一样物种外因有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C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D物种之间共同进化都是经过物种之间生存斗争实现,【答案】,B,第10页,【解析】,若物种生存环境相对稳定,则该物种也会发生进化,因为变异是客观存在,环境会对这些变异进行选择,从而使基因频率改变;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外部原因;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物种之间共同进化是经过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无机环境之间生存斗争而实现。,第11页,3,以下关于生物进化叙述,正确是(),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因为引发皮肤病病原体接触药品后,诱变产生抗药性变异,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形成,是地理隔离造成生殖隔离结果,D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演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答案】,B,第12页,【解析】,使用皮康霜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是皮康霜对病原体抗药性进行定向选择结果;华南虎和东北虎形成,是地理隔离造成,但二者间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第13页,4,某一小岛上野兔原种种群因为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它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是(),第14页,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可能是同一物种,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一个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到达生殖隔离,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D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答案】,C,第15页,【解析】,种群产生不一样性状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结果,有利性状个体保留是自然选择结果,所以,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表示若干次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作用。,第16页,1.自然选择学说与当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较,考点精研,当代生物进化理论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项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内因;,过分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普通是不,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生物进化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第17页,项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定向,定向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过程,是生物进化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结果;,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久、迟缓、连续过程,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三个基本步骤;,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不一样点,没有说明遗传变异本质以及自然选择作用机理,着重硕士物个体进化,从分子水平上说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原因和生物多样性、适应性,第18页,2.物种形成过程,(1)物种形成两种方式,渐变式,第19页,A形成过程,如上图所表示,物种4中种群1、2、3经过长久地理隔离,因为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种群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从而到达生殖隔离,出现新物种1、2、3。,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关系,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质变阶段。,b若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则不能产生生物新类型;若地理隔离时间不够长,则不能产生生殖隔离。,第20页,第21页,(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关系:,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改变后生物和原来生物关系,生殖隔离;质变;属于不一样物种,基因频率改变;量变;仍属于一个物种,联络,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造成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必定进化了,第22页,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共同进化实例:,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举例,不一样物种之间,种间互助,长有细长吸管似口器蛾与长花矩兰花,种间斗争,猎豹和斑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地球最早为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第23页,(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联络:,第24页,考查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年山东德州一模),以下叙述符合当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是(),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B自然选择造成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C人为原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趋势能反应生物进化方向,【答案】,D,第25页,【解析】,地理隔离也能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突变是生物本身存在,并非自然选择所造成,自然选择只起到选择作用,将有利变异保留下来,将不利变异淘汰;人为原因和物种入侵都能改变进化速度和方向;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第26页,考查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关系,1,(改编),下列图为某物种形成物种1和物种2过程,以下说法错误是(),A原物种某种群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B亚种1和亚种2间同时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物种1和物种2形成过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D物种形成步骤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第27页,【答案】,B,【解析】,原物种某种群全部个体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亚种1和亚种2间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物种1和物种2形成过程中,生物发生了进化,该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物种形成步骤是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第28页,2,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基本步骤,以下叙述正确是(),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收选择是基因型,进而造成基因频率改变,B同一物种不一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造成种群基因库差异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异,必定造成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前提条件,第29页,【答案】,D,【解析】,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收选择是表现型,进而造成基因频率改变,A错误;同一物种不一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能造成种群基因库差异变大,生物进化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错误;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异,但不一定会造成生殖隔离,C错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前提条件,但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不意味着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第30页,规律方法,进化和物种形成判断方法,(1)进化取决于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一定进化。,(2)物种形成取决于是否形成生殖隔离。,进化是量变,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物种形成是质变,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第31页,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分析,(年湖北省黄石调考),以下相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叙述中,不正确是(),A新物种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步骤,B蜂鸟细长喙与倒挂金钟筒状花萼是它们长久协同进化形成相互适应特征,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青霉素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方向,第32页,【答案】,C,【解析】,物种形成基本步骤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A正确;蜂鸟细长喙与倒挂金钟筒状花萼是蜂鸟与倒挂金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形成相互适应特征,B正确;抗药性突变不是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细菌中原来存在着各种突变个体,接触青霉素后,青霉素反抗药性突变个体起到了选择作用,C错误;自然选择经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向着特定方向进化,D正确。,第33页,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相关计算,项目,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公式,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总数100%,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总个体数100%,延伸,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第34页,第35页,第36页,由以上公式能够得出以下结论:,a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而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b某等位基因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第37页,(2)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前提条件:a.种群非常大;b.全部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基因频率,,q,表示a基因频率,则:,基因型为AA频率,p,2,基因型为Aa频率2,pq,基因型为aa频率,q,2,第38页,第39页,考查种群基因频率计算,(年山东淄博模拟),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个体有2 000个,基因型为Aa个体有2 000个,基因型为aa个体有6 000个。它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自由交配繁衍。A基因在初始时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频率分别是(),A0.2和0.3B0.3和0.5,C0.2和0.5 D0.3和0.3,【答案】,D,【解析】,在一个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环境中,遵照遗传平衡公式,基因频率不变,所以A基因频率是(2 000,22 000),/(2 0002 0006 000),2,0.3。,第40页,规律方法,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改变规律,(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降低,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种群自由交配遵照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假如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第41页,2在对欧洲某学校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觉,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X,h,频率是_。,【答案】,3.96%,第42页,【解析】,设调查总人数为1 000人,依据题意可得血友病携带者:X,H,X,h,5%,1 00050人;血友病患者X,h,X,h,X,h,Y0.7%,1 0007人;因患者中男女21,所以男性血友病患者为(7,2,/3)人,女性血友病患者为(7,1/,3)人。在调查学生中,人数可视为足够多,即男女11,又因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男性患者基因型为X,h,Y,女性患者基因型为X,h,X,h,,所以1 000人中总基因数为500,25001 500个,X,h,频率为(507,1,/3,27,2/,3)1 500,100%3.96%。,第43页,考查种群基因型频率计算,(改编),某动物群体含80个个体,基因型为AA、aa个体百分比分别为30%、20%,因为某种原因从外地迁来20个基因型为Aa个体,则群体在自由交配情况下,子一代中A基因频率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4%、29.16%B54%、49.68%,C46%、49.68%D46%、21.16%,【答案】,B,第44页,【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计算,处理本题关键点是搞清基因频率平衡条件是随机交配。由题意可知,原种群中AA、Aa和aa个数分别为24、40和16,迁入外来个体后,种群总数量为100个,AA、Aa、aa个数分别为24、60和16,则群体中个体自由交配,子代基因频率与亲本基因频率相等。亲本中A基因频率(24,260)/200,100%54%;a基因频率为154%46%,故子一代中Aa基因型频率2,54%,46%49.68%。,第45页,课堂归纳,【答案】,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物多样性,【网控全局】,第46页,1,突变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简称,而是包含“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是否,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变异是不定向,自然选择是定向。,3,形态、结构一致同一物种,形态、结构一致生物,有可能含有生殖隔离,则属于不一样物种。,【易混必明】,第47页,4,能产生后代同一物种,两个个体能够交配并产生后代,有可能子代高度不育(如马与驴),则属于两个物种。,5,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2个易错点,(1)物种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产生。,(2)生物进化不一定造成物种形成,生物进化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造成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必定进化了。,第48页,直击高考,第49页,课时作业,第50页,谢谢观看,第51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