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栏目导引,要点整合,点拨疑难,典例透析,预测探究,仿真预测,知能闯关,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6,讲北魏孝文帝改革,1/16,关键点整合点拨疑难,一、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1),建立北魏政权鲜卑族拓跋部,是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一支,原来居住于大兴安岭北段。,2/16,(2),汉魏以来,鲜卑族拓跋部逐步南迁,过着游牧生活。,(3)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鲜卑贵族实施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深入激化了社会矛盾。,3/16,2,为了缓解日益尖锐矛盾,促进北魏社会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早期改革,实际决议者是冯太后。,4/16,二、内容,方法,详细内容,历史意义,均田制,把国家控制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负担一定徭役和兵役,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吞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5/16,方法,详细内容,历史意义,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党长为基层行政组织,三长直属于州郡,改变了隐瞒户籍情况,使北魏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整理吏治,实施俸禄制度,考评官吏决定任期,制订惩治贪污方法,使吏治得到改进,6/16,方法,详细内容,历史意义,迁都洛阳,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确保了孝文帝改革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深入发展,实施汉制与移风易俗,实施汉制;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话,促进北魏封建化,加紧民族融合,7/16,三、评价,1,它是一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全方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促进了北魏社会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繁荣景象。,3,加紧了各民族融合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历史做出了贡献。,8/16,典例透析预测探究,(,高考福建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认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例,9/16,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膜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10/16,材料,2,: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11/16,材料,3,:北朝强盛来自体制力量,交替,“,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颓势,并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隋唐大帝国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2/16,(1),据材料,1,,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初民族关系认识。,13/16,【,命题分析,】,本题以对民族关系认识为切入点,考查了孝文帝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发展作用。第,(1),问,要仔细阅读材料,将其主张分类归纳;第,(2),问,要结合材料,2,、,3,来分析其作用。对民族关系认识,要建立在必定民族融合,对统一多民族国家主动促进作用基础之上。,14/16,【,参考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一样;能够减轻对中原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繁盛;推进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基础。认识:少,15/16,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内涵;防止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膜,是国家发展进步主要确保。,16/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