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抑郁症治疗新进展.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92370 上传时间:2025-11-0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23MB 下载积分:1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抑郁症治疗新进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抑郁症治疗新进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公元前2600年,创用了“抑郁症”,公元前,460,年 希波克拉底描述了“抑郁症”,“躁狂和抑郁”,公元前,100,年,Soranus,发现一次发作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不同疾病,1854,年,Falret,命名为“循环性精神病”,1882,年,Kahlbaum,首先提出躁狂和抑郁不是独立疾病,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同时提出心境恶劣,1896年,Kraepelin,躁狂抑郁性精神病,1957年,Leonhard,提出单相与双相情感疾病,ICD-10,、,DSM-4,、,CCMD-3,以此分类,概 述,(1,),概 述,(2),名称,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病,躁狂抑郁症,定义,一组情感(心境)显著而持久改变,以情感高涨或低落(可伴或不伴焦虑),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间隙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具有复发倾向,预后一般较好,概 述(,3,),流 行 病 学,(1),国外 终生患病率,2%-25%,1980,年美国终生患病率,重症抑郁症,4.9%,恶劣心境,3.3%,双相,I,型 0.85,%,双相,II,型 0.5,%,1986年、1992年 结果相似,国内 调查12地区 1982年 199,2,年,2002,年(江西省),终生患病率 0.76,%,0.83,%1.12%,时点患病率 0.37,%,0.52,%0.99%,台湾 抑郁症终身患病率,1.5%,双相障碍,0.3%,WHO,(,1993,),15,个国家城市全球性合作研究,综合医院 抑郁症和恶劣心境,12.5%,澳大利亚躯体疾病中抑郁症,25%,一般人群,6%-11%,上海,457,例内科住院患者抑郁,17.4%,WMH(2004)14,个国家,各国心境障碍年患病率,0.8%-9.6%,北京,2.5%,上海,1.7%,流 行 病 学,(1),二、心理社会因素,1,、生活事件和应激,Brow,等(1978),抑郁症发病前一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度是正常的3倍,Paykel,(,1978,),经历生活事件后6个月内,发病危险系数增加6倍,Sarason(1878,),负性事件导致抑郁症发生,Bebbington(1993,),情感性障碍发病前3月的独立性事件显著高于正常人,张明园,(1984),负性事件与情感性障碍密切,鲁德明,(1993)生活事件列在情感性障碍危险因素中第一位,赵幸福等(1996),负性事件和独立性事件促发情感性障碍发生,朱丽萍等(1998),情感性障碍与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关系,2,、慢性不良因素 家庭关系破裂、失业、贫困,慢性躯体疾病持续,2,年以上,病因学研究(,3,),抑郁症的病因,体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遗传易感性,早期负性,生活事件,易损性表型,抑郁焦虑,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NE&5-HT,From C.B.Nemeroff,2000,Life Events,生命早期,成年,三、生化假说,1,、,DA,假说 抑郁症,-,脑内,DA,减少 躁狂症,-,脑内,DA,增多,2,、,5-HT,抑郁症,-5-TH,功能降低 躁狂症,-5-TH,功能增高,抑郁症的,5-TH,能新假说:,5-TH,1,a,和5-,TH,2,a,受体相拮抗,3,、多种胺代谢假说,5-HT,减少基础上,,NE,减少,-,抑郁症,NE,增多,-,躁狂症,4,、修正胺假说 游离胺减少,突触前后膜受体敏感性降低导致抑郁,游离胺增多,突触前后膜受体敏感性增高导致躁狂,病因学研究(,4,),5,、乙酰胆碱假说 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抑郁,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躁狂,6,、,GABA,假说 抗癫痫药的药理作用与,GABA,含量的调控有关,7,、苯乙胺假说,8,、神经肽假说 与促甲状腺激素和内啡肽有关,病因学研究(,5,),正常状态,中枢神经递质传递下降,5-13 5-14,抑郁症,Increase in neurotransmitters causes return to normal state,MAO inhibitor blocks the enzyme from destroying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reuptake pump blocked by antidepressant,5-15 5-16,Stahl S M,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2000),四、第二信使平衡假说,Wachtel(1988),提出第二信使假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cAMP,和,PI,代谢异常,躁狂症患,者的,Gp,蛋白活性增强,抑郁发作时,Gs,蛋白功能亢进,五、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变,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改变,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改变,六、神经电生理研究,睡眠脑电图,EEG 30,左右患者异常,脑地形图 异常率,74,病因学研究(,6,),七、神经影像学,SPECT,单相抑郁症额叶皮质、前颞叶、,扣带回、尾状核脑血流显著下降,抑郁症左下额、左前颞、扣带回脑血流显著下降,PET,抑郁症颞叶皮质,5,HT,受体改变,脑中边缘区阿片受体增多,CT,脑室扩大、脑沟宽度、小脑萎缩,MRI,抑郁症 有显著小的壳核、容积缩小,病因学研究(,7,),抑郁症的海马改变,一位抑郁障碍患者的颅脑,MRI,疾 病 分 类 学(,1,),一、一元法 分为急、慢、轻、重,根据情感、思维和精神运动抑制的轻重程度分为,1,、轻性抑郁症,2,、慢性抑郁症,3,、急性抑郁症,4,、木僵性抑郁症,二、二分法,各种分类观点,观点依据 分类类别,病因分类 原发性,/,继发性 反应性,/,内因性,症状分类 精神病性,/,神经症性 激越性,/,迟发性,病程分类 双相,/,单相 发作性,/,慢性,年龄 更年期 老年期,理论分类 生物性,/,症象性,疾 病 分 类 学(,2,),三、按分类系统分类,心境障碍按分类系统分类,ICD,10 DSM,4 CCMD,3,F30,躁狂发作 双相,I,障碍 躁狂发作,单次躁狂发作 轻性、无、有、复发、复发轻等,F31,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双相,I,障碍 轻躁狂、无、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II,发作 轻抑郁、无、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未注明 混合性发作,F32,抑郁发作 抑郁障碍,单次发作 抑郁发作,抑郁障碍,未注明 轻性、无、有、复发、复发轻性等,F33,复发性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反复发作 复发性抑郁,目前为轻抑郁,F34,持续性心境障碍 持续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 心境恶劣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 环性情绪障碍 恶劣心境、其他,F38,其他心境障碍 (无分类)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F39,未特定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未注明,疾 病 分 类 学(,3,),四、几种特殊或有争议的分类,隐匿性抑郁症 又名抑郁等位症 躯体症状掩盖,夏镇夷,Lehmann,颜文伟,许又新,季节性情感障碍,1984年有,Rosenthal,等命名,秋末冬初发病,春夏缓解,可用强光照射治疗,疾 病 分 类 学(,4,),快速循环型情感性精神障碍,1974,年,Dunner,和,Fieve,提出为独立性疾病单元,超快速循环型,48,小时 小于,3,月,每年至少4次发作(或至少两个循环周期),门诊,13,Kupopulos,报告516例 16,疾 病 分 类 学(,5,),临 床 表 现(,1,),一、抑郁发作,(一)抑郁症状群,1,、情绪低落 必备症状,面部表情,主诉 心闷、心烦,不受环境影响,蒙上了乌云灰雾,躯体症状,“,微笑性抑郁,”,2,、悲观失望 主要症状 消极自杀的根源,无用和无助感,“,灰色眼镜,”,无望感 最坏的前景、黑暗、,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扩大性自杀、曲线自杀),自责自罪感 夸大了的,“,罪孽,”,、罪大恶极,临 床 表 现(,2,),临 床 表 现(,3,),3,、兴趣减少或缺失,“,不再热心,”,“,看破红尘,”,4,、精力减退,力不从心 区别生活赖散,5,、精神运动性抑制,沉重、迟缓、纹丝不动、木僵状态,6,、生物性症状,睡眠障碍、昼重夕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性欲减退或消失、内脏功能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症状,7,、躯体诉说与疑病症状,8,、其它精神症状 精神病性抑郁可出现各种妄想,人格解体、强迫症状等,临 床 表 现(,4,),(二)对抑郁发作症状群的新认识,动力缺乏症状群:,抑郁心境,缺乏兴趣,无乐趣,绝望,无助,无价值,自罪感,迟滞,精力不足,疲乏,早醒,性欲减退,食欲减退,临 床 表 现(,5,),焦虑激越症状群:,激越,焦虑,紧张,不安,临 床 表 现(,6,),恐惧,强迫,责备他人,失眠,临 床 表 现(,7,),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心理症状群 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知力,躯体症状群 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减,退、精力丧失、晨重夜轻、非特,异性躯体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符合,CCMD,3,诊断标准,1、症状学标准,2、病程标准,3、严重程度标准,4、排除标准,与精神分裂症鉴别,分析与讨论,一、纵向看,要重视过去有没有躁狂抑郁症状的发作史,有的要考虑心境障碍;,病前社会适应状况,心境障碍者一般良好,分裂症适应会出现问,题;,起病形式,心境障碍起病较快,发展也快,而分裂症起病一般较,隐袭,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病程特点,心境障碍恢复较快,一般缓解彻底,而分裂症缓解较,缓慢,并有残留症状;,对治疗的反映,锂盐和抗抑郁剂对分裂症治疗无效果,但抗精神,病药物能控制兴奋状态,不能以次排除心境障碍的可能;,诊断和鉴别诊断(,2,),二、,横向看,1,、自知力状况:,心境障碍 病初自知力保持,在发病期也保持对疾病的体会,,在疾病恢复阶段时,自知力很快恢复。,精神分裂症 病初时没有自知力,恢复后精神症状已消失,但自,知力的恢复却姗姗来迟,有的病人已经出院,自知,力仍不存在,或恢复不全;,2,、情感性症状的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心境障碍 虽有分裂症状,但始终存在明显的情感症状,,特别有其生动性、感染性、现实性,精神分裂症 情感兴奋缺乏生动性、感染性,常与环境缺乏联系,3,、精神活动的协调性:,心境障碍 情感表现占优势的同时,保持与思维、行为的协调性,,缺乏思维形式障碍以及荒唐离奇内容;,精神分裂症 情感、思维与行为互不相关;,4,、情感症状与分裂症状的时间关系:,心境障碍 当明显的情感症状消退时,分裂症状也已逐渐消失,精神分裂症 分裂症状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情感性症状的持续时间,诊断和鉴别诊断(,3,),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欣快症状突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注意的几个问题,正确掌握诊断标准,抓住可诊断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群,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甚至紧张症状等,不是精神分裂症所特有的症状,欣快不是躁狂症必备症状,注意勿将器质性精神障碍误诊为情感性障碍,情感低落不要误认为情感淡漠,首先重视纵向病程,其次是横断面症状,病例分析,病例,1,张,XX,女性 未婚,23,岁,主诉:情绪低落,猜疑,4,月,总病程,1,年余。,现病史:,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精神疲乏,在当地精神病院就诊诊断抑郁症,服用文拉法辛,3,片,/,日半年,病情有所改善。近,4,月出现猜疑,觉得有人要追杀她,故到我院门诊就诊。,病例分析,精检:意识清,定向全,接触合作好,情绪低落,存在幻视,称:,“,树叶上有时会看到人的手,有时看到门前有人的影子,”,。思维反应迟钝,存在被害妄想,兴趣丧失,精力不足,自我评价较低,自知力部分存在。,分析本例的特征,从精神检查看,有情感症状和分裂症状,但从纵向及横向来分析,本例应考虑为心境障碍。,理由:,1,、过去有明显的情绪低落病史可以参考;,2,、整个疾病过程有明显的情感性症状,而出现的分裂症状较短暂,并且情感症状比分裂症状突出;,3,、情绪低落,而不是淡漠;,4,、自知力部分存在。,病例分析,诊断:心境障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情况:文拉法辛合用维思通口服液,2ml,,病情好转,幻视和被害妄想逐渐消失,情感症状改善。但半年后患者出现肥胖和泌乳现象,后维思通口服液换用安律凡,10mg/d,,泌乳现象逐渐消失,治疗三月后体重下降。,病例,2,陈,XX,,男性,,72,岁,主诉:忧虑病重,活动减少,话少,1,月余,总病程,10,年。,现病史:,62,岁时自觉头昏四肢乏力,忧虑病重而四处寻医,以后,出现记忆力差,活动减少,饮食减少,怕烦,常卧床,首次住院。,精检:情绪低落,语音低沉,有大量躯体不适主诉,有疑病色彩,,智能检查无明显障碍,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压,160/100mmHg,诊断 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治疗 予抗抑郁剂治疗,住院,5,月获显进出院。,出院后情绪良好,坚持服用抗抑郁药物,,4,年以后患者无原因,出现病情复发,而又一次住院,诊断仍为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治疗后好转。又过,6,年后出现话少,心情闷闷不乐,兴趣减少而第,三次住我院。,精检 接触被动,话少,不愿意医生提问,情绪低沉,思维缓慢智,能检查近事记忆、即刻记忆稍差,判断差,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血压偏高,住院观察 入院后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情绪仍然低落,动作缓慢,,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生活被动,经常卧床,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住院,1,周时,晚餐后跌倒,次日对跌倒经过不能回忆,,时间定向差,有数次发生小便溺床,做,CT,检查 大脑皮层多发梗塞灶,病例分析,分析与讨论,意见,1,前两次的抑郁属于多发性梗塞的精神症状表现。,理由:,第一次住院已存在高血压,有全身乏力等症状;,血管性痴呆有发作性病程,发作时可表现抑郁等症状,,缓解期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缓解期可以保持很长时间;,本病例的脑部发生梗塞时的精神症状表现类似于抑郁发作,意见,2,前两次住院属于抑郁症,最后一次住院属于血管性痴呆,理由:,前两次有明显的抑郁症状,缓解期良好,前一次发作距第三次住院间隔以,10,年,用一种疾病,诊断解释较难,一、抑郁症的治疗,(一)严防消极,维持营养,保证睡眠,(二)抗抑郁治疗,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丙咪嗪 阿米替林 多虑平 氯丙咪嗪,2、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 米安舍林,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4,、,SSRI,氟西汀(百忧解、优克、奥麦伦),氟伏草胺,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治 疗,5,、,5,羟色胺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曲唑酮(,trazodne),6,、五羟色胺双作用机制抗抑郁剂,艾司,西酞普兰,7,、选择性五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NRI,),万拉法新,盐酸度洛西丁,8,、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瑞波西汀,治 疗(,5,),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对急性期和长期治疗的疗效,与,TCAs,比较具有高度安全性和耐受性,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高,对焦虑症状的疗效,对老年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公认的一线抗抑郁药物,Stahl SM.J Affect Disord 1998;51:215-235,Joubert A,Stein DJ.Reviews in Contemporary Pharmacotherapy;10:79-13,一线抗抑郁药物,SSRIs,SSRI,常用方法表(,mg/d),药名 剂量,(,mg/d),用法 常用治疗剂量 最高剂量,西酞普兰,20 qd 20-60 120,氟西汀,20 qd 20-40 60-80,帕罗西汀,20,、,qd 20-30 60-80,氟伏沙明,50 qd-bid 100-200 300,舍曲林,50 qd 50-100 200,治 疗(,6,),SSRI,的药理学特征,SRI,NRI,氟西汀,CYP 2D6,5HT,2C,CYP 3A4,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临床优势,治疗贪食暴食,对睡眠过多有效,改善精神运动性迟滞,临床劣势,引起焦虑,(,短期,),导致惊恐,(,治疗初期,),加重失眠,(,短期,),激越,(,短期,),与通过,2D6,和,3A4,代谢的药物合用,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SSRI,药理学特征,CYP3A4,SRI,氟伏沙明,CYP 1A2,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临床优势,抗焦虑,(,短期,),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安全性,),有较好治疗强迫症的研究,临床劣势,胃肠道不良反应,镇静作用,与通过,1A2,和,3A4,代谢的药物合用,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SSRI,药理学特征,CYP2D6,SRI,NRI,m-ACh,NOS,帕罗西汀,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临床优势,抗焦虑,(,短期,),焦虑谱系障碍适应症,(panic,OCD,social phobia,PTSD),对失眠有效,治疗早泄,临床劣势,阿尔茨海默病,认知损伤,与通过,2D6,代谢的药物合用,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撤药综合征,SSRI,药理学特征,DRI,SRI,舍曲林,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临床优势,对认知功能,/,注意力缺陷,/,阴性症状有效,适合女性病人,(,对催乳素水平影响不大,),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安全,),临床劣势,焦虑,(,短期,),惊恐障碍,(,需要逐渐增加剂量,),SSRI,的药理学特征,西酞普兰,SRI,S,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临床优势,纯净的,SSRI,没有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没有显著的激活焦虑失眠,(,短期,),胃肠系统的耐受性 较好,/,治疗激惹性肠炎,OCD,panic,social anxiety,没有,在中国批准适应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性,目前缺乏资料,SSRIs,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抗精神病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因抑制,CYP2D6,,可以引起氟哌啶醇、氟奋乃静和奋乃静血药浓度水平明显升高,加剧锥体外系症状和精神运动功能不良反应。,三环类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和氟西汀由于抑制,CYP2D6,防碍阿米替林和丙咪嗪的代谢,将它们的血浓度水平升高,10,倍,能够导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华法林,氟伏沙明抑制,CYP1A2,会升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INRs,需要更频繁的检测,SRI,抗抑郁药物的药理特性,Stahl S.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2000,H,1,SRI,SNRI,DRI,a,NRI,TCA,M,1,NRI,NDRI,DRI,NRI,5HT,3,a,2,H,1,NaSSA,5HT,2C,5HT,2A,药理学特征,:,米氮平,5HT,3,a,2,H,1,NaSSA,米氮平,5HT,2C,5HT,2A,NaSSA=,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物,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临床优势,较少的性功能障碍,抗焦虑,疗效,帮助睡眠,临床劣势,体重增加,镇静,药理学特征,:,万拉法新,SRI,万拉法新,DRI,NRI,NOTE:,改善认知,DRI /,高血压,-NRI,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临床优势,较轻的镇静作用,可改善认知功能,临床劣势,恶心,高血压,兴奋激越,撤药综合征,不良反应,与神经递质活性和受体结合特性,性功能障碍,5HT,2,兴奋,镇静,/,困倦,体重增加,H,1,阻断,ACh,阻断,视力模糊,口干,便秘,窦性心动过速,尿潴留,记忆障碍,恶心,5-HT,3,兴奋,消化道反应,激活作用,5-HT,再摄取抑制,口干,尿潴留,激活作用,震颤,NE,再摄取抑制,体位性低血压,眩晕,反射性心动过速,Alpha,2,阻断,阴茎异常勃起,Alpha,1,阻断,多巴胺,再摄取抑制,精神运动性激越,精神症状,Richelson E.Current Psychiatric Therapy.1993;232-239,抗抑郁药物,失眠的处理,等待一段时间,逐渐会耐受,改变服药的时间(如:白天服药),减少剂量,(,但可能会影响疗效,),换用其他抗抑郁剂,辅助药物,:,苯二氮卓类,佐匹克隆,曲唑酮,色氨酸,Dewan 187:96-101.,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SSRI,的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10,20,40,30,50,60,Placebo-Adjusted Rates,恶心的处理策略,减少剂量,等待一段时间,逐渐会耐受,对症处理,茶苯海明,西沙比利,SSRI,出现恶心的可能性,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换用其他类型的抗抑郁剂,性功能障碍的处理,减量,可能的药物处理,勃起药物,如:,伟哥,5,羟色胺拮抗剂,如:,赛庚啶,多巴胺激动剂,,如:金刚脘胺,-,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如:氢化麦角新碱,换用其他抗抑郁剂,治 疗,三、电休克治疗,四、锂盐治疗 预防作用,五、舒必利治疗,六、心理治疗 婚姻、家庭治疗,人际交往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临床应用,1,、单相抑郁,SSRI,第一线使用药物,2、伴明显焦虑的抑郁症(激越性抑郁症),选用三环类、,SSRI,可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可选用氯丙咪嗪,3,、,精神病性抑郁,抗抑郁药合用抗精神病药,注意两药合用后副反应,自杀企图 ,ECT,临床应用(续),5,、难治性抑郁症,标准:指经,2,种不同化学结构的抗抑郁药,应用足量抗抑郁剂,一定时间(,4,6,周)无效,处理:,加大药物剂量达到有效治疗水平,换用另一种抗抑郁剂,加用锂盐,加用甲状腺素(,TS,),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加用抗精神病药,改用电休克治疗,国外有合用睡眠剥夺治疗,临床应用(续),6,、双相抑郁症,抗抑郁药合用锂盐,抑郁症状控制后,减少抗抑郁药剂量,直至停用,用锂盐维持。,快速循环双相患者,,不宜用抗抑郁剂,,可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或锂盐。,抗抑郁剂使用注意事项,一般不主张单一用药,通常需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使用,使用抗抑郁剂需要十分谨慎,避免选择环类抗,抑郁剂,病情转躁应立即停用抗抑郁剂,抑郁缓解后一般应及时停用抗抑郁剂,维持治疗,只能用于那些停药就复发病人,美国精神病学会,(APA)2003,年,一种抗抑郁剂联合一种心境稳定剂,既可治疗,抑郁,又能降低转躁危险,应列为治疗双相抑郁,的一线方案,注意,:,该方案是针对双相抑郁的一线方案,对于,单相抑郁,则应列为二线方案,抑郁症治疗期限,急性期治疗:,症状缓解后,应继续使用抗抑郁剂至少,6,个月,然后逐渐停用(,WHO,,,1989,),维持治疗:,二次发作,有双相或抑郁反复发作,首次发作年龄小于20岁,过去三年内有二次发作,既往发作病情急、重,三次发作以上,维持治疗5年后可以考虑减少抗抑郁药,剂量或逐渐停用,抑郁症治疗期限(续),抗抑郁药选择标准,抗抑郁药治疗目标:,消除症状,恢复患者功能,防止复发,选择抗抑郁药的五个特征:,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现实社会能力,经济价值,抑郁症,病程变化很大,短的恢复较快,长者可进入慢性化病程,一次发作的平均病期,6,个月,一次发作,预后较好,治疗,6,个月,,1/2,患者病情缓解,治疗,2,年,,3/4,患者病情缓解,,1/4,为慢性抑郁,慢性抑郁病人中约,15,发作持续,5,年后才缓解,缓解率,90,,,10,患者持续时间更长,不能缓解,病程和预后,谢谢!,祝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