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空间分布与时间改变,1/70,一、地理事象水平分布,1、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1)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2)在一天中,北半球某纬线上昼长等于南半球相同纬度上夜长;反之亦成立。,(3)在一年中,相同纬线上,都有相互对应两个日期,其昼夜情况完全相同,(4)在一年中,相同纬线上,都有相互对应两个日期,其昼夜情况完全相反,(5)太阳向哪个半球移动,则哪个半球昼逐步增大,反之减小。,2/70,2、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以太阳直射纬度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3/70,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4/70,(2)陆地自然带水平分布规律,5/70,4、海水温度和盐度水平分布规律,(1)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原因,(2)海水温度和盐度水平分布规律,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6/70,5、世界主要洋流分布及分布规律,7/70,6、六大板块与世界陆地主要地形分布图,8/70,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地域,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东北平原等,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地域,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乳畜业:,美国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东部大城市周围,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7、世界主要农业类型分布,9/70,10/70,11/70,8、世界主要工业类型分布,传统工业区:,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新型工业区,传统轻工业为主: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我国东部沿海一些地域,高技术工业区:美国“硅谷”,德国南部,印度班加罗尔,中国北京中关村等,12/70,13/70,二、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垂直分布,知识结构,14/70,1、大气垂直分层,15/70,2、山地气候和自然带垂直分布,16/70,阿尔卑斯山自然带垂直分布,17/70,安第斯山北段气候和自然植被垂直分布,18/70,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19/70,20/70,3、地球内部垂直分层,21/70,4、海水温度垂直改变,22/70,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察站水温随深度改变曲线图。读图1,完成第1题。,B,提醒:西经170,附近是太平洋,有小岛,不会有大陆架;三个观察站表层水温最高,说明纬度低。,三个观察站中 (),位于大西洋,纬度位置最低,海底地形是大陆架,0-1km之间,水温 改变比大,23/70,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回答,图中、曲线依次代表 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24/70,5、垂直赔偿流形成与分布,25/70,6、山地农作物垂直分布,因为山区海拔高低不一样,热量条件有显著垂直改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长久越短。所以在不一样海拔高度上,农作物品种也有不一样。,26/70,高 度,主要作物,米以上,不能种植,1500米,莜麦、马铃薯带,12001500米,谷子、马铃薯、莜麦带,9001200米,谷子、马铃薯、冬麦带,600900米,玉米、高粱、棉花带,山西北部五台山一带山地农业,27/70,例题:对流层中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飞机颠簸。造成对流层气流上升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气温)。图中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情况,分析回答以下问题,。,28/70,(1),图表示气温降低速率在,A 3000M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 30006000M高于垂直递减率,C 6000M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 6000M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本题解题关键在于了解题意,看懂图中内容。气温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000M温度降低6,,高于垂直递减率则上层气温低于理论气温,反之则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依据图中地面与上层气温数值进行计算,即可判断。,29/70,(2)飞机能够在5000米 高度平稳飞行是,飞机能平稳飞行条件是对流层气流上升迟缓,也就是,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即低于垂直递减率。,分析图中曲线改变幅度能够看出(4)图符合条件。该图地面气温约10,5000米约为10,,比理论气温高,故 D为正确选项。,A(1)B(2),C(3)D(4),30/70,三、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季节改变,知识结构,31/70,1、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移动纬度为多少?平均一天移动了多少?预计一下北京时间5月1日12点太阳直射点坐标。,32/70,太阳直射于北半球时,全球各纬度,(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于南半球时,全球各纬度,(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北半球昼短夜长。,天文现象季节改变,33/70,2、昼夜长短季节改变规律(赤道上整年昼夜平分、二分二至日昼夜情况),节气,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昼夜情况,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为极昼;南半球则相反,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内为极夜;南半球则相反,34/70,3、正午太阳高度季节改变规律,纬度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回归线以北纬度带,达最大值,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纬度带,达最小值,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带,每年太阳直射两次,两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上,最大值、最小值各有一次,赤道上,最大值最小值各有两次,35/70,绘图训练,提升能力,36/70,37/70,4、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经线圈平面之间夹角季节改变,春、秋分日,晨昏圈经过,极点,与经线圈平面之间,交角为0,与纬线圈,平面之间交角为90。,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0(赤道)。,38/70,(1)晨昏圈相切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之和等于90(即互为余角),(2),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之间交角季节改变规律,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冬至日春分日,906634906634 90,(3),晨昏圈平面与经线圈平面之间交角季节改变规律,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春分日,0 232602326 0,39/70,夏至日日照图,40/70,冬至日日照图,41/70,获取信息,提炼概括,42/70,获取信息,提炼概括,43/70,获取信息,提炼概括,44/70,获取信息,提炼概括,45/70,5、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改变规律,夏至(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约5个纬度左右;,春秋分,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冬至(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约5个纬度左右。,46/70,(1)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风向季节改变,东 亚,南 亚,澳大利亚西北部,一 月,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北信风偏转为西北季风,七 月,东南季风,东南信风偏转为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47/70,(2)依据陆地、海洋在同纬度气温差异判断季节,48/70,(3)气压带势力强弱和风带风力大小季节改变,受高低纬温差季节改变影响,冬季,高低纬度之间温差较大,气压带之间气压差也大,风力较强;夏季则相反。,49/70,(4)风海流纬度位置和流势(流速和流量)季节改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七月,在信风、西风吹送下形成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等)分布纬度位置随气压带风带北移也要向北移动。,50/70,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夏季),51/70,6、大范围海陆间气温和风向季节改变,一 月,七 月,陆 地,海 洋,陆 地,海 洋,气温分布特点,降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降温慢气温比同纬度陆地高,增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增温慢气温比同纬度陆地低,等温线分布特点,向低纬方向凸出,向高纬方向凸出,向高纬方向凸出,向低纬方向凸出,南北半球等温线特点,陆地上都向南凸出;,海洋上都向北凸出。,陆地上都向北凸出;,海洋上都向南凸出。,风 向,陆上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上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52/70,水圈中地理事象季节改变,(1)纬度位置和流势(流速和流量)季节改变,夏 季,冬 季,东北风,:,逆时针,西南风,:,顺时针,(2)洋流流向季节改变,1.受盛行风影响形成洋流季节改变,53/70,7、气候特征季节改变,(1)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3)三种季风气候,54/70,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气温特点,降水特点,形成原因,年降水量,季节分配,热带草原气候,整年高温,1000毫米以下,分干季湿季,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热带季风气候,1500毫米左右,分旱季雨季,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交替影响,55/70,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气温特点,降水特点,形成原因,年降水量,季节分配,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暖,1000毫米左右,夏季多雨,海陆热力差异西北季风与东南季风交替影响,地中海气候,700毫米左右,冬季多雨,夏季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西风带影响,56/70,三种季风气候,纬度,气候类型,气温特点,降水特点,形成原因,高,低,年降水量,季节分配,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800毫米以下,集中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欧亚大陆西北季风与太平洋东南季风交替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1000毫米左右,雨季较长,热带季风气候,整年高温,1500毫米左右,分雨季旱季,气压带风带移动印度洋西南季风与欧亚大陆东北季风交替影响,57/70,四季更替,一些气候类型气候特征随季节改变,一些自然带自然景观随季节改变,一些地域河流径流量随季节改变,农业生产活动含有季节性特点,旅游活动季节性,兴修水利调整水量,不违农时适时耕作,58/70,8、自然景观季节改变,自 然 带,夏 季 或 湿 季,冬 季 或 干 季,热带草原带,湿季草木葱绿,干季草木枯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夏季草木繁茂,百花争艳,冬季阔叶落叶,腊梅傲雪,温带草原带,夏季碧野千里,牛羊成群,冬季雪原莽莽,牛羊归圈,亚寒带针叶林带,夏季林木苍翠,冬季千里冰封,59/70,9、河流水文特征季节改变,(1)河流流量大小、水位高低和汛期长短因补给形式不一样而有所不一样,(2)纬度较高地域河流,冬季有结冰期,(3)凡有结冰期河流在一些河段(由纬度较低地方流向纬度较高地方)会出现“凌汛”现象。,60/70,农作物,播种季节,收获季节,在中国主要分布地域,春小麦,34月,78月,黑龙江、内蒙、西北地域,冬小麦,911月,翌年56月,华北、陕、新、长江流域,水稻,早稻,4月插秧,7月收割,秦岭淮河以南(双季)秦岭淮河以北、西南高原(单季),晚稻,7月下旬8月上旬,10月11月,大豆,4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10、人类活动季节性特点,(1)农业生产活动季节性,61/70,棉花,4月上、中、下旬(视地域而不一样),9月中旬10月中旬(地域不一样),长江中下游(4上),黄河中下游(4中),新疆(4下),油菜,春油菜,4、5月播种,9、10月收获,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域,冬油菜,9、10月播种,翌年4、5月收获,华北平原、长江流域、东南丘陵等地域,甜菜,普通在4月上中旬5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下旬,长城以北东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域,甘蔗,大部地域在2月至4月下种,9、10月后分批收割,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滇南、台南、川中等地域,62/70,(2)科学考查活动季节性,极地科学考查:,两极地域科学考查活动应选择在极昼、气候较温暖时期。北极地域普通选在春分后(4、5月)至冬至前(10、11月)这段时间;南极地域恰好相反,普通选在秋分后(10、11月)至夏至前(4、5月)这段时间。,高山科学考查:,应避开雨季和冬季,选择天气情况比很好、比较稳定季节。,63/70,自然灾害季节改变,2.我国华北春季易发生旱灾,1.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轻易受大风、寒潮和沙尘暴等灾害影响,3.台风、洪涝等灾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4.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暴雨较多夏季多发,11、自然灾害季节改变,64/70,2.燃煤较多季节(我国北方冬季)空气质量差,易发生大气污染;,3.每年911月南极地域上空出现臭氧分布极小值.,1.气温水温较高季节易出现赤潮现象;,12、环境问题季节改变,65/70,用上图“模拟高考”给该试题设计四个选项并作答案.(要求:正确答案只能有一项;四个选项要分别从不一样方面设置,表达一定综合性.),命题模拟,激活思维,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以下说法正确是(),A.,B.,C.,D.,66/70,命题模拟,激活思维,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酷热干燥,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D,67/70,回首高考,应用知识,(年江苏卷)图4为“公转轨道相邻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此时:,A是地球上北极地域进行科学考查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大行星,A是地球上北极地域进行科学考查黄金季节,68/70,3.(年广东),以下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是(),A.长江截流夏季,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C,回首高考,应用知识,69/70,谢谢!,70/7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