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发传染病概况及进展(新,新发传染病(EID,),的特点,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内,全球新出现了,30,多种疾病(主要为动物源性),,同时许多以前呈下降趋势的疾病如今又卷土重来,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社会、个人行为、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等因素,以及微生物、宿主和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疾病的类型不断变化。,11/6/2025,2,EID的特点:在疫情初期,临床医生不认识,不知应该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有效,病死率高居不下;,病因不能确定,不知应该采取何种特异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政府首长得不到专业人员的明确意见,难以及时做出决策,;,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依靠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预测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发传染病,无法作好特异性准备,。,11/6/2025,3,EID的特点,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已经影响到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府形象等。,11/6/2025,4,EID的特点:对人类的威胁是长期的,微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可产生病原体。这个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发生。,只要世界上有人类存在,我们就必须要面对传染病的问题。,许多社会因素也是发生新的传染病的重要因素。,11/6/2025,5,EID的特点:没有国界,是世界性的,国际贸易,旅游,交通工具,11/6/2025,6,新的病原体发生机理:,拿来和扔掉-产生新的病原菌,近年来对细菌的进化有了新的认识,一是某些基因的水平转移,“,拿来(,GAIN,)”,,,拿来可使细菌获得新的毒力基因,产生或增强致病性;,一是某些基因和功能的,缺失,“,扔掉(,LOSE,),”,,可失去有些对细菌本身可有可无的或者根本就是多余的基因,也使细菌更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或者生命力更强。,这两种方式,都参与细菌毒力的获得或增强致病性的过程。,11/6/2025,7,人类与病原体的斗争将是永远的,细菌和病毒都是宇宙间非常古老的物种,,细菌,在宇宙中已存在,30,亿年,左右,,病毒,结构简单、原始应,比细菌存在更久远,。,而,人类在宇宙中存在距今仅,240,万年,。,细菌和病毒在宇宙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与自然作斗争的本领,,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常用的就有,100,多种。可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病死率仍相当高,,细菌、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应付人类的治疗措施,,,还以基因突变来适应自然界,产生新的变种,,对人类产生新的威胁。,11/6/2025,8,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1),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中分离出,23,种新的病毒。有的能引起人类感染。,新开农田:,草体改农田,带病毒的节肢动物把病毒传给人。,便捷的交通:,国际旅游和贸易的显著增长,有利于传染病的播散,世界的都市化:,全球人口增长并向城市集中;,50,年代千万人口的城市仅,2,个,,2000,年增至,24,个。,11/6/2025,9,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2),HIV,感染、医学干预,和,老年化,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战争和饥荒,造成难民数量激增;,生态变化,,如全球变暖、森林的砍伐和再植引起人畜共患病发病危险性;,畜牧业的变化,食物供给全球化,;,11/6/2025,10,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3),细菌对抗生素耐受性;,违反实验室,对微生物制剂的,操作规定,或,生物恐怖活动,也会造成疾病的爆发。,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同时也加快了这些疾病的传播,,11/6/2025,11,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WHO,报告,全球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人数中,有近,1/3,是因传染病致死,传染病再次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传染病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和发展。,人类面对传染病严峻的形势,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世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治应给与高度关注。,11/6/2025,12,传染病在全世界的危害,历史上鼠疫(,plague,)、,霍乱(,cholera,)、,天花(,smallpox,),等烈性传染病给,人类造成很大灾难,。,公元,6,世纪,第,-,次鼠疫大流行,欧洲死亡近,1,亿,公元,14,世纪,第二次,欧洲病死,2500,万,,约占该洲人口的,1/4,亚、非两个洲死亡,2400,万,公元,18,世纪,第三次,印度病死,1200,万。,11/6/2025,13,流行性感冒,在上世纪发生,7,次世界大流行,其最严重的是,1918-1919,年的流行,估计全世界发病人数超过,5,亿,,病死,2000,万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2002,年,11,月中旬截止,2003,年,6,月,23,日全球累积病人数已经达到,8459,人,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曾出现过非典和疑似患者。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此传染病的高发区,,全球的,90%,病例在中国,。,11/6/2025,14,传染病在中国的危害,鼠疫,仅1910年东北地区流行时,,病死42000人,以上。,霍乱,百余年来屡屡从国外传入,解放前的,50年发生过12次大流行。,仅1932年从上海蔓延到21个省的303个城市,,患者10余万,,病死34 000人。,天花,19391949年的10年间,全国各地的天花患者约38万,,1947年有患者2万人,,死亡3400人,。,解放前,,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疹、伤寒、痢疾、斑疹伤寒以及结核病,疫情也很严重,每年吞噬许多人的生命,即往多年来,传染病一直是各种疾病死亡数第一原因,11/6/2025,15,传染病在河南的危害,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4.4%,,婴儿死亡率达,30%,;天花,霍乱,白喉,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20%,;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19341936,年间,我市汤阴县,天花,大流行,全县,499,个大小村庄无一幸免。,1946,年,全省,伤寒,病例,199,万例,占当年全国伤寒病例总数的,34.17%,。,1948,年全省,黑热病,患病人数,590,万以上;同年,沁阳,博爱县一带,疟疾,爆发流行,有的村庄发病高达,90%,以上,。,11/6/2025,16,11/6/2025,17,11/6/2025,18,传染病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惊人的速度控制了天花的传播,,仅用,10,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天花,,控制了鼠疫和霍乱的流行。,其他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破伤风,等也相继得到基本消灭或控制,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比建国初期下降了,95%,以上,由原来的第一位死因下降到,1998,年的第,12,位;,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初期的,35,岁延长到,70,岁。,11/6/2025,19,传染病面临的形势,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逐渐出现,一些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1980,年,5,月,33,届世界卫生大会,WHO,主席向全球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1981,年,6,月,5,日美国发现,AIDS,。,从,1972,年起统计,已有,40,余种新的病原体出现,今后新的传染病会逐渐增多,11/6/2025,20,病毒17种,1972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细菌11种,寄生虫6种,国外发现32种,国内发现2种,11/6/2025,21,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11/6/2025,22,病毒,(viruses),流感病毒,腺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11/6/2025,23,链球菌,11/6/2025,24,11/6/2025,25,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年份 病 原,疾病,1972 萼状病毒 腹泻(暴发),1972 弯曲菌 腹泻(暴发),1973 轮状病毒,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1975 星状病毒 腹泻(暴发),1975 细小病毒 慢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象,1976 微小隐孢子虫 急性肠炎,1977 埃波拉病毒 埃波拉出血热,1977 嗜肺军团菌 军团病,1977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1980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982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1 毛状T细胞白血病,1982 伯氏包柔螺旋体 莱姆病,198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1983 大肠杆菌 O157:H7 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1983,幽门螺杆菌 胃炎,胃出血,胃癌,1988 人类疱疹病毒-6(HHV-6)幼儿急诊(婴儿玫瑰疹),1988 埃利希体 人类埃利希体病,11/6/2025,26,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年份 病 原 疾病,1989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1990 人类疱疹病毒-7(HHV-7)幼儿急诊,1990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1992 霍乱弧菌O139:新类型霍乱,1992 巴尔通体 猫抓病,1993 Sin nombre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993 庚型病毒 庚型肝炎,1994 人类疱疹病毒-8(HHV-8)卡波肉瘤、体腔淋巴瘤,或卡波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1995 Nendravirus 脑膜炎,1996 阮粒(阮毒体)克-雅氏病,1997 A型流感病毒 流感,1997 输血传播病毒(TTV)?,1997 肠道病毒71 流行脑炎,1998 尼帕病毒 脑膜炎、脑炎,1999 A型流感病毒 流感,1999 西尼罗河样病毒 脑炎,2003 SARS病毒 SARS,11/6/2025,27,人类所患的狂犬病、艾滋病、禽流感、疯牛病,、,SARS,,,都是从狗、猴、鸡鸭、牛、果子狸传染的。,猪又引起疾病,?,11/6/2025,28,吃出来的瘟疫,2000年 牛肉 -疯牛病,2003年 果子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4年 鸡鸭 -人禽流感,2005年 死猪 -人猪链球菌感染,都是嘴馋惹的祸!,11/6/2025,29,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史,鼠疫,:,出现时间公元6世纪,-传播动物|鼠,由鼠的寄生虫跳蚤传播给人-病死率30%100%,霍乱:,出现时间18世纪,-传播动物|鸡;最早说的鸡瘟也就是鸡霍乱-病死率30%100%,炭疽,:出现时间19世纪,-传播动物|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病死率20%,11/6/2025,30,艾滋病,:,出现时间1980年10月,-传播动物|仍不十分明确,疑是非洲绿猴-病死率61%,疯牛病,:出现时间1985年,-传播动物|牛,人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病死率100%,禽流感,:出现时间1997年,-传播动物|鸡、鸭、鸽子等-病死率33.3%,猴痘,:出现时间2003年5月,-传播动物|岗比亚土拨鼠-病死率10%左右,11/6/2025,31,世界只有一种医学,20,世纪,80,年代,美国流行病学家卡尔文,施瓦布提出世界只有一种医学,意思是说,不仅,人与人,可以患一种相同的病,,人类与动物,之间也会患同一种疾病,,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是在,共享同一个星球和同一个环境,。,所以,人类不仅要注意自身的疾病,还要关注动物的健康和疾病,,因为如果动物患病,也常常会把疾病传染给人类,。,11/6/2025,32,据有关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已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34,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90,种,。,人畜共患病的种类,11/6/2025,33,人类与动物为什么会患同一种疾病?,11/6/2025,34,反思1:人与动物基因相近,人类基因的构成跟其他哺乳动物没有太大区别,比如人同老鼠相比,在,3,万个左右的基因中,只有,300,个基因是老鼠所没有的,这正如,2000,年前孟子所感叹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人和动物的基因型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别的动物身上寄生的微生物与之相适应,无法引起病害,.,可是如果,人和野生动物甚至和家养的动物接触,微生物传染其变异体,对人或许就是致命的,!,11/6/2025,35,狗与人类的基因数量大致相同,狗的基因资料有助于人类研究与基因相关的疑难病症。,由于长期选择性繁殖的关系,,许多种狗也很容易患有与人类同样的基因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聋哑、失明和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等。,目前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这些疑难病症的治疗研究非常困难,但却,可以借助对狗的研究直接进行。,11/6/2025,36,反思2:环境恶化增加传染机会,亚洲大型养鸡场中鸡只的密度大,鸡笼环境狭窄,加上活家禽市场,导致鸡的生长环境不卫生,,可能使禽流感病毒迅速改变基因结构,助长了病毒基因的“重组”、变种,,如果它与人类流感病毒相混合,将可能造成人传染人的灾难。,现已证实,造成,1918,年流感大流行流感,H1N1,病毒,确实含有禽、猪和人流感病毒的多种基因片段。,11/6/2025,37,反思3:人与家畜(禽)亲密接触,为疾病传播搭建桥梁(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人畜共患病首先是由家畜和家禽的饲养而产生的。,比如,,天花,是由牛传染的,,流感,是从养猪开始的(从猪身上的病毒变异而致人患流感)。,而,猴痘病毒,主要寄生在猴子身上,一旦感染人类,可以发生热性传染病,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和脓疱,类似天花。,11/6/2025,38,反思3:人与家畜(禽)亲密接触,为疾病传播搭建桥梁(2),比如,朊病毒,在羊身上只引起搔痒症,在人身上,就可能产生类同疯牛病的症状,果子狸身上含有大量,非冠状病毒,经过分子生物学检验,其,S,基因和,SARS,基因片断有,99.8%,的同源性,果子狸的免疫系统已适应该病毒,但,SARS,传染给人以后产生的变异,就出现了非典的症状,.,更要命的是,这些病在人类流行开后,家畜和家禽仍然是疾病的传染源,不时制造着新的疾病。,11/6/2025,39,人类活动也扩大了人与动物接触的途径,比如,,猎杀野生动物,和,食用野味,,使得人与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不可避免地就会从动物传播到人。,艾滋病和,SARS,的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前者是与捕食灵长类动物有关,后者是与吃果子狸相联。,捕获动物(旱獭)并利用其皮毛等,也是人畜共患病(,鼠疫,)的一条重要途径。,11/6/2025,40,11/6/2025,41,11/6/2025,42,11/6/2025,43,反思4:全球化导致全球性瘟疫,全球化也使得人们的交往快速畅达,导致各种人畜共患病迅速流行并扩大传播范围,使许多地方性疾病变成全球性瘟疫,,比如源自英国的人畜共患病,疯牛病,,现在就有全球泛滥的趋势。,11/6/2025,4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新发现的各种病毒性肝炎,人,-,猪链球菌病,流行性出血热,O157,:,H7,出血性肠炎,霍乱,病毒性肝炎,禽流感,新发现的各种出血热,克,-,雅氏病,甲型,H1N1,流感,几种新发传染病,11/6/2025,4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1/6/2025,46,序,2003,年新春伊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新春的喜悦之中时,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已悄无声息地在神州大地肆虐,中国的广东、香港、北京等地相继暴发了历史上从来未发生过的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广东省发病高峰为,2003,年,2,月上中旬,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经回顾性调查,,从,2002,年,11,月中旬开始,,广东局部地区发生过少数类似病例,。,11/6/2025,47,SARS,与我国建交的,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对我国入境人员进行入境口岸检查,有,39,个国家不签证。,2003,年,SARS,暴发所造成的全球损失估计为,110,亿美元,。,中国控制,SARS,活动的直接费用估计约,50,亿人民币,11/6/2025,48,11/6/2025,49,11/6/2025,50,11/6/2025,51,11/6/2025,52,Map of cumulative number,of reported cases-May13,河南累积报告SARS病例分布地图,11/6/2025,53,图 广东省SARS病例地区分布图,2002.11.16-2003.6.15,11/6/2025,54,11/6/2025,55,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携带SARS冠状病毒调查研究(1),果子狸“主凶”身份被认定:,2004,年,10,月,广东防治,SARS,科技攻关组的专家们在“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鉴定会上再次作出结论:,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是人类,SARS,病毒重要的,动物宿主之一,,,具有传播,SARS,病毒的能力,。,11/6/2025,56,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携带SARS冠状病毒调查研究(2),果子狸是目前,SARS,病毒,最易感染的野生动物,和较理想的,试验动物模型,。,虽然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果子狸就是人类传播,SARS,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但是专家们,在鉴定会上肯定地认为,,果子狸是,SARS,样冠状病毒,在市场的主要携带者。,11/6/2025,57,11/6/2025,58,11/6/2025,59,11/6/2025,60,11/6/2025,61,11/6/2025,62,11/6/2025,63,11/6/2025,64,11/6/2025,65,11/6/2025,66,11/6/2025,67,11/6/2025,68,11/6/2025,69,人禽流感,11/6/2025,70,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是,家禽烈性传染病,,,被国际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在历史上多次暴发禽流感,包括最严重的,1983,年美国和,1995,年墨西哥的两次大暴发中,均未见有关禽流感感染人类的报道。,11/6/2025,71,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易感的病毒有哪些类型?,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10,个,N,亚型(,NI N10,)。,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1,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H3,和,N1,、,N3,亚型易感,11/6/2025,72,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1),目前在大范围内蔓延的禽流感是一种由,甲型禽流感病毒,由水栖的禽类转移到人类和家畜身上,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野生的水栖禽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病毒一般处于一种进化停滞状态,,但当感染其他物种时会迅速发展进化。,2004,年在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和印尼等国家再度出现的,H5N1,型流感病毒就是一种快速进化的类型。,11/6/2025,73,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2),1999,2002,年,从南方健康鸭体内分离的,21,株,H5N1,,发现这些病毒对鸡呈高致病力。,鸭可能是禽流感病毒的永久宿主,2003,年荷兰,225,个养禽场暴发,H7N7,亚型,AI,,有,87,人确诊感染,H7N7AI,,发现了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和猪感染的血清学证据,11/6/2025,74,人禽流感感染情况,年份,地点,型别,感染人数,死亡人数,香港,H5N1 18 6,中国内陆,H9N2,香港,H9N2 2,荷兰,H7N7 87 1,越南,H5N1 267 38,2004,泰国,H5N1 29 14,11/6/2025,75,病原体,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11/6/2025,76,流行病学,1.,传染源,(,1,)家禽: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5N1,病毒的鸡。,(,2,)病人:,没有证据显示病人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目前认为主要是接触传播,即通过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I,病毒而感染,目前尚无人间传播的有力证据,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1/6/2025,77,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症状,潜伏期:,7,天以内,早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高热、热程为,17,天,一般为,23,天。咳嗽、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痛等。,半数禽流感患者伴有严重的肺炎、肺部实变体征,。,部分病人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病情严重者心、肾衰竭导致死亡。,禽流感死亡率很高。,11/6/2025,78,实验室检查,1.,一般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WBC,数量不定、,L,下降、血小板正常。,(,2,)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活跃,(,3,)胸部,X,线检查: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2.,病原学诊断,对患者咽拭子和咽漱液标本进行接种、培养,同时进行血清学诊断。,11/6/2025,79,人-猪链球菌病,11/6/2025,80,背景资料,-“怪病”病因查找记,7,月,11,日下午,四川资阳市雁江,区,CDC,接到报告,市三院收治了一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但流行病学不支持,。疾控人员当即前往该院调查处理并采集血样。,12,日雁江,区,CDC,将标本送往省,CDC,检测。,当晚,该院又接诊了一例同样的病例,并正在抢救。,在资阳,,已经有,10,多年没有流行性出血热了,。,11/6/2025,81,重要信息:与病死猪有关,当晚,疾控与临床人员共同分析病案,获得了一条重要信息:正在该院治疗中的一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及刚刚死亡的病人,,都与病死猪有过接触史,。,而且,在,6,月,26,日和,7,月,3,日,该院还分别收治过两个类似病例,。前者自动出院,后者,7,月,5,日死亡。于是,对,4,个病例迅速展开流调。,11/6/2025,82,11/6/2025,83,11/6/2025,84,疫区零报告:全国有散发,7,月,25,日,卫生部发出通告,,初步查明,这种病为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香港,广东发现零星散发病例,!,11/6/2025,85,病原学,一般特性,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球形,链状排列,,有菌毛,无芽孢、鞭毛,兼性厌氧。,多属于,溶血性链球菌,(,群),刚分离典型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链长达二十多个,,二代培养后细菌形态不典型,多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不成链,。,因此刚分离到的细菌形态观察十分重要,。,11/6/2025,86,11/6/2025,87,猪链球菌,人链球菌,11/6/2025,88,11/6/2025,89,11/6/2025,90,流行病学(1),流行概况,猪链球菌感染是猪的常见病,人体感染比较少见。国外多数学者认为猪链感染,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动物源性职业病,。,猪链球菌是动物致病菌,可致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关节炎、心内膜炎等。,1968,年荷兰,学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脑膜炎病例。在,19681984,年间,荷兰在,30,位脑膜炎病人中,分离到,30,株猪链球菌,其中,28,株为猪链,2,型,,1,株为猪链,4,型,另,1,株不能确定。,11/6/2025,91,流行病学(2),1984,年到,1993,年,香港,有,25,人感染,,1998,年,江苏省南通市,在猪群暴发猪链球菌病期间有,25,人感染发病,,14,人死亡。,2003,年在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克罗地亚、泰国都有人,-,猪链球菌病的病例报道。,至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感染病例描述,,地理分布偏重于北欧和东南亚一些食猪肉的国家。,11/6/2025,92,11/6/2025,93,11/6/2025,94,11/6/2025,95,人,-,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均为,病猪处理工人或接触过病猪肉的人群,以及打猎者,。,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或经口感染人,。,在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临床表现相似的猪瘟、伪狂犬病、水肿病等区分,,11/6/2025,96,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截至,8,月,2,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205,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2,例,临床诊断,117,例,疑似,46,例。,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18,例,病危,29,例,,死亡,37,例,。,11/6/2025,97,人,-,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多数病例发病急,约,50%,病例,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初期都会有高热、全身不适、眩晕。,该病主要分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败血症型,比较危险,常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人肢体出现,瘀点、瘀斑,,早期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休克,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并导致死亡。,有的死亡者上肢、面部、躯干,都可看到黑色的斑痕。,脑膜炎型,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较低。,11/6/2025,98,11/6/2025,99,11/6/2025,100,11/6/2025,101,11/6/2025,102,11/6/2025,103,11/6/2025,104,11/6/2025,105,克-雅氏病,11/6/2025,106,克-雅氏病,朊毒体(,Prion,),不同于人类至今发现的以核酸复制为遗传基础的任何病原微生物,,是一种缺乏核酸、不需核酸复制而能自行增殖的蛋白质感染性粒子,。,朊毒体感染所致的朊毒体病,,,目前已知的包括,有人类的克一雅病,、库鲁病,、杰茨曼一斯脱司勒一史茵克综合征,、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以及动物的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瘙痒症等一类被称之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这类疾病可呈,传染性、散发性或遗传性。,11/6/2025,107,克-雅氏病,人类的朊毒体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主要,病理学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的空泡样改变,,且此种病变极少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潜伏期长,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病情持续进展并最终致死以及病变的发生都与朊毒体蛋白,(,prion,protein,,,PrP,),的异常代谢及由此所引起的,PrP,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积聚有关。,11/6/2025,108,克-雅氏病(CJD),目前已知的人类朊毒体病有以下几种:,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散发性朊毒体病,库鲁病,医源性克一雅病,家族性克一雅病,杰茨曼一斯脱司勒一史茵克综合征,格斯特曼病(GSS),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大多数克一雅病,11/6/2025,109,人类朊毒体病的分类,名称,潜伏期,典型表现,分布,传播途径,库鲁病,3个月至1年长者达30年,先出现痴呆后有共济失调,巴布亚一新几内亚,进食已故亲人脏器,克-雅氏病,(CJD),典型者1年左右,从1个月1年,痴呆后共济失调,1.散发性:世界性,发病率1/百万,2.遗传性:已证明100个家族发病,3.传染性,160例,1.散发性:传播途径不明,2.遗传性:编码Prp的基因突变,格斯特曼病,(GSS),典型者26年,共济失调后发生痴呆,已证明在50个家庭中发病,Prp的基因突变,有遗传性,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典型者约1年,难以入睡并有植物神经系统障碍,失眠,已证明在9个家庭中发病,Prp的基因突变,有遗传性,11/6/2025,110,克-雅氏病的流行病学,1,传染源,感染朊毒体病的动物和人,2,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1,)消化道传播:,进食朊毒体感染宿主的组织或加工物可导致感染本病。,库鲁病,就是由于巴布亚一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的土著部落有食用已故亲人的脏器以示怀念的传统习俗而致该病在当地传播,,牛海绵状脑病,又称疯牛病,,是因使用加工不当的动物内脏作饲料而致该病在动物中传播。,(,2,)医源性传播:,器官移植、注射尸体来源的人体激素等已被证明可引起克一雅病的医源性传播。,11/6/2025,111,诊断依据,朊毒体病的确诊,需依赖脑组织的病理检查,,因此生前诊断较为困难。,(,1,)流行病学资料,进食过疯牛病可疑动物来源的食品;,接受过来自可能感染朊毒体供体的器官移植或可能被朊毒体污染的电极植入手术;,使用过器官来源的人体激素;,有朊毒体病家族史,均有助本病诊断。,11/6/2025,112,诊断依据,(,2,)临床表现,虽然朊毒体病大多都表现为渐进性的痴呆、共济失调及肌阵挛等,但不同的朊毒体病也有各自的一些特点,,散发性克一雅病,发病年龄较大,多先有痴呆后有共济失调;,新变异型克一雅病,发病年龄较轻;,库鲁病,震颤显著,往往先有共济失调后出现痴呆;,格斯特曼病,多仅有共济失调等小脑受损表现,少见痴呆;,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以进行性加重的顽固失眠为特征。,11/6/2025,113,诊断依据,(,3,)实验室检查,脑组织的海绵样病理改变,及,PrP,SC,阳性的免疫学检测于确诊本病有重要意义。,脑脊液中的脑蛋白,14-3-3,及脑电图,PSWC,S,具辅助诊断价值。,PRNP,序列碱基突变的遗传学分析则有助家族性阮毒体病的诊断。,11/6/2025,114,预后,预后极差,,已知病例无一例外均告死亡,11/6/2025,115,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至今尚无有效的病原治疗。,有,报道认为刚果红、二甲基亚砜、酚噻嗪、氯丙嗪、分支多胶、磷脂酶,C,、,抗朊毒体抗体及寡肽等,可能对延缓病情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及适用性有待证实,。,11/6/2025,116,HIV感染,在我国的流行经历了,三个时期,:,散发期,(1985-1988),:全国共报告,HIV,感染,者,19,例,多为外籍公民或海外华人;,局部流行期,(1989-1994),:,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边境瑞丽吸毒人群中发现了,146,例,HIV,感染者,此后疫情扩大到,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流行期,(1995,至今,),:流行地区继续扩大,感染人数急剧上升。许多地区在性病患者、,CSWs,中发现的感染者迅速增加。,据预测我国目前的感染者人数已,达,100,万。,11/6/2025,117,大肠杆菌(,E.coli,O157:H7,),1986,年,中国分离到大肠杆菌,O157:H7,菌株。,1999,年,我国苏皖毗邻地区发生了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流行,7,个月,住院,195,人,死亡,177,人,(病死率,90.8,),。,2000,年,入夏,疫情再度肆虐,波及到临近的河南省。,目前,我国有十多个省市已经从家畜家禽、市售禽肉食品、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原菌。,11/6/2025,118,11/6/2025,119,1993,美国大肠杆菌,O157:H7,暴发,726 cases identified,4 deaths,$160 million cost to company,E.coli,O157,11/6/2025,120,报告9451例,其中1808例住院,12例死亡。,1996年日本大肠杆菌,O157:H7流行,11/6/2025,121,排泄粪便,含大肠杆菌O157:H7,直接污染,通过苍蝇、蜣螂等传播病原,环境,熟食,腌菜,生肉,水,良好的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良的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健康,发病!,携带大肠杆菌 O157:H7的羊、牛、鸡、猪,1999年苏皖大肠杆菌,O157:H7流行,11/6/2025,122,O,139,霍乱,1992,年,10,月,中旬,,O139,群霍乱,首次在印度发生,,死亡,230,人。,我国,于,1993,年,5,月,在,新疆柯坪县,发现,O139,群菌霍乱病例,报告病例,165,例,死亡,4,例。在喀什、和田等地发生流行,估计发病,9060,例,死亡,127,例。,目前,我国每年均,有,20,多个省市地区报告,O139,病例,沿海、内陆均有发生。,环境标本和某些进口海产品中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率不断增高,发生较大范围的,O139,霍乱的,流行可能性不能够排除,。,11/6/2025,123,我国1993-2002年报告O139霍乱的省市区和病例数,11/6/2025,124,2000-2002年报告病例中菌株组成(小川 Ogawa、稻叶Inaba、O139群),2000 2001 2002,O139 10%10%32%,稻叶 3%67%59%,小川 87%6%9%,11/6/2025,125,军团病,军团病,1976,年首次在美国,费城暴发。,我国,1981,年,发现国内首例军团菌病病例,目前已发现,10,多起暴发的报道。,1997,年到,1999,年,的调查发现,北京市,14,家星级大饭店的空调冷却塔的军团菌污染率为,85.7%,饭店工作人员军团菌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9%,。,2001,年,,北京某写字楼发生了一次因为上感样军团病的暴发流行。,11/6/2025,126,空肠弯曲菌肠炎,最早于,1909,年,从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当时称为胎儿弧菌,(,Vibrio,fetus),。,空肠弯曲菌肠炎在有些国家已居腹泻病的首位,,也是我国重要的腹泻病原菌,所引起的腹泻占全部腹泻患者的,2%-10%,左右。,11/6/2025,127,莱姆病,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康涅狄克州莱姆镇引起第一次流行。,1982,年分离到病原体,,,1984,年命名为伯格多弗疏螺旋体,。,我国,1987,年分离到病原,。,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在东北林区莱姆病感染普遍,,28,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病人,,18,个省(市、自治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估计,年新发病例,2,万余。,11/6/2025,128,丙型肝炎,(HCV),全世界约有,一亿七千万人,感染了,HCV,。,我国人口的平均感染率为,3.2%,(,0.9%-5.1%,),有,约,4000,万,HCV,携带者。,中国是丙肝的高发国家,,HCV,感染率几乎是美国,(2%),的,2,倍。,尚缺少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资料。,11/6/2025,129,庚型肝炎,(HGV),我国各省市均有,HGV,感染存在。不同地区,HGV,流行率不同,,抗,HGV,抗体阳性率,在,5,以下,的有内蒙、浙江、辽宁、甘肃、四川等省市,,抗,HGV,抗体阳性率,在,20,以上,的有新疆、,河南,和宁夏,3,省市,占我国不明原因肝炎的,1/3,左右。,与,HDV,的共同感染尤为多见。,11/6/2025,130,戊型肝炎(,HEV),迄今为止,最大的爆发流行发生在我国新疆的南部,(,1986,年至,1988,年),前后历时达,20,个月之久,共发病,119280,人,,72,为,15,44,岁的青壮年。,流行的原因,是,1986,年,7,月和,1987,年,6,月分别降了两次暴雨,地表形成了大量水流,粪便随雨水进入灌溉渠和饮用水池,又因当地人又喝生水的习惯。,内蒙、辽宁、吉林、新疆都曾有食源性流行的报道。,11/6/2025,131,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病原体,是,Hantaan,virus,主要宿主,为褐家鼠,在江苏、河北、辽宁、山西北部、山东等地有过暴发的报道,在其他一些省市有散发病例,根据血清学、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试验结果,,中国约,50%,的出血热病例可能属于,HFRS,11/6/2025,132,B组轮状病毒腹泻,(ADRV),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是,1983,年在我国首次发现的。当时该病在东北、西北、华北乃至全国城乡发生暴发流行,尤以煤矿为重,造成上百万人感染。,因该病毒主要感染成人,故命名为“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后来被正式命名为,B,组轮状病毒。,自,1982,年发现以来,,已有,20,多个省发现成人轮状病毒流行,也有散发病例。,11/6/2025,133,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