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总纲目录,*,*,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泰安考情分析,*,*,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基础知识过关,*,*,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核心实验突破,*,*,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泰安真题精练,*,*,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核心实验突破,泰安真题精练,山东真题精练,栏目索引,山东真题精练,*,*,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第1页,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泰安真题精练,总纲目录,山东真题精练,关键试验突破,第2页,泰安考情分析,第3页,基础知识过关,知识点一 水三态改变和天然循环,知识点二 分子性质和应用,知识点四 水分解与合成,知识点三 天然水人工净化,知识点五 物质性质和用途,知识点六 混合物与纯净物判断,第4页,课前速写,第5页,2H,2,O,2H,2,+O,2,2H,2,+O,2,2H,2,O,H,2,+CuO,Cu+H,2,O(或3H,2,+Fe,2,O,3,2Fe+3H,2,O),2H,2,O,2,2H,2,O+O,2,2Cu+O,2,2CuO(或3Fe+2O,2,Fe,3,O,4,),H,2,+Cl,2,2HCl,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第6页,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第7页,知识点一水三态改变和天然循环,1.,水三态改变,:,水分子能量改变造成了水三态改变。,水分子,取得,能量时,运动速率,加紧,分子间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由固态变成液态,);,水分子,失去,能量时,水由气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固态,),。,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水三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第8页,知识点二分子性质和应用,1.分子基本性质,水、氢气、氧气和蔗糖等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本身有能量,总在不停地,运动,。,第9页,2.用分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常见现象,解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毫升,分子间有间隔,酒香不怕巷子深;浓盐酸、浓氨水易挥发,分子在不停运动,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O含有可燃性,CO2不可燃,不一样种分子,化学性质不一样,第10页,3.分子运动试验探究,(1)试验现象:烧杯A中溶液变为,红,色,烧杯B中溶液,不变色,。,(2)试验现象解释:烧杯C中浓氨水挥发出来氨分子,不停运动,使烧杯A中酚酞溶液变色。,(3)烧杯B为对照组。,第11页,知识点三天然水人工净化,1.水资源情况:水资源分布范围很广,但淡水资源,稀少,。,2.水人工净化,(1)惯用净水方法,方法,作用,沉降,使天然水中较大泥沙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过滤,分离水与泥沙(分离颗粒大小不一样混合物),吸附,除去水中颜色和气味,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可得到净化程度最高水,第12页,尤其提醒a.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很多净水方法利用上,要,注意其先后次序:小颗粒杂质变大颗粒杂质(加絮凝剂)大颗,粒杂质(沉降)不溶性杂质(过滤)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吸,附)投药消毒。,b.蒸馏是净水程度最高方法。,第13页,操作,注意事项,原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能留有气泡,加紧过滤速度,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预防液体从漏斗边流出,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预防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间隙流下,使过滤失败,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要紧靠,玻璃棒,预防液体溅到漏斗外,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一侧,预防戳破滤纸并充分过滤,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预防液体溅出,(2)过滤操作注意事项,第14页,知识拓展,玻璃棒作用:引流,预防液体冲破滤纸或溅出。过滤,后,假如滤液依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洁净等。,(3)硬水与软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检验,加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是硬水;反之,是软水,转化,硬水 软水,第15页,注意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一个方,法。过滤操作关键点是“一贴、二低、三靠”。过滤不能降低水,硬度。降低水硬度,生活中惯用煮沸方法,试验室中惯用蒸,馏方法。,第16页,知识点四水分解与合成,1.水电解(详见关键试验突破),2.水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将,干而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第17页,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1)分解反应:由,一个,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反应。特征:“一变多”,表示式为A,B+C+,例,如:,2H,2,O,2H,2,+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个物质反,应。特征:“多变一”,表示式为A+B+,C。,比如:,2H,2,+O,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18页,知识点五物质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改变就能表现出,来性质,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助燃性、毒性、腐蚀性等,区分,是否需要发生化学改变才能表现出来,性质与用,途关系,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表示性质。即经过性质能够推知物质用途,经过用,途也能够推断物质性质,第19页,知识点六混合物与纯净物判断,种类,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物质,由一个物质组成,物质,种类,混合物,纯净物,宏观,各种物质组成,一个物质组成,微观,由各种微粒组成,由一个微粒组成,联络,混合物,纯净物,尤其提醒自然界中水大多数都是混合物,如雨水、海水、自,来水等;极少数为纯净物,如蒸馏水。,第20页,关键试验突破,试验水电解,1.试验原理:,2H,2,O,2H,2,+O,2,。,2.试验装置,第21页,3.试验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12,。,4.气体检验,待两支玻璃管搜集了一定体积气体后。,(1)正极,将带火星木条靠近气体体积小玻璃管尖嘴处,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证实是氧气。,(2)负极,用试管在尖嘴处搜集气体,然后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大拇指,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第22页,5.试验结论,(1)正极搜集到,氧气,负极搜集到,氢气,。,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6.误差分析,氧气和氢气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是:,(1)氧气在水中溶解度比氢气稍大;,(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第23页,7.试验拓展,(1)水中加入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导电性,在电解,水过程中不发生改变。,(2)该试验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第24页,8.试验结论推广,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和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第25页,9.电解水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第26页,例1,(湖南邵阳,11,2分)如图为电解水试验装置图,以下说,法正确是,(,A,),A.在水中加入少许硫酸钠以增强水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玻璃管内得到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该试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D.该试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第27页,解析,在水中加入少许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故说法A正确;负极,产生气体是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说法B错误;,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是氧气,负极产生是氢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故说法C错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说法D错误。,第28页,A.正极连接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在化学改变中原子重新组合,变式,1-1,(,德州,5,2,分,),如图是水电解试验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是,(,D,),+,第29页,解析,A项,电解水时,正极连接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少,是氧,气,故错误;B项,电解水时,正极连接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少,是,氧气,负极连接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多,是氢气,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2,故错误;C项,水是由水分子组成,故错误;D项,在,化学改变中,分子能够再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份子,故正,确。,第30页,泰安真题精练,考点一 分子性质,考点二 水资源和天然水人工净化,考点三 水分解与合成,考点四 物质性质和用途,考点五 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判断,第31页,考点一分子性质,1.(泰安,28节选,2分)同学们为探究分子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棉花,做了以下列图所表示试验,发觉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份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棉,花一端。,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棉花一端原因是,氨分子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白色烟环偏向蘸,第32页,有浓盐酸棉花一端(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第33页,解析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棉花一端原因是氨分子,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名师点睛,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性质,当物质发生物理改变时,组成物,质分子不发生改变,大小也不变,改变是分子间间隔;当物,质发生化学改变时,组成物质分子发生了改变。,第34页,考点二水资源和天然水人工净化,2.(泰安,8,2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漂亮,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民生视角下,生态观,要求全方面落实“水十条”。以下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是,(,B,),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使用,B.富含氮、磷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水体严格保护,D.农田浇灌使用喷灌、滴灌技术,第35页,解析富含氮、磷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水体受到污染。,第36页,考点三水分解与合成,3.(泰安,7,2分)以下包括学科观点相关说法正确是,(,B,),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守恒观:10 mL质量分数为40%硫酸,加10 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第37页,解析A项,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错误;B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确;C项,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D项,10 g质量分数为,40%硫酸,加10 g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错误。,第38页,考点四物质性质和用途,4.(泰安,4,2分)以下说法正确是,(,A,),KNO,3,属于复合肥,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纯度,普通情况下,合金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纯金属高,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B.,C.D.,第39页,解析KNO,3,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氢,气和甲烷含有可燃性,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纯度,故,正确;普通情况下,合金熔点比组成合金纯金属低,但硬度,普通比组成合金纯金属大,故错误;氢氧化钠含有很强腐蚀,性,能够除去炉具上油污,但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故正确;,氢氧化钙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第40页,考点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判断,5.(泰安,9,2分)溶洞中存在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此反应属于,(,A,),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第41页,解析该反应由三种物质生成一个物质,符合化合反应概念,所,以选A。,第42页,山东真题精练,考点一水天然循环及净化,1.(淄博,2,1分)水是生命源泉,是人类最宝贵资源。关于,水天然循环说法正确是,(,D,),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本身净化水天然循环,是经过水三态改变实现水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生物,补充淡水资源水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结果,A.B.C.D.,第43页,解析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本身净化,正确;水,天然循环是经过水三态改变实现,正确;水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重新分配,为地球上生物补充淡水资源,正确;水,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结果,正确。,第44页,2.(枣庄,34,4分)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海水中含量排第六位钾元素约有600万亿吨,能够从中提取,氯化钾作为肥料。假如农作物缺乏钾元素,会出现,B,(填序,号)。,A.叶色不浓绿B.茎秆不粗壮C.根系不发达,(2)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天然水循环是主要水体自净方式,其能量来自,太阳,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改变。,(3)自来水是经过水厂生产出来符合对应标准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水。其生产过程中加入液氯作用为,杀菌消毒,。,第45页,考点二分子性质及应用,3.(枣庄,18,2分)以下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微,观解释正确是,(,C,),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第46页,解析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故选C。,第47页,4.(威海,4,2分)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组成。对于二者中二氧化碳分子比对结果,正确是,(,C,),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强弱相同,C.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之间间隔相同,第48页,解析干冰和二氧化碳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组成,二者,化学性质相同;气体二氧化碳变成干冰是物理改变,分子种类不,变,改变是分子间隔、排列方式以及运动速率。,第49页,5.(济宁,4,1分)对以下事实解释,不合理是,(,C,),A.经过气味区分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不一样分子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改变,分子大小随之改变,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加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第50页,解析经过气味区分氮气和氨气,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且不一样,种分子性质不一样,A项正确;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B项正确;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状态改变,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而分子,大小没有发生改变,C项错误;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加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紧,D项正确。,第51页,考点三分子运动试验探究,6.(济宁,3,1分)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试验。其中,能到达目标是(,C,),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第52页,解析甲中浓氨水含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石蕊溶液变,蓝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乙中浓硫酸不含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无显著改变,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丙中浓盐酸,含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氯化氢,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丁中浓硝酸含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硝酸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故选C。,第53页,7.(淄博,20节选,3分)下列图是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和改进,试验装置,请你参加他们探究活动。回答以下问题:,(2)如图所表示:小亮同学在烧杯A中加入10 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都加入20 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成红色烧杯是,B,(填“A”“B”或“C”),请,第54页,你用分子知识解释烧杯中溶液变红原因,A中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显碱性,;若用pH试纸测试,该溶液pH一,定,(填“”“=”或“”)7。,第55页,解析(2)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浓氨水含有挥,发性,A烧杯中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显碱性,使B中溶,液变红。若用pH试纸测试,该溶液pH大于7。,第56页,考点四水分解与合成,8.(淄博,16节选,3分)自然界里丰富多彩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粒子组成,化学就像一架“显微镜”,率领我们一步步地深,入认识和研究物质,使我们学会了“用微观眼光看世界”。,(2)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列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改变,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改变过程中出现次序排列,C,A,B,(用图中字母表示),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第57页,第58页,解析(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过程就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氧分子过程,在题图化学改变过程中出现次序为CA,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第59页,考点五物质分类,9.(青岛,1,1分)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是,(,D,),A.海水 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第60页,解析蒸馏水属于纯净物,其它均为混合物,。,第61页,10.(枣庄,15,2分)小明经过下列图试验自制一瓶“汽水”,所加,入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是,(,D,),A.蔗糖B.小苏打C.柠檬酸D.果汁,第62页,解析由一个物质组成物质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物质是混合物。A选项,蔗糖由一个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选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俗称,由一个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选项,柠檬酸由一个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D选项,果汁,由不一样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D。,第63页,考点六物质性质和用途,11.(滨州,5,3分)物质性质决定其用途,以下因果关系不成,立是,(,D,),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可用来除锈,第64页,解析稀硫酸能除锈是因为它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而不是能和,金属反应,故D错误。,第65页,12.(东营,1,4分)以下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是,(,A,),A.木炭用作吸附剂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助燃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第66页,解析A项,木炭用作吸附剂,利用了木炭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B项,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性,质,属于化学性质;C项,氧气用作助燃剂,利用了氧气化学性质;,D项,氮气用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A。,第6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