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0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12554851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68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10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本章导读:,上一章讨论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衡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要达到有效均衡的,GDP,水平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我们首先从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入手,逐渐增加复杂性,最后直到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程度。,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1.,2.,3.,4.,5.,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6.,1.1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三部门的封闭经济,存在,企业、家庭与政府,三部门。政府通过,税收,与企业和家庭产生联系。,假设:设折旧为零,则,Y=GDP=NDP,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三部门的封闭经济,生产要素市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货币市场,政府部门,借贷,税收,产品与服务市场,家庭收入,企业收入,政府购买,5,私人储蓄,税收,公共产品,与服务,消费支出,生产要素支付,公共产品,与服务,企业储蓄,私人储蓄(借贷),借贷,封闭条件下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国民收入,也称总产出,,一般指实际,GDP,。国民收入在宏观经济学中是个泛指的概念:,GDP,、,GNP,、,NNP,、,NI,、,PI,都可以被看作不同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用实际,GDP,表示,流量的概念,国民财富,生产的积累,存量的概念,收入分配决定于,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私有制)和生产方式,。,1.,2,(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古典经济学: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经济中的不同供给品在交换时可以相互创造出格子的需求,,“,供给总是会创造出它自身的需求,”,。,这意味着只要努力增加供给,需求自然就会相应增加,均衡国民收入也会增加,经济不会出现问题。“萨伊定律”是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核心观点。,“,萨伊定律”成立的条件:市场上的供给普遍不足,。,古典经济学,均衡产出由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决定。,1.,3,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设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并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有起来非常槽糕。”,-,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注:不过,凯恩斯在其通论中所提到的理论,同样也被事实证明是一种特例,适合用来描述短期的宏观经济行为。,市场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作用,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考察对象的背景和条件是,经济萧条,时期的情况。,在经济萧条时,主要问题在于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所以凯恩斯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的供给是毫无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总需求的水平。,因此,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均衡国民收入主要由总需求水平决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在总供求均衡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原理基础上,强调短期内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强调总需求(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总需求(有效需求)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政府需求。,均衡产出,总供给,=,总需求,总需求,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需求,G,国外净需求,NX,短期或萧条时期,总供给无法调整,O,Y,1,Y=(AS),A,D,Y,2,E,1,E,2,AS,1,AS,2,O,Y,1,Y=(AD),A,S,Y,2,E,1,E,2,AD,1,AD,2,AD,AS,(,新)古典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凯恩斯和萨伊思想的区别在于是供给决定需求,还是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的假设,假设一,:两部门,企业、家庭,不存在政府,因而不存在税收与转移支付等因素;不存在对外贸易,因而也不存在进出口,生产、投资在企业,消费、储蓄在家庭。,投资为外生变量,。,假设二:,一种产品,社会产品抽象为一种产品,叫,“产出”。,假设三:,价格刚性(凯恩斯定律),短期内社会需求变动时,先调整产量而非价格,,也就是说资源存在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现象,潜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不变,也就是最高生产能力不变,假设四:,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DPI,相等,都可被认为是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关系,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一致时的产出。即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总产出)正好等于全体家庭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总支出,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厂商存货增加,减少生产。,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厂商存货减少,增加生产。,在上述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关键就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因而,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公式为:,Y=C+I,这个公式既可以表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也可以表明期望(计划)取得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计划消费,均衡产出/收入,计划投资,E,支出,需求,Y,收入,供给,O,45,均衡支出,,E=Y,计划支出,,E=C+I,Y*,均衡产出,Y,1,Y,2,I,U,0,I,U,增加产出,Y,2,:,E,Y,,,则,I,U,0,,非意愿存货,=,减少产出,凯恩斯主义交叉图,E,支出,需求,Y,收入,供给,O,45,均衡支出,,E=Y,计划支出,,E=C+I,Y*,均衡产出,Y,1,Y,2,I,U,0,I,U,0,A,结论:,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自发调整机制。,增加总需求,可以带来均衡产出的增加,均衡产出水平决定于总需求或者总支出水平。,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宏观经济均衡条件: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根据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公式)可以推导出其另一种表达形式,即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公式):,E=C+I,(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而,Y=C+S,(计划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于是,,,C+I=E=Y=C+S,I=S,这里需要注意:计划的均衡条件与已经实现的均衡结果(恒等式)的区别。,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十九磅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二十磅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20,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相关概念,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c=f,(,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总体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者年龄结构),凯恩斯认为,在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不如收入增加得多。,消费函数的表达,凯恩斯一般消费函数,:,C,=,C,(,Y,),(,dc/dy 0,),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C=,+,Y,(,0,1,),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由,人类天性,具有谨慎、远虑、贪婪、计算、改善、独立、自豪等特性所决定的。在发达的国家里,国民收入较高,消费倾向相反较低,由此就产生了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并导致就业不足。在经济的高涨时期,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倾向随之下降,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日趋严重,由此就引起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这样凯恩斯就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当成是资本主义社会就业不足及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倾向及其关系,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为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费倾向,(MPC),两个指标。,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大于0。,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在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所占的比率,即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介于,0,和,1,之间。,对线性消费函数的说明,c=,+,y,(,0,1,),自发消费,y,引致消费,边际消费倾向,结论:消费水平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释例,收入,y,消费,c,A,9000,9110,B,10000,10000,C,11000,10850,D,12000,11600,E,13000,12240,F,14000,12830,G,15000,13360,MPC,APC,1.01,0.89,1.00,0.85,0.99,0.75,0.97,0.64,0.94,0.59,0.92,0.53,0.89,结论:,MP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随收入增加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APC:APC大于0,可大于1,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APC大于MPC,消费曲线,消费,C,储蓄,S,o,Y,C,45,C,=,C,(,Y,),E,D,C,B,A,G,F,消费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值,为该点的,MPC,值;,消费曲线上点与圆点的连线斜率值,为该点的,APC,值。,斜率为,A,PC,斜率为,M,PC,消费曲线,o,Y,C,C,=,+,Y,消费倾向的几点说明,MPC 是消费函数的一阶导数,其值是消费曲线上的点的切线的斜率;APC,是消费函数的平均值,其值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0,MPC,1,,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 为常数,;当消,费,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0APC,也可以大于1,表明收入小于消费支出。,APC,MPC,例:,设经济社会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凯恩斯消费理论总结,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为:,C=,+,Y,(,0,APS。,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C,+,S,=,Y,APC、MPC随,Y,增加而递减,但APC MPC;,相应的APS、MPS随,Y,增加而递增,但 APS MPS,APC+APS=1,MPC+MPS=1,S,=,+(1,)Y,S,C,y,O,y,0,y,1,-,C=,+,Y,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A,45,四、,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国民收入分配:,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所以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就越向下移动。,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消费总量大于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政府税收政策:,向富人征税,以政府支出形式花掉,,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将富人的财富向穷人转移,,会增加社会中消费的数量,从而上移社会消费曲线,,就会提高社会的总消费水平;,公司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所以占比越大,消费就越少,使得社会消费曲线下移,,更多的利润分配和更少的未分配利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家庭财产,:一户家庭所拥有的财产就是资产(房产、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减去负债(任何贷款)。家庭财产增加,消费就会增加。,期望未来收入,: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消费在各年之间比较平均,即使他们的收入波动很大。所以只有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不实出乎意料的高或者低时,当前收入才能较好的解释当前消费。,价格水平,:价格水平测量的是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平均水平。它通过影响家庭财富来实现对消费的影响。价格水平上升会导致家庭实际财富的减少,从而引致出消费减少。,利率,:利率很高时,储蓄的回报增加,家庭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支出。这里考虑的是实际利率。,第三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投资的概念,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能引起经济社会,实际资本(资本存量),增加或替换的支出。是一种实体投资,,包括,企业固定投资;住房投资;存货投资。,而不是如购买证券、土地或者其他财产等的金融投资。金融投资只是的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投资的决定取决于投资者在投资项目上的利弊权衡,其原则为是否能够获得净利润收益,即投资收益要大于或等于投资成本。,决定投资的实际因素:,实际利润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函数:,线性投资函数:,投资函数,自主投资,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对于,贷款投资,来说,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对于,自有资金投资,,应将利息视为投资的机会成本。,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43,投资需求曲线:,又称投资的边际效率,(,MEI,),曲线,即投资函数的曲线表现形式。,投资函数,举例,自主投资:,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无关的部分;即利率为零时的投资量。,利率影响投资需求的系数:,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44,投资函数,与,投资需求曲线,250 500 750 1000 1250,i,r%,投资需求曲线,4,3,2,1,0,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凯恩斯的定义,,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重置资本,)。,资本的边际效率,46,问题1:,设想某个人今天给你100万和10年后给你100万,你将会如何选择呢?,结论:今天的钱比未来同样数量的钱更值钱。,问题,2:,设想某个人今天给你100万和10年后给你150万,你将会如何选择呢?,结论:需要将货币未来价值与当前价值进行比较,需要考虑实际利率,r,。,三个相关概念:,现值、预期价值、复利,现值:,用现行利率带来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未来价值:,在现行利率为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复利:,将本期利息加入下一期本金来计算下期利息。,未来价值=现值(1+利率),计息次数,如果以,r,表示利率,,R,0,表示本金,,R,1,、,R,2,、,R,3,R,n,分别表示第,1,年、第,2,年、第,3,年,第,n,年本利之和,则各年底本利之和为:,R,1,=R,0,(,1+r,),R,2,=R,1,(,1+r,),=R,0,(,1+r,),2,R,3,=R,2,(,1+r,),=R,0,(,1+r,),3,R,n,=R,0,(,1+r,),n,可得现值公式:,例:,某一汽车厂商正考虑今年建一新厂,假设新厂将耗资1亿元,并在10年中给厂商带来收入2亿元。,问:如果,r=5%,应该投资建新厂商吗?如果,r=8%,呢?,R,:,资本品供给价格,即目前投资水平。,R,n,:投资在第,n,期的预期收益。,J:,残值。,资本的边际效率,(,MEC,),就是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当按照,何种比例,(,MEC,,,即某一特定的利率水平),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也代表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例:,假定某企业花费50000美元购买一台设备,该设备使用期为5年,5年后该设备损耗完毕;再假定除设备外,生产所需的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不作考虑;以后5年里各年的预期收益分别为12000美元、14400美元、17280美元、20736美元、24883.2美元。,如果,贴现率为20%,时,则5年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50000美元,即:,如果,贴现率(资本边际效率)为20%,时,则5年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50000美元,即:,说明:,资本边际效率可以看作,最低预期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率,MEC,市场利率:投资可行,;,资本的边际效率,MEC,市场利率:投资不可行,。,资本边际效率(MEC)曲线,公式表明:,资本边际效率,r,取决于,R,n,与,R,。,资本品供给价格,R,既定,预期收益(,R,n,)越大,资本边际效率,r,越大;,预期收益(,R,n,)既定,资本品供给价格,R,越大,资本边际效率,r,越小;,结论:,供给价格(投资水平)与资本边际效率反向变动;用市场实际利率水平代替,MEC,则,,市场利率水平越低,投资量越大,。,MEC,曲,线表明:,投资量,I,与利率(,r,)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方案,投资量,万美元,MEC,A,100,10%,B,50,8%,C,150,6%,D,100,4%,投资量,万美元,MEC,r%,10,8,6,4,2,0,100 150 300 400,企业投资额的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表明,投资量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利率越低,投资量就越大。,i,r,MEC,O,一个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是阶梯形的,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的,MEC,加总,会形成一条连续的平滑曲线。,57,投资边际效率,(,MEI,),曲线,MEI,:,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这里,我们要注意到,厂商趋同行为,的效果。,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则,资本品的价格,会上涨;资本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得相同的预期收益条件下的,贴现率缩小,。,被缩小的贴现率(,r,)的数值被称为是,投资的边际效率,。它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58,(,1,)二者均表示出,r,、,i,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2,),MEI,曲线更加陡峭;,(,3,),MEI,:利率变动对投资量变动的影响较小;,(,4,),MEI,更实际地表示了利率与投资量的关系;,(,5,),整个经济的,投资需求曲线,即,MEI,曲线,。,资本边际效率,(,MEC,),与投资的边际效率,(,MEI,),i,r,MEC,MEI,i,0,r,0,r,1,i,1,59,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一)对投资项目产品的需求预期,(二)产品成本,(三)投资税抵免,(四)投资风险,(五)融资条件对投资需求的影响,这也是对投资所生产的产品未来市场销路状况的估计。未来的市场需求旺盛,预期收益就会比较高,比较有保证。,如果工资等成本在投资实施后上升,就会最终导致预期收益下降。,该政策实际上是将政府对投资者应收的税额全部或部分归还给投资者。这等于增加了企业的盈利。收益投资税抵免政策会影响预期收益率。,投资者能否顺利融资或能够融资的规模,将会影响到投资者是否进行投资和投资规模的大小。,未来的不确定性会造成投资的风险。投资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减少预期收益。,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政府财政及政府作用的看法,:,只要政府能够保证市场的充分竞争秩序,它就没有更多的经济职能。所以,他们,主张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并且认为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的高低,产品和服务只要是市场提供出来,就好被实现,无需考虑政府需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政府财政及政府作用的看法:,政府存在需求,,且会影响社会的总需求。当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之和小于社会总供给水平时,除刺激消费和投资外,需弥补总需求的缺口,此时,政府需求是国外需求外的唯一出路。,一、政府需求的内容,政府需求通常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出现,在内容上政府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维持自身正常活动所涉及的消费需求。另一类就是政府为自身或公共设施见者等所生产的投资需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高速增长,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政府投资,主要是对如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通过中国201,7,统计年鉴,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政府支出呈现稳固的逐年递增趋势。,我国政府购买支出逐年稳步增加,1978年财政收入:1132.26亿元,财政支出:1122.09亿元,40年财政收入增加:150倍,财政支出增加:180倍,2017年财政收入:172567亿元,财政支出:203330亿元,二、政府需求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直接支出的影响,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税收的影响,增加或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转移支付的影响,同样通过增加个人或企业的收入,从而增加消费需求。,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具体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如农产品补贴制度、鼓励出口的关税政策等)都会影响到社会的总需求。,正是由于凯恩斯看到了政府对总需求的重要作用,才提出通过政府来拯救经济危机的办法: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赤字財政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带动经济中总需求的增长。,应该说这在一定条件下也许会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是,其长期效应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增加的投资在产品结构上没有变化,那么,只会加剧滞销产品的积压,除非生产有社会需求的新产品。如果新增投资用于公共产品和设施,在长期内也会形成饱和。在公共设施比较健全的国家,政府的公共投资就会受到限制。以至于某些国家将政府投资(政府采购)更多用到军事物资的生产上。,第五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总需求不仅取决于国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需求,而且也取决于国外对本国产出的需求。,国外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一国的主要需求。,一、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基本是外生决定的因素,首先,国外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国外的收入水平高低;,其次,国外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国外的消费倾向高低;,再次,国外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国外的消费结构;,最后,国外需求的大小取决于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高低和产品的类型结构。,二、净出口的决定,在开放经济中,本国对于国外的产出也有需求,所以,真正对本国总需求起作用的是本国的净出口。,我们可以通过国外企业和家庭对本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值减去本国企业和家庭对国外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值来计算净出口。,国外需求会被本国对外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宏观经济分析往往以国内需求为内生变量,本国对外国产品的需求越大,净出口相应地会越小,除非国外需求非常大。,决定净出口水平的三个重要因素:,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对价格水平,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对GDP增长率,本国和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一、,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对价格水平,这里我们主要考虑各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低于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那么,本,国产品的价格比其他国家产品的价格上升得慢。,这种价格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对,本,国产品需求的增加。因此,,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也就是净出口增加。,当,本,国的通过膨胀高于其他国家时,情况刚好相反:,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二、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对,GDP,增长率,家庭收入往往会伴随着,GPD,的增长而上升,而当家庭收入上升,这时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就会增加。,这种由于收入增加引致的消费增加,部分由,本,国的生产提供,另一部分则需要进口。,所以当,本,国的收入(,GDP,)增加快于其他国家时,,本,国消费者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增加就会快于其他国家消费者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增加,结果就是净出口下降。,当,本,国的收入增加慢于其他国家时,净出口会上升。,三、,本,国和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汇率的变动体现了两国之间的,货,币的相对购买力水平,进而影响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和进口产品在国内的价格。,当,本国货,币价值上升时,在国外销售并以当地货币计价的,本,国商品价格就会上升,而在,本,国销售并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外国商品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出口中商品变贵了,而进口的外国商品变便宜了。这样外国消费者会减少对,本,国产品的消费,而,本,国消费者会增加对外国产品的消费,结果就是,本,国的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净出口下降。,当,本国货币,贬值时,情况相反,净出口上升。,三、几个主要的国外需求影响因素:,本国对外实际投资,国际贸易中的竞争程度,贸易保护主义强弱,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短期内总支出是如何决定实际,GDP,的以及经济处于非均衡时是如何进行调整的。,同样我们看到,只要总支出发生变化,就会有一个新的均衡实际,GDP,水平。,下面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总支出的变动对实际,GDP,产生的效应。,我们会发现当总支出的任何一个部分增加时,对实际,GDP,增加的影响,不是一比一的增加,而是高于一比一的比例增加,所以称为乘数效应。,乘数亦称倍数,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投资乘数,意指最初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在他的,通论,一书中,更是提出了如下的看法:“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杜克大学的胡佛教授描述了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中凯恩斯在这一问题上的古怪行为:,“,193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的房间中,当我正准备与凯恩斯共进晚餐时,他善意地讽刺了我在搁架上挑选毛巾而避免弄乱其他毛巾时的小心谨慎。他用胳膊一扫一下就将两三条毛巾扫到了地板上。他开玩笑地说道:我确信与你非常谨慎地避免浪费相比,我对于美国经济更加有用,因为通过弄乱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业。”,投资乘数和乘数原理,两部门经济的,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是一个倍数,即,均衡国民收入增量是投资增量的倍数。,乘,数,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即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投资乘数形成机制,例: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消费函数,C=1000+0.8Y,,,总需求方程:,AD=C+I=1000+0.8Y+I,企业产品,要素所有者,收入,投资,100,折,0.8,折,0.64,折,0.512,乘数产生原理,假设我们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一幢价值,1000,美元的木屋。木匠和木材生产者就会因此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均是,0.8,,则他们会支出,800,美元购买新的消费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800,美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MPC,也是,0.8,,则他们又会支出,640,美元。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每一轮新的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0.8,。,乘数的原理,11000,0.81000,0.8,2,1000,0.8,3,1000,0.8,4,1000,无穷几何级数的公式:,(,r,的绝对值小于,1,),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第一轮 甲,1000,乙,1000,第二轮 乙,800,丙,800,第三轮 丙,640,丁,640,第四轮 丁,512,戊,512,第五轮 戊,409.2,己,409.2,5000 5000,支出的增加收入的增加,新增,GDP,新增国民收入,0.8,n-1,1000,根据上例可以知道:,MPS,MPC,k,k,MPC,MPC,k,1,1,1,1,1,1,1,:,1,1,=,-,=,-,=,-,=,-,=,因此,则,表示,如果用,或,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例如:,当,i,600,时。若,c,1000,0.8y,,求得,y,8000,当,i,700,时。若,c,1000,0.8y,,求得,y,8500,由此可见,投资增加会引起均衡收入的成倍增加。,投资增加了,100,,,国民收入增加了,500,。,上例中,乘数效应的图形表达,45,y,c,+,i,c+i,E,c,+,i,0,8000,8500,i,y,c+i,表示原来的总支出线,,c+i,代表新的总支出线。,投资增加,100,,收入增加,500,。,投资乘数,:,k,=,y/i,=500/100=5,1600,1700,E,乘数的几点说明:,需求的,任何变动,,即增加,I,、,C,、,G,、,NX,这些总支出的构成变量,具有同样效果;,只有当,经济社会存在着闲置资源,时,乘数才能发挥作用;,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企业投资是自发的,没有考虑利率的影响,,i,是外生变量,;,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即减少总支出的构成变量,会带来总产出的多倍减少。,“,破窗理论”是,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斯夏在,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一文中提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损害有益”。,“破窗效应”,是说一个无赖打破了理发店的一块玻璃后逃跑了,店主无奈只好自己花钱把玻璃再装上,玻璃店老板得到这笔收入以后,将其中一部分用于买衣服,于是服装店老板又得到一笔收入,并用其中一部分用于买食物,食品店老板就得到了一笔收入,然后再花出去,一个无赖打破玻璃这件坏事,居然释放出了乘数效应,使整个经济产出增大了,就业率提高了。,经济学中的,“,破窗效应,”,理发师的不幸却是社会的福音。,应该表扬我对,社会的“贡献”,!,有关破窗效应的言论,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两栋大厦被摧毁。当美国人沮丧万分时,有些经济学家却发表了一番言论,说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大有好处。恐怖袭击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来建筑业、市政建设的繁荣。,当,1998,年我国南方发大水时,有学者曾经撰文分析,依照破窗理论我国的经济将会因此而加快增长。,汶川地震(,2008,)灾后重建所产生的投资需求会促进,GDP,的增长,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损害真的有益吗?为了利用闲置资源,我们有必要搞破坏吗?,经济增长不能靠浪费和破坏来实现。因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没有无赖打破商店玻璃,店主就没有必要花钱买玻璃,他完全可以把这笔钱用于其它支出。现在,无赖打破了玻璃,店主要重新装上玻璃就占用了原本可以用于其它方面的资金,因此,不管是“埋钱挖钱”,还是“破窗行为”,无赖打破玻璃只是,社会财富的净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