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工业工程及其发展
考核规定
(一) 生产的系统概念
1. 识记:(1)生产的含义; (2)生产的要素。
2. 领会:生产的系统概念和功能
(二) 工业工程的发展简史
1. 识记:(1)工业工程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2)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2. 领会:工业工程产生于工业生产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需要。
(三) 工业工程的定义
1. 识记:(1)工业工程定义的基本表述。
2. 领会:不一样步期、不一样国家对工业工程第一表述不尽相似,但内涵是一致的。
(四) 工业工程的目的
1. 识记:工业工程基本目的的详细内容。
2. 领会:(1)工业工程目的是系统不够优化的成果; (2)只有不停改善和优化才能实现工业工程目的。
(五) 工业工程的功能
1. 识记:(1)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 (2)多种功能的含义和重要技术。
2. 领会:(1)工业工程的功能与目的的关系; (2)工业工程的功能通过多种专业活动来实现。
(六) 工业工程学科的范围
1. 识记:(1)工业工程运用的重要知识和技术; (2)工业工程波及的有关学科。
2. 领会:工业工程学科范围大、领域宽的特点和原因。
(七) 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
1. 识记: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
2. 领会:工业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
(八) 工业工程的特点
1. 识记:工业工程的基本特点。
2. 领会:工业工程的特点与它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的关系。
(九) 工业工程的意识
1. 识记:工业工程的意识及其内涵。
2. 领会:(1)树立IE意识的重要性; (2)树立IE意识与掌握IE措施的关系。
第二章 工业工程的应用
考核规定
(一) 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常用技术
1. 识记:(1)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 (2)工业工程的常用技术。
2. 领会:制造中的工业工程常用知识和技术。
(二) 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1. 识记: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2. 领会: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三) 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构造
1. 识记: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构造。
2. 领会: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构造不一样的特点。
(四) 企业中的工业工程活动
1. 识记:(1)企业中经典的工业工程组织形式; (2) 企业中经典的工业工程活动。
2. 领会:企业中工业工程部门的重要职能和特点。
第三章 生产率概述
考核规定
(一) 生产率的定义
1. 识记:(1)生产率的定义; (2)生产率的体现方式。
2. 领会:(1)生产率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2)生产率的实质。
(二) 提高生产率的意义
1. 识记:提高生产率的意义。
2. 领会:(1)提高生产率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 (2)提高生产率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3)生产率与质量的关系; (4)提高生产率与提高生活水平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 什么是生产率管理
1. 识记:(1)生产率管理的含义; (2)生产率管理过程模型的基本构成。
2. 领会:(1)生产率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生产率管理过程与生产系统的关系。
(四) 生产率测定的意义
1. 识记:(1)生产率测定的意义; (2)生产率测定的作用。
2. 领会:(1)生产率测定的目的是为了对生产率进行评价和比较; (2)生产率测定的实质是衡量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即要素生产率。
(五) 生产率的种类
1. 识记:(1)生产率的种类; (2)多种生产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2. 领会:(1)生产率的种类重要是按测定的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划分的; (2)静态生产率是一定期期的绝对生产率; (3)动态生产率是为了比较不一样步期的生产率。
(六) 生产率测定措施
1. 识记:(1)静态生产率基本计算公式; (2)动态生产率基本计算公式。
2. 领会:(1)生产率测定模型根据管理上需要选择; (2)生产率测定的实行过程。
3. 简单应用:运用生产率公式进行多种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
(七) 我国工业生产率测定
1. 识记:我国工业部门常用的生产率测定措施。
2. 领会:多种生产率测定指标的含义和体现方式。
(八) 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影响原因
1. 识记: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重要原因。
2. 领会:宏观经济原因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关系。
(九) 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原因
1. 识记:影响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原因。
2. 领会:宏观经济原因和微观经济原因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3. 简单应用:分析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原因。
(十) 提高工业部门生产率的途径
1. 识记:提高工业部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2. 领会:推行工业工程对提高工业部门生产率的作用。
(十一) 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途径
1. 识记: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2. 领会:工业工程与提高企业生产率的关系。
3. 简单应用:阐明运用工业工程对提高企业生产率的作用。
第四章 工作研究
考核规定
(一) 工作研究及其内容
1. 识记:工作研究的概念,工作研究的对象,工作研究的内容。
2. 领会:措施研究和作业测定之间的关系。
(二) 工作研究应用的作用,追求的重要目的
领会:(1)从企业工作的各个侧面领会工作研究的作用; (2)明确工作研究追求的重要目的。
(三) 工作研究中个人的原因
领会:工作研究中人的原因重要性,对的处理开展工作研究过程中的多种矛盾。
(四) 工作研究的重要环节
领会:(1)工作研究的重要环节的实行; (2)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以及实际应用的灵活性。
第五章 措施研究
考核规定
(一) 措施研究的概念及其目的
1. 识记:措施研究的概念。
2. 领会:开展措施研究的目的。
(二) 措施研究重要分析技术
识记: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及动作分析的含义以及它们的重要特点。
(三) 措施研究考察分析技巧和改善原则。
简单应用:措施研究的分析技巧和改善原则。
(四) 考核知识点(四)~(十四)(除十一外)
简单应用:考核知识点(四)~(十四)(除十一外)多种分析技术的应用。
(四) 工艺程序分析
(五) 流程程序分析
(六) 搬运分析
(七) 管理业务程序分析
(八) 操作人员程序分析
(九) 工组作业程序分析
(十) 人—机操作程序分析
(十二) 动素划分及其符号
(十三) 动作摄影分析
(十四) 动作统济原则
第六章 作业测定
考核规定
(一) 作业测定的意义及其作用
1. 识记:作业测定的含义。
2. 领会:作业测定及原则时间的作用。
(二) 工时消耗分类
1. 识记:各类工时消耗的定义。
2. 领会:能对的辨别各类工时消耗的特点。
3. 简单应用:能对的应用工时消耗分类对生产实际发生的工时进行对的的辨别。
(三) 原则时间及其构成
1. 识记:原则时间的定义。
2. 简单应用:根据原则时间构成原理,对的计算原则时间。
(四) 测时
1. 识记:测时的定义。
2. 领会:测时的作用。
3. 简单应用:确定观测次数措施;测试中采用的计时措施;舍弃异常值的原理和措施。
4. 综合应用:运用测试原理,遵照科学环节,完毕作业所有测时工作,最终制定出作业原则时间。
(五) 工时评估
1. 识记:工时评估的概念及作用定义。
2. 简单应用:速度评比和客观评比法。
3. 领会:工作评估的培训措施。
(六) 工作抽样
1. 识记:工作抽样的概念。
2. 领会:工作抽样的特点及作用。
3. 简单应用:确定抽样观测次数以及观测时刻措施;舍弃异常值的原理和措施。
4. 综合应用:根据工作抽样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工作抽样方案并加以完整的实行。
(七) 预定动作时间原则
1. 识记:预定动作时间原则的含义及几种重要的预定动作时间原则的特点。
2. 领会:预定动作时间原则的用途及其应用场所。
3. 简单应用:模特法(MOD)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制定简单作业的原则时间。
(八) 原则资料法
1. 识记:原则资料法的概念、阶次及重要形式。
2. 领会:原则资料法的特点及用途。
3. 简单应用:原则资料中函数图表及公式的整理措施。
(九) 纯熟曲线
1. 识记:纯熟曲线含义。
2. 领会:纯熟曲线重要应用。
3. 简单应用:根据原始资料确定纯熟曲线中各项参数。
4. 综合应用:根据纯熟函数曲线制定记录原则定额。
第七章 原则化与工作研究
考核规定
(一) 原则化发展阶段
识记:(1)原则化发展阶段性; (2)团体原则化、国标化、国际原则化。
(二) 原则及原则化的概念及作用
1. 识记:原则及原则化的概念
2. 领会:原则化的作用。
(三) 原则化原理
领会:原则化原理:统一原理、简化原理、阶梯原理、协调原理、优化原理。
(四) 原则化的种类及分级
1. 识记:原则化种类:技术原则、合理原则、工作原则。
2. 识记:原则化分级:国际原则、国标、行业原则、企业原则。
(五) 原则化体系
1. 识记:原则化体系的概念。
2. 领会:原则化体表系的作用。
3. 简单应用:原则化体系表的构造原理。
(六) 劳动定额原则化的定义及功能
1. 识记:劳动定额原则化的概念。
2. 领会:劳动定额原则化的功能。
(七) 劳动定额原则化体系表
识记:全国劳动定额原则化体系表的构造原理。
(八) 劳动定额国标、行业原则的制定、贯彻与修订
领会:(1)劳动定额国标、行业原则制定的程序; (2)劳动定额国标、行业原则的贯彻; (3)劳动定额国标、行业原则的修订。
(九) 企业原则化的目的和作用
领会:企业原则化的目的和作用。
(十) 企业原则化对象及原则化体系
识记:企业原则化的对象及原则化体系。
(十一) 企业作业原则化的制定与贯彻
1. 识记:企业作业原则化的种类与贯彻。
2. 领会:企业作业原则制定与贯彻的程序。
第八章 人机工程
考核规定
(一) 人机工程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应用领域
1. 识记:人机工程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 领会:人机工程的应用领域。
(二) 人在人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识记:人和机器功能比较。
2. 领会:人在人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人体测量的涵义以及人体测量参数的重要应用
1. 识记:人体测量的涵义。
2. 领会:人体测量参数的重要应用。
(四) 人体测量的静态和动态尺寸
识记:人体测量的静态和动态尺寸。
(五) 手部和足部操作力的测量
识记:手部及足部操纵力的重要方面。
(六) 人的感知——视觉、听觉及触觉的重要特征
领会:视觉、听觉及触觉的重要特征。
(七) 人的感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反应和识别(即复杂选择反应)的重要区别。
1. 识记:刺激反应时间的概念以及简单反应和识别(即复杂选择反应)的重要区别。
2. 领会:影响反应时间和识别反应时间原因。
3. 简单应用:测量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反应和识别的措施。
第九章 人机系统设计
考核规定
(一) 人机系统设计的基础
1. 识记: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
2. 领会:人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二) 机器设备布置的原则
1. 领会:机器设备布置的原则。
2. 简单应用:分析评价工作现场机器设备布置的合理性。
(三) 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1. 领会:(1)坐姿平面最大作业范伟围和最合适作业范围的涵义及参数; (2)坐姿作业中控制器、工具及加工件等的空间布置原则; (3)工作台高度的规定; (4)容膝容脚空间的规定。
2. 简单应用:分析工作现场坐姿作业空间布置的合理性。
(四) 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1. 领会:(1)立姿作业最大操作范围和最合适操作范围的涵义及参数; (2)立姿作业空间垂直方向5个区段的布置原则及参数; (3) 立姿工作台规定。
2. 简单应用:分析立姿作业工作现场空间布置的合理性。
(五) 坐—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识记:坐—立姿作业空间设计的特点。
(六) 座椅设计
识记:座高、座深、座宽、座面形状和座角及座背的人机工程规定及参数。
(七) 视觉显示屏的类型、特点和选择原则
1. 识记:(1)数字显示屏和模拟显示屏的涵义; (2)指针显示屏的类型。
2. 领会:(1)数字显示屏和模拟显示屏的特点; (2)视觉显示屏的选择原则。
(八) 指针显示屏设计的人机工程问题
1. 识记:显示屏构造与认读精确性和认读效率的关系。
2. 领会:(1)刻度盘形状与大小的有关规定与参数; (2)刻度划分、刻度线类型与规格、字符形状与大小、指针形状与大小以及仪表的色彩对比的有关规定与参数。
(九) 仪表盘总体布置的人机工程原则
1. 领会:仪表盘的认读特点和最佳认读区; (2)仪表盘的总体设计; (3)仪表盘垂直立面布置。
2. 简单应用:分析评价工作现场仪表盘垂直立面布置的合理性。
(十) 控制器的重要类型与设计的一般规定
1. 识记:控制器的重要类型。
2. 领会:控制器设计的一般规定。
(十一) 控制器设计的人机工程原则
1. 识记:(1)控制器编码的涵义及详细形式; (2)手动控制器的重要类型及其设计的人机工程原则; (3)脚动控制器的选用原则和设计中应考虑的人机工程原则。
2. 领会:控制器的空间布置原则。
3. 简单应用:分析工作现场控制器空间布置的合理性。
第十章 作业能力和作业环境
考核规定
(一) 劳动能量消耗
1. 识记:(1)体力劳动时的人体调整与适应; (2)人体能量的产生机理。
2. 领会:(1)基础代谢、安静代谢与劳动能量代谢; (2)作业时人体氧消耗; (3)静态作业的能耗特点。
(二) 劳动强度
1. 识记:劳动强度评价的指标。
2. 领会:我国劳动强度分级原则。
(三) 作业能力
1. 识记:劳动作业能力曲线。
2. 领会:影响作业能力的原因。
3. 简单应用:分析工作现场影响作业能力的原因。
(四) 作业疲劳
1. 识记:(1)疲劳的特点; (2)疲劳的分类; (3)疲劳的体现特征。
2. 领会:疲劳的测定措施。
3. 简单应用:提高作业能力与减少作业疲劳的措施。
(五) 微气候
1. 识记:微气候的涵义。
2. 领会:(1)微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2)不良微气候作业环境的防护措施。
(六) 环境照明
1. 识记:眩光及防护措施。
2. 领会:(1)环境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2)工作场所照明设计的原则。
(七) 环境噪声
1. 识记:(1)噪声的涵义; (2)噪声的分类。
2. 领会:(1)噪声的影响及危害; (2)噪声原则与控制。
(八) 色彩调整
领会:(1)色彩的生理、心理效应; (2)作业环境的色彩调整。
第十一章 组织设计与工作岗位分析
考核规定
(一) 组织设计
1. 识记:(1)组织设计的涵义; (2)静态组织设计和动态组织设计; (3)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4)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系统的一般形式。
2. 领会:企业组织构造的基本类型。
(二) 工作岗位分析
1. 识记:工作岗位分析的涵义、内容与意义。
2. 领会:(1)工作岗位分析的基本程序及过程; (2)工作岗位分析的重要措施。
3. 简单应用:工作阐明书的编写。
(三) 岗位工作设计
1. 识记:岗位工作设计的概念与规定。
2. 领会:(1)岗位工作设计需要考虑的原因; (2)岗位工作设计的措施。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和员工招聘
考核规定
(一) 人力资源规划
1. 识记:人力资源规划的涵义与意义。
2. 领会:(1)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2)人力资源预测措施。
3. 简单应用:制定一种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二) 员工招聘
1. 识记:(1)员工招聘工作的内容; (2)员工招聘的程序; (3)员工招聘的渠道。
2. 领会:人员甄选与测试的重要措施。
3. 简单应用:(1)应聘申请表的设计; (2)设计一种简单的员工招聘构造面试的提纲。
第十三章 员工绩效考核和员工培训
考核规定
(一) 绩效考核
1. 识记:(1)绩效考核的原则; (2)绩效考核的一般程序。
2. 领会:(1)绩效考核的重要技术措施; (2)绩效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 员工培训
1. 识记:(1)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趋势; (2)员工培训的程序与形式。
2. 领会:(1)培训需要的评估与分析; (2)员工培训的技术措施。
3. 简单应用:企业员工培训需要的分析。
(三) 员工职业发展及其管理
1. 识记:员工职业发展的概念及其管理的意义。
2. 领会:(1)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活动的内容; (2)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的职责。
第十四章 鼓励和薪酬设计及管理
考核规定
(一) 鼓励原理及其应用
1. 识记:(1)鼓励的基本含义; (2)鼓励的作用。
2. 领会:(1)有关鼓励的重要理论; (2)鼓励的基本形式; (3)鼓励工作的原则。
(二) 薪酬管理
1. 识记:薪酬的概念与功能。
2. 领会:(1)企业薪酬体系的构成; (2)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 (3)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