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小动物过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如何在冬季中度过。
2. 帮助幼儿认识一些冬季动物的特征和适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冬季动物。
2. 玩具动物模型。
3. 模仿动物韵律歌曲或故事书。
4. 自然材料,如棉花、树枝、蓬松的绒毛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约10分钟):
- 引导幼儿回忆夏季时大班学习的内容,并问他们是否知道动物在冬季当中如何过冬。
- 播放或唱冬季动物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正式活动(约40分钟):
- 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或卡片,解释它们在冬季中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如河狸、北极熊、松鼠等。
- 鼓励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并提出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为什么北极熊的皮肤是白色的?”、“河狸为什么要在冬季修筑堤坝?”等等。
-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冬季动物,让幼儿自由发挥,用自然材料制作出相应的动物模型。
-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动物的特点,编写一个小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小故事讲述出来。
- 各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可以在观后进行提问和评价。
3. 结束活动(约10分钟):
- 播放冬季动物的纪录片或相关的动画片,巩固幼儿对动物过冬的理解。
- 复习今天学习的冬季动物特征和适应能力,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冬季动物。
四、教学延伸:
1. 通过户外课程深入观察冬季下的自然环境,让幼儿亲自感受动物的足迹、巢穴、食物来源等。
2. 播放有关动物过冬的动画片或纪录片,加深幼儿对冬季动物的理解。
3. 定期组织小班观察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不同冬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幼儿们了解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如何在冬季中度过,并通过动手制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思考和了解了动物的特征和适应能力。同时,观察和评价这些表演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观察能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的与自然环境结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动物在冬季的生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