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章涎腺.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11336 上传时间:2025-10-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25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涎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四章涎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涎 腺,1,涎腺,(,salivary gland,),学习要求,:,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熟悉腺泡细胞及肌上皮细胞的的超微结构、涎腺的功能,了解涎腺的增龄性变化,2,涎腺又称唾液腺(,salivary gland,),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涎腺,很多小涎腺分布于口腔粘膜和粘膜下层,按其所在解剖部位而命名,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等,25,来自腮腺,,60,来自颌下腺,,5%,来自舌下腺,,5,10%,来自小涎腺,3,唾液,正常人每日唾液分泌量约,1000-1500ml,(联系可乐容量),唾液是无色无味近中性的低渗液体,,PH6.7-7.4,之间,比重是,1.003-1.008,主要成分,-,水,占唾液量的,99%,。,包括无机物如钾、钠、氯、碳酸氢根等等。有机物如糖蛋白、黏蛋白、多种免疫球蛋白、各种酶,及凝血因子、葡萄糖、枸橼酸等。,4,唾液,四大功能:,1,、消化功能,口腔咀嚼对食物加工,形成食团。唾液将食物湿润、乳化、溶解,。(吃饼干的时候),2,、湿润、保护和防御功能,黏蛋白等吸附于口腔黏膜和釉质表面。,3,、抗菌功能,溶菌酶、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预防口腔内感染。,淀粉酶对淋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人类唾液分泌一种因子,可以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溢出。这也说明艾滋病为什么不会经口腔传染。,4,、内分泌功能,腮腺的分泌管上皮细胞可能分泌一种称为“腮腺素”的蛋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间质的生长,降低血钙,促进骨、软骨、牙齿等正常的发育和钙化,提高骨髓温度,促进造血。,5,涎腺:基本组织结构,涎腺实质:腺泡和导管形成腺小叶,涎腺间质:涎腺被膜、小叶间结缔组织(含神经、血管、淋巴管)、小叶内结缔组织(包绕腺泡、导管的结缔组织、基底膜等),6,涎腺:基本组织结构,/,腺泡,腺泡的分类,浆液性腺泡(,serous acinus,),腺泡细胞的结构,功能,9,形态:,球形,结构:由,浆液细胞构成,光镜:细胞呈,锥体,形,胞浆色深,嗜碱性,顶端胞浆内可见折光性很强的分泌颗粒,叫酶原颗粒。,电镜:有丰富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可合成,贮存分泌蛋白。,分泌物:,稀薄,呈水样,含唾液淀粉酶和少量粘液。,10,11,涎腺:基本组织结构,/,腺泡,腺泡的分类,粘液性腺泡(,mucous acinus,),腺泡细胞的结构,功能,12,形态:,管状结构:由粘液细胞构成,光镜:细胞呈锥体形,有粘原颗粒,电镜:高尔基体发达,但线粒体,核糖体不如浆液性多。,分泌物:粘稠,有大量粘液。,13,涎腺:基本组织结构/,腺泡,14,涎腺:基本组织结构,/,腺泡,腺泡的分类,混合性腺泡(,mixed acinus,),以粘液性腺泡细胞为主,半月板(,demilune,),15,由浆液细胞和粘液细胞两种构成。其中粘液细胞构成腺泡的大部分,紧接闰管,浆液细胞呈新月状覆盖在腺泡的盲端表面,半月板,(,demilune,),混合性腺泡由浆液细胞和粘液细胞构成,粘液细胞构成腺泡的大部分,而浆液细胞呈新月状沟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16,涎腺:基本组织结构,/,肌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的形态,光镜下,电镜下,肌上皮细胞的位置,功能,SMA,MT,17,涎腺:基本组织结构,/,肌上皮细胞,18,涎腺:基本组织结构,/,肌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功能:收缩,腺泡和闰管外表面有肌上皮细胞存在,纹管?,19,导管,闰管分泌管排泄管总排泄管口腔,管径从细到粗,细胞由扁平到高柱状,层次由单层到复层,20,涎腺:基本组织结构,/,导管,闰管(,intercalated duct,),形态特点,位置,功能,导流唾液,干细胞(,stem cell,)作用,21,连接腺泡和分泌管,粘液细胞多闰管短;粘液细胞少闰管长。,光镜下管壁细胞为立方形,胞浆少,染色淡,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发挥干细胞的功能,可分化为分泌细胞或肌上皮细胞,22,涎腺:基本组织结构,/,导管,intercalated duct,23,涎腺:基本组织结构,/,导管,分泌管(,secretory duct,),/,纹管(,striated duct,),形态特点,位置,功能,导流唾液,转运水和电解质,24,光镜下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核圆形,为与细胞中央或基底部,胞浆强嗜酸性,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其作用是吸钠排钾,转运水,改变唾液的流量和渗透量。,25,涎腺:基本组织结构,/,导管,26,涎腺:基本组织结构,/,导管,排泄管(,excretory duct,),形态特点,位置,功能,导流唾液,基底细胞干细胞作用,临床意义,27,和分泌管相延续,含有小的储备细胞,发挥干细胞的作用。,28,涎腺:基本组织结构,/,结谛组织,神经分布,上皮内型,上皮下型:腮腺和颌下腺,29,涎腺:分布与组织学特点,/,大涎腺,腮腺(,parotid gland,),纯浆液性腺,闰管长、分泌管多,晶样体,30,涎腺:分布与组织学特点,/,大涎腺,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混合性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闰管短分泌管长,31,涎腺:分布与组织学特点,/,大涎腺,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混合性腺,以粘液性腺泡为主,浆液性细胞分泌颗粒少,导管系统不发达,32,大涎腺,淋巴组织,与颌面部发育相关,腮腺中有较小淋巴结,颌下腺、舌下腺中见散在淋巴组织,33,涎腺:,分布与组织学特点,/,小涎腺,特点:,粘液腺为主,导管不发达,部位:,唇、颊、腭、舌、磨牙后,34,涎腺:,分布与组织学特点,粘液性腺泡为主混合腺:唇腺、颊腺、磨牙后腺、舌前腺、舌下腺,浆液性腺泡为主混合腺:颌下腺,纯粘液性腺:舌腭腺、腭腺、舌后腺,纯浆液性腺:腮腺、味腺,35,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1.,腮腺:是涎腺中体积最大的纯浆液性腺体,闰管长,分泌管多。,2.,颌下腺:以浆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闰管短于腮腺,分泌管长于腮腺。,3.,舌下腺:以粘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闰管,分泌管发育不良,腺泡直接连于排泄管。,4.,小涎腺:,唇,颊,磨牙后腺,舌前腺,以粘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舌腭腺,腭腺,舌后腺,纯粘液腺,味腺,-,纯浆液性腺,36,涎腺:功能及增龄变化,产生和分泌唾液(成分多、功能复杂),消化功能,润滑、防御和保护:,抗菌:,内分泌:,腮腺素,嗜酸性变、腺泡萎缩、脂肪浸润,37,涎腺:组织结构的临床意义,肌上皮细胞:功能活跃的细胞,腺体内淋巴组织:某些肿瘤或病变的基础(淋巴上皮病、腺淋巴瘤、淋巴瘤),唇腺活检的意义,增龄性变化:脂肪浸润可使腺体肿大,38,增龄变化:随着年龄增长(1)唾液量减少,粘稠(2)腺泡部分萎缩,导管部分增生,阻塞,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性变,脂肪细胞增多。(3)嗜酸细胞增多,3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