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复习 幻灯片,古诗词默写(一)易错的,字,1,、,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_,石,以观沧海。水何,_ _,,山岛,_ _,。树木,_,生,百草丰茂。秋风,_ 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出其中;星 灿烂,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_,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 _ _ _,。,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_,低。几处早,_,争,_,树,谁家新,_,春泥。乱花,_ _,迷人眼,浅草才能 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_ _,里白沙,_,。,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朝)枯,_,老树,_ 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_,马。,_,阳,_,下,断肠人在天,_,。,5,、龟虽寿,曹操(三国)神龟虽寿,犹有,_,时。,_,蛇乘雾,终为土灰。老,_,伏,_,,志在千里。烈士,_,年,壮心不,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故人,_,鸡,_,,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_,外斜。开,_,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_,菊花。,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_,房花木深。山光 鸟性,潭 空人心。万,_,此都,_,,但余钟,_,音。,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_,啼,闻,_,龙标过五溪。我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_,西。,9,、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10,、泊秦淮,(唐朝)杜牧 烟 寒水月 ,夜泊秦 酒家。女不知亡国恨,江 唱后 花。,11,、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_,台。阳 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相识 归来。小园香 独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朝)杨万里 言下 便无难,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 。,13,、如梦令,(宋朝)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14,、观书有感,(明)朱熹 半亩方 一 开,天光云 共 问 得清如许?有 头活水来。,(二)默写练习,1,乱花渐欲迷人眼,。,2,,江春入旧年。,3,老骥伏枥,。,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6,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言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 ,。,8,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0.,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11.,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弟子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两句名言是 ,。,12.,工作学习中,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来反省自己。(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13.,何当共剪西窗烛,。,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是:,。,15.,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对此,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来劝诫美国政府。,19.,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2.,,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6.,山光悦鸟性,,_,。,1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儿童”有关的完整诗句:“,_,,,_,。”,18.,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语文试卷(人教版)第,2,页(共,6,页)“,_,,,_,。”,23.,过故人庄,诗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24.,,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25.,,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6.,,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1.,秋风萧瑟,。,32.,,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33.,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27.,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王湾,次北固山下,),29.,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子是 。,30.,,小桥流水人家。,34.,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故乡是人生之根,请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名句。(诗人名)说:,36,腾蛇乘雾,。,37,待到重阳日,。,35,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38,商女不知亡国恨,。,39,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40,,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41,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42,人们常用朱熹的两句诗 ,。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43,日月之行,。,44,潮平两岸阔,。,45,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46,、,过故人庄,中诗人与朋友把酒闲话的句子是 ,。,47,、,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48,、,钱塘湖春行,中交代诗人行踪的句子是 ,。,49,、,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50,、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请写出与这段话意思相同的两句诗。,。,诗歌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大海形象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伟大抱负的两句是:,;,。,2,、,次北固山下,诗中既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5,、崔颢在,黄鹤楼,中写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少 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6,、,龟虽寿,中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从而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对未来宏图大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诗中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环境幽静,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诗句是 ,。后人根据“,。”得出一个成语“曲径通幽”,形容景色幽雅,也富含一定的哲理。,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论语十则,阅读训练题,一、根据原文填空,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子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子曰:“由,诲女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四、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至少写出四个)五、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论语,是记录 的书,共 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2.,孔子:名 ,字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三、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4,、温,故,而知新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4.,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世说新语,阅读训练题,一、解释划线词的含义,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三、翻译下列句子。,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 2,、白雪纷纷何所似。,3,、未若柳絮因风起。,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与人期行,相,委,而(,)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尊君在,不,?(),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9,、与儿女,讲论,文义 (),10,、友人,惭,(),三、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世说新语,是由(朝代)(人名)组织编写的。,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什么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哪些要素?,3,、,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4,、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5,、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6,、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9,、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你受到什么启发?,10,、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7,、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8,、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阅读训练题,一、解释下面划线的词,1,、天,雨,墙坏 (下雨 ),2,、智子,疑,邻 (),3,、不,筑,(),4,、,其,邻人,之,父亦云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6,、其家甚智其子 (),7,、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8,、马无故亡而入胡(),9,、其马将胡骏马而归(),10,此独以跛之故(),11,、此何遽不为福乎:(),二、翻译下列句子,1,、天雨墙坏。,_ 2,、其家甚智其子。,_ 3,、此何遽不为福乎?,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5,、暮而果大亡其财,6,、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7,、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这两片短文的文体是 。,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是 (时代)著名 。,塞翁失马,选自 。,2,、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成语 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河中石兽,1,、本文选自,_,,作者,_,是,_,人。,2,、给下列字注音:棹()曳()湮()啮()溯()臆(),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依据是,_,;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是因为,_,。,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棹数小舟,曳铁钯(棹:曳:)湮于沙上(湮:)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众服为确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7,、翻译下列句子。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二),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1,)一寺临河干 干:,_,(,2,)山门圮于河 圮:,_,(,3,)阅十余岁阅:,_,岁:,_,(,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5),可据理臆断欤?臆断:,_,2,、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如是再啮古义:,_,今义:,_,(,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今义:,_,(,3,)但知其一 古义:,_,今义:,_,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4,、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_,(,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_,5,、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答:,_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2,、本文的中心句是,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5,、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何作用?,虽有佳肴,学习目标:,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和学互相促进的道理。,3,、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一、整体感知,1,、,礼记,又叫,。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集。相传为西汉 编撰。,礼记,选自,,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 的论著。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 和 的关系。,6,、想一句与课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7,、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二、翻译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1,、虽有佳肴(),2,、虽有佳肴(),3,、虽有佳肴(),4,、不知其旨也(),5,、虽有至道(),6,、虽有至道(),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8,、教然后知困(),9,、然后能自反也(),10,、然后能自强也(),11,、然后能自强也(),12,、教学相长也(),13,、教学相长也(),14,、学学半(),15,、学学半(),16,、其此之谓乎(),17,、不知其旨也(),18,、弗食(),19,、不知其善也(),20,、,兑命,曰(),三、解释下列句子。,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5,、故曰:教学相长也。,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虽有佳肴 古义:今义:不知其旨也 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 古义:今义:教学相长也 古义:今义:五、默写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