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如何制定教学目标设计,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目标,在目标教学实施中,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影响教学全局的根本问题。,在目标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依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依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依据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效果。,导向作用:,有心理实验可以证明。,一个实验是:甲乙两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一篇文章,事前说明立刻测验。结果两组成绩基本一样。,另一个实验,在马路上一次突发事件后,向路过目击行人一调查,他们很难说准、说清情况。而交通警察就能把事情说得具体、明白。这两个实验说明具有目标意识的心理作用是明显的。,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在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朝着教学目标努力学习。,制约作用,激励作用,标准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课程目标:,通识目标,学科目标,课程目标是用抽象的概括性术语描述的,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课程目标通常由学科课程专家制订。,2025/10/21 周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布卢姆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我国的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一节或几节课上要完成的具体、明确的目标。,如:“,学生能区分常用的,4,种标点,”,教学目标通常由教师在准备课时计划时制订,2025/10/21 周二,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或发展需求而确定的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2025/10/21 周二,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它所规定的是教学后学生将获得,“,什么,”,发展,而不是如何获得发展。,教学目标本身也不规定教师做什么,因为目标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如果教学目标规定教师做什么,教师做完了,就可以视为教学目标达成了。,规定教师做什么的是,“,教学要求,”、“教学任务”,2025/10/21 周二,必须,注意,作为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不等于学生的活动结果!,有时我们会把活动本身,亦即活动过程,作为教学目标。,以活动本身为目标的教学目标被称为,过程性目标,,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过程或体验。,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体验这些活动的过程,获得与这些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策略或情感体验。至于活动的结果,对活动内容等的创新结果,,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心。,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者意图:单元导读、课前提示、课后练习,教材的文本特点;,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学风格、特色。,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具体、可测量、可达成,2025/10/21 周二,1.具体,是指明确界定可以接受的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标准,尽量避免使用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时所用的行为动词界定行为表现。,较差的具体目标:,学生能了解本课的生字词。,较好的具体目标:,学生能认读、会写的生字词是:,2025/10/21 周二,常用行为动词:认知领域,1.,描述记忆,:,识别、描述、陈述、叙述、匹配、选择、列出、说出、默写。,2.,描述理解:,归类、解释、总结、翻译、转换、重述、区分、概括、抽象。,3.,描述应用,:,演示、计算、解答、修改、安排、操作、联系、运用、预测。,4.,描述分析:,比较、对比、分解、图示、分隔、排序、划分、质疑、推测。,5.,描述评价:,评判、批评、评价、评估、鉴别、支持、解读、选择、挑选。,6.,描述创造,:,组织、组合、综合、整合、设计、生成、构建、修订、创造。,2025/10/21 周二,常用行为动词:情感领域,1.,描述接受水平的动词,:,承认、体验、分享、参与、接受、访问、参观、经历。,2.,描述认同水平的动词,:,同意、支持、拥护、愿意、反对、拒绝、采纳、赞许。,3.,描述内化水平的动词,:,热爱、追求、坚持、抵制、献身、承诺、保持、养成。,2025/10/21 周二,2.可以测量,是指目标中表现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指标可以观察、测量,不能采用诸如,“,知道,”,、,“,认识,”,、,“,意识,”,、,“,欣赏,”,等不可以观察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行为表现。,较差的具体目标:,学生将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较好的具体目标:,学生将能够完整地陈述端午节的来历。,2025/10/21 周二,3.能够达成,是指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性、可行性,教师和学生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时间、财物等资源。,较差的具体目标:,全面了解,“,死海,”,的特点,并能进行复述。,较好的具体目标:,列举,“,死海,”,的三个突出特点。,2025/10/21 周二,具体教学目标常见错误,与课程目标混淆,描述教师的行为,描述学生的学习活动,行为主体混乱,错误的标准,错误的条件,误区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同一目标内,既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表述,(,如目标中出现的“学习”、“体会”、“了解”等,都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一言的,),,又从教师施教的角度来表述,(,如目标中出现的“促进”、“培养”,则是针对教师的教而言的,),。,例:,分析:,对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显然过多,既有词语的运用能力又有人物形象分析学习还有关键语句的赏析培养,感受情感联系自身。目标空泛且多,面面俱到,而重难点却并不突出。,一堂课要完成这些目标学生肯定是无法达成,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师生会为了全面完成教学目标而疲于奔命。所以教师对目标的把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堂课是以人物形象为主题那只需围绕目标,2,就可以,如果这堂课是以品味语言为主题只需围绕目标,3,就行,如果这堂课教师是以情感熏陶为主题那只需围绕目标,4,就行。而目标,3,就可以成为达成,2,与,4,的过程和方法中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目标,1,没有必要单独列出,。,误区二,:,教学目标大而不当,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目标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教学目标的陈述对象是学生,而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对象是教师。同时,此教学目标还缺少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修改为“提供一篇课外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85%,的句子分析的正确。”修正后的教学目标就比较清晰具体的表达出了要求培养的分析能力意味着什么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表现性目标的叙述:,例,赵州桥,的教学目标设计,:,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复述),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说出),误区三:过于注重人文目标,忽视语言的运用与理解,这堂语文课视觉效果确实不错,学生兴致也十分高,但一节课热热闹闹下来,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却看不出来。这样的语文课脱离了文本,没有理解、揣摩、品味语言,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能力并未真正体现出来。整堂课将语文课完全异化成了杂烩式的综合课。,误区四:目标设计只有预设,没有生成,这种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是与无目标型的教学设计恰恰相反,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环环都精心设计,自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上处处严格按预设的环节进行,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脱离预设的轨道,致使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刚刚闪现就被浇灭了。,误区五:片面理解三维目标,分析,把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设计成三个层面,知识和能力是什么,运用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要培养的情感与态度又是什么。完全把一篇课文给肢解成了三块,教学目标设计很多,然后一块一块去达成。这是对“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直接生搬硬套,完全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教育特点。,其实所说的“三维”目标,并不是“三种”“三类”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也非交叉关系。它们是一体“三维”,任何一维必然会与另外两维有关系。且“新课标”说得非常清楚,:“,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学目标总体而言,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教学目标不应陈述教师打算做什么。,2,、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